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文化使命視域下優秀農耕文化保護的困境和路徑
——以福建省為例

2023-02-11 09:27鄭銀平靳曉林劉淑蘭
安徽行政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新文化農耕文化

鄭銀平,靳曉林,劉淑蘭

(福建農林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福建 福州 350002)

2023年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堅定文化自信,擔當使命、奮發有為,共同努力創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1]。由此,闡明了新文化使命與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關系。農耕文明孕育中華文明,農耕文化是農耕文明的根和魂,對農耕文化進行保護和開發,有利于將農耕文化遺產與現代文明相結合,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學術界對優秀農耕文化保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價值視角,如分析農耕文化對鄉村文明的促進作用[2],對傳統哲學發展的貢獻[3];二是產業融合視角,如分析傳統農耕文化與鄉村旅游協同發展的困境與對策[4]、農旅融合中農耕文化資源的轉化困境和對策[5];三是宏觀視角,如立足鄉村振興分析農耕文化傳承的模式[6]、鄉村振興中優秀農耕文化的重構[7],探究農耕文化遺產傳承的路徑[8];四是典型個案視角,如在實地調查福建省歷史遺址[9]和尤溪梯田[10]等基礎上,提出農耕文化保護與開發的路徑。從現有文獻來看,目前對福建省優秀農耕文化保護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個案研究和地方新聞報道,在新文化使命視域下分析農耕文化保護的研究成果較為少見。本文以福建省為例,從新文化使命視域分析優秀農耕文化保護的困境,從而總結優秀農耕文化保護和傳承的路徑,不僅能夠豐富新時代新文化使命的理論內涵,而且對賡續農耕文明、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也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優秀農耕文化與新文化使命的內在邏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1]。新文化使命既要凸顯文化特性,傳承好優秀文化基因;也要承擔時代使命,面向建設文化強國的發展要求;還要堅持人民立場,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要。這賦予新文化使命傳承性、現代性和人民性的特征。優秀農耕文化作為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歷史見證和當代呈現,與新文化使命存在共融共生的關系,把握兩者之間的內在邏輯,有利于繼承數千年中華民族智慧結晶和文明成果,同時也有利于新時代擔當新文化使命,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一)優秀農耕文化滿足新文化使命的傳承性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如果不從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國,也不可能理解現代中國,更不可能理解未來中國”[1]。只有重視歷史文化的延續性,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才能更好地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優秀農耕文化穩定發展的特征滿足了新文化使命的傳承性要求。農耕社會具有平穩性和緩慢性的特點,在此基礎上生成的農耕文化也具有平穩和有序的特征,其蘊含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勤勞勇敢、自強不息”“互幫互助、團結合作”等核心理念始終保持不變,并融入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中。在社會發展中,農耕社會蘊含的本真性核心價值理念始終得到傳承并延續至今,在古代驅動著中華兒女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在近現代驅動著中華民族實現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在當代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文化根基。只要中華文明接續發展,農耕文化就有存在的堅實基礎,這與新文化使命的傳承性具有較好的契合度。

(二)優秀農耕文化契合新文化使命的現代性取向

新文化使命的本質是對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并在新時代展現出蓬勃的生機和活力。優秀農耕文化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歷了從生活化向市場化的嬗變,契合新文化使命的現代性取向,體現了傳統性和現代性的有機結合。

農耕文化是農耕社會生產生活方式的綜合,具有生活化的特征,其內涵主要來源于先民們的生產生活實踐,旨在滿足農民生產和生活需要。正如許多種植技藝和建筑技術等生產層面的農耕文化發展都是為了滿足農民自身生活實踐的需要,許多農耕民俗文化活動也是服務于農業的豐產豐收。隨著現代化的發展,農耕文化的生活邏輯逐步被市場邏輯取代,具有農耕文化特征的農產品和文化產品不再只是簡單滿足自身的需求,而是經由市場交換被廣大群眾使用。這也賦予優秀農耕文化新的使命和擔當,既要保留傳統農耕文化的特質,又要結合時代需求進行現代化重構。通過適當、合理的方式滿足文化市場化的價值取向,同時警惕文化產業對文化內涵和價值的過度消解。

(三)優秀農耕文化體現新文化使命的人民性價值

新時代人民的文化訴求呈現高質量變化的趨勢,這賦予新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命。優秀農耕文化歷經數千年的發展,呈現了從統治性向通俗性轉變的特征,其人民性特質日益凸顯,這與新文化使命的人民性價值相契合。

學者認為,文化不僅具有美學性和價值性,也具有統治性[11],指明了文化權力關系的表征。在數千年的農耕社會中,作為文化治理的重要內容,農耕文化無可避免地吸收了“以德治國”“文治武功”等治理要素,具有天然的權威性,其衍生的部分文化制度成為鄉村社會道德體系的規范機制。因此,掌握農耕文化的鄉紳成為鄉村社會的權威主體。在現代化的發展進程中,平等觀念和知識的普及,使得農耕文化逐漸從少部分人所擁有的特殊性文化轉化為人人都可獲取的大眾性文化,任何人都可以對其進行學習掌握、保護和傳承,也因此成為農耕文化成果的利益共享者。從統治性的解構再到人民性的生成,優秀農耕文化之于大眾生活的服務性特質日益凸顯,這契合于新文化使命的人民性價值。

二、新文化使命視域下福建省優秀農耕文化保護的困境

便利的交通、良好的生態、深厚的文化底蘊,賦予福建省在新時代擔當新文化使命的優越條件。近年來,福建省高度重視文化的保護傳承,特別是農耕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出臺一系列相關文件和政策。但受城鎮化、工業化的影響,有的地方存在重旅游輕文化、重開發輕保護、重市場輕政府、重復制輕創新等傾向,優秀農耕文化的保護仍面臨一些困境。

(一)優秀農耕文化內涵底蘊的呈現度較低

優秀農耕文化蘊含“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態文明觀和“耕讀傳家”的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和教育價值。但福建省部分優秀農耕文化仍存在歷史文化底蘊體現不強、展現形式與內涵不相適應等問題,這不利于把握新文化使命的傳承性特征。

1.部分優秀農耕文化的歷史文化底蘊挖掘度相對較弱

一方面,部分優秀農耕文化內涵挖掘不夠。福建省優秀農耕文化的保護利用大多是基于自然景點的旅游觀光。例如,泰寧古城、云水謠古鎮作為傳統農用建筑的典型代表,其古建筑價值已得到各級部門的高度重視,作為旅游景點的功能也得以充分展現,但優秀農耕文化遺產地本身所積淀的鄉土文化情結和“耕讀傳家”等歷史文化底蘊還需要充分挖掘,讓個體在提升審美、愉悅心情時也能夠得到精神上的教化。另一方面,部分優秀農耕文化底蘊展現不夠。在閩中地區福州市永泰縣調研時發現,A 莊寨作為農耕社會時期的典型代表,蘊含著深厚的“耕讀傳家”文化傳統,但在相關新聞報道中更多的是宣傳該莊寨的建筑風格,深入解讀耕讀文化底蘊的內容并不多,導致很多游客未能深入感受到其中的文化特色,文化體驗較為一般。

2.部分農耕文化展現形式與其內涵的匹配度相對較低

一方面,部分優秀農耕文化內涵展現相對不合理。優秀農耕文化和農耕生產生活緊密相關,是農民世界觀、自然觀在生產生活中的具體反映,承擔著傳授農耕知識的重任,但部分農耕傳統習俗與傳統禮儀在開發過程中缺乏規劃和物質載體的呈現。為迎合市場需求,只是簡單地進行歌舞表演的包裝,并未深入農耕技術和農耕生產生活本身,未能反映這些優秀農耕文化蘊含的農業智慧與生態理念,也未能體現廣大農民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深刻意蘊,導致游客只能“走馬觀花”地體驗。另一方面,部分農耕文化的展現形式存在傳統與現代的矛盾。隨著時間的推移,現代社會審美觀念與傳統審美觀出現顯著差異,年輕群體與老一輩在理解農耕文化時存在一定的差異。這種矛盾對傳承農耕文化產生了不利影響,同時也不利于提升個體的文化自信,進而不能擔當起文化傳承的使命。在閩南地區泉州市B 文化館調研時,作為優秀農耕文化之一的南音傳承人在訪談中指出:“我們的表演是比較傳統的,老一輩可以接受,不過有的年輕人覺得太死板了;如果要創新的話,老一輩又不能接受,認為改得太新穎。所以,傳統和現代的東西一直在‘打架’?!?/p>

事實上,隨著現代化、工業化的發展,一些年輕群體長期與農耕社會疏離,失去了對傳統農耕文化的依戀與敬畏,使得基于農耕文明的鄉村文化秩序失去平衡。同時部分青年接受了外來文化和現代文化新鮮的表達形式后,對傳統文化所表達的鄉土氣息產生了排斥心理,這對個體擔當新文化使命、傳承農耕文化產生了不利影響。

(二)優秀農耕文化的多元開發意識不強

文化產品的開發是傳統性和現代性有效結合的方式之一,是新文化使命現代性的生動表達,也是優秀農耕文化守正創新的重要體現。文化產品的開發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以自然觀光為主的開發;第二層次更加注重參觀與體驗相結合,但是資源加工的深度和精度不高,文化產品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第三層次開發中文化含量高,文化特色與品位成為文化產品增值的重要依托[12]??梢?,開發的層次越高,產品的特色、品位與附加值就越高。目前,福建省的優秀農耕文化開發尚處在第一層次與第二層次之間,更多是以自然觀光為主,個體的體驗感相對不足,不利于優秀農耕文化的現代性轉化。

1.部分優秀農耕文化的體驗度相對較低

文化產業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之一。近幾年,福建省的優秀農耕文化逐漸與文化產業相融合,其融合的主要形式是通過舉辦文化節、建立農耕文化園等,吸引游客觀光,感受優秀農耕文化。但總體上看,福建省優秀農耕文化的開發層級較低,主要體現在優秀農耕文化推出的項目主要以展演、觀光為主,個體在優秀農耕文化項目的欣賞游覽中參與程度不強、互動性不足,因此對優秀農耕文化的認可度較為一般。例如,在福州市永泰縣S村調研時發現,某莊寨的人流量在元旦當天達到了2 000 人,卻沒有專業導游進行講解。很多游客只是到此一游,拍照“打卡”,并未深入體驗到莊寨以“讀書樂、宜子孫”為核心內容的耕讀文化,更遑論傳承其文化精髓。

筆者:“這邊游客人流量大概有多少呢?”S村黨支部書記:“從去年(2022年)和前年的綜合流量看,節假日和雙休日人比較多。最多的是去年元旦,一天能達到2 000多人?!?/p>

筆者:“有沒有專門的導游講解呢?”S村黨支部書記:“他們大多是自駕游和家庭游,不需要導游,一般來轉一圈,只是走馬觀花,也就是到此一游,不會認真體驗。有需要時,他們自然會請講解員?!?/p>

事實上,這種情況并非只是個例。很多游客在觀光、體驗農耕文化遺產時并未請專門的導游進行講解,對優秀農耕文化的內涵吸收流于表面,對優秀農耕文化的保護也未展現出太大的興趣,這不利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

2.農耕文化產品的品牌力相對較弱

福建作為文化大省,武夷山風景區、廈門鼓浪嶼風景區和泰寧丹霞地貌等地的文化品牌和旅游產品都較有影響力。部分地方將優秀農耕文化中蘊含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植入旅游品牌中,不僅有利于促進優秀農耕文化的開發,也有利于特色旅游品牌的發展。近年來,“清新福建”“全福游、有全?!甭糜纹放普卺绕?,但還處于孵化與培育階段,與優秀農耕文化的結合相對較少,文化高端品牌有待提高。其中,宣傳力度不足限制了文化品牌影響力的提升,這不利于文化使命的擔當,也不利于優秀農耕文化的保護。在閩北三明市C 鎮調研時,市級非遺傳承人J在座談中指出:“我們去昆山培訓,看到昆山所有的公交站都有昆曲的元素,整個城市都是以昆曲元素打造。還有昆曲小鎮,做得非常完善。但就我們城市來說,宣傳的主要是一些物質遺產。例如,泰寧丹霞作為世界自然遺產,還是有影響力的,有實打實的經濟效益?!?/p>

可見,宣傳方式能夠提升文化品牌的影響力,從而促進文化的保護傳承。但部分地方未能將豐富的優秀農耕文化注入旅游品牌中,這不利于優秀農耕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也不利于創新擔當新文化使命的思維、方法和手段。

(三)優秀農耕文化傳承力量相對乏力

人民是保護、傳承發展優秀農耕文化的主體。教育是保護傳承文化的重要手段,能夠引導個體在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溫度中提升文化保護的力度,進而擔當時代新人的文化使命。然而,目前優秀農耕文化融入教育教學不足,文化保護傳承的主體力量較弱。

1.優秀農耕文化融入教育體系的進程較慢

近年來,為推進“雙減”工作,落實“五育并舉”,福建省各級政府加強與學校合作,不斷推進非遺進校園活動,提升學生對農耕文化的認知和體驗。比如,在閩南地區泉州市,剪紙、南音、閩南花燈、木偶等非遺項目紛紛走進各中小學的課后服務課堂。在教育教學中融入農耕文化知識,使學生傳承中華文明的意識逐漸提高。但是,目前福建省優秀農耕文化融入常態化教育仍顯不足。比如,優秀農耕文化的教學內容較為零散,尚未形成完整體系;農耕文化師資力量較為短缺,學生無法在系統的學習中構建農耕文化觀;優秀農耕文化中蘊含的思政元素未很好挖掘,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在福州市三坊七巷調研時,漳浦剪紙技藝傳承人C 指出:“我們只是作為一門勞動課進校園,當然,我希望學生上完課后能夠繼續非遺的學習和傳承?!碑敼P者在問課程結束后有沒有學生繼續學習非遺時,對方答道:“到現在(2023 年6 月),還沒有1人?!?/p>

這種情況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個例,很多學生只是將非遺當成獲得學分的課程,沒有意識繼續學習或者傳承這門手藝。如果只是簡單地將非遺設為一門課程,并不能讓學生深入理解優秀農耕文化的內涵,更遑論讓他們擔當文化使命、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2.優秀農耕文化融入教學實踐的程度不深

近年來,福建省部分學校開設了一些非遺選修課,開展“看非遺、演非遺、學非遺”等活動;一些博物館或紀念館也與學校合作,周末或假期開展一些農耕文化的研學活動。但目前優秀農耕文化融入教學實踐還停留在碎片化階段,研學體驗也呈現階段性特征,常態化的實踐機制尚未形成,所以難以給文旅融合帶來良好的宣傳教育效果,難以讓學生直接參與到優秀農耕文化的保護開發中,更難以通過實踐使其成為某一農耕文化遺產的傳承人。農耕文化是以人為本的活態文化,許多優秀農耕文化項目是以技藝、民俗的形式存在的,離開了掌握項目技藝的人,優秀農耕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將失去長久意義。在閩北地區三明市座談時,市級木作傳統技藝非遺傳承人W指出:“短期的實踐對技藝的學習沒有太大的幫助?!?/p>

筆者:“鼓勵學生來這邊學手藝,是一種將這門手藝發揚光大的方式嗎?”非遺傳承人W:“短期的學習是學不來什么內容的,只有長期才能學到一些東西?!?/p>

筆者:“需要常態化的實踐嗎?”非遺傳承人W:“對,如果只是短期學習,基本上只能了解皮毛?!?/p>

可見,在優秀農耕文化的研學中,只有通過常態化的實踐機制,才能深入理解優秀農耕文化蘊含的技藝,才能傳承好優秀農耕文化、更好擔當文化使命。然而,目前大多數學生主要是開展暑期社會實踐、假期研學等,實踐周期較短,優秀農耕文化的學習和理解效果還有待提升。

3.優秀農耕文化的傳承主體日漸式微

一方面,傳承主體不斷流失。傳承人作為繼承和弘揚優秀農耕文化的主體,在優秀農耕文化的保護中發揮重要作用,但由于城鄉差距、教育水平不均等因素影響,導致農耕文化傳承的主體在不斷流失。據統計,截至2022年末,福建省鄉村常住人口為1 251 萬人,與2010 年相比,減少了近13.02%(1)。鄉村人口結構的變化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優秀農耕文化傳承的結構,表現為人口基數減少、青年人才流失、優秀農耕文化傳承力量式微。另一方面,優秀農耕文化面臨斷層危機。據統計,福建省第五批非遺傳承人的平均年齡為66.15 歲,其中70 歲以上的比例接近40%,而50 歲以下僅有1 人(2)。同時,優秀農耕文化的傳承對傳承人具有一定的專業要求。例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南音,如果要得到較好的傳承,則要求傳承人掌握閩南方言這一載體,然而目前閩南方言的生存狀況令人擔憂。閩南地區的很多孩子普通話說得非常流利,而方言幾乎聽不懂,閩南語面臨著“失語”態勢。例如,在泉州市B 文化館調研南音時,南音傳承人回答:“在我們學校,外地生源比較多,他們的接受能力相對差一點。因為現在小學生基本上都講普通話,包括一些本地的學生,閩南話漸漸地淡化了?!笨梢?,年輕群體傳承意愿較低、專業能力較弱,而具有較強專業的群體年齡日益增長,使得優秀農耕文化的傳承面臨斷層的風險。

三、新文化使命視域下優秀農耕文化保護的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在發掘中保護、在利用中傳承,不斷推進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實踐”[13]。優秀農耕文化的保護是挖掘、繼承和創新優秀傳統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賦予優秀農耕文化遺產時代內涵的應有之義。以新文化使命為抓手,保護優秀農耕文化應堅持新文化使命的傳承性、現代性和人民性特征,發掘優秀農耕文化的內涵價值,豐富優秀農耕文化的體驗載體,健全優秀農耕文化保護的多元體系,對優秀農耕文化進行活態保護和傳承。

(一)堅持新文化使命的傳承性,發掘優秀農耕文化的內涵價值

堅持文化使命的傳承性,就要發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要“深入挖掘農耕文化資源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14]125。農耕是衣食之源,文明之根。中國農耕文化以其獨特的文化價值和人文價值,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文明的無窮魅力與風采。因此,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要保護傳承好優秀傳統文化,充分挖掘其中的文明要素,使其成為展現中華文化的重要名片。

1.整合優秀農耕文化

一方面,要做好收集和整理工作。對承載農耕記憶的各類農耕文化景觀、農耕文化遺址、農耕器具、農耕美食、農耕服飾等進行收集、整理與分類。支持有條件的村落建立農耕文化園和村史館,打造農耕文化地標。例如,福州市開發了“福州古厝上報系統”等來整合農耕建筑文化,這種文化保護手段將每個個體都轉化為歷史建筑保護的主人,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其保護農耕文化遺產的意識和熱情,為農耕建筑的保護提供了新路徑。另一方面,整合優秀農耕文化要素。優秀農耕文化蘊含“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理念、“父慈子孝”“耕讀傳家”的傳統美德和“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人文精神,與增強中華兒女的骨氣、志氣和底氣高度契合。因此,應該深入挖掘農耕物質資源中的思想理念、傳統美德和人文精神,形成系統的農耕文化體系。在三明市調研時發現,作為優秀農耕文化的重要代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梅林戲,將紅色文化融到戲劇中,讓觀眾感悟到紅軍在長征過程中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精神品質,從而激發群眾保護優秀農耕文化的意識。

2.重視優秀農耕文化轉化

優秀農耕文化經過數千年的沉淀,其蘊含的傳統生態價值理念與倫理道德需要不斷挖掘和解讀,才能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一方面,政府部門要組織專家學者對優秀農耕文化內涵和意義進行挖掘與解讀,對優秀農耕文化進行資源轉化,向人民群眾展現優秀農耕文化的現實意義。講好農耕文化故事,不斷優化農耕文化的保護空間,讓人民群眾在保護過程中“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留得住鄉愁”。另一方面,促進優秀農耕文化跨界融合。隨著產業的發展,資源的跨界融合是產業服務升級的重要趨勢。保護和傳承優秀農耕文化,可以將優秀農耕文化的要素融入產品中,從而提升其影響力。例如,作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之一的福州茉莉花茶,通過“產業+文化”“產業+旅游”等方式延續了農耕文化,使得茶文化不斷得到傳承發展,更使其走向了世界,提升了中華文化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展現了新時代的文化使命與擔當。

(二)堅持新文化使命的現代性,豐富優秀農耕文化的體驗載體

堅持新文化使命的現代性,就要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新的時代訴求相結合,使其適應時代和社會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農村是我國傳統文明的發源地,鄉土文化的根不能斷”[14]121。鄉土文化記憶、文化認同是擔當文化使命的重要元素。重拾文化記憶、激發文化認同感與歸屬感,要給群眾帶來文化體驗。因此,在保護優秀農耕文化中,要將其內涵、價值與科技展現相結合,利用豐富的體驗載體提升優秀農耕文化的“溫度”,從而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力量。

1.將優秀農耕文化的保護與時代發展需求相結合

優秀農耕文化在發展中具有傳統性與隱蔽性的特點,要實現現代性轉化,就要創新優秀農耕文化的體驗形式,將優秀農耕文化的內容以故事化、動態化的方式呈現出來。借助VR、5G 等現代科學技術,讓個體通過視覺體驗和沉浸式體驗來感受優秀農耕文化,從而促進優秀農耕文化的傳承。除此之外,一些技藝類的優秀農耕文化,可以引導個體通過參與技藝制作,使其不再局限于視覺享受,而真正通過體驗活動感受農耕文化的獨特魅力,加強其對優秀農耕文化的認識。例如,泉州市B文化館通過設立體驗課程,引導學生體驗木偶頭制作、藤編制作和學習南音等課程,同時該館還開設了傳統節日的系列活動,加深個體對傳統節日(如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等)文化的了解,讓學生在參觀的過程中學習和感悟中華優秀農耕文化的獨特魅力。

2.提高優秀農耕文化的品牌競爭力

一方面,利用文旅融合的重要機遇,促進文化與旅游良性互動。產業融合是產業鏈和資源的整合過程,能夠增加品牌價值[15]。擔當新文化使命要善于創新文化表達形式,利用農文旅融合的重要機遇,使優秀農耕文化從單獨的文化產業或者旅游產業中掙脫出來,形成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的良性互動,為提升優秀農耕文化的品牌競爭力打下基礎。另一方面,依托新興媒體力量,形成優秀農耕文化傳播矩陣。品牌的推廣依賴一定的物質載體,因此要利用媒體矩陣的力量,廣泛傳播優秀農耕文化中“天人合一”“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元素,使廣大受眾能夠感受優秀農耕文化所蘊含的文化價值與文化記憶,在激起個體文化認同的基礎上提升品牌競爭力,從而促進優秀農耕文化的保護和傳承。

(三)堅持新文化使命的人民性,健全優秀農耕文化保護的多元體系

堅持新文化使命的人民性,就要堅持文化保護為了人民、文化保護依靠人民、文化保護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是文化保護與傳承的主體。因此,更好擔當新文化使命、保護優秀農耕文化,要體現人民性價值,激發人民群眾保護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主體意識。

1.將優秀農耕文化融入教育體系中

教育不僅是傳承農耕資源文化底蘊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學生保護和傳承文化意愿的有效手段。因此,要將優秀農耕文化內涵、保護措施融入教育體系中,不僅在課堂教學中融入農耕文化,同時也要開設“行走的課堂”,將學生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開展農耕實踐,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從而增強優秀農耕文化保護和傳承的意識。例如,南音作為農耕戲曲的重要代表,承載著濃厚的鄉愁。泉州市通過成立南音社團、南音傳習所、南音進校園等方式促進南音的保護和傳承,以“優秀農耕文化+研學”等方式不斷推動優秀農耕文化的保護和開發,同時也提升了泉州市文旅的品牌,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文化元素,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重提升。

2.搭建優秀農耕文化的教研平臺

教研平臺能夠更直接有效挖掘優秀農耕文化的內涵,而且能夠引導學生群體更好地開展研學活動。因此,要加強對優秀農耕文化保護和擔當文化使命問題的研究闡釋,使師生進一步了解優秀農耕文化傳承與擔當文化使命之間的內在聯系,從而激發其文化保護意識。例如,遴選和培育農耕文化場館,建設成為中小學生社會實踐的教育基地,在實踐中加大對優秀農耕文化保護和傳承方面的教育宣傳。除此之外,在中小學的校園建設中設置“農耕文化角”、在課后服務中加入農耕文化體驗課程,在活動或勞動參與中強化中小學生的農耕文化認知,激發學生的文化保護傳承意識。

3.強化優秀農耕文化的多元保護主體力量

一方面,提升人民群眾的主體參與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耕文化是我國農業的寶貴財富,……如果連種地的人都沒有了,靠誰來傳承農耕文化?”[14]121人民群眾是優秀農耕文化保護和傳承的主體力量,只有激發群眾的文化擔當意識,才能實現優秀農耕文化的有效保護和可持續開發。因此,應發揮農耕文化遺產地中鄉賢和精英的號召和引領作用,通過培育“精英村民”和完善利益分配機制等方式,逐步改變群眾在資本、技術和市場中的弱勢地位,增加其在優秀農耕文化保護和開發中的話語權,從而帶動更多的群眾參與到保護和開發工作中,促進優秀農耕文化的活態保護和有效開發。另一方面,強化政府的主導作用。每一處文化遺產的保護背后應該都有一個主導者[16],政府更應該發揮擔當文化使命的主導力量,建立部門聯動機制。通過加強多部門聯合機制、人才保障機制,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促進優秀農耕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注 釋:

(1)數據來源于福建省統計局。

(2)數據來源于福建省藝術館、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猜你喜歡
新文化農耕文化
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新文化發展進路探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農耕初體驗
農耕舊事十二韻
立足農耕 特色強校
建構基于校本的聽評課新文化
誰遠誰近?
新文化購買PDAL40%股權
新文化等級化·傳承與創新——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成就與挑戰以及韓國在未來國際合作中的角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