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獨秀對國民“最后之覺悟”的喚醒
--以陳獨秀新文化運動前的活動為中心

2023-02-06 16:54廖同真莫鳳妹
安康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愛國心共和憲政

廖同真,莫鳳妹

(1.井岡山大學 井岡山研究中心,江西 吉安 343000;2.同濟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 200092;3.西南石油大學法學院,四川 成都 610500)

國民性改造是新文化運動的主題。國民性是文化在民族心理上的沉淀,是民族一系列持久思想觀念和心理狀態的集合。國民性改造是基于社會實踐目標,引導國民建構符合社會實踐目標的思想觀念和心理狀態的過程?!白詈笾X悟”是陳獨秀在新文化運動期間《吾人最后之覺悟》中提出的概念,是其進行國民性改造的目標?!段崛俗詈笾X悟》一文對于國民“最后之覺悟”如何喚醒并沒有提及。我們通過考察陳獨秀的思想歷程發現,早在新文化運動前,“最后之覺悟”的核心內涵已經被陳獨秀提出來,他對國民的“最后之覺悟”喚醒已經在進行。這說明陳獨秀對國民“最后之覺悟”的喚醒具有連續性。研究陳獨秀新文化運動前對國民“最后之覺悟”的喚醒,有助于了解其思想的連續性及他在新文化運動前后的思想流變。

一、“最后之覺悟”:國民性改造的目標

陳獨秀生于國勢衰微、列強橫行的晚清,早年接受過系統的傳統文化教育,有著“士大夫”般的憂患和責任擔當意識。這些意識隨著陳獨秀生活閱歷的增長轉化成為其救國救民社會實踐的內在動力。從早年帶著康梁改良色彩的救國演說,到參加有計劃的暗殺行動,再到后來以報刊為陣地宣揚反帝反封建建立西式共和立憲,無不是其救國救民社會實踐的具體表現。然而,早年陳獨秀對民眾思想改造的重要性認識是不足的,直到國民的思想觀念問題在社會實踐中突顯出來。歷次社會實踐中,國民的麻木表現讓陳獨秀痛心疾首,安徽愛國會演說中,他說:“蓋中國人性質,只爭生死,不爭榮辱,但求偷生茍活于世上,滅國為奴皆甘心受之”[1]2?!皢韬?!我國人果真如此耶?……思之,當一大痛哭?!盵1]3隨著參與、組織的各類社會實踐相繼失敗,他將社會實踐的重點轉到了啟發民智、改造國民思想觀念上來,即進行國民性的改造。

國民性的改造和社會實踐息息相關。國民性需要進行何種改造,與社會實踐的目標直接聯系。設定何種社會實踐為目標,就要以相應的思想觀念去引導教育國民,使其能夠認識、理解、接受它。社會實踐目標的設定又與社會實踐組織者的思想認識有重大關系。陳獨秀總結近世中國六個階段的文化沖突后斷言,當時的中國社會正在經歷文化沖突的第七階段--“民國憲法實行時代”。這個階段需要做的就是鞏固反帝反封建及共和立憲的國民思想基礎。因為當時的中國,雖然經歷第五階段--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以及第六階段--共和立憲的建立,但事實上仍然軍閥混戰,各方面都很羸弱,共和立憲在中國腳跟未穩。因此,讓共和立憲在中國站穩腳跟,是陳獨秀社會實踐的目標。與此相適應,國民應該具備與此匹配的思想觀念,共和立憲才能最終實現,這種思想觀念即“最后之覺悟”?!拔崛税葙n于執政,可謂沒齒不忘者矣,然自今以往,共和國體果能鞏固無虞?立憲政治果能施行無阻?以予觀之,此等政治根本解決問題,猶待吾人最后之覺悟?!盵1]138國民“最后之覺悟”是陳獨秀國民性改造的目標。

就內涵而言,“最后之覺悟”一是指政治的覺悟。包括:國民認為對國家政治的關心是自己分內之事;國民能否定專制的政體,追求自由、自治的國民政治(共和立憲);共和立憲是出自多數國民的自覺與自動。二是指倫理的覺悟。它要求國民認識到本國傳統的主流政治倫理與共和立憲理論格格不入,對之持批判繼承觀。喚醒國民“最后之覺悟”事關共和立憲的成敗。然而,在《吾人最后之覺悟》一文以及新文化運動期間,對于如何喚醒國民“最后之覺悟”陳獨秀并沒有提及。但在他新文化運動之前的思想著述中我們找到了相應的線索--“自覺心”和“愛國心”。

二、“最后之覺悟”即“愛國心”和“自覺心”

《愛國心和自覺心》一文中,陳獨秀對“愛國心”和“自覺心”進行了解釋?!皭蹏摹笔切南祰野参5呢熑胃泻蜆s辱感;“自覺心”是對國家存在現狀的感知、反思及對其出路的抉擇?!皭蹏摹?,情之屬也;“自覺心”,智之屬也?!皭蹏摹笔橇疽?,但是,從思想觀念的角度言,挽救國家的危亡,光有“愛國心”是不夠的,還需要有“自覺心”?!斑^昵感情,奢言愛國,而其智識首不足理解國家為何物,其愛之也愈殷,其愚也愈甚。由斯以譚,愛國心雖為立國之要素,而用適其度,智識尚焉。其智維何?自覺心是也?!盵1]83“愛國心”和“自覺心”彼此相互支持,“愛國心”能帶動“自覺心”,而“自覺心”能讓“愛國心”更加的理性?!白詈笾X悟”內涵中,國民認為對國家政治的關心是自己分內之事,即為國民的“愛國心”。同時,對陳獨秀而言,共和立憲是挽救中國的良方,他所期望的國民反思和抉擇有著具體、確定的指向--共和立憲。也就是說,他所說的“自覺心”內容就是“共和立憲”?!白詈蟮挠X悟”其余三個內涵都是共和立憲所要求國民所具備的思想觀念。換句話說,喚醒國民的“愛國心”和“自覺心”就是喚醒國民“最后之覺悟”。

“愛國心”和“自覺心”,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缺其中任何一個方面都不可能達到陳獨秀所說的“最后之覺悟”。然而,國民“愛國心”和“自覺心”并不能通過自發這一途而形成,即便當時國民已經具備了陳獨秀所認為覺悟需要的重要條件--生活于外來文化和本國文化產生沖突,且本國文化處于下風的時代。陳獨秀雖認為,“凡經一次沖突,民眾即受一次覺悟”[1]136,但是,“吾人惰性過強,旋覺旋迷,甚至愈覺愈迷,昏聵糊涂”[1]136。所以,國民“最后之覺悟”需要有人來引導方可達成。這里引出了一個問題:誰來擔任民眾“最后之覺悟”的“先導者”?對此,我們可以將陳獨秀早年對于中國社會群體的劃分歸結為兩類:一類是“漠視國事之徒”,一類是非“漠視國事之徒”?!跋葘д摺辈豢赡苁恰澳晣轮健?,而非“漠視國事之徒”者雖然具有國家榮辱感和社會責任擔當,但其中也并不是全部都能擔任“先導者”,至少拒絕立憲共和的軍閥、封建地主官僚、文人學者,以及不明白共和立憲文化與傳統文化優劣差異的人是不能去擔當的。而唯有對國家充滿榮辱感、對社會充滿責任擔當的,且明白立憲共和文化與傳統文化之間的差異,并接受立憲共和的人才能夠去擔任“先導者”。這部分人就是陳獨秀所說的“少數人”。

三、“愛國心”和“自覺心”的喚醒

如何喚醒國民“愛國心”和“自覺心”,涉及引導國民建構思想觀念的方法論。關于喚醒國民“愛國心”,陳獨秀說:“謂中國人天然無愛國性,吾終不服,特以無人提倡刺擊,以私見蔽其靈性耳。若能運廣長舌,將眾人腦筋中愛國機關撥動,則雖壓制其不許愛國,恐不可得”[1]3。早年陳獨秀想通過暗殺行動來喚醒國民的“愛國心”,但因其存在諸多弊端而放棄,進而轉到“運廣長舌”,即以符合對象特點的內容、言說方式進行引導?!白杂X心”作為對國家現狀的反思和對其出路的抉擇,有著確切的內容,即對專制制度的摒棄及對共和憲政的認同和選擇。喚醒國民的“自覺心”同樣離不開主體對國民“運廣長舌”,即離不開主體針對性地引導,使國民建構、認同共和憲政的思想觀念。辦報紙雜志是陳獨秀當時主要的社會活動,報紙雜志是陳獨秀“運廣長舌”喚醒國民“愛國心”和“自覺心”的“陣地”。接下來,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在此“陣地”,陳獨秀是如何“運廣長舌”喚醒國民“愛國心”和“自覺心”的。

(一)“愛國心”的喚醒

首先,“明其理”。即從理論上讓國民明白國家的興衰存亡與其個人的生存息息相關。他形象地說明了“國亡家破”“你我相依”的道理,“全樹將枯,豈可一枝獨活;全巢將覆,豈能一卵獨完。自古道國亡家破,四字相連。若是大家壞了,我這一身也就不能快樂了,一家也就不能榮耀了”[1]37,“列位呀!列位呀!要知道國亡家破四字相連,國若大亂,家何能保呢?一個國度是無數家族聚成的,一國好比一個人的全身,一家好比全身上的一塊肉。譬如一塊肉有了病,只要全身不死,這一塊肉的病總可以治得好。若全身都死了,就是拼命單保這一塊肉,也是保不住的了”[1]62。陳獨秀還闡明了中國南方北方各地同命相連的道理,“你不看庚子年拳匪鬧事的時候,北方的人說這是國家的事情,有皇帝作主,與我們百姓何干?南方的人說這是北方的事情,殊不知聯軍破了北京,被聯軍糟蹋的,還是百姓,還是皇帝呢?……亂事雖在北方,籌議賠款,南方幾省到底攤了沒有呢?”[1]63通過這些簡明的論述,陳獨秀向國民傳遞了國家有事個人難以獨善的道理。

其次,“使其痛”。即用事實刺激國民對國事麻木的神經,喚起其對國家和個人之間相互依存的切身感。陳獨秀展示了當時中國部分省份在失地喪權狀態下民眾生存的悲慘境況,“中國人坐火車者,雖已買票,常于黑夜風雨中無故被俄兵乘醉逐下,或打死于車中,華官不敢過問。沿鐵道居民時被淫虐者更言不勝言,千年金州有俄兵奸淫婦女且殺之,地方老紳率村民二百人向俄官理論,非徒置之不理,且用兵將二百人全行擊斃。俄官設驗疫所于牛莊,納多金者則免,否則雖無病者亦置黑獄中,非納賄不放。其無錢而囚死獄中者,時有所聞”[1]3。盡管并不是所有讀者都經歷過如此的慘狀,但陳獨秀關于強敵鐵蹄下,民眾身體慘遭虐殺和殘害的反復敘述,會把讀者帶入一種情境,為讀者理解“亡國”“亡國奴”等政治話語提供一種“具身性的認知”場域。讀者在“全國南方北方一體,同命相連,國破則家亡”的不斷強化中,內心產生了對侵略者暴行的仇恨。與此同時,國民以往生活中的那種隱忍和茍安開始漸漸地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他朝君體也相同”的惴惴不安。由“亡國”引發的仇恨和不安使國民對做“亡國奴”極度地抗拒。

陳獨秀從土地、權利、主權,向民眾展示了一個“已亡”的中國,他說:“現在的國勢,朝廷的官吏,雖然還在,國卻算是世界上一個亡國了?!盵1]48進而,他將亡國的原因與政府的腐敗、國民的麻木勾連起來,對之進行無情地咒罵,“……中國這班好總督、好撫臺、好總辦、好紳士們替洋人出力,黑著良心,將本國四千多年祖傳的金銀財寶,你一處,我一家,私下里送了外人。這一班王八羔子,在外國倒算一些忠臣孝子,在中國豈不是個大大賣國的漢奸么”[1]54!“平日口談忠孝,斥人為叛逆,一遇國難則置之不問,……心中懷有執順民旗降敵一大保身妙策,是為國賊,是為逆黨?!盵1]4“草野愚民,不知俄約之迫,并不知瓜分之說,其愛國思想更何有發達?”[1]4對做“亡國奴”極度抗拒的民眾與這些咒罵“遭遇”時,一方面,國民對于做“亡國奴”的抗拒就演化為對政府腐敗的憤懣和對自身茍且偷生的自責;另一方面,這種憤懣和自責在公開性、針對性咒罵的刺激下造成共鳴的強化。社會學家指出,昔日弱者的咒罵本是私下的自言自語,可視為一種個人的“儀式”,但當它被大聲說出時則成為公共儀式,能引起周圍人的關注,促進情感的傳遞和擴散,帶來強烈的共鳴,讓人置身于“情景化立場”,即群體在不平等權力關系中形成的共同地位和由此促成的統一視角[2]。

最后,“鼓其勁”。通過“明其理”“使其痛”國民數千年以來對國事麻木的神經被攪動,“鼓其勁”則要讓國民明白,其對國事的覺悟而引發的關切,即對做“亡國奴”的抗拒,對官僚腐敗無能的肅清以及對自身麻木怠惰的克服,唯有依靠自身的團結才能取得有效的“回應”。對此,陳獨秀著重強調了國民自身的團結對于國家興亡的影響,“難道外國兵來了,我們就順手歸降他不成嗎?我想稍微有點人味兒,哪個肯做外國順民呢?……大家趕緊振作起來,有錢的出錢,無錢的出力,或是辦團練,或是練兵,或是開學堂學些武備、槍炮、機器、開礦各樣有用的學問。我們中國地大人眾,大家要肯齊心竭力辦起事來,馬上就能富國強兵,哪還有怕外洋人欺負的道理呢?……若只曉得躲在家里舒服……別說窮人到時候沒有飯吃,就是有錢的紳士和做生意的人,也是國亡家破四字相連了。說起讀書的人,都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硬要餓死。至于婦女們,更要到洋兵糟蹋,那些話我也不忍說了”[1]12?!拔腋蚁乱粩嗾Z,道:‘當今世界各國,人人都知道保衛國家的,其國必強。人人都不知道保衛國家的,其國必亡?!盵1]38這些富有激勵性的話語,一方面,是要呼吁民眾團結起來;另一方面,它將變革的力量寓于國民自身,提振了國民對于變革的信心。

陳獨秀通過“明其理”“使其痛”“鼓其勁”三個環節,引導國民將國家的存亡與自身的存亡關聯起來,國民不僅覺悟到其所關切的國家存亡問題之癥結,而且認識到了化解此癥結所要依靠的力量所在。至此,國民的“愛國心”被喚起。陳獨秀對國民進行“愛國心”喚醒的主要“陣地”當屬《安徽俗話報》,《安徽俗話報》雖然欄目眾多,但是“愛國”是其各期的鮮明主題?!熬C觀現存的《安徽俗話報》各期內容,可以感受到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該報刊登的每篇文章,尤其是政論文,無不洋溢著愛國熱情?!盵3]《安徽俗話報》深受普通民眾歡迎,有的內容甚至一版再版,半年內,每期發行量由開始的1000 份猛增到3000 份,且它在全國有58 家特派處,發行地域涉及華北、華東、華中各省。由于其愛國主題鮮明,排外色彩明顯,引起其總部所在地的外國領事館的注意,在外國的壓力下,中國政府最終下令停辦《安徽俗話報》。這側面說明了其愛國主義內容對民眾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依托《安徽俗話報》,陳獨秀對民眾“愛國心”進行了頗有成效的喚醒。

(二)“自覺心”的喚醒

以報紙雜志為“陣地”,陳獨秀喚醒國民“自覺心”的方式有:第一,突出地強調西方共和立憲制對于中國專制政治的先進性。陳獨秀認為,“蓋共和立憲,以獨立平等自由為原則”[1]140?!傲椪?,純然以多數國民能否對于政治,自覺其居于主人的主動地位為唯一根本之條件?!盵1]139共和立憲尊重多數人的主人翁地位,在此根基上建立的政府、權利、法度等皆體現一個國家大多數民眾的意志,而大多數國民也會自覺地對此報以積極、熱情的態度。陳獨秀認為,共和憲政下,西方人眼中的國家是“為國人共謀安寧幸福之團體,人民權利,載在憲章,犬馬民眾,以奉一人,雖有健者,莫敢出此”[1]83。相較而言,以儒家尊卑階級為主流意識形態的中國專制政治,民眾之人性受到儒家禮教體系性約束,國家對于民眾而言,與社稷齊觀,與君臣同義,國家“乃吾君主若宗艱難締造之大業,傳之子孫,所謂得天下是也。若夫人民,惟為締造者供其犧牲,無絲毫權利和幸福焉,此歐洲各國憲政未興以前之政體”[1]82。陳獨秀由此認為,西方共和憲政較之于中國專制政治先進。

第二,從當時國際政治發展趨向和國內相關的社會實踐來說明共和憲政對于中國的可接受性。陳獨秀認為,當今世界政治的發展以共和憲政為其潮流,而西方強國皆以共和憲政立國。近代以來,西方文明先進于中國已有目共睹,作為西方文明標識之一的共和憲政理應值得我們效仿。而且,當時的中國現實社會,以共和憲政為目標的部分社會實踐已經展現其對于專制政治的優良性,說明了共和憲政是適合中國的?!叭暌詠?,吾人于共和國體之下,備受專制政治之痛苦。自經此次之實驗,國中賢者,寶愛共和之心,因以勃發;厭棄專制之心,因以明確?!盵1]138

第三,陳獨秀積極且有力地回應當時國內對于共和憲政的反對和質疑,如陳獨秀對康有為的反駁,對俞頌華、常乃惠的回應等等。通過這些回應,國民得以較為全面地了解共和憲政,增加他們對于共和憲政的認識和接受。

第四,將西方文化和傳統文化進行了全方位的比較,批判傳統文化不合時宜。陳對秀對儒家禮教為本位的傳統文化進行了系統性的批判,同時以倡導“民主”“科學”“文學革命”“戲曲革命”“新式教育”等方式來傳播西式思想,削弱傳統文化在國民心中的影響。在陳獨秀看來,共和立憲跟儒家禮教格格不入、不可調和,要共和立憲必須得掃除傳統儒家文化對國民的影響。

盡管陳獨秀極力宣傳西方共和憲政,當時中國也有以實現共和憲政為目標的政治實踐,但這并不能讓大多數中國國民真正理解共和憲政,即沒能喚起多數國民關于共和憲政的“自覺心”。共和憲政雖然在中國取得一定程度的成功,比如,辛亥革命結束了中國數千年的封建專制,建立了民國政府,選舉了“總統”,頒布了“憲法”,成立了“國會”“議會”等西式政府機構,收回了晚清丟失的一些國家權利,但從整體來看,西式共和立憲并不符合中國的國情,它的實踐并沒有給中國帶來和平,也沒有使中國變得獨立和強大。與此相反,封建勢力的復辟、權力的爭奪、軍閥的混戰在共和憲政實施之后便接踵而至,國家依舊破碎,絕大多數國民依舊貧弱、任人凌辱,其生存狀況與以往并無實質的區別。對于大多數國民而言,他們關于共和憲政的體驗主要還是負面的,因此,他們無法認同和接受。

綜上所述,共和憲政由于和中國實際脫離,陳獨秀對于民眾“自覺心”的喚醒未能如愿。西式共和憲政依然只是少數精英幻想拯救中國的迷夢,不能被大多數國民認可和接受,因此,國民“最后之覺悟”未能實現。

四、喚醒“最后之覺悟”實踐的歷史價值

作為中國共產黨早期的創始人之一,陳獨秀始終對國家興亡抱有強烈使命感。他曾積極倡導在中國建立西方式的共和憲政體制來挽救中國的衰敗,并認為共和立憲要想在中國穩固,國民需要有“最后之覺悟”,即需要同時具備“愛國心”和“自覺心”。新文化運動之前,他為喚醒民眾“最后之覺悟”付出了許多努力,雖然最終沒能如陳獨秀所愿,但是這個過程對中國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首先,喚醒了國民的愛國心。愛國心乃立國之本。一個國家民眾對其國家沒有愛護之心,沒有國家的榮辱感,其國家在面臨危機時必定如同一盤散沙,一擊即潰。近代中國抵御外侮的失敗,究其原因,除經濟實力、軍人、技術、裝備等因素外,大多數民眾對國事冷漠麻木,事不關己的態度是其中重要的因素。陳獨秀早年受過良好的教育,對自己國家和民族有著強烈的榮辱感。面對國家危難,他以一顆赤子之心不停地探索救國之道。從最初贊成康梁派的改良主張,到后來深刻認識到民眾思想改造的極度重要性。陳獨秀通過國民“愛國心”的喚醒,以通俗易懂、生動活潑的形式向國民揭示家國相連、國破家亡的道理,喚起了國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其次,對國民進行了啟蒙教育。通過報紙雜志,陳獨秀全面且深刻地剖析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指出了其對于中國近代發展的束縛,同時將之與西方文化進行比較,尖銳地批判中國傳統不合現代社會,引起了國民的反思。陳獨秀多方面地介紹了西方的文化,如文學、科技、習俗、教育等,特別是共和立憲的政治制度,開闊了國民的眼界,提高了國民的見識。他早年極力推崇西方的共和立憲制度,批評中國專制制度,引來了不少舊式學者的批評,通過與這些學者的辯論,陳獨秀將相關爭論推向深入,也讓國民更加全面地了解這些問題,啟迪了國民的思維。

最后,為新文化運動的深入發展做了思想上、方法上的準備。新文化運動以“民主”“科學”為其口號,具有濃厚的反帝反封建色彩?!白詈笾X悟”包含著國民“愛國心”以及“自覺心”的喚醒,它們同樣有著濃厚的反帝反封建意味。雖然未能完全實現,但其所累積的經驗和做法,對推動新文化運動向縱深發展具有啟示意義和指導作用。

猜你喜歡
愛國心共和憲政
共和都市辦公室
如此“愛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鏡管理法
新時代背景下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
中共在國統區掀起的兩次憲政運動高潮
兩種愛國心,我們該要哪種?
論晚清憲政運動與民治精神
我的共和國
共和思想的內在價值的文獻綜述
愛國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