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思政課培育大學生家國情懷的價值與路徑研究

2023-02-09 04:09范恩輝
吉林工商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家國思政課立德

范恩輝

(吉林工商學院 商學院,吉林 長春 130507)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家國情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提倡愛家愛國相統一,讓每個人、每個家庭都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作出貢獻。2019 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中明確提出要厚植家國情懷,培育精神家園,引領人們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新時代的大學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者,是實現中國夢的主力軍,是亟需厚植家國情懷的青年主體。高校思政課是培養大學生家國情懷的主要渠道,家國情懷教育既能夠為大學思政課的教學提供大量的素材,也是構建思政“金課”的一條關鍵途徑。

一、家國情懷與高校思政課的相關性

家國情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內涵之一,是中華民族歷久彌新的精神力量。其基本內涵主要包括共同體意識、仁愛之情、家國同構,實現路徑主要強調重視親情、心懷天下和個人修身。家國情懷與天下為公、行孝盡忠、愛國主義、民族精神等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而且也是對傳統文化的另一種超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當代大學生是民族的希望和國家的未來,需要培養新時代大學生家國情懷,利用好高校思政課有組織地引導、規劃和宣傳家國情懷價值觀,使學生通過知識積累、價值取向、情感取向和實踐教育,樹立愛國愛家、勇擔時代使命的理想信念,從而增強對國家的歸屬感、認同感、責任感和榮譽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努力成為社會主義事業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家國情懷融入高校思政課的現實價值

高校思政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肩負著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務。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所以在高校思政課中融入家國情懷的教育與實踐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1]。

(一)厚植家國情懷,提高文化自信

家國情懷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維度和重要標識,是一種優秀的精神基因,是當代大學生提高文化自信的必修內容。厚植家國情懷,深刻感悟傳統文化,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必須要求學生對其內涵透徹理解和熟練掌握。高校課堂作為知識傳遞最高效的載體和培養人才的重要陣地,在高校思政課中,厚植家國情懷教育可以加深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認同,增強學生為國家貢獻力量的意識和行動,使學生堅定文化自信。家國情懷教育還可以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培育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強化學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將家國情懷教育融入到高校思政課中,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家庭和祖國產生深刻的情感認同,高校思政課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通過講授或利用網絡平臺,也可以組織學生通過參與各種形式的社會實踐來增強文化自信,幫助學生從思維觀念到行動上的改變,這些方式將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生命感悟力和文化自信心。所以,將家國情懷教育融入到高校思政課教學中,能夠提升學生的思想素質,使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清楚家國情懷的本質理論,知其意、悟其理、守其則、踐其行,從而激發新時代青年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心。

(二)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家國情懷教育作為立德樹人的要義之一,高校思政課具有發揮充分落實立德樹人的重要作用,也是思想政治知識傳播的主要陣地,因此思政教師需要在實際授課中將家國情懷教育有機地融合到課程任務中。培育新時代青年大學生學習家國情懷的內涵和價值,是能夠補給高校大學生成長所需要的精神之鈣,是能夠夯實高校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之基。家國情懷教育是培育大學生立德修身之本,是樹立家國一體意識的關鍵因素,教師應將立德作為教育根本,要準確地講述家國情懷的內在之意,深刻剖析民族英雄人物的故事以及相關歷史文化[2],要精耕細作好立德樹人的責任田,將立德樹人任務落到實處。

(三)增強青年大學生的民族認同感

隨著世界經濟格局的發展,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利用政治、經濟和文化手段,不斷地在思想意識形態等方面進行干預、滲透,對我國大學生及其文化感知力逐步侵染。在網絡上散播不當言論,肆意扭曲并且抹殺相關事件的事實真相,更有甚者利用金錢利益等引誘初出茅廬的大學生。中國的前途和命運取決于學生是否有堅定的理想信念,能否更好地履行新時代和國家的重托。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當今時代,面對這樣的形勢,怎樣提高新時代青年的意志力,增強對于反動勢力的甄別,也是高校思政課教學所面臨的難題[3]。將家國情懷更好地融入到高校思政課中來,讓大學生們更有深度和溫度地學習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就要求思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通過社會實踐進一步培養大學生的家國情懷,增強青年大學生的民族認同感。例如,可以開展圍繞黨史發展歷程、紅色文化傳承,參觀歷史遺址、舉辦紅歌比賽,歷史故事講座等相關主題活動,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更好地感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激發大學生對民族情感的心理共鳴、傳播家國情懷的主流價值,增強青年大學生對民族的認同感。此外,將家國情懷融入到高校思政課中,能夠鼓勵大學生在社會生活實踐中自覺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因此我們要積極發揮家國情懷在高校青年成長成才道路中的引領作用,使大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完善其認知,進一步深化民族認同感。

三、家國情懷融入高校思政課的途徑

(一)注重教學內容編排,理論聯系實際

高校要在思政課程的設置上舉旗定向,課程設計的原則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對學生認知的局限性和存在困惑的地方要做好規劃,教學中要注重內容的精心安排。在思政課教學內容的編排上要正確把握家國情懷的內涵,用案例和經驗等具體的方式引導學生對思政課的理論知識有更直觀且清晰的理解,促使大學生不僅收獲真理,又陶冶情操、增強家國情懷。家國情懷也要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家國情懷”的基本原理,深入講解馬克思主義的專業知識和理論框架的同時,也要實施好實踐教學,讓學生利用校內與校外實踐等方式去了解中國共產黨為了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為國家的發展前途所作出的重大貢獻,使青年一代深刻認識到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

(二)教學方法需多樣化,巧妙融入思政課

家國情懷與高校思政課的有機結合需要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和素材,這可以使思政教學更具有魅力,能夠做到啟發性和灌輸性的融合統一、主體性和主導性的統一、多樣性和統一性的統一。高校的思政課教學中可以利用豐富多彩的方式和途徑讓學生變為課堂的主體。比如,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結合不同學科背景,采用舉辦演講比賽的方式,讓學生去了解相關內容并整理出所學專業領域的先進人物事跡,去講述人物故事或者針對如今瞬息萬變的國際形勢進行對比分析看待共同問題的不同態度,能夠使學生是非分明,堅持正確的立場和觀點;通過情景話劇等方式讓學生進行探索性學習、沉浸式體驗,讓學生成為思政課的主角,將家國情懷巧妙地融入思政課。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啟迪學生深刻感悟理論知識,并將理論與歷史和現實相結合,讓學生從情感上產生共鳴,深入對家國情懷的認識。

(三)巧用地方文化,根植家國情懷使命擔當

在我國幅員遼闊的國土上,保存著極為豐富的寶貴文化精神內容,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積淀。高校在實施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中,為了提高大學生的家國情懷培養力度,保證培養效果,高校思政教師可以以地方歷史資源為依據,組織青年大學生到周圍的紅色遺址進行實地考察和實踐,積極探索培養中國大學生家國情懷的具體路徑。定期組織學生參觀本地歷史資源場所,讓學生在參觀中體會家國情懷的價值,深刻理解家國情懷本質,立足實際情況進行分析與實踐,在繼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以實際行動彰顯家國情懷,培養當代大學生自覺樹立承擔時代使命、傳承家國情懷的思想意識[4]。

四、結語

家國情懷是一種歷史積淀較深、現實指向較明確、全球視野較廣的民族精神,對高校學生進行家國情懷的培養與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高校思政課中要融入家國情懷,需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從教學內容編排、理論聯系實際、注重教學方法多樣化、借助地方文化、根植家國情懷等多種途徑入手,在思想政治課中對學生進行家國情懷教育,更好地引導青年學生增強文化自信,將自己的個人奮斗目標與中國夢有機結合,努力成為未來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歡
家國思政課立德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中中國故事的創新表達
——評《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的打開方式》
淺議高校學生在思政課中的情感認同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踐探索
家國兩相依
思政課堂這樣“沸騰”——陜師大思政課從“有意思”到“有信仰”
家國情懷
但為家國 無問西東
華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遠
立德樹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碩人才培養路徑
略談“家國情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