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水小手拳的發展經驗對高校武術教學的啟示性研究

2023-02-06 19:30陳曉芳楊承友
遵義師范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拳術習水縣拳種

陳曉芳,楊承友

(遵義師范學院體育學院,貴州 遵義 563006)

溫水小手拳是流傳于黔北地區習水縣溫水鎮的地方拳種,2015 年獲批成為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自改革開放以來,溫水小手拳的發展可謂風生水起,風靡于當地,逐漸成為全國聞名、世界知名的武術拳種之一。與此同時,溫水小手拳走進學校課堂促進了當地中小學傳統體育教學的發展,也提高了自身的知名度,其發展模式對高校武術教學極具借鑒作用。

1 溫水小手拳溯源

溫水小手拳主要流行于溫水鎮以及溫水鎮附近的川、黔、渝三地毗鄰地帶,即貴州習水縣、桐梓縣、赤水市、四川合江縣以及重慶江津區、綦江區等地。溫水小手拳名聲大震于當今武術界,與其歷史淵源不無關系。

1.1 源于峨眉派拳系“字門”拳術

溫水小手拳屬峨眉派“字門”拳術,俗稱“小手拳”。峨眉派拳系屬于四川盆地發展起來的巴蜀拳術,也是一個范圍很廣泛的門派,與少林、武當共為中華武術的三大派系,在西南地區尤其是川渝兩地極為盛行。峨眉派拳種、流派素有“一樹開五花,五花開八葉”的說法?!拔寤ò巳~”這是峨眉武術在四川(包括重慶)流行拳種的概括?!拔寤ā币话阒搁T派、拳種流行的地域;“八葉”指流行的“僧、岳、趙、杜、洪、化、字、會”八個門派。[1]P2對于其中的“字門”拳術,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挖掘整理四川武術而編撰的《四川武術大全》一書認為有兩個同為“字門”拳術的門派存在。其一的風格特點是“沒有固定的套路,以字取意,一個字就是一個攻防動作,又是一個練功方法。動作可多可少,練習時間可長可短。練習時要求氣沉丹田,除雜念,以意領氣,氣摧力,力達指尖,勢無敵”,主要流行于內江、自貢等地。其二的風格特點是“起、收勢為規定的‘字’形,屬高樁長手。功架起伏大,腿法少,出拳時鼻孔呼吸發聲。套路動作不多,以字取意,每字一動”,主要流行于川東及重慶等地。[1]P609-645根據拳術風格特點、流行地域、套路名稱等綜合判斷,溫水小手拳當屬第二類“字門”拳術。從一些常見動作也可以看出端倪,如溫水小手拳多剁(震)腳,第二類“字門”拳術也多有震腳:如其《八捶拳》有“震步造捶”“震腳栽拳”“震腳造捶”“震步雙推”“震腳雙推”“震腳架手”等,《一路繃拳》有“震足并步雙推”“震足并步剁掌”等。

據傳,四川彭水縣(今屬重慶)饒家場饒氏(外號“饒篾匠”)將峨眉派“字門”拳術傳于弟子汪享庭。汪享庭將峨眉派“字門”拳術進行整理,并下傳弟子王洪順。王洪順兼擅中醫骨傷科,便將武醫進行融合,再傳于弟子陳松林。陳松林又傳弟子王清照(外號“王駝背”)。1934 年,王清照的家鄉四川江津、壁山(今均屬重慶)一帶天旱不雨,他便背井離鄉,遠走貴州省習水縣溫水場定居,以醫謀生,懸壺濟世,尤擅長小手拳骨傷治療術。兩年后,又設館授徒,教授小手拳。名師出高徒,經過多年栽培,王清照培養出了諸如嫡系傳人王樹榮、王宗澤、王宗林、入室弟子張宗林、金焱全、凌清等一眾小手拳高足。峨眉“字門”拳術經過師徒長年累月地不斷推敲演練,再吸取其它拳種之長處,兼收并蓄,逐漸演化形成了一個獨特拳種,即溫水小手拳。[2]P1-2在師徒眾人口手相授的不斷努力下,溫水小手拳薪火相傳,能人輩出,這為后來溫水小手拳發揚光大奠定了基礎。

1.2 貼身短打、唯快不破的技擊風格特點

溫水小手拳歷經不斷演化,最后形成了技擊風格迥異的拳種。其技擊風格特點是:近身短打、小巧擒拿、捆身抱緊、扎腰合膝、來留去送、抨邊抓撩、貼身寸勁、推拉閃掛、擠貼靠撞、磨穿掃栽、纏裹進退、挑砸抵壓、滾翻蹺鏟、開合關閉、虛虛實實、吞吐浮沉、攻防兼備等。其功法講究內外兼修,以“一打力、二打疾、三技巧、四眼力”為四要素,以“至剛至快、唯快無破”為技擊訓練要義。目前,溫水小手拳演練有十三路套路技法和散打技擊法,套路分別為反封捶、黑虎投膛、將軍持印、老王坐殿、敞手捶、武當捶、總擇捶、三調身、十二手、十大秘訣、醉拳、六角樁等。[2]P2結合前文峨眉派“字門”拳術的特點,從溫水小手拳的風格特點可以看出,溫水小手拳仍然遵循峨眉“字門”拳術腿法少、以手為主的技法特點,但也不囿于原有風格,其動作更為精悍,招式更為凌厲,是在原峨眉“字門”功夫上的發展光大。

在歷史上,溫水小手拳功夫可謂雄霸西南一隅,威震海內,從民國到解放后出現了許多優秀拳師。1918 年,成都青羊宮花會開始舉辦花會擂臺賽(俗稱“打金章”),四川武術界人士群起響應,成為一項盛況空前的體育賽事。打金章一般由四川武士總會主辦,1929 年以后改由四川省國術館承辦,每年舉辦一次,四川解放后終止舉辦。打金章采用淘汰制,首先要打“資格”(又叫“打紅”),參加人數的一半獲取資格,取得“藍章”;接著較“銀章”,打進前十名的奪得“銀章”;最后較“金章”,打進前三名奪得“金章”。[3]P40民國三十七年五月(1948 年),溫水小手拳王照清高徒四川合江人金焱權在成都青羊宮花會擂臺賽事中奪得金章,實為難能可貴,現仍有當時四川省國術館所頒“一選金章”證書存世。此外,溫水小手拳傳人張宗林、王樹榮、王宗澤、王宗林、丁華文、張金才、謝春波、何樹祥、趙興倫、丁剛等,都為溫水小手拳的繼承和發展作出了貢獻,有的得到了小手拳骨傷治療術真傳,擔負起了救死扶傷的社會責任。

2 溫水小手拳傳承與發展路徑探究

當今溫水小手拳聲名鵲起,無疑是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它宛如一朵絢麗多彩的武林奇葩綻放在黔北大地。據統計,目前在習水縣習練溫水小手拳的人數已突破萬人之眾,可見其影響力極大。溫水小手拳何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下面從以下幾方面來探究溫水小手拳的傳承與發展路徑。

2.1 追本溯源,開宗立派

溫水小手拳脫胎于鄰省四川(當時包括重慶)名門正派峨眉派,開宗立派第一代宗師是王照清,傳承脈絡清楚,這是溫水小手拳傳人共同的認識。峨眉派武術屬四川南拳,在武林中占有重要地位,歷史較為久遠。明代唐順之在《峨眉道人拳歌》就有對峨眉拳術完整套路的記載,清康熙年間吳殳在《手臂錄》中也有對峨眉槍法的詳細記錄。[4]P281由于具備峨眉武術的“品牌”效應,故習練溫水小手拳的人較多。關于從溫水小手拳第一代傳人上溯峨眉“字門”武術幾代傳人的記載,可能由于時代久遠又歷經時局動蕩等歷史原因造成資料的缺失而語焉不詳,但兩者習練拳術風格特點高度相似,絲毫不影響它們之間的嫡傳關系。溫水小手拳幾代傳人在近一百個春秋里習練不輟,繼承和發展了峨眉“字門”拳術。他們不再拘泥于峨眉“字門”拳術的招式,而是吸納外來元素,再注入各自的領悟,獨辟蹊徑,更加偏重于技擊,另立門派,獨創了新的拳種——溫水小手拳。溫水小手拳成了溫水當地獨有拳種,套路由最初的三四個,逐漸增加至十三個套路。

2.2 進入課堂,服務社會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大陸掀起了武術潮,傳統武術迎來了發展的機遇,溫水小手拳毫無例外也迎來了發展的春天。進入二十一世紀,得到了當地政府的支持和扶持,建立打造溫水小手拳的品牌發展規劃藍圖,溫水小手拳獲得了跨越式的發展。溫水鎮乃至習水縣小手拳高手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各種形式的公益培訓,讓溫水鎮以及習水全縣習練小手拳的老百姓與日俱增。同時,溫水小手拳作為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進入了習水縣中小學課堂。學校是傳統文化傳承和發揚的前沿陣地,如何利用好這個陣地?這是溫水小手拳傳承與發展策劃者重點考慮的問題。2013 年,溫水鎮組織著名溫水小手拳傳人謝春波等編撰了校本教材《溫水小手拳簡化套路》,將溫水小手拳列入全縣中學體育必修課和小學大課間活動必備內容,并且學校邀請小手拳傳承人親自到學校傳授武藝。十年前,筆者在大學體育課武術教學中發現一張姓女同學面露果毅之色,練習一招一式合乎規范,似“練家子”出身。一打聽,說自已是習水縣溫水鎮人,從小與父母一道與當地小手拳名家謝春波習練小手拳,在當地學校里也要學。這是筆者第一次聽說在自己工作的地區范圍內有“溫水小手拳”這個拳種,在好奇心的驅動之下請這位同學表演了一個套路。只見她閃轉騰挪,進退有度,突然一掌揮來,筆者感覺要擊中自己的腹部,驚呼一聲,連忙后退了一步,引得全班同學哄堂大笑,這也讓筆者大開眼界。不久前,筆者在遵義大學城一家理發店理發時,根據口音判斷出兩個“洗頭小哥”是習水縣溫水鎮人,向他倆提到關于溫水小手拳的事情,他倆便侃侃而談,說從小學就開始練習,現在他倆初中畢業出來打工掙錢養家。這兩件事給人的感悟就是,溫水小手拳的習練者——從正在深造的大學生到義務教育結束后即步入社會的“洗頭哥”等,他們都秉持著溫水小手拳習練中培養出來的堅忍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來開啟自己的人生道路。

2.3 博采眾長,融會貫通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溫水小手拳一直在發展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歷久彌新,永葆青春。據考證,溫水小手拳的源頭峨眉派“字門”拳術也是外來拳術來到四川扎根發展,同時與四川本地拳術相交融而最后形成。[4]P282“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接納和吸取外來拳種的營養為我所用,是各個武術門派的生存之道;固步自封、墨守成規是死路一條。故溫水小手拳的傳人以溫水小手拳的發展為己任,不斷開拓創新,豐富其內涵。據悉,經過溫水小手拳各代傳人的不斷演練創新,已經在以溫水小手拳為宗派的基礎上,出現了幾個新的分支:一是以王照清、王宗澤、王福貴為代表的傳統小手拳;二是以張宗林、張金才為代表的張氏小手拳;三是以丁華文、丁剛為代表的溫水小手拳新架。[5]溫水小手拳的傳人何樹祥避開門派之見深入少林寺潛心學習兩年,然后返回溫水,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教授少兒溫水小手拳,深得當地人的歡迎。其他各路傳人也有深入國內外比賽交流或擔任國際國內武術組織重要職務的,這間接提高了溫水小手拳的聲譽和地位。

3 對高校武術教學的啟示

溫水小手拳尋找和開辟了一條朝氣蓬勃的生存發展道路,其成功經驗可供高校武術教學學習和借鑒。

3.1 注重技擊,回歸傳統

溫水小手拳之所以能夠讓許多追隨者去習練它,最為關鍵一點是貴在技擊性強,具有很強的實戰性,其技擊性特點可與人們公認的實戰性非常強的詠春拳媲美,處處展現著武術的魅力,吸引了廣大青少年來練習它。從古至今,技擊是武術的靈魂。沒有技擊性,武術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少林寺》《霍元甲》等影視劇的播放,在中國大陸興起了武術熱。劇中主人公武藝高強,他們保家衛國、匡扶正義,樹立了一個又一個光輝形象。這極大激發了廣大青少年對正義崇拜的熱情,都恨不得也身懷絕技,懲惡揚善,除暴安良。這里的“絕技”指的就是武術技擊性的動作。毋庸置疑,這種正氣凜然的形象對血氣方剛的青少年的影響是積極向上的,與近年來在影視界和娛樂圈的“娘炮形象”對青少年造成的影響截然不同。戚繼光對武術有過精辟的論述,曾說道:“拳法似無預于大戰之役,然活動手足,慣勤肢體,此為初學入藝之門也?!盵5]P75意思是拳術好像無法參與到軍陣作戰中來,但是它能活動手腳,讓肢體長期得到鍛煉,還可以作為新兵訓練的入門基礎。戚繼光多次肯定了武術在單打獨斗、抓捕擒拿中的用處,可以在這些對話中尋找到痕跡:“或問曰:平時官府面前所用花槍、花棍、花叉之法,可用于對敵否?子所教亦有歟?光曰:開大陣,對大敵,比場中較藝、擒捕小賊不同。叢槍戳來,叢槍戳去,亂刀砍來,亂殺還他。只是一齊涌進,轉手皆難,焉能容得左右動跳。一人回頭,大眾同疑,一人轉移寸步,大眾亦多奪心,焉能容得或進或退,花法不可學也?!盵6]p4同時,戚繼光也是非常反感花拳繡腿的,因此說道:“凡比較武藝,務要俱照示學習實敵本事,真可以搏打者,不許仍學習花槍等法。徒支虛架,以圖人前美觀?!盵5]P32毫無疑問,武術的技擊性正在弱化,近年來鬧得沸沸揚揚的民間組織的幾次傳統武術與拳擊的“跨界”比武便能有所證實?;蛟S有人說,現在我國正處于和平大發展時期,強調武術的技擊性不合時宜。殊不知,尚武風氣也是國民精神的體現,何況當下全球局勢復雜多變,世界并不太平,國人當厲兵秣馬,枕戈待旦。

所以,高校武術教學,應重視技擊性的體現,明確動作的攻防含義,注重健全人格的塑造和高尚武德的培養。

3.2 植根地方,引入經典

習水縣立足地方,通過編撰校本教材,將溫水小手拳引入中小學課堂和大課間活動,以挖掘、傳承和保護地方優秀傳統文化,這一點值得高校武術教學學習借鑒。全國高校的武術教學內容大都單一而趨于一致,一個簡化太極拳,父親在大學里學過,兒子可能在另一所大學也學過,可以幾十年間沒變化。實際上中華武術門派很多,拳種林林總總難以數計,大學武術教學內容的單一會導致文化的多元歸于一元。高??梢越Y合地方武術文化資源的實際情況,植根地方,引入當地經典的武術拳種,然后通過包括留學生在內的來自五湖四海的大學生,把這些經典的武術文化源源不斷地向全國乃至全世界傳播。什么是經典拳種?具有地域代表性的拳種都可以稱為經典拳種。它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它有發展的源流,具有一定的創建理論體系,技擊性等特點明顯,有大概的傳承地域范圍和固定的練習人群等。像溫水小手拳就堪稱經典,完全就可以進入當地高校武術教學內容而被習練傳承,讓高校大學生沐浴地域文明之光。

3.3 創新發展,開拓未來

創新是打破傳統進行革新。高校武術教學的創新發展,可以涵蓋教學內容的創新、教學理念的創新和教學方法的創新等?!八街?,可以攻玉”,教學內容避免單一,提倡多元化,相互之間交融、吸納,最終達到優化的效果。教學理念可以說是教學的指揮中心,既要與時俱進,更要具有前瞻性,而前瞻性就是要敢于打破舊的束縛,勇于創新。教學方法的創新就是要開發和利用新的教學方法,包括教學中對新科技、高科技的利用。甚至可以把掃除現有傳統的羈絆,認為是一種創新?!皞鹘y一旦確立,就會帶有強大的歷史惰性,成為新事物發展的阻力,這是過度競技化和套路化所造成的對武術傳統功能的異化湮滅,使武術成為“中國式自由體操”和“拿著器械的體操”。[7]P157創新沒有現成的路子,高校武術教學也要敢于創新。

猜你喜歡
拳術習水縣拳種
習水縣關工委召開第一次主任辦公會
習水縣關工委受習水縣委表揚通報
習水縣關工委不斷開創事業新局面
習水縣離退局舉行黨風廉政建設組織工作宣講會
傳統武術拳種及傳承人保護機制分析
棄粗制濫造錯誤百出 揚泱泱中華拳種雄風①
傳統武術樁功的概念界定以及不同拳種樁功的區別和聯系
論武術拳種的文化特征及其生存發展問題
少林拳術圖說(七)
拳術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