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應用的背景下預算與項目績效的管理

2023-02-12 19:06黃書玲
中國鄉鎮企業會計 2023年12期
關鍵詞:財務人員行政事業單位

黃書玲

周寧縣農業農村局

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能夠將單位預算編制和執行情況統一到系統中,實現預算信息實時公開與動態監控,實現財政部門與行政事業單位之間財務數據的共享。因此,預算管理一體化是行政事業單位深化預算管理制度,實現預算管理與績效管理一體化的關鍵所在。Z縣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于2021 年10 月開始使用,首先開通預算管理模塊,之后陸續開通國庫支付模塊、工資統發管理模塊、績效管理模塊及單位核算模塊。各模塊之間相互關聯,數據共享。將原部門預算系統、財政管理一體化信息系統、預算績效管理信息系統、政府資產綜合管理平臺、會計核算系統等相關功能整合到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中。將財務人員因提取數據而在各個系統中切換的工作流程中解放出來,使得財務工作更加便捷、高效、科學,從而提高財務工作效率及質量,促進單位財務工作信息化建設,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進而使預算管理實現規范化、自動化、制度化和透明化。

一、實施預算管理一體化的必要性與重要意義

1.實現管理效率

隨著政府信息公開程度不斷提升、政府財政體制進一步完善、社會輿論影響日趨擴大,財政部門利用信息化手段更好地開展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建立一體化的會計核算體系,從預算編制、預算執行、預算監控等環節對預算資金進行規范化、科學化、制度化、透明化管理,最終實現從源頭上控制預算資金分配和使用行為,控制財政資金總量和支出范圍,提高財政資金運行效益。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建立了部門獨立的業務處理流程,建立了部門會計核算體系,確保部門財務核算流程合理、規范、有效。同時也使部門預算編制與執行更加科學有效,對預算執行進度和項目績效進行監督,使財務管理更加規范化、精細化、科學化,進一步提升行政效能和財政科學化水平;提高了財稅監督力度,增強財政執法公信力力度,提高了財政資金運作效益。

2.控制財務風險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一體化模式逐步向縱深發展,行政事業單位需要不斷完善預算管理模式,加強預算管理流程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有效控制預算風險。首先,通過對行政事業單位現有預算管理流程的優化,可以提高單位的財務收入效率和財務工作質量。同時可以減少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占用量,進而降低單位內部行政成本支出,提升單位綜合效益。其次將預算管理一體化工作融入到行政事業單位業務管理體系中,強化日常財務管理程序和信息化管理工具,全面提升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一體化水平,為未來全面預算體制的推行奠定堅實基礎。最后,加強預算管理一體化體系建設是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的關鍵。行政事業單位業務內容比較繁雜且工作任務較重,財政預算管理一體化具有信息化程度高、項目實施周期短等特點,可以有效提升單位預算執行率和資金使用效益,降低財務風險。

3.提高資金效益

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能夠提供財務管理、預算績效管理等功能,以實現行政事業單位對各項資金的全面監控,為單位提供統一、規范的支付結算流程。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將預算管理從“預算計劃”向“預算執行”轉變,其核心是通過整合預算管理相關業務流程和信息化手段,對預算編制、預算監督等全流程進行規范和標準化處理,提高預算執行效率及財政監管水平,增強財政宏觀調控能力,實現財政監督信息化和政府綜合績效管理。同時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的應用能夠使單位財務人員不再僅僅是一個經辦人員,而更多地變成一個管理者。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不僅要做好部門預算編制、項目庫管理、組織預算執行,還要考慮資金的使用效率。而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不但能夠實現行政事業單位對資金使用、執行進度等各方面信息的查詢,而且還能夠實現財政部門對各科室、單位資金分配使用等方面政策措施運行效果的實時監控、評價與反饋。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規范財政資金秩序,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二、Z 縣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建設實踐與存在的難點

1.項目績效管理存在欠缺

在項目績效編制過程中,由于項目建設時限問題、項目未做好前期規劃或論證、項目經辦人對項目業務不熟悉或者績效編制工作了解不全面等原因造成項目績效目標的編制與實際工作內容不具有相關性、預期產出效益和效果不符合政策業績水平、項目實施與預算確定的項目投資額或資金量不相匹配等情況,影響了項目資金使用效益。同時,由于項目經辦人對項目績效工作還存在重支出、輕績效的思想,認為只要確保項目完成、資金支出合法、合理、合規就可以了,對于項目產生的效益沒有做到應有的關注,在項目績效出現偏差時沒有及時糾正,影響了項目預期效果。還存在績效評價結果未真正的應用到單位的預算中去,影響了項目績效管理的預期效果。

2.基礎設施欠缺導致只能錯峰使用

由于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需要在財政專線或政務內網環境下使用,如A 行政單位共有28 個干部需要使用該系統,但符合條件的計算機只有4 臺,無法滿足干部使用需求,特別是在做項目績效監控時,涉及項目89個,涉及人數27 人,時間緊,任務重,只能錯峰使用計算機,且讓部分干部加班工作,影響干部工作積極性。若每個科室加裝財政專線或政務內網,只在編制項目績效事前評估,績效1-6 月、1-9 月監控及績效評價等時候使用,使用率低,造成資源浪費及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運行成本增加,不利于資源的優化配置。

3.財務人員業務能力水平有待加強

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的使用及預算制度的改革離不開各單位財務人員,財務人員專業知識水平較低會出現預算執行不夠嚴格、會計核算不正確、財務報表統計不夠全面、部分預算編制不夠科學等異常情況,進而會影響到宏觀決策。從當前Z 縣A 行政單位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運行看,存在財務經辦崗在國庫集中支付環節存在部門預算支出經濟分類使用錯誤,影響會計核算;單位會計在編制記賬憑證時,審核不認真,未對錯誤的部門預算支出經濟分類進行修改,影響最終的報表取數;以及在國庫集中支付環節財務經辦崗在報賬中沒有按照預算項目對口支出,財務審核崗沒有認真審核,成無預算或超預算支出;從而影響了預算管理一體化項目實施效果。因此,相關財務人員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及專業知識水平。

4.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還存在不足之處

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2020 年開始使用,至今已有2 年,雖然在不斷的優化,但在使用過程中還發現不足之處。例如,在績效管理模塊的績效監控派發環節,未體現資金文號,財務人員無法將項目績效監控任務正確無誤的派發到人;在績效監控填報過程中,存在因預算項目變更,績效目標值提取不正確,影響項目績效工作的開展;在國庫集中支付模塊中,國庫集中支付更正審核時無法看到更正前后的所使用的預算項目、金額、部門經濟分類等重要信息,無法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審核;項目績效信息的編制在預算管理模塊的項目庫管理中進行,只能由財務經辦崗的賬號來編制項目績效,無法下發給相關項目經辦崗,存在部分干部對項目績效編制工作安排存在質疑,無法做到項目績效“誰使用,誰編制”的原則,同時,因需要使用財務經辦崗的賬號來操作的權限過多,如項目庫的管理(含項目績效的編制)、部門預算的編制、用款計劃的申報、國庫集中支付的申請及工資的申報等,造成多人共同使用一個賬號,無法將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的效益發揮最大。

5.預算控制信息處理不力

目前,還存在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的的預算控制制度不夠完善。而使用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的預算管理部門要做的工作就是在系統中對預算控制信息進行處理。但部分預算管理部門未將預算管理一體化信息系統的使用真正的融合到實際工作中去,不能有效地反映本部門工作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也不能及時地控制各項費用支出金額和支出進度。這些都是很不利于部門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單位利益保障的。

三、推進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應用,完善預算與項目績效的建議

1.優化績效指標設計

在預算管理過程中,建立全面規范的預算管理制度,結合項目績效,健全預算評價指標體系,針對績效目標指標以及項目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確保項目績效目標能夠實現并完成。在績效指標體系設計時充分考慮預算部門的業務需求與項目實施環節實際情況,從業務需求出發,結合績效目標體系中所涉及的項目資金預算規模和績效目標的重要性、可行性以及科學性進行設計。在績效目標確定方面,從項目實際實施情況出發,通過項目方案論證,對相關績效目標要求進行合理、科學地分解;在績效評價方面,根據實際項目實施進展情況,對績效目標及項目實現情況、實施效果及成本費用進行科學有效的評價。

2.加強預算執行監督,落實考核評價

實現預算執行情況跟蹤和評價是提升項目預算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預算項目單位內部考核和評價工作執行質量與效果的一個重要手段。預算項目績效目標跟蹤和評價工作的實施,是通過對預算項目完成的情況進行全方位、多層面分析。建立績效目標跟蹤和評價體系,建立可持續的績效運行機制是當前工作的重點??冃Ч芾硐到y可以將績效目標設定執行情況、實際效果、管理成果三個部分作為績效目標跟蹤評價對象;對績效目標的實現情況、管理成果的評價由績效目標管理系統對績效目標實現情況進行動態跟蹤評價。

3.實施動態監控

通過推進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建設,能夠有效減少“重復勞動”,降低運營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為提高預算決策科學性及控制成本,建議可根據各單位工作性質和工作量劃分項目(支出)類別來實現對預算進行監控,如可劃分為“基本支出+項目支出”、“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經費”等項目。其中一般性公共服務類項目需要進行績效監控及評價。根據項目性質可以分為:重點類、一般類項目和大項目預算等。以此為基礎設計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的建設目標。最終實現對項目全生命周期的預決算全覆。

4.進一步完善績效管理制度體系

目前,國家層面的全面預算績效管理制度體系建設已經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薄弱環節。應根據實際情況,完善績效目標設定方式、確定原則、指標設定等內容。要按照“科學適度、簡明易行”原則,充分考慮到社會和經濟發展情況和支出需求變化,以適當簡化或放寬標準為原則。明確目標設定要求及編制方法等。一是加大績效評價結果應用力度,對績效評價結果為較差的項目,行政事業單位要認真分析原因,糾正偏差,及時整改,避免此類項目再次發生。同時還應建立重點考核制度,重點考核評價經費使用績效和運行效率。對績效評價結果為良好以下的項目,財政部門要督促各單位盡快整改落實。同時績效評價結果作為政府審批、政策調整、資金安排、轉移支付分配等事項時參考;二是強化對財政資金使用效果跟蹤評價,對資金使用效果不明顯或者存在重大違規違紀行為的行政事業單位,要進行通報批評,并追究相關人員責任;三是建立健全績效反饋機制,對實施過程中的績效指標是否真正落實到預算編制、執行、財政撥付等環節進行檢查,對存在的問題及時督促整改,提出改進建議。對反饋意見不重視、不整改落實等情況,要采取調減或撤銷批復等方式進行處理。

5.優化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

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應該進一步優化各模塊之間的勾稽關系,在整個項目周期正確提取預算執行情況、績效目標等信息。對于可以應用統一模板的工作應盡量優化,減少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如績效監控填報中的監控報告就可以根據績效目標完成情況的填報自動生成,舊的預算績效管理信息系統這塊工作為系統自動生成。同時建議從各行政事業單位人員配置出發,合理設置每個崗位的職責權限,特別是將財務經辦崗的部分權限分解,如單位新增項目支出時,由財務經辦崗在預算管理系統的項目庫管理模塊中新增項目,只需錄入項目基本信息。待財務審核崗審核通過后,直接下發至相應的項目經辦崗來編制績效目標。最后,在整個系統的各個模塊中,查詢條件及頁面顯示的信息盡可能的全面,每個崗位在填報、審核時都能看到所需信息,做好每個崗位應盡的責任。

6.提高財務人員隊伍建設

預算管理一體化的核心是系統的內部管理,這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財務人員就必須提高對預算管理一體化應用的認識,提高自身專業知識儲備及業務水平,在日常工作中多使用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提高財務工作效率。財政、紀檢、審計部門應針對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使用、預算執行、項目績效、會計核算審核等多組織相關業務培訓及交流會。以此提高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加強整體財務人員專業隊伍建設,強化會計意識教育,為預算制度改革事業添磚加瓦。

四、結束語

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是全面實施預算管理工作必須采用的有效手段,它能夠對財政資金進行全面監控、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加強監督力度、推動績效評價結果運用等一系列工作。從實踐到理論的反芻,是研究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的重要方法,我們應該從優化指標設計,加強預算執行監督,落實考核評價,實施動態監控,進一步完善績效管理制度體系,優化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同時加強對財政工作人員及各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的專業知識培訓及業務交流方面著手,積極探索、不斷健全。應該及時地發現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糾正。這樣才能夠使這項工作更加完善和深入,促進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的良性發展。

猜你喜歡
財務人員行政事業單位
行政學人
論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的實現
加強和改進事業單位人事管理
行政調解的實踐與探索
基于民營企業中財務人員職業道德研究
守紀律講規矩是財務人員立身守職之本
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立探討
事業單位中固定資產會計處理的優化
外派財務人員績效考核與績效激勵
行政為先 GMC SAVANA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