?

基于OBE教學理念下地方高?!兑暵犝Z言》課程思政融合建設研究

2023-02-06 03:25馬景雯馬南楠章坤一
安徽冶金科技職業學院學報 2023年2期
關鍵詞:視聽語言成果育人

馬景雯,馬南楠,章坤一

(1.馬鞍山師范高等??茖W校 安徽馬鞍山 243041;2.馬鞍山市公路管理服務中心 安徽馬鞍山 243000)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提出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發展戰略。隨著一系列文化產業發展規劃與政策的出臺與實施,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迅猛并成為推動各地方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其中影視、動漫產業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尤為亮眼。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數據顯示:截止2021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11億,其中短視頻用戶規模達8.8億人,相當于整體中國網民規模87.8%。在短視頻、直播等視聽產業井噴式發展之下,視聽文化也隨之走入萬戶千家,成為大眾必要的“生活資料”。廣泛的市場需求加劇了地方高校對視聽人才的培養力度,面對新時代、新需求,地方高?!兑暵犝Z言》課程改革建設迫在眉睫。同時影視網大(網絡大電影)、短視頻直播等相關產業巨大的商業價值對視聽產業的健康發展也產生了強烈的沖擊,產業內部泛娛樂傾向嚴重、“三俗”內容屢見不鮮,甚至部分頭部主播為了個人貪欲不斷挑戰國家法律底線、以身試法,輿論一片嘩然。培養專業人才的同時如何鑄牢思想防線? 嚴峻的現實問題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協同育人革新刻不容緩。

教育的本質是培養人,2016年12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拉開了高等院?!罢n程思政”教學改革的序幕。倡導廣大教育從業者尋求學科教學中專業知識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之間的關聯性,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通過隱形滲透的方式,將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內容融匯于專業學科課堂教學當中,形成一個完整的協同育人體系。

1 《視聽語言》課程發展現狀

作為人才培養方案和各類教學計劃的落腳點,課程教學是地方高?!坝恕弊顬楹诵牡年P鍵環節?!兑暵犝Z言》是影視、動漫類學生的專業核心課之一,在整個專業教學體系中起著基石的作用。課程通常開設在第二學年的第一學期,其自的是通過對視聽語言構成要素和鏡頭組接規則的學習和研究,逐步架構起影視、動漫藝術的視聽思維模式。

在傳統的《視聽語言》課程建設研究中,學者們往往認為該課程是后續綜合實踐性課程的理論基礎,從而側重于理論知識體系的教導。如2011年鐘平丹發表的《基于傳播學理論下的高校影視專業課程“視聽語言”的教學改革研究》、2017年孫英莉發表的《視聽語言課程教學與體系建構初探——以“聲畫關系”章節為例》等側重理論體系的教學研究,忽視了學生實踐學習成果的改革思索。隨著影視市場的進一步擴大,技能型人才的缺失,越來越多的教育者發現與實踐割裂的理論化教學更像是空中樓閣,脫離了市場的需求。在此背景下部分學者開始著手《視聽語言》課程實踐改革方向的研究,2020年徐默發表《運用影視專業思維探索線上教學新模式——以視聽語言課程為例》、2021年吳瀏發表《大學動畫專業影視“視聽得的學習成果,與當下地方高校對應用型技能人才的培養目標相契合。

結合前期調研發現,“OBE 教學理念+《視聽語言》+課程思政”的研究方向存有大量可深入挖掘空間,研究提出OBE 理念下地方高?!兑暵犝Z言》課程思政改革實踐融合。旨在以成果為導向,結合地方資源,實現思政元素在《視聽語言》課程教學各個環節中的全方位滲透融合、一體化育人。以教學成果為導向,深入挖掘地方視聽資源,進行區域文化輸出、傳播,拓展服務地方的高校職能。同時,也是對動漫制作技術專業固定單一的思政課程進行有效補充,用實際行動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工作的根本問題。

2 改革桎梏分析

2.1 教學設計缺乏課程思政改革和創新

在傳統觀念上,《視聽語言》課程承擔的是專業基石的角色,所以在課程性質上往往被界定為理論課,只是影視、動畫畫面剪輯、攝像技術和動畫制作技術等課程的先導課程。這往往會在認識上存在一種誤區,即《視聽語言》課程是以教授影視、動漫理論基礎知識為主的。這種課程定位,導致了課程的教學內容設計、教學環節、教學手段都較為傳統,偏重理論而忽視實踐成果,缺乏思想政治元素融合。教學征訂的教材也大多重視理論知識論述,如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視聽語言的語法》、中山大學出版社的《視聽語言》,幾乎毫無思政元素融合。部分開設線上課程平臺的課程包也普遍存在:與線下課程雷同度高、資源建設單一、思政元素缺乏、學生關注度不高的情況。

2.2 課程評價、思政成果評價體系不健全

經調研發現目前部分院校開設的《視聽語言》課程,課堂教學沉溺于理論知識填鴨式灌輸、忽視學生學情特點、教師一套理論走天下的模式化教學,無法有效的結合學生學情對課上內容進行調節,課后往往采用試卷或論文報告的方式完成課業考核,以理論知識點的記憶性來判定教學效果,課后作業評價簡單粗暴,課程評價體系相對傳統,同時也不符合課程思政注重長期育人的評價特性。這與地方高校對應用型技能人才的培養目標、市場對視聽人才的崗位需求目標、學生對自身的學習規劃目標、國家對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育人目標所去甚遠。學生無法知道自己優缺點在哪? 自己的創作水平如何? 市場的反響怎樣? 而“思政成果”更是流于表面,“一刀切、一刀砍”的定向、定時、定量評價方式,忽略了思想育人工作從來不是簡單粗暴的以“量”為衡量標準。

2.3 專業特殊性導致課程實施中對學生思想教育引導不足

通過前期調查,總結得出:當前開設《視聽語言》課程的地方高校在校學生基本為“00”后,具有思維活躍、樂于接受新鮮事物的特性,愛黨愛國、對中華傳統文化認可度極高,同時也存在自我中心主義較強、缺乏團隊意識、功利主義明顯等問題,急需教師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塑造學生的行業操守、培養職業素養。而影視、動漫類專業課程多為意識形態工作洼地的藝術類院校、系部所開設,課程教學實施過程中對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融合性相對不足。大多數院校開設的《視聽語言》課程往往與思政元素相剝離、或是生搬硬套,無法行而有效的實現專業課程與思政理論的交叉融合。

《視聽語言》在以往課程建設中往往被定性為整個影視、動漫專業教學體系中的理論基石之一,課程教學實施過程中側重學生對知識目標的達成而弱化技能目標,常以教師線下知識講解、影視案例拉片解析為主,手段單一。教學成果的實踐推廣轉化更無從談起,沒有經過實戰鍛煉的理論知識猶如無根之萍,無法被學生內化吸收、踐行。與實踐割裂的理論灌輸型育人手段也不符合課程思政的隱形教育原則。

3 《視聽語言》課程思政融合建設路徑

研究提出以學生為中心、成果為導向,整合地方紅色背景、城市形象、民間習俗、工藝美術等區域特色文化資源融入《視聽語言》課程教學內容,力求打造跨專業、多職能師資團隊,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手段在傳授視聽語言知識點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將專業知識內化為德行、素質以及能力,建立自我成長檔案,在持續改進的教學循環過程中,提升地方高校視聽人才培養素質,達成立德樹人的教育使命。具體分為以下六個方面開展:

3.1 強化課程思政教學設計

如何將課程思政融入課程整體的教學設計是本研究的重點環節。經過同類型院校相關專業課程思政開展情況、師生調查問卷、思政類課程研究專家等多方面深入調研,提出:“1個育人目標、2維混合手段、3層交叉引導”的“1、2、3”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其中“1個育人目標”是指自學校、系部、專業到課程都秉承同一個育人目標“堅持育德與修技并舉、立德樹人與服務經濟社會并重”,“2維混合手段”是指任課教師根據課程專業特性、區域文化資源深挖思政融合點,以學生為中心,通過“線上+線下”兩個維度進行混合式教學實施,“3層交叉引導”是指合理調配專業課教師、思政課教師以及輔導員三類教師專長,協同育人教學思路。思政教育不是片面式、結果性教育,無法通過某一件事、一件作品,甚至一個課程的結束當作評價學生課程思政教學效果的標尺,應當多方協同、長線培養。自學生入校便建立思政育人成長檔案,專業課為每一段成長節點,在具體課程教學設計中,專業技能融合隱性思政育人雙管齊下,三個層面共同監管學生思想成長軌跡,浸潤、引導意識形態工作常態化。

3.2 打造課程思政教學團隊

一支跨專業、多職能的師資團隊是有效完成、提升《視聽語言》課程思政融合實踐的必要條件,更是開展教學實施的立足點。課程思政不同于思政課程及普通專業課,而是將二者有機融合達到思政課程在專業教學中的隱形滲透作用,先天具有跨專業的特性。職態可歸納為:專業課教師、思政課教師以及輔導員,學科交叉、教學管理交叉,符合課程思政育人團隊建設需求。

3.3 重構課程思政教學內容

站在課程思政的視角,重新拆分、融匯、構建專業教學內容是本研究的難點環節。不能是思政疊加技能的簡單拼湊,而應深入研究“育德與修技”的融合點,以成果為導向,結合地方特色,融入思政元素,強化情感目標,重構教學內容?!兑暵犝Z言》包含視覺語言和聽覺語言兩個類別。立足于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行業用人標準,結合思政元素按照OBE教學理念,以成果為導向重構課程知識內容,理論加實踐,共分為五個理論知識模塊以及三個實踐項目模塊。

3.4 浸潤課程思政教學實施

梳理調研案例發現,如何在日常教學實施中體現課程思政,在師生互動中達到意識形態的浸潤是以往相關研究的痛點環節?!兑暵犝Z言》課程思政教學實踐環節尤其強調職業素養以及思政元素的情感育人。通過“課前線上引導、課上線下實踐、課后混合梳理”的方式展開教學實施。打破《視聽語言》課程對理論知識填鴨式灌輸傳統,實施過程結合地方特色,融入思政內容,強化情感目標。探索“課程思政”在實現立德樹人目標、培養學生三觀、培養學生視聽思維能力、學習興趣與探索、創新設計精神中所起的引領作用,體現思想性、前沿性,鼓勵學生作品講好中國故事、傳遞區域文化,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新時代工匠精神,堅定民族自信、大國自信,激發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

3.5 拓展課程思政評價體系

針對課程思政教學評價對地方高校、院校教師、在校學生、影視公司進行相關調研,總結發現課程思政評價改革往往是教學研究盲點環節?!渡罨聲r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明確提出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OBE理念的教學評價聚焦于學生的學習成果,強調達成學習成果的程度和個體的縱向提升,不提倡學生之間的橫向比較,正與課程思政的育人原則相契合。課程思政是思政課程在專業教學中的延展、深化,究其本質是培養學生個人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一種個體化、階梯型育德過程。不能想當然的制作一份試卷、布置一件作品或設定一個具體時間節點作為所有學生課程思政教學效果的標尺,更不能簡單粗暴的與數據化、階段式、結果性的技術、技能評價相掛靠。本研究在“團隊互評、學生自評、市場評價”混合式多元評價基礎上,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創新教師評價環節,建立學生思政育人檔案。從單一專業課教師為評價主控方改為“專業課教師、思政課教師以及輔導員”三個層面教師多角度、全方位、過程性協同評價。思政課教師作為思政研發主陣地,及時協助專業課教師發掘思政元素切入點,并重點進行學生意識形態工作把控。專業課教師引導學生創作包含人文情懷、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正能量的優秀影視、動畫作品,對社會大眾、尤其是青年群體進行文化宣傳,輸出主流價值觀。同時考慮到思政教育是長期的、不間斷的過程性育人機制,應以輔導員為長期評價主體,建立學生思政育人成長檔案,及時引導、提升學生成長軌跡。

3.6 夯實課程思政成果價值

OBE教學理念提倡成果導向教育。教學成果既是本項目研究的落點,同時也是課程教學的起點,教學質量在兩點之間不斷循環提升。如何夯實《視聽語言》課程思政教學成果,提出三點,分別為:頭部平臺傳播、投放專業賽事、搭建課程教學成果共享資源庫。

以本校2020級動漫制作技術專業《視聽語言》課程學生作品投放于頭部平臺進行網絡傳播為例,自2021年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抖音平臺瀏覽量總計近5萬次,嗶哩嗶哩瀏覽量總計近1萬次。在教學中有效利用青年群里熱衷的社交媒介形成新媒體矩陣,將教學成果借助嗶哩嗶哩、抖音、微信視頻號等短視頻頭部平臺進行展示傳播,使課堂教學更加具有“課堂-社會”交互性,增強課程思政的教學效果、明確教學成果的市場定位、反哺下一階段教學質量提升、拓展地方高校學生群體的正能量影像傳播。同時視頻獲得瀏覽量、點贊量、互動留言等數據反饋也極大的增強學生自我價值的認可。

分別通過將教學成果上傳至視聽行業頭部平臺進行作品展示、積極參加微電影短視頻類學生賽事以及匯總各年級學生作品搭建課程教學成果共享資源庫,循環提升《視聽語言》課程教學質量,從而實現“崗、賽、課”多途徑綜合賦能,夯實《視聽語言》課程思政教學融合成果。

4 結語

結合OBE教學理念以地方高?!兑暵犝Z言》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為切入點,以“專業技術積淀創新能力,意識形態引領價值方向”的研究思路,構建:“教學成果→育人目標→思政研發→教學實施→多元評價→成果反饋→總結提升”閉環教學。重點探索OBE教學理念地方高?!兑暵犝Z言》課程思政融合創新、教學實踐路徑。力求打造一支能夠熟練使用信息化形式、專業技能過硬、政治站位準確的教師隊伍;培養理想信念堅定、厚植家國情懷、專業技能扎實、職業認同度高的新時代技能型人才;推動地方高校加速上層建設,提升跨學科、跨專業融合發展意識,緊抓意識形態工作,變革教學管理方式,提升學校辦學水平;深挖、梳理形成一套有價值、可推廣、可復制的地方高校課程思政教學經驗,力求進一步豐富藝術類課程教學形式、革新動漫專業課程教學內容、筑牢高校意識形態前沿陣地。促進地方高校影視制作、動漫設計、藝術設計類等相關影視、藝術類專業課“課程思政”的融合實踐、創新發展,推動高等院?!皩I技能+意識形態”協同發展、穩步前行。

猜你喜歡
視聽語言成果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工大成果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醫聯動”擴大醫改成果
電影視聽藝術中的影像色彩表達
香港神話電影視聽語言中民族性分解
《鋼琴師》:一個時代的訴說
尋找失落的家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