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豐富人民精神生活的邏輯理路與路徑探析

2023-02-07 21:56何艷麗
延邊黨校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共同富裕群眾精神

何艷麗

(新疆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7)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精神生活是人自由發展本性的表達,是我們美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時強調,“我們說的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盵1]。經過百余年堅持不懈的奮斗,人民物質生活越來越好,生活水平越來越高,為精神生活的富足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現在我們的目標是向物質與精神生活協調發展的方向共同前進。

一、豐富人民精神生活的時代意義

(一)豐富人民精神生活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內在要求

新時代,豐富人民精神生活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在新發展階段提出的一個新要求。只有全體人民的精神生活得到充實、精神世界得到升華,每個人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才會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這個偉大目標。經過一百年的艱苦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目標,實現了小康社會,解決了絕對貧困的問題,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和提高,精神生活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富有,創造精神財富的意愿和能力也在不斷提升。目前,我們已經具備實現物質與精神雙重富裕的決心和信心。在新的發展階段,要重點解決人民群眾在精神生活中遇到的困境,不斷滿足人民精神生活中的急難愁盼,讓人民在精神領域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從而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二)豐富人民精神生活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迫切需要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中華民族凝聚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不斷增強”[2]。這是在精神領域必須要實現的目標,這個目標揭示了精神文化是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獲取能量的源泉,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迫切需要。通過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用高品質、高標準、高要求的文藝精品來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熏陶人的精神生活,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需要滿足人民對精神生活的多維需要,回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讓全體人民在精神生活中感受到強烈的精神滿足,提升人民精神生活的凝聚共識,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強大的內在精神力量。

(三)豐富人民精神生活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力量

精神生活的提升能夠激發人民的創造力、想象力,更能為民族的復興、國家的強大提供精神力量。全面小康社會建成后,人民群眾在物質基礎達到滿足的情況下,生活追求發生了由外向內的轉換,需要更多精神層面的知識充實內心,需要更多文化滋養支撐,所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要發展和繁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通過文化豐富人民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營造一個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社會環境,使人民群眾呈現出身心健康、知識富有、情感富足、信仰堅定、精神飽滿的良好精神狀態,讓人民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高度的文化擔當,并通過文化深遠持久的力量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持。

(四)豐富人民精神生活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

馬克思主義對于人的全面發展強調的是人的發展要實現全面的發展、和諧的發展、自由的發展和充分的發展。因而要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不僅物質生活要得到極大的滿足,精神生活也要得到充分的發展,還要使人與人和諧發展、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最終通過全面的發展促進人民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有機統一。

精神生活是豐富人精神世界的重要場域,對個人實現美好幸福生活有重要價值作用,它能夠“體現人的本質和發展方向,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動力與規范”[3]。實現人的全面發展要更加重視德智體美勞各要素的充分發展,以此來提升個人心理素質、道德素質、身體素質等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經濟條件的改善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更加重視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通過追求綠色食品、運動鍛煉等健康的生活方式來提升個人的生活品質。人民內心世界的空虛和對知識的渴求需要通過文化知識、文化展覽及特色文化系列活動來滋養和熏陶,從而提升全體人民的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自豪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二、豐富人民精神生活的邏輯理路

(一)理論邏輯:以馬克思主義共同富裕觀為邏輯起點

馬克思主義是把握時代發展規律,豐富人民精神生活的理論指南。它系統地闡明了社會生產力的高度發展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根本所在。馬克思設想,在未來社會生產力得到高度的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的產品極大豐富,物質和精神生活富有且豐盈,每個人都能夠按照自己的追求而發展。馬克思認為,人類未來社會的走向會更加強調人的精神享受,當精神需要和精神享受的限制消失時,精神生活質量得到提升,個人的精神品質、精神追求將會得到極大的發展。

恩格斯指出:“在人人都必須勞動的條件下,人人也都將同等地、愈益豐富地得到生活資料、享受資料、發展和表現一切體力和智力所需的資料?!盵4]所以社會生產的目的不是簡單地滿足個人的物質需求,更重要的是平等地滿足每個人在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重視每個人精神生活的享受和發展,最終讓人民都享有物質和精神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只有物質和精神共同富裕,人才會有足夠的時間去享受生活,追求真善美以及精神上的自覺自由,最終促進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二)歷史邏輯:以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探索為邏輯主線

中國共產黨作為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忠實代表,從建黨之初就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了物質與精神生活的長期艱辛探索。從建國初期的積貧積弱到現在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從一窮二白,吃不飽、穿不暖的困難時期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在這個百年實踐過程中,黨始終以人民為中心,站在人民的立場,為人民創造提高生活品質并過上美好生活的物質條件和精神力量。

中國共產黨在百年矢志不渝的奮斗歷程中,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立場,始終踐行“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毛澤東認為,如果“人的精神面貌不能振奮,還是搞不好生產斗爭、科學實驗的”[5]。由此可知,昂揚的斗志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對精神生活具有重要的激發作用,精神生活的富裕必定能夠激發人民群眾更多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為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提供更多的選擇。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鄧小平強調,我們要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逐步提高改善人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我們黨帶領人民追求的最終目標,是人民期待的美好生活,如今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接近這個偉大的目標。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日益迫切,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多元,高品質、個性化的精神產品需求日益突出。習近平總書記也在多個公開場合、重要會議、講話中提出,要豐富人民的精神生活,必須要提高優秀精神產品的供給能力,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要,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世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三)現實邏輯:以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為邏輯必然

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發生了轉化,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僅要體現在物質層面的富裕,而且更要體現在公平公正、充分發展的精神生活方面。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人民物質生活富裕的同時也要求有更高層次、更高品質、更高質量的精神生活。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從住更大的房子、有更高的收入、有更穩定的工作等物質層面轉向有更加公平公正的教育資源、更加優質的公共文化產品、更加豐富多樣的精神文化活動、更加充實富有的精神世界。

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就要求促進精神生活的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全方位滿足,包括對向善向美的追求、對認知需要的追求和對自我價值實現的追求。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把追求美好的精神文化生活納入人生發展和社會理想之中,一代代人不斷探索和追求豐盈的內心、有趣的靈魂、健康的心理,以此來滿足自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

三、豐富人民精神生活的實踐路徑

豐富人民精神生活必須要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手,去引領和推進人民精神生活的健康發展,提供優質公共文化資源的保障,加快構筑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高地。

(一)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導向作用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國家和民族發展的精神支柱,是國家和民族走向欣欣向榮必須要遵循的價值觀念。首先,豐富人民精神生活必須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全民教育,尤其是在大中小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過程中強化對廣大民眾特別是青少年群體思想的引領性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通過思想教育引導、輿論宣傳、文化熏陶等多渠道和多方式積極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引導青少年群體明辨現實與網絡中出現的歪曲事實的錯誤觀點,要堅定自己的價值立場,提高自己的價值選擇能力和抵抗外界誘惑的能力。其次,要充分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借鑒優秀傳統文化元素和符號來構筑新時代人民向往的精神生活。通過優秀文化內在的深厚底蘊不斷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增強中華文化影響力。最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個人的理想信念、價值選擇、道德遵循提供了辨別是非曲直的科學準則,要充分發揮模范人物對社會主流價值觀念的示范作用,集中宣傳體現時代精神的先進典型,讓全社會形成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濃厚氛圍,積極傳遞社會正能量。

新時代,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是破解社會轉型期思想問題、抵制社會不良風氣、偏離主流社會精神狀態的法寶。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下,每個人都應有積極健康向上的社會心態、強健的體魄、健全的人格,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不斷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

(二)增強優質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供給保障

精神生活的豐富多元離不開優質公共文化產品的供給保障。人民群眾自身個性的發展需要高質量、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產品的供給。首先,增強優質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供給保障需要精神文化產品生產者樹立精品意識,多生產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的產品,將產品的構思與地域文化的獨特性相結合,提供一系列具有強烈吸引力和感召力、深受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精神產品。其次,新時代人民群眾對優質精神文化產品的服務供給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政府積極主動利用數字化智能化的新技術,打造“精準化”“個性化”“高質量”的精神產品,滿足不同群體對精神文化產品的不同需求,為人民群眾提供多樣化的精神產品選擇,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體驗感和滿意度,讓人們足不出戶就能“云游博物館”“云游藝術館”,享受精神產品帶給人民群眾心靈的愉悅和精神世界的豐富。最后,增強優質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供給保障,進一步推動城鄉地區的均衡發展。要建設鄉鎮文化站,打造農家小屋、文化驛站,修建文藝廣場、露天電影院、體育中心等,推進公共文化服務現代化試點,實施百城萬村文化惠民工程,實現公共文化服務的共享均等??沙掷m高質量發展,讓人民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精神文化產品帶來的充實幸福,讓優質的公共文化活動滋養和熏陶每一個個體,讓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成為精神生活最亮麗的底色。

(三)構筑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高地

構筑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高地是提升人民群眾良好精神風貌的必要舉措,是實現豐富多彩精神生活的必然要求。首先,必須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會思想道德體系,著力培育新時代精神文明新風尚。這就要求加強全民教育,提升全民道德文化水平、理性認知能力和綜合素質,讓尊老愛幼、助人為樂、誠信友善的行為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其次,發揮榜樣示范和道德引領的積極作用。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通過觀看榜樣人物的先進事跡,學習榜樣身上任勞任怨、無私奉獻的精神,讓全社會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圍,將道德模范的榜樣力量轉化為激勵廣大人民群眾向上向善的源動力。最后,強化文化力量,推動社會全面進步。將地域特色文化和體育文化創新性結合,滿足當地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如貴州臺盤村的“村BA”,完美地將體育競技精神與貴州當地民俗文化相結合,不僅豐富了當地人民的精神生活,而且輸出了當地的文化產品——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苗族銀帽”。以“村BA”活動為例,各地區根據自己獨有的地域文化,結合當地人民喜聞樂見的方式,推出具有地域特點、民間特色的文化活動,以此吸引全國人民參與文化盛宴,共享文化發展成果,推動全社會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構筑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高地可以進一步滿足個人對知識、情感、文化、真善美以及理想信念的需要,讓全體人民享有更加開放包容的精神文化氛圍,以高質量的精神享受不斷提升人民的精神生活質量。

結語

豐富人民精神生活、促進全體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是馬克思恩格斯對未來社會的共同理想,也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美好愿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將會經歷一個長期而艱巨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參與其中,為實現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偉大目標而貢獻力量。

猜你喜歡
共同富裕群眾精神
論中國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虎虎生威見精神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華人時刊(2021年21期)2021-03-09
多讓群眾咧嘴笑
初心,是來時精神的凝練
情牽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
拿出精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