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國時期大學生國家認同研究的進展與前瞻

2023-02-06 19:30蘭珍莉汪先平
遵義師范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民族國家大學生

蘭珍莉,汪先平

(遵義師范學院教師教育學院,貴州 遵義 563006)

國家認同是現代國家建構與存在的基礎和前提。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傳統國家的地域與價值觀念被打破,國家認同面臨著一些新問題,因此,強化大學生的國家認同尤為重要。我國長期重視大學生的國家認同意識培養,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 年)》強調,要增強港澳臺青年的國家認同、民族認同和文化認同[1]。研究大學生的國家認同對于當下解決國家認同中的新問題具有重要意義,系統分析總結相關文獻綜述、做好相關的基礎性研究,也十分必要。

一、國家認同國內外研究概況

國外關于國家認同的研究是從20 世紀50 年代開始的,早期大多以哲學和心理學為研究視角。隨著研究的深入,到20 世紀70 年代,跨學科研究逐漸擴大和深入,出版了比較多的經典著作,并與民族認同研究始終夾雜在一起。民族被想象為“有限的、享有主權的共同體”[2]。這暗示著,在我們使用“民族認同”這一概念時,至少有一種是不可或缺的:某種政治共同體意識至少存在一些公共機構和一套規定全體成員的權利與義務的統一法典[3],這與國家認同是密切相關的?!皣艺J同的中心議題是個人或群體的自我認識,它是自我意識的產物,其來源有歸屬性的、文化性的、地域性的、經濟的、文化的、政治的、社會的以及國別的?!盵4]國家認同可分為“先賦性國家認同和選擇性國家認同”[5],也有分為“國民國家身份、民族國家身份、民族自豪感、國家歸屬感[6]”的。知名國際性學術組織大多將“國家自豪感”作為國家認同的測量指標,還有以民族主義[7]、愛國主義[8]或國家榮耀[9]來測量國家認同的。美國心理學家埃里克森早就意識到研究青少年認同的重要性,他認為從青春晚期向成年早期的過渡時期是容易產生“認同危機”的關鍵期,青春期的大學生正處于這一時期[10]。其后,有學者對日內瓦青少年進行了訪談,了解青少年對祖國以及對本國與他國關系的理解等問題[11]。國家概念、國家認知能力和國家地理知識等,是這一時期關注的熱點。到20 世紀90 年代,開始出現跨國研究,但對大學生這一群體的研究還比較少見。

國內關于國家認同的研究最早開始于20 世紀90 年代,前期研究的發文量較少,但隨著我國對國家認同的進一步強化而成為研究熱點,早期研究主要有國際經驗介紹、歷史研究、臺灣問題、教育領域的民族教育問題等,基本涵蓋了當前熱點問題的幾大領域,為后期研究奠定了基礎。

二、國家認同研究的主要內容

隨著國家認同與民族認同、文化認同關系等本體論問題的出現和不斷深入,相關研究擴展到了新聞學、文學、宗教學、經濟學、心理學、法學、人文地理學、女性學等領域,并聚焦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國家認同本體論研究

國家認同的含義、構成等本體論問題,是學術界關于國家認同研究的第一個焦點問題。國家認同是指“在有他國存在的環境下,人們構建出歸屬于某個‘國家’的‘身份感’”[12],以及“個人確認自己屬于哪一個國家以及對這個國家產生歸屬感、依戀感的心理過程,是一個國家的成員對所屬國家的文化傳統、歷史、國家主權、國家制度、政治主張、價值觀念、理想信念等的認可而產生的歸屬感”[13]。多民族國家的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是互為前提的,民族是每一個國家得以在世界之林存在的形式,而國家的存續是每一個民族得以生存的基礎。因此,公民國家不斷地加強民族認同并逐漸升華到對國家的認同[14]。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國要形成中華民族共同體,就必須在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中強化國家認同,通過構建共同的文化基礎和符合特征,凸顯二者共同的內容,最終幫助人們由族群認同上升為國家認同[15]。國家既是“政治-法律”共同體,也是“歷史-文化”共同體,其不可缺失的構成要素有“政治(制度)認同、文化認同和民族認同”[16]。也有學者認為國家認同有四個維度,即主體維度、時間維度、空間維度以及權力維度[17]??傊?,國家認同是“一種復合型的認同”,是融合了“人們對于公民身份、領土、歷史、制度、文化與社會結構等諸多要素的認同”[18]。依據以上構成要素,國家認同的途徑有從較為抽象的“政治邏輯”出發,認為國家認同包含對“國家制度體系的認同、公民身份和權利的認同、政治共同體本身的認同”,需要對民主進行建設,從時間、空間和價值維度對國家結構體系進行建設,從情感、習慣、信仰與文化因素結合人民的利益與發展進行建設[19]。也有從隱匿的文化路徑出發,提倡重視國家象征(國旗、國徽、國歌、紅領巾等)、政治儀式等在國家認同中的作用[20]。

(二)少數民族的國家認同研究

隨著理論層面思考的深入,國家認同擴展到具體操作層面,匯聚為焦點二:少數民族的國家認同研究。如:“廣西左江流域伏波信仰與班夫人信仰共存現象探析”[21]“民族地區的公民身份與國家認同”[22]“從培育普適性公民文化、轉變邊疆治理思路、調整民族政策取向、拓展利益表達渠道、強化國族認同等方面強化邊疆少數民族的國家認同”[23]。在壯族邊民的國家意識及行為邏輯研究中,“國家”對他們來說是模糊遙遠甚至有時是“不在場”的,但是當邊民禮儀受到威脅時,這個“不在場”就會以“國家”“政府”的形式強有力地出現,并“實體化”[24]。

(三)港澳臺地區的國家認同研究

隨著少數民族群體研究的深入,建議把研究視角轉向新時代背景下的日常生活、普通社會民眾,以及動態交互分析[25]。臺灣問題受到理論界的持續關注,隨著香港地區問題的發展,匯聚為焦點三:港澳臺地區的國家認同研究。英國殖民者最初帶入香港的是二元對立的“自我”與“他者”的殖民主義的“偽主體”意識[26],不少香港后殖民文化論述助推內港兩地關系緊張,一些港人的“戀殖”文化心理對香港人心回歸構成障礙[27]。影響香港居民國家認同的變量來自多方面,從微觀層面看,包括主體意識、身份認同、公民教育。從宏觀層面看,包括“一國兩制”實踐、民主政治發展、全球化浪潮沖擊等。香港本地生產總值變動率越高,香港居民國家認同越弱;房地產價格越高,香港居民國家認同越高。這與我們的傳統認識相背離,其主要原因是香港經濟增長與民生改善滯后的矛盾影響香港居民對國家的認同,中央惠港政策的消極效應影響香港居民對國家的認同[28]。改善香港居民的國家認同,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掌控意識形態話語權,樹立政治權威,凝聚“一國”價值共識;積極推進國民教育體系構建,系統塑造港人的國家觀念、民族情感與歷史意識,促使愛國愛港媒體承擔社會責任[29]。臺灣民眾“國家認同”問題產生的根源可劃分為:“歷史根源即臺灣自甲午戰爭以來的被殖民經歷;現實的政治根源即臺灣光復后所發生的‘二二八’事件和20 世紀50 年代初期的白色恐怖統治”[30]。其具體原因有島內政治因素、文化教育因素、兩岸關系因素、國際政治因素和青年自身因素[31]。對于大多數臺灣年輕人來說,“是臺灣人”、認同臺灣理所當然,而“是中國人”、認同中國則成為可以選擇乃至否定的選項[32]。臺灣年輕人建構國家認同,可以通過搭建文化交流平臺、加強民間和青年學生的文化交流;擴大兩岸經貿交流,培植利益共同體;制定惠及臺灣同胞的政策;繼續深化改革,推進民主、法治進程和政治互信等,增進臺灣同胞的國家認同[33]。以上研究領域都以教育為重要途徑,并成為焦點四:國家認同教育研究。

(四)國家認同教育研究

國家認同教育形成的重要陣地是學校[34]。學生在國家認同的情與理、群與己、灌輸與教化方面還存在困難,教育如何促進國家認同是教育領域研究的重點,解決策略有從宏觀方面基于文化基因、發生機制的思考,到中觀方面關于公民教育與國家認同的自覺的思考,并進一步將思考深入到微觀的課程教學板塊,如課程設置、課程知識選擇、課程想象、校本課程開發、教材、教學設計。同時,大學生的國家認同也是熱點問題。

(五)大學生國家認同研究

我國是一個由56 個民族組成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每個人都面臨民族和國家的雙重認同。已有文獻從少數民族的公民身份、信仰、邊疆民族跨國流動、族群記憶、文化認知等方面,研究壯族、回族、布傣族等在教育領域中的國家認同。因此,關注少數民族大學生認同成為必要,已有研究關注了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文化基因、文化融合意識、民族教育福利等。針對普遍大學生的研究是以培養認同的途徑為主,研究方法以調查研究為主,范圍較廣的有基于全國31 個?。ㄊ?、自治區)71 所普通高校的調查分析[35]和基于9 個?。ㄊ?、自治區)12 所高校的調查[36]。調查顯示,大學生國家認同總體較好,對國家認同標準普遍重視,并有著強烈的國家自豪感。而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解不深、對馬克思主義信仰不夠堅定、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信心不夠足、對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信任度不夠強等;藏族大學生存在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沖突[37];香港地區存在觀念挑戰與制度短缺[38]。在認同理論基礎上,加強大學生認同的途徑有加強文化自信、社會實踐、重大紀念日儀式教育、旅游體驗[39]、體育活動,以及網絡新媒體傳播、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有學者認為,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可以共生,嘗試從身份認同、文化認同、情感認同和行為傾向四個維度建構大學生“國家認同”核心素養評價指標體系[40]。

國外學者也出版和發表了一系列有較大影響的論著,如保羅·庫爾茲(Paul Kurtz)的《21 世紀的人道主義》、曼紐爾·卡斯特(Manuel Castells)的《認同的力量》、洛威爾·迪特默(Lowell Ditmer)的《中國對國家認同的尋求》等,他們在分析國家認同現狀和面臨困境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策略。

三、民國時期大學生國家認同研究進展

“以史為鑒”是對歷史學現實意義的高度概括。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歷經磨難,最終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展示了中國人巨大的凝聚力。研究中國傳統文化背景下各個時期的國家認同,成為歷史學者們探尋國家認同現實與困境的重要路徑。中華民族作為自在的民族實體是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逐漸形成的,而作為自覺的實體存在卻是在與外國入侵的對抗中形成的。這種自覺的實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知識界精英以西方民族主義范式詮釋和表述“中華民族”;二是在政治層面上中華民族的認同作為“國族”得以確認,如辛亥革命后以“中華民族”作為政治共同體來表述中華民國;三是學術界關于“中華民族”知識話語的系統論證和表述,從“五四運動”開始覺醒到抗日戰爭時期達到鼎盛;四是抗日戰爭強化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升華了中華民族的民族意識[41]。因此,從辛亥革命、五四運動、抗日戰爭等方面,深入具體地研究了國家認同的具體歷史表征。另外,已有研究還對胡適、錢玄同,以及民國時期康區藏族精英、留日學生等個案及群體的國家認同進行了剖析。而關于民國時期大學生國家認同的研究相對較少,僅有少數相關研究,如抗戰時期石門坎邊民的國家認同教育研究[42]。

國外相關的專題研究較少,其中較為相關的一項研究是以體育為切入點研究民國時期國家認同。這篇文章通過對民國時期運動會的回顧,從民國時期全運會主辦權收回、運動會上領導講話、國旗象征、演講、苦難記憶等事件的陳述,提出以共享資源形式使全運會政治化,以此可以讓成千上萬的觀眾和運動員接觸體育運動,從而使體育運動與國家身份相結合,通過這種結合,使體育運動也成為中國人民統一的強大源泉[43]。

四、民國時期大學生國家認同研究前瞻

從總體上看,民國時期大學生國家認同的相關研究已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體現了現階段的理論水平,為我們進一步研究本課題奠定了基礎。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研究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已有研究以理論層面的理性思辨為主,缺乏對大學生國家認同實踐層面的系統研究,特別是課程思政研究。如果缺少具體行動研究,將會導致已有研究浮于空洞的說教。還缺乏大學生國家認同培育機制的深入探討。二是已有研究忽視了大學課程與教學的特殊性,導致提升大學生國家認同困難重重。課程思政要“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全員全程全方位”參與。因此,如何切入、如何高效是理論界尚待開發的領地,也是大學生國家認同得以實現的關鍵所在。三是已有研究重視共時態的行動總結和探索,而忽視歷史態的歷史經驗挖掘,將可能繼續面臨“水土不服”的難題。挖掘我國歷史上大學生國家認同的經驗,將有利于我國大學在中國傳統文化基礎上,增強大學生國家認同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

猜你喜歡
民族國家大學生
我們的民族
一個民族的水上行走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能過兩次新年的國家
多元民族
大學生之歌
把國家“租”出去
求真務實 民族之光
奧運會起源于哪個國家?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