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強以美育德的現實審視與戰略取向

2023-02-12 05:53
呂梁教育學院學報 2023年2期
關鍵詞:美育政治思想

孫 靜

(南京科技職業學院 建筑與藝術設計學院,江蘇 南京 210048)

美育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的一環,其內涵十分豐富,不僅能夠提升人的審美能力,更能通過審美實踐活動本身所帶有的美去塑造美好的靈魂,使人向著和諧美好、健康快樂的方向發展,因而愈受各大高校的重視?!耙悦烙隆彼枷朐谖覈乃枷虢逃芯哂杏凭玫臍v史,在時代的不斷變遷中逐漸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美德,滋養著華夏兒女。隨著時代的變化,“以美育德”思想也不斷地發生著動態變化,高校應遵循新時代以美育德發展的趨勢和規律,審時度勢,立足實際,開創以美育德、立德樹人的新局面。

一、解析“以美育德”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聯系

《禮記·樂記》里曾說到:“樂者為同,禮者為異?!庇终f到:“合情飾貌者,禮樂之事也”。因此,在中國古代文明教化歷史上,審美觀念和道德教化也是相輔相成的,如是便有了“禮為分,樂為合。禮樂合統,則親仁致矣”。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用正統的思想、文化、道德及馬列主義中國化的成果來對當代大學生進行熏陶和教化,以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和任務[1]。美育作為高校思想政治內容的重要分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據著重要位置。美育與德育關系密切,美育與思想政治教育二者之間的關系具體表現如下:

(一)教育內容一致性

思想政治德育是“禮”的教育,其內容是“序”,即為了保證社會有序發展而進行的教育美育是“樂”的教育,其內容是“和”,即為了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愉快相處的教育。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用思想政治觀念、道德規范等,對大學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有組織政治理念和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與感化,使學生能正確、理智、客觀、辯證地看待一切社會現象,并能做出自主評價。這是通過說教和灌輸方式,使學生學會遵守規則秩序,個性要服從社會規范的教育。而美育則是通過文學作品、藝術作品等對學生進行熏陶,使其能夠對自然、社會、藝術等美的實物產生自我感受和評判,促進身心健康發展,其主要通過引導、熏陶的方式實施,以收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德育采取理性的方式,美育采用感性的方式,共同朝著培養具有高尚品德、正常審美觀的新時代人才的方向前進。

(二)功能目標統一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對人進行思想道德上的教育和引導,即向人灌輸符合社會發展的思想觀念,以此培養出能夠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的人才,能夠滿足社會發展要求的人才。高校思想政治旨在培養能夠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時代青年。而美育的功能則是利用自然之美、藝術之美、生活之美等美學內容熏陶學生,使其心靈美、行為美,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和審美情趣,提高學生對善惡美丑的自我甄別能力和判斷能力。思想政治教育與美育相結合,以美育德,以德促美,培養審美能力高、理想信念堅定的當代大學生。

(三)教育方式關聯性

美育與思想政治德育在教育方式和實踐途徑上具有關聯性。從當代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實踐途徑來看,思想政治教育離不開學校課堂教育、家庭教育、社會實踐教育等多方教育,且需要多方教育相互配合才能實現對學生思想的引導和價值觀的樹立。美育同樣離不開家、校、社會的多方熏陶,才能真正提升審美能力,實現對學生審美觀和審美價值的引導和形成。

二、審視高校學生審美教育存在的問題

新時代背景下,社會各方面的發展都更趨于多元化,面對海量的紛繁復雜的社會信息,當代大學生在審美方面出現了審美庸俗化、對美的辨別能力低下、低俗化、盲目從眾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除了學生本身存在的主觀性問題,還與當前高校本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等客觀因素息息相關。

(一)審美趨于庸俗化

庸俗化的審美即學生將審美單純的理解為直白的物欲享受和直接的感官刺激,消解了審美本應是指向崇高的、高雅的、正能量的精神追求。受虛榮功利主義的趨勢,當代大學生將美理解為豪華的服飾、包包,高檔的餐廳、奢侈品傍身等一些講面子,論排場,滿足虛榮心的東西,這種不正之風,導致學生之間互相攀比,奢靡浪費被當成時尚流行捧上神壇,勤儉節約被當成落魄寒酸踩在腳下。這不僅是美育的庸俗化,更是思想道德價值觀不正的問題。

(二)審美觀念扭曲化

隨著時代的發展,部分大學生的審美觀念也開始偏離傳統的優良的主流審美標準和水平,且片面的認為審美只是個人問題,與他人無關,也不會對他人造成任何影響。偏離社會主流審美觀的行為主要體現在:首先,個人審美盲目追隨偶像明星,服飾形象風格與個人身份不符,給人不倫不類之感;其次,在審美上沒有個人主見,沒有自我判斷,對社會上盛行的所謂時尚潮流,不加選擇、不加辨別,盲目跟隨模仿,在審美觀念上追求個性化,辨別能力低下,忽視可能給大眾集體帶來的不良影響和不適感;最后,人與人的交際交流審美上,學生的審美觀背離了優良的傳統道德倫理,傳統美德中仁、義、 禮、智、信等內容已無法引起學生的共識,導致學生責任意識淡薄、自律能力低下、對自我價值認知不準確。

(三)美育資源短缺化

越來越功利化的教育使得當代大學生將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考證、考級、就業、創業等學校硬性要求和就業問題上了。在思想政治教育上,也只將重心放在了政治理論、政治思想等有關政治方面的內容上,因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資源只有這些政治內容相關的課程,比如《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礎》,教材中講解的主要以馬列主義、中華民族傳統道德理念等內容為主,審美教育的內容少之又少,這就導致當代大學生的三觀教育只能從政治角度方面開展,而審美內容資源嚴重短缺。美育課程資源短缺,還體現在師資力量不夠強大,教師素質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腳步,自身審美能力沒有得到明顯地提高,美育能力不夠。

(四)美育模式單一化

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課堂教育的理論灌輸方式為主,美育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組成部分,其教育方式自然也是一樣的。這種單一刻板的教育方式必將使美育課程變得枯燥乏味,長久在這種環境下學習的學生必將對美育課程產生抵觸情緒,導致其難以形成美的心靈,美的行為,美的審美標準。當美育及美育評價局限在課堂、課本、書面知識記憶中時,且與具體專業和生活實踐發生脫節時,那么學生的審美意識是無法得到培養和提升的,且對美的認知過于抽象,也不利于學生將美育實際地運用到現實生活實踐中。當前社會,越來越多的男學生推崇追捧“偽娘”形象,涂脂抹粉,行為舉止陰柔,若高校能采用多種方式從根本上告訴學生這種現象是不符合時代審美的,比如,播放一些熱血男兒,精忠報國之類的電影,告訴學生們陽剛也為美,而不是僅僅在課堂上口頭批判這種扭曲的審美觀,而是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審美觀念。

三、加強以美育德的教育戰略取向

(一)優化美育環境和氛圍

古人云:“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边@說明審美教育與好的外部環境息息相關。因而美育離不開學生的學習生活環境。校園作為學生生活學習的主要場所,美育環境和氛圍的營造顯得更加重要。在對優化美育環境的過程中,應多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組織,大力開展以美育為主題的文化活動,用多樣化的方式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使學生在校園文化的不斷熏陶下向美轉變。我們可以以四季變化構建主題開展校園活動 :“春日讀詩,古韻流芳”,讓學生在和煦的春光里,和古人一起去領略祖國大好河山的瑰麗風景;“演繹經典,詩意盛夏”,在蟬鳴聲中誦讀國學經典,一起靜心感受古人的文化智慧;“金色年華,傳承創新”,在桂花飄香的季節,一起讀豐收的故事,感受中國農民勤勞樸素的美好品質;“歡歌暖冬, 藝美迎新”,在白雪皚皚中想象“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壯觀景象。還可以在國慶節舉辦主體演講比賽,在中秋節舉辦賞月茶話會等活動,在校園里不斷地對學生進行美育熏陶。以此同時,高校還應該在日常校園生活中不斷明確美育的意識形態屬性[2],利用校園微信公眾號、學生班級微信群等網絡平臺,加強以美育德思政教育的宣傳,明確美育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屬性,堅持做好動靜結合的美育環境和氛圍的營造工作。

(二)豐富美育資源和美育實踐性活動

清代詩人郭鐘岳曾在《甌江竹枝詞》中寫道:“呼鄰結伴去燒香,迎廟高臺對夕陽。錦繡一叢齊坐聽,盲詞村鼓唱娘娘?!蓖ㄟ^詩詞內容我們會發現,即使在傳統社會,審美教育就已經開始走出學堂,通過積極利用各種社會集體活動,以社會實踐活動中的美對大眾進行審美教育,如廟會、傳統節日、婚嫁等活動,立足實踐,以美育德。高校應積極對美育的實踐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整合,開展多元化的以美育德實踐活動,打破美育只能囿于課堂書面教學的傳統局面。高校應抓住一切可利用的契機,開展美育活動,比如,“五四青年節”,學校就可以舉辦電影節,在學生課余時間播放相關主體的電影,讓學生在電影中領會優秀的青年人應該具備的堅毅、沉著、誠信等優秀品質,并進行學習交流,增強學生對美好品質的認同感。還可以利用繪畫作品、文學作品、歌舞作品等美學資源,提高學生對美的學習和品鑒能力,使學生對高雅美、自由美、個性美產生更加理性、深入的認知。另外,校外的紅色旅游景點、戰爭紀念館、抗戰英雄舊居等都是非常好的“以美育德”資源。最后,還要加強教師隊伍的管理,定期對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進行美育特色培訓,提升教師的審美育人能力[3],進而有感染、熏陶學生的能力,教師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堅持以學生為本,積極深挖各種能夠進行美育的資源和實踐活動也是提高美育的途徑之一。

(三)改善并增加美育方式

時代在不斷進步,傳統單一的教學方式以無法滿足新時代的美育要求,高校美育必須要完全摒棄傳統的僵化的教學模式,摒棄脫離實踐的理論說教式的教育方式,采用生動、有趣、直觀、有效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美的氛圍中進行美育培養,使美育在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中對學生進行滋養。課堂教學中采用新時代所帶來的新興的信息技術手段,比如使用多媒體播放音樂《梁?!?讓學生在音樂的曲調中感受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凄美愛情;播放電影片段《戰狼》,讓學生在觀影過程中學習中國青年軍人堅定的愛國之心、堅韌不屈的精神、團結互助的集體意識、鐵骨錚錚的剛強意志,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建立學生的民族文化自信。

結語

新時代背景下,美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其對社會大眾化的審美具有導向作用,對整個社會風氣也有一定的影響,鑒于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要加強以美育德,充分分析學校的美育實際情況,針對問題進行切實有效的改進。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加強美育課程建設,充分利用新興的信息技術手段,積極拓展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外美育實踐活動,明確美育的意識形態屬性范疇,將美育融合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從根本上加強以美育德,只有這樣我們社會大眾的審美能力才能提高,才能真正辨別善惡、美丑、雅俗,從而使社會風氣日漸清朗、清新、怡情。

猜你喜歡
美育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讓美育引領幸福生活
思想與“劍”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純”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美育史料·1902年劉焜與“美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