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中國式現代化話語體系的構建

2023-02-07 01:15王越芬徐進杰
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中國式話語現代化

王越芬,徐進杰

(東北林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哈爾濱 150040)

中國式現代化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符合中國實際的發展道路,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產物。中國式現代化話語的構建要置于歷史視域之下,運用歷史思維去進行觀察。中國式現代化要打破以西方現代化單一敘事的輿論場域,掌握并熟練運用自身的話語,從而在世界范圍內做好中國式現代化命題的詮釋。

一、問題的提出:現代化的中西比較

從全球范圍觀察,現代化所體現的是各國為追趕、達到和保持世界發展前沿水平而作出的行為,是一個動態的角逐過程?,F代化作為人類追求實踐進步的概念肇始于西方。18 世紀中葉,歐洲提出“現代化”概念,由此西方開始了塑造現代化模式的進程?,F代化理論流行于20 世紀60 年代,美國學者布萊克在《現代化的動力:一個比較史的研究》一書中指出,“現代化”指示著一種動態形式,對于歷史悠久的改革過程來說,其就是近代世界以來知識的爆炸性所帶來的結果。在研究現代化理論中,不少學者將“現代化”的概念限定于隨工業化而來的政治與社會的變化,認為這一過程的發源地是西歐社會,直到19 世紀、20世紀才逐步擴展到其他社會,由此“歐化”和“西化”也具有了“現代化”的使用意義,特指近代較發達國家對不發達國家的影響。

從現代文明形態上看,率先走上現代化道路的國家大多是資本主義國家,這也是為何“現代化”這一概念總被片面認為是走“西化”道路的原因。但西方國家率先實現現代化本質上是通過其先發的科技優勢,采取殖民掠奪、政治奴役、壓榨剝削等方式得以實現的?!艾F代化”以西歐為中心向外輻射,致使大部分國家被納入西方主導的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當中,西方現代化在發展過程中也逐漸呈現出其自身的建構邏輯,即自由市場、分權型國家機構、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市民社會等。從長遠來看,這一模式難以克服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內在矛盾,不僅導致市場失靈,而且威脅政府職能,反而會對現代化進程產生阻滯。

資產階級在現代化建設中有其鮮明的進步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1〕。資產階級思想家提出的“自由、平等、民主、人權”的價值觀也表現出了與當時生產力水平相適應的特征,對推動人類文明演進發揮了積極作用。然而,西方社會以資本為中心,通過暴力手段,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擴張和殖民,同時在現代化縱深發展的過程中,又利用雇傭勞動榨取剩余價值,無限追逐資本增殖,從而衍生出諸多社會矛盾,造成了當今西方現代化道路的諸多困境。

中國式現代化與西方資本主義現代化模式有著本質區別。中國式現代化本質上是基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沃土和中國共產黨初心使命與執政實踐而不斷探索出來的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薄?〕23以中國式現代化為根本表征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不僅打破了資本主義現代化模式的固有邏輯,更增強了發展中國家“走自己的路”實現現代化的信心〔3〕。

對比之下,面對人類社會發展的諸多難題,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是如何“破題”,如何摒棄了西方以資本主義為核心的現代化發展模式,如何拓展和豐富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形態,都需要我們立足中國話語對其全面闡釋,從而傳播好中國聲音,貢獻出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不斷為解決人類共同問題作出中國貢獻。機制是關于事物的體系性的內在結構及其內在組成部分的相互關系,體現了事物運動、變化的內在機理及其規律〔4〕。為此,有必要從話語的內在機制出發,從動態的、發展的視域研究中國式現代化話語,探尋中國式現代化話語的演進,為推動中國話語和敘事體系的構建提供良性運行機制的參照。

二、歷史主動:中國式現代化話語敘事的史學視域

馬克思指出:“歷史從哪里開始,思想進程也應當從哪里開始,而思想進程的進一步發展不過是歷史過程在抽象的、理論上前后一貫的形式上的反映?!薄?〕歷史主動是建立在深刻把握歷史規律的基礎上,主動承擔歷史責任,用于開創未來的精神品質。整體來看,中國式現代化話語以歷史主動作為其敘事的視域,其背后有著鮮明的歷史脈絡和邏輯線條,并不斷以歷史主動來更新話語,在大歷史觀整體性觀照下,以獨特的話語特點達到其敘事的效果。

(一)歷史邏輯是中國式現代化話語演進的內在機理

歷史邏輯指話語在歷史演進中的邏輯,反映出話語在演進過程中的內在機理,展現其在歷史行進中的內在聯系。歷史邏輯一般包括“歷史過程”和“歷史規律”這兩個層面,即通過歷史的過程來發現隱藏其中的歷史必然性的內在規律,從而深層次理解話語的演進。

“歷史不是作為‘源于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識’中而告終的,而是歷史的每一階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質結果?!薄?〕172歷史脈絡的呈現是話語的歷史性、延續性在當下現實生活中的合理表達,體現了話語的沿革狀態,而且沉積著歷史過程中的話語資源。正如《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所提到的:“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遺留下來的材料、資金和生產力;由于這個緣故,每一代每一方面在完全改變了的環境下繼續從事所繼承的活動,另一方面又通過完全改變了的活動來變更舊的環境?!薄?〕168話語如若不能伴隨生產力的發展而變化,那么話語也就很難表現出它應有的歷史維度。從這一角度分析中國式現代化的演進過程,可以得出中國式現代化話語并非是新時代背景下的產物,而是歷經千年中華文明的熏陶、百余年黨史的灌注而形成的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式現代化話語。

歷史演進不是雜亂無章的。歷史演進是在聯系之中而具有內在的連續性、繼承性,并有著內在的邏輯進路和行進的目標,也就是其內在有著必然性的法則,反映出歷史所具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性。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科學揭示了人類社會歷史的內在邏輯,從社會形態的發展中找出了其背后的動力,即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推動著歷史的變遷。作為有別于西方現代化的中國式現代化,同樣遵循著一定的“歷史邏輯”。近代以來,中國人苦苦尋求現代化之法,探索現代化之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的現代化道路從被動響應轉變為主動摸索。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社會革命的實踐中實現了政治上的獨立,而后在國家獨立的前提條件下,不斷探索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由跟隨模仿逐步轉變為獨立探索。改革開放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在“四個現代化”基礎上又進一步提出“小康”目標,多維多元的現代化建設之路不斷拓寬。進入新時代,全面小康實現,現代化進程有了巨大拓進,黨提出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部署,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

(二)歷史自覺是中國式現代化話語創新的供給機制

歷史主動精神作為黨在把握和運用黨的百余年奮斗歷史經驗中所展現出的精神狀態和精神品質,是話語生成的法寶。在中國式現代化話語新表述、新概念的提出過程中,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歷史思維,在歷史自覺中掌握歷史主動精神,借鑒一切優秀文明成果,用更加符合中國時代精神和民族特點的新話語彰顯中國道路的優勢。

對歷史思維這一基本方法的使用,使中國共產黨更加自覺地去運用歷史思維認識事物發展規律,話語創新的能力得到不斷提升。中國式現代化是遵循“兩個結合”的典范,強調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推進理論創新的偉大成果,其內涵的不斷豐富為話語的形塑提供了豐厚養分。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薄?〕22具體表現為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話語中所強調的不僅聚焦于經濟、政治領域,還是“五位一體”的現代化,是強調各部分相互聯系作用的現代化。因此,從整體性視角加以考量,中國式現代化話語的創新發展是整個社會歷史發展演進的結果。同時,從現代化各個方面考量,又能夠深刻體會到各時期實踐創新、理論創新、方法范式創新在話語運行機制中的重要作用。

歷史自覺是建立在中國共產黨把握歷史思維基礎上能動地發揮主動精神。在歷史思維的基礎上,發揚歷史主動精神是中國式現代化話語發展的重要思想動因,為中國話語的創新提供了有效的資源供給。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近代歷史表明,不能掌握歷史主動,便不能改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只有精神上由被動轉入主動,才能夠發揮出思想的巨大力量,有力指導實踐行動。具有歷史延展性的現代化話語演進歷程,是思維與邏輯交織碰撞后在現實中運行的結果。歷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時走到艱難險阻的境地,要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夠沖過去〔7〕。由此可見,以歷史自覺推動中國共產黨制定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目標、實施步驟,抓住和利用好歷史機遇,掌握歷史前進的主動權,是中國式現代化話語創新的精神支撐〔8〕。

(三)大歷史觀是中國式現代化話語詮釋的敘事視域

在梳理歷史中堅持話語演進規律,在回顧歷史成就中再生現代化話語,在總結歷史經驗上堅持話語的創新轉化,在解釋歷史規律上詮釋話語的國際視野,體現出在大歷史觀的視域下詮釋中國式現代化的敘事邏輯。

中西現代化對比之下,中國式現代化需要以歷史之維加以考量。大歷史觀是建立在歷史思維和歷史主動的基礎之上,用恢宏視角去探尋中國式現代化的故事。宋代以來,隨著商業水平的提高、科學技術的發展,為中國的歷史走向種下了近代化的萌芽。在此之后,中國在歷經封建時期高峰“康乾盛世”后,遭受了近代鴉片戰爭以來的帝國主義侵略,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但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在宏大歷史使命感的促使下不斷推動著中國實現現代化,創造出一個又一個世所罕見的偉大成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樹立大歷史觀,從歷史長河、時代大潮、全球風云中分析演變機理、探究歷史規律,提出因應的戰略策略,增強工作的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薄?〕因此,歷史、現實與未來的相互聯系,是中國共產黨詮釋中國式現代化的思維方式,并通過其全球視野探索中國的現代化道路該何去何從,以回答“世界之問”。

各個國家的歷史之所以表現出不同,是因為歷史活動條件的不同。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深刻體現了尊重歷史共性與國家個性的辯證思維方式。大歷史觀的視角不僅要求在長時段、寬領域中看待事物,而且也要充分運用和考量國際視野,不能將人類文明發展的方式定于一尊。中國式現代化作為黨領導中國人民探索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道路,在理論和實踐中有著貫通歷史、現實和未來的內在機理,同時借用國際視野進行多維審視,從而更好地詮釋了中國的現代化發展道路。

三、敘事倫理:圍繞實現中國夢展開

以歷史維度縱向洞察中國式現代化話語演進的機制后,需要更近一步地了解中國式現代化話語的敘事倫理。敘事倫理是敘事活動所倚重的倫理價值問題,體現為主流意識形態內在價值觀念的有力呈現。夢想敘事是中國共產黨在進行現代化話語敘事時的共情裝置,以中國夢為核心的敘事貫穿于現代化話語的始終。

(一)家國情懷是中國式現代化話語的底色

中國夢是中國共產黨初心使命的進一步明確,實現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國與家從不是孤立的字眼,而是飽含著重要價值理念的概念。家國情懷作為中國式現代化話語的底色,熔鑄了中國人民對家庭、國家深厚的情感和責任感。

家國情懷強調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點明了個人的責任和貢獻。在建設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涌現出來的中國共產黨人的諸多偉大精神,不僅展現出先進模范在日常生活中的敬業形象,更向國人展示著中國人民投身于現代化建設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家國情懷是民族的精神標識,在中國夢話語中引領著民族復興。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式現代化孕生的文化沃土,家國情懷也體現了中國人民對傳統文化的珍視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強調的“自強不息”“民為邦本”“仁者愛人”“天人合一”“守望相助”等傳統思想融入了中國式現代化的話語當中,呈現出獨具中國特色的話語風格和內在價值。傳統文化在與現代化的視域融合中,推動形成了獨特的中國式現代化話語,并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文化內核,不斷涵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實踐,為人類文明的發展作出了中國貢獻。

隨著歷史的演進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發展,家國情懷的內涵在中國式現代化話語中也不再僅僅只停留在對家庭和國家的表達上,其外延多表達出對社會公平正義、環境保護和全球責任的關切,這種演變使得家國情懷成為中國式現代化話語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共同體意識”的演進反映出中國式現代化家國情懷的外延,從“中華民族共同體”到“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共產黨不斷深化對“共同體意識”的時代詮釋,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不斷闡述著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意義,并且將目光的范圍放置到整個人類層面。

(二)以人為本是中國式現代化話語的主軸

從價值觀層面看,以人為本就是維護人民的價值主體地位,把人民群眾根本利益作為價值追求的出發點、落腳點和價值選擇與踐行的根本標準,始終堅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深刻踐行“為了誰”的問題〔10〕。進而言之,就是反映話語的政治立場問題。

人民群眾創造歷史,這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恩格斯指出,“自從階級產生以來,從來沒有過一個時期社會可以沒有勞動階級”〔11〕。恩格斯從實質上強調了生產者即人民群眾在歷史中的作用,即人民群眾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物質資料的主要生產者。因此,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動力,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中國式現代化話語就必須始終站在人民的根本立場上。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的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式現代化的特征進行了翔實的概述,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的特征從本質上表達了人民對社會生活的各種訴求,代表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促進人的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的執政理念,在話語中凸顯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意義和價值,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最高目的的現代化,才是中國式現代化有別于西方現代化的根本所在。

人民群眾不僅是歷史的“劇中人”,也是歷史的“劇作者”。在中國式現代化話語的構建中,人民的主體力量發揮出巨大優勢。在政治話語的表達方式和價值訴求隨著時代變化而向多元變化的過程中,民間話語的重要性逐步被凸顯出來。話語最重要的就是讓大眾聽得明白,服務于人民群眾。人民群眾中蘊藏著極大的智慧,可以釋放出極大的力量,要堅持人民書寫自己的歷史,發揮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中國式現代化話語是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中國共產黨善于將無形的共識整體化投射在人腦中,將模糊的共識具象化并凝聚起來,從而提高社會成員對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向心力、自信力。

(三)天下大同是中國式現代化話語的旨歸

中國式現代化話語體系,既遵循著人類社會現代化發展的一般規律,又著眼于全人類的共同價值,與世界文明交流互鑒,指向人類發展〔12〕。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黨,也是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的黨?!薄?3〕天下大同為展示立體全面的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話語辯護。

中國的現代化道路已經在世界范圍內產生了實質性影響,但在話語權意識、話語體系建構上并未取得可與現代化建設成就等量齊觀的成果和地位〔14〕。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上取得巨大成就,國際地位也得到提升。中國需要站在國際舞臺上講好中國式現代化的“故事”,讓全世界感受到中國的“天下大同”并非西方眼里的“國強必霸”,不斷向世界展現出中國可信可親可敬的形象?!疤煜麓笸笔侵腥A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理念,意指人類社會和諧共處、無國界、無種族差別、無階級分化的理想境界,體現了一種超越國家與民族的人類共同利益和價值追求。在中國式現代化的語境下,“天下大同”可以被理解為追求社會平等、良法善治的全球治理美好愿景。中國式現代化的目標是,通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解決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不平等問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推動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不斷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式現代化的深刻內涵在于,國家的發展是為了人民,為人民的福祉而不懈奮斗,所追求的是社會的和諧與穩定。由此可見,“天下大同”既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價值觀的延續和傳承,也是對現代社會發展的期許和引領。

“天下大同”代表了對社會和諧、公平正義和人類文明共同發展的向往和努力。中國式現代化追求的是一個符合中國國情和發展實際的現代化道路,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觀相結合,形成了自身獨特的發展路徑。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過程中,要尊重其他國家和民族的發展選擇,并通過國際合作溝通交流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

四、認同彌合:中國式現代化話語的功能機制

功能是用以說明事物演進過程中發揮的作用、效能以滿足某種需要的屬性。同樣,在話語的形成過程中生發出的功能會因話語的發展而得到進一步提升。中國式現代化話語通過其價值呈現,不斷堅定歷史自信,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用現代化實踐消弭對西方現代化范式的依托,從而使更多的人認同中國式現代化理論。

(一)以歷史自信逐漸消弭對西方現代化范式的依托

中華文明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這使得中國人民對自己的文化和價值觀有著深厚的自信。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歷了高速的現代化進程,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成就,賦予了中國人民對中國的現代化道路以及模式更多自信心。人們逐漸認識到,西方現代化范式并不是唯一的選擇,單線式的發展模式也終將宣告破產。

中國式現代化話語強調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印證了中國人民對自身文化傳統和價值觀的深沉自信,這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資源和不竭動力。在中國式現代化話語中,歷史被視為一種寶貴的資源和經驗,可以為現代化進程提供借鑒和啟示。在此之下,中國人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歷史,尋找其中的智慧和價值觀念,并將其與現代化進程相結合,從而清醒地認識到中國的現代化道路應該是符合自身國情和文化傳統的,而不是機械照搬。因此,以歷史自信逐漸消弭對西方現代化范式的依托,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話語中始終堅持“兩個結合”的顯著特征,這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以及對中華文明一脈相承、始終賡續的重視。這一規律性認識為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注入了獨特的動力和創造力,使中國能夠在現代化進程中走出一條符合自身國情的道路。

(二)以傳播黨的創新理論成果展現中國式現代化的理念

中國式現代化的理念是一種以自身文化和價值為依托,強調符合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發展模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傳播和發展對于推動這一理念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義。

思想乃是話語的靈魂所在,需要不斷探索和創新。中國共產黨百余年的奮斗史就是一部中國向實現現代化目標不懈奮斗的歷史。在不同歷史時期,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些思想生成于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當中,并指導著中國的現代化道路實踐。這些偉大思想在不同歷史時期呈現了中國邁向現代化的建設目標、建設方略,向廣大人民群眾展示了當前現代化建設的實踐狀況,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理念得以不斷深入人心。因此,要以偉大思想呈現中國式現代化的理念,要矢志不渝地進行探索、創新和進步,使其與新時代的變革和需求相適應。

進入新時代,話語媒介的發展十分迅速。中國式現代化理念全面而系統地體現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當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涵豐富,新媒體的發展為這一偉大思想的傳播提供了寬闊的平臺。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愈發多樣化。要將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和理念得到更廣泛傳播,需要借助各種新媒體平臺,科學利用媒體發展帶來的傳播優勢,鞏固和捍衛主流話語在信息傳播中的主體地位。此外,國際社會也需要中國聲音去講述中國故事,通過加強文化交流與合作傳播和展示中國理念、中國價值、中國模式。中國式現代化理念所強調的諸多符合人類文明發展規律的寶貴價值,也會在國際交流互鑒中不斷展現出其優勢特征,為人類文明發展提供范本。因此,在與世界進行廣泛的文化交流與合作中,中國不僅能夠從中汲取共同的智慧力量,而且能夠進一步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理念的不斷發展和創新。以偉大思想呈現和傳播中國式現代化理念,就需要不斷探索創新、廣泛交流、加強合作,通過傳播媒介將中國聲音傳遞出去,將中國理念傳播出去,從而賦予中國式現代化深厚的理論支撐和價值引領,使之更具說服力和感染力。

(三)以偉大實踐為中國式現代化話語存立根基

中國式現代化的根基是建立在對中國國情的深刻理解和對中國人民實際需求的準確把握上的。中國以實踐為基礎,通過不懈努力逐步形成了一整套適合自身國情的現代化路徑和發展模式。中國式現代化注重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的統一、注重人民群眾利益和國家民族利益的統一、注重生態環境保護與發展的統一,與西方現代化模式相比有鮮明的自身優勢。

世所罕見的中國奇跡向全世界證明中國有能力成功走出一條依靠自身的現代化發展之路。一百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是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目標,并用執政的成果驗證了中國道路是解釋中國奇跡發生的密碼。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實踐充分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有效性和優越性,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一種新的參考和借鑒。此外,中國式現代化不同于其他國家的現代化進程,而是逐步形成了一種與中國國情相適應的現代化路徑和發展模式,摒棄全盤西化,堅持走自己的路,不斷實現自身的現代化目標。因此,中國式現代化既積極借鑒了國際上的先進經驗,同時也堅持發揚本土優勢和傳統文化,保持自己的獨特性和創新能力,使自身擁有了旺盛的生命力和顯著的優越性。

總而言之,偉大實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話語起到了存立根基的作用,這是一個積極探索、創新發展的過程,旨在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社會進步和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在這一過程中,中國共產黨以身作則,通過實踐不斷推進中國現代化目標的落實。由此可見,中國式現代化不僅是一種理論,更是一種實踐,在實踐中展現其價值、在價值彰顯中拓寬其實踐,擁有無比強大的發展潛力。

五、結語

中國式現代化話語不是自說自話,而是通過中國實踐建構的中國話語。在歷史視域下借用大歷史觀梳理中國式現代化的演進脈絡,對把握其敘事倫理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式現代化同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歷史進程同頻共振,中國夢作為現代化話語的主軸支撐著現代化進程的推進。在面對西方現代化話語的沖擊下,中國需要用具有中國特色的話語向全人類訴說中國式現代化本質上是區別于西方現代化的,并用實踐向人類證明中國式現代化是順應人類發展大潮流、深刻考量人類前途命運的現代化。

猜你喜歡
中國式話語現代化
邊疆治理現代化
中國式民主
現代美術批評及其話語表達
不要讓中國式焦慮,廢掉了你的孩子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現代化詮釋
中國式失敗
國內某1 700 mm熱軋廠現代化改造
話語新聞
話語新聞
“那什么”的話語功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