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路徑研究

2023-02-12 05:53周長美李金妮
呂梁教育學院學報 2023年2期
關鍵詞:黨史教育學生

周長美,李金妮

(黑河學院,黑龍江 黑河 164300)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領導核心,其黨史是中國近現代史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歷史經驗是我們黨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統一思想、團結奮斗、勇攀科技高峰的重要基礎。當前,我國高等教育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如何更好地引導和培養青年學生,更好地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復興,對于高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

高校是中國未來的根本所在,培養高素質的青年人才是高校肩負的重要使命。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有利于引導青年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和發展,加強他們的理論修養,增強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和責任擔當意識,激發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水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智慧和力量。因此,開展高校黨史學習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1]。

一、黨史學習教育的概念及意義

黨史學習教育是指通過學習和研究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和經驗,加強黨員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理論武裝,增強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和責任擔當意識,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能力水平的一項重要工作。黨史學習教育是加強和改進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內容,是引導廣大黨員和干部、特別是年輕一代黨員對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優良傳統、豐富經驗和重大貢獻進行深入系統學習和思考,不斷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政治覺悟,加強黨員隊伍建設,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不斷發展的重要途徑[2]。

在高校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具有特殊的意義和價值。高校是國家培養未來人才的重要基地,引導和培養青年學生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是高校肩負的重要使命。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有利于引導青年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和發展,加強他們的理論修養,增強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和責任擔當意識,激發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水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智慧和力量。因此,開展高校黨史學習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

二、高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現狀分析

(一)高校黨史學習教育的現狀

隨著國家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斷強化,當前中國高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意識和水平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提高和認識。多數高校已經將黨史學習教育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并且積極探索和實踐適合自己特點的教育形式和方法。在高校黨史學習教育的形式方面,多種多樣。一些高校開設了專門的黨史課程,如《中國共產黨簡史》《中國近代史綱要》等。在課程設置上,除了基礎性的知識點講授外,還通過案例分析、教學實踐、文獻閱讀等形式,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和發展。此外,高校還通過開展專題研討、組織黨史知識競賽、舉辦主題講座等方式,不斷拓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內容和形式,使學生們更全面、系統地了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和發展。比如,一些高校定期開展專題研討活動,邀請知名專家學者進行講解,同時邀請學生參與討論,通過多角度的交流和碰撞,深化學生的思考和理解。此外,還有一些高校積極開展黨史知識競賽,旨在通過競賽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競爭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能力[3]。

(二)高校黨史學習教育存在的問題

盡管大部分高校已經意識到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性,并采取了多種形式開展教育活動,但是當前高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仍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教師隊伍不足是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由于黨史學科相對較為冷門,高校教師隊伍中缺乏專業的黨史學者,這導致高校很難招聘到具有深厚黨史學術背景的教師,也難以滿足高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需求。因此,高校需要加強對黨史學科的人才培養和引進優秀的黨史學者,以充實教師隊伍。其次,教育內容不夠深入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一些高校雖然開設了黨史課程,但是在教育內容的深入程度上存在欠缺。他們的黨史教育往往停留在黨的歷史事實和知識層面,缺乏更深入的思考和探討,無法引導學生真正深刻地理解和領會黨史的意義和價值。因此,高校需要通過增加黨史學習教育的深度和廣度,提高黨史教育的質量和效果。第三,教育形式單一是另一個問題。很多高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形式比較單一,只有開設課程或組織講座等,缺乏多樣性和趣味性。這樣的單一形式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也難以有效地達到教育目的。因此,高校需要創新黨史學習教育的形式,采用多種形式,如主題演講、文化節、游戲等,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最后,教育效果不夠明顯是一個重要問題。有的高校雖然開展了黨史學習教育,但是教育效果不夠明顯,學生的黨性修養和思想政治素質提高效果不夠明顯。

三、高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路徑研究

(一)確立高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目標與任務

確定高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目標和任務需要從多個角度考慮,包括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歷史文化素養、道德觀念、社會責任感等方面。在確定目標和任務時,高校應該結合自身特點和辦學定位,明確受眾對象和教育對象,制定具有針對性和實踐性的教育方案。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高校應該通過黨史學習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加強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增強學生的國家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在歷史文化素養方面,高校應該通過黨史學習教育,讓學生了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了解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事件和發展趨勢,了解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和歷史文化遺產,培養學生的歷史文化素養和民族自信心。在道德觀念方面,高校應該通過黨史學習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和品德修養,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責任感方面,高校應該通過黨史學習教育,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和國家發展戰略,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擔當精神,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和社會實踐活動。在確立高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目標和任務時,還需要注意教育的質量和實效,確保教育工作能夠真正地產生良好的效果[4]。

(二)制定高校黨史學習教育的計劃與方案

制定高校黨史學習教育的計劃與方案需要考慮多方面因素。首先,應該充分調查和了解學生對黨史學習教育的需求和興趣,根據這些情況確定計劃和方案。其次,應該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和課程設置,確保黨史學習教育能夠與專業教育相互補充,相得益彰。此外,還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黨史學習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制定高校黨史學習教育的計劃和方案時,還應該注重教育資源的整合和共享??梢越梃b其他高校的先進經驗和成功做法,同時還可以與地方政府、黨組織和文化機構合作,共同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此外,還可以通過建設黨史學習資源庫、開展黨史學習網絡課程等方式,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和流動,提高黨史學習教育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制定高校黨史學習教育的計劃和方案還應該注重評估和調整。通過對黨史學習教育的開展效果進行評估和分析,及時發現問題和不足,并進行相應的調整和改進,提高黨史學習教育的質量和水平。同時,還應該注意不斷創新和改進,注重教學內容和形式的變化和更新,提高黨史學習教育的吸引力和趣味性,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真正受益于黨史學習教育。

(三)探索高校黨史學習教育的有效途徑與方法

探索高校黨史學習教育的有效途徑和方法需要根據不同的學生群體和教學內容來選擇合適的方式和方法。高??梢酝ㄟ^設置學習目標和評估方式,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點,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內容和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除了以上提到的途徑和方法,高校還可以通過拓展學科、加強實踐教學、建立實踐基地等方式,拓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領域和深度。例如,在歷史學、文化學、社會學等相關學科中加入黨史學習教育的內容,加強與實踐的聯系,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和感悟黨的歷史和成就。此外,高校還可以通過與社會組織和企業合作,建立實踐基地,讓學生走出校園,深入社會實踐,了解黨的歷史和現實成就,并在實踐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實踐能力??傊?探索高校黨史學習教育的有效途徑和方法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采取多種方式和方法,讓學生全面了解和認識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和現實,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黨性修養。

四、高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實踐研究

(一)研究實施情況及效果分析

高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實踐研究是對教育實施情況和效果進行全面深入研究的過程,旨在發現問題、總結經驗并提出改進方案[5]。這一過程需要系統性地研究設計和科學的研究方法,以確保研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在研究實施情況和效果時,可以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方法。定量研究可以通過問卷調查、實驗設計和數據分析等方法,對學生的學習態度、知識掌握程度等進行測量和統計。定性研究可以通過深度訪談、案例分析和文獻綜述等方法,對教育實施情況和效果進行描述和解釋。同時,研究需要從多個角度進行,如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成效、課程設置與內容等。教師的教學方式涉及教學設計、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等,研究可以從課堂觀察和教師訪談入手。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成效可以通過問卷調查和實測分析等方式進行研究。課程設置與內容則需要對課程大綱、教材和課程實施情況進行系統分析。通過對研究結果的分析和評估,可以確定教育的實施情況和效果,找出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同時,也可以總結高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成功經驗,為其他高校的黨史學習教育提供借鑒和參考。

(二)高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成功經驗

高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成功經驗可以作為其他高校參考的寶貴資料。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注重教育質量。高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必須以教育質量為核心,通過改革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提高教育質量,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更深刻的理解和體驗。

2.注重多元化。高校應該采用多種形式和渠道,讓學生多元化地了解和學習黨史知識,如開展專題講座、組織黨史知識競賽、制作黨史宣傳資料等。

3.注重教學實踐。高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需要注重教學實踐,通過實地考察、社會實踐等方式,讓學生深入了解黨史知識,并將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

4.注重學生參與。高校應該通過多種方式鼓勵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黨史學習教育,如組織學生參加討論、引導學生進行研究等,讓學生在主體地位中實現個人價值的提升。

5.注重師生互動。高校應該鼓勵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引導學生與教師進行互動交流,促進學生的思考和理解。

6.注重創新思維。高校應該鼓勵創新思維,開展創新型黨史學習教育,例如引入新的教學方法、制作創新型的黨史宣傳資料等,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果。

(三)高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不足與改進方向

在實踐過程中,高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也存在著不足之處,需要進行改進和提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教學水平有待提高。教師是黨史學習教育的主要承擔者,其教學水平直接影響教育效果。因此,需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其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

2.課程設置需要進一步完善。高校需要針對不同的專業和學生,設計合理的課程內容和教學計劃,確保黨史學習教育能夠充分地覆蓋每一個學生。同時,需要注重課程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讓學生能夠將黨史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和工作中。

3.學生學習興趣有待提高。由于黨史學習教育內容較為深奧、抽象,很多學生對其缺乏學習興趣。因此,高校需要通過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開展互動性強的教學活動、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進行教學等。

4.評估和監督機制不夠完善。高校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過程中,需要建立科學、有效地評估和監督機制,對教育效果進行跟蹤和評估,及時發現問題并加以解決。

5.理論與實踐結合有待加強。在黨史學習教育中,需要將理論學習和實踐結合起來,使學生既能夠理解理論知識,又能夠在實踐中加以應用。

綜上所述,高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文探究了高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路徑,包括確立目標與任務、制定計劃與方案、探索有效途徑與方法。通過實踐研究,分析了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成果與不足。只有不斷總結經驗,解決問題,才能更好地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復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猜你喜歡
黨史教育學生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第一次學黨史
黨史告訴我們什么?
百年黨史的重要啟示
黨史上的今天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趕不走的學生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學生寫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