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譜系闡釋與傳播實踐
——以《海峽通訊》侯官文化系列報道為例

2023-02-18 21:45劉玉其
關鍵詞:林則徐精神文化

劉玉其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023 年6 月2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思想、精神和理念等要素作了深入闡釋:比如,天下為公、天下大同的社會理想,民為邦本、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貫、多元一體的大一統傳統,修齊治平、興亡有責的家國情懷,……共同塑造出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1]。

兩千多年前,“侯官”曾成為福建全省的代稱。春秋末年,楚國滅越,勾踐部分子孫入閩,后成立閩越國。千百年來,侯官文化基于閩越文化,融入了中原文化、儒家文化、海洋文化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在多源多元文化的不斷滋養下,孕育了一大批引領時代、閃耀星空的歷史人物。這些侯官先賢以其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教育等多個領域的偉大創舉和不凡成就,在歷史豐碑上留下了“晚清風流數侯官”的佳話。從2022 年開始,《海峽通訊》約請中共福建省委黨校、福建社會科學院等院校和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對侯官文化現象的地理、人文和歷史背景等展開深入探討,深度解讀、闡釋侯官文化精神譜系,構建多向傳播優勢,著力實現傳播效果最大化。

一、侯官文化的精神譜系闡釋

人和人的精神是侯官文化的靈魂。因此,解讀侯官群賢的精神譜系是侯官文化傳播的前提條件和關鍵要素。根據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部長張彥在首屆侯官論壇上的講話,結合有關專家學者的建議,《海峽通訊》從侯官群賢的精神譜系中重點解讀六種核心精神——愛國主義、科學精神、嚴謹治學、創新創造、實干擔當、為民造福。

(一)愛國主義精神

愛國主義精神深深植根于侯官群賢血脈之中,是侯官文化的精神基因。作為侯官群賢的杰出代表之一,林則徐用“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書寫愛國之心、報國之志,筑造起侯官文化的精神長城。侯官文化中的愛國主義精神早在28年前就得到了確認和倡導——1995年,時任中共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在福州市紀念林則徐誕辰210周年大會上就提出要“繼承、發揚林則徐堅貞不渝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氣貫長虹的民族正氣”[2]。

(二)科學精神

“科學精神”概念源于近現代西方文明,侯官人嚴復是將這一概念引入中國的先行者。1903年,嚴復翻譯赫伯特·斯賓塞的《群學肄言》一書中多次出現“科學”一詞,如該書譯序中寫道“群學何?用科學之律令,察民群之變端,以明既往、測方來也”“執果窮因,是惟科學”[3],在該書的第二篇《倡學》中進一步闡明“夫科學者,所以窮理盡性,而至誠者可以前知”。其實,嚴復倡導科學精神的思想在他的多部譯作中均有所體現,如赫胥黎的《天演論》、亞當?斯密的《原富》、約翰?穆勒的《群已權界論》、孟德斯鳩的《法意》、甄克斯的《社會通詮》、耶方斯的《名學淺說》,足見嚴復對科學精神的推崇和重視??梢哉f,嚴復幾乎畢其一生致力于培樹當時中國人的科學思維,涵養中國人的科學精神,進而固化成中國人科學的價值觀,這甚至對毛澤東同志等中共領導人也產生了重要影響。毛澤東同志曾這樣評價嚴復譯作《群學肄言》:“為學之道在是矣?!?/p>

(三)嚴謹治學精神

宋朝時,八閩大地出現了侯官古靈、拙齋、三山書院等首批書院。在朱熹等人的推動下,鰲峰書院、正誼書院等書院領風氣之先,培養了林則徐、陳寶琛、陳衍、張亨嘉等一大批侯官先賢,他們或為官主政一方,或辦學浸潤一代,將嚴謹治學的書院精神傳播得更遠更廣。嚴謹治學精神也讓福建書院迎來高光時刻,被譽為“東南第一學府”的鰲峰書院當時每年僅招收300名學生,但來自全國各地的求學者常達6000多人。

(四)創新創造精神

1866 年,侯官先賢沈葆楨擔任船政大臣,他以“敢為天下先”的創新勇氣,組建了第一支近代化的海軍,開辦船政學堂,創造了諸多中國第一,如第一艘木殼兵商兩用船、第一艘鐵脅巡??齑?、第一艘鋼甲巡洋艦、第一艘魚雷快艦等。同時,船政學堂還開創了近代高等教育創新的先河,開辦中國第一所近代海軍學校,送出了首批中國留學生,集翻譯家、西文作家、詩人和文化使者于一身的陳季同,以及嚴復、薩鎮冰等侯官人,都是船政學堂選派出國留學的學生??梢哉f,正是船政學堂“敢為天下先”送出留學生,引領并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進程。

(五)實干擔當精神

在實干方面,侯官群賢繼承與發展了宋明理學、明清實學,摒棄空疏清談,在經邦濟世、學以致用的價值取向下,采取了多種旨在改革時弊的務實舉措,如:林則徐“實事求是,不涉時趨”,致力于治理水患、整頓鹽政漕務等。在擔當方面,侯官群賢“氣古行高,以天下之重為己任”,常懷憂患意識與時代擔當。林覺民在《與妻書》中寫道:“以天下人為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迸c林覺民同為黃花崗烈士的侯官人方聲洞,在《稟父書》中表示:“使同胞享幸福,奮斗而死,亦大樂也?!?/p>

(六)為民造福精神

綜觀侯官群賢的精神譜系,為民造福是貫穿其中的鮮明特質,洋溢著他們對民情的體恤、對民生的關注。以侯官先賢林則徐為例,他少年時就發誓要奮發求學,以求造福黎民百姓。學成為官后,他踐行諾言,關心民生疾苦,為民謀福造福。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 年),在外當官的林則徐趕回福州守父孝,目睹福州水利等基礎設施落后,每逢暴雨必引發洪澇災害,全城很快變成一座“水城”,他當即聯系福州的官員及鄉紳們共同商議對策,從疏浚福州西湖和城區內河入手興修水利,使當地百姓免受洪澇災害之苦。在閩浙總督孫爾準、福建巡撫韓克均的請求和委托下,林則徐還代寫有關告示,明確工價,嚴禁官吏或工頭從中漁利,讓一線施工人員受益。林則徐不僅對家鄉百姓傾注了滿滿的桑梓之情,在江蘇、云貴其他地方任職時,他也無差別地造福當地群眾,賑災救民,被老百姓譽為“林青天”。即便后期被發配邊疆等苦寒之地,他仍不計個人榮辱,一心為民造福,在新疆等地修建“坎兒井”“龍口水渠”——當地百姓感念林則徐功德,亦稱之為“林公井”“林公渠”,還把林則徐從外地引進的樹苗長成的樹林叫作“林公林”[4]。

二、傳統范式下的侯官文化傳播維度

侯官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底蘊、廣泛的人物基礎、鮮明的地域特色,經歷數千年傳播,深深地融入了福建的社會關系與文化觀念之中,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侯官文化具有歷史、人物、民俗、遺存等多元化的傳播維度,其中,歷史維度屬于侯官文化的認知范疇,旨在分析侯官文化的生成邏輯,探究侯官文化生成過程及歷史源流;人物維度泛指以侯官人物為主體,以故事傳說為載體的侯官文化精神的傳播;民俗維度泛指以千年侯官流傳下來的民風民俗為載體的侯官文化傳播;遺存維度泛指通過遺存、遺址等實物的保護和展示,使侯官文化得到具象化傳播。

(一)歷史維度:侯官文化的生成過程

侯官,古時亦稱“候官”,起初是封建時期軍事機構的名稱[5]。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鑒于閩越王無諸抗楚助漢有功,劉邦“復立無諸為閩越王[6]”。漢元豐元年(公元前110 年)“無諸幼子余善反叛”,漢武帝當即派兵平定,并下令將其宗族及平民皆遷往江淮一帶,然而山高路遠,部分閩越民眾尋機遁逃于群山密林之中,后“遺民復出,人口復增”。漢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 年)“設冶縣,隸屬會稽郡”。據考古挖掘,福州和武夷山等地均發現閩越古城墻遺址,因而有學者認為冶縣當時所轄范圍覆蓋閩越絕大部分土地。東漢建武二年(公元26 年),漢朝皇帝在冶縣加強了軍事力量配置,設立了軍事機構——東部都尉,冶縣易名為東部侯官,成為東部都尉的下屬機構,同時這一機構最高官員的職官名稱也稱為“侯官”。至此,侯官兼具了軍事機構名稱、職官名稱、地域名稱三層含義。就地域名稱而言,歷經數千年歲月淘洗及變遷,侯官所指地域也屢經滄海桑田,“有時大過福州市,有時大過閩侯縣,現在是村一級建制”[7]。而無論歷史和地域如何變遷,侯官的名稱一直保留了下來。如今,侯官文化多指地域范疇及其衍生形成的閩越文化,并在后期實現了對中原文化、儒學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兼收并蓄,孕育出一大批杰出的侯官先賢,他們的憂民愛國、教育興邦、實干擔當等思想、理念和精神,構成了侯官文化的突出特性。

(二)人物維度:侯官文化傳播的故事載體

人是文化的創造者,也是文化的宗旨。[8]人以地名,地以人傳。近代以來,“開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則徐、中國近代“西學第一人”嚴復、“中國船政之父”沈葆楨等閩籍代表性人物的文集中大都自署籍貫“侯官”,以“侯官人”自稱。許多侯官先賢在政治、軍事、科技、教育、文化等領域的杰出表現和卓越成就,演化成許多催人奮進、為政以德的故事,生動展現了他們興亡有責的愛國主義精神和修齊治平的家國情懷。以薩鎮冰為例:1926 年,民國軍閥混戰,年近古稀的薩鎮冰眼見侯官一帶生靈涂炭、民不聊生,毫不猶豫地捐出全部身家助力當地民眾重建家園,更為重要的是,薩鎮冰以年輕人一樣的活力和激情,點燃了許多人砥礪前行、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氣。冰心在《記薩鎮冰先生》中寫道:“薩鎮冰先生,永遠是我崇拜的對象,……雖然有許多兒時敬仰的人物,使我灰心,使我失望,而每一想到他,就保留了我對人類的信心,鼓勵了我向上生活的勇氣?!盵9]

以人為主體,以故事為載體的侯官文化傳播形式,最早可追溯到1600 多年前,西晉束晳的《發蒙記》、陶淵明的《搜神后記》以及祖沖之的《述異記》都記述了田螺姑娘與“侯官人”謝端的故事,侯官文化中“崇尚善良、悲憫、感恩”的早期形態隨同田螺姑娘的故事流傳至今,并演變成多個版本,流傳到全國乃至日韓等地。

(三)民俗維度:侯官文化傳播的民間推力

每到春節元宵,福州市閩侯縣侯官村的村民們都要抬著三尊將軍的塑像在村里村外巡游,人們爭相迎祭,十分熱鬧。農歷四月初四系將軍誕辰日,在外親人清明回鄉祭祖之時,都要共同舉辦一個盛大儀式——舉辦千人流水席作為“三將軍”誕辰慶典。他們尊崇“三將軍”數千年如一日,有民俗專家提議將諸如此類民俗活動加以提煉提升,注入閩越元素,再現漢唐風情,既可提升侯官民俗文化傳播力,也有望成為新建的“侯官風情廣場”中一項沉浸式“民俗+文旅”活動。

(四)遺存維度:侯官文化傳播的實物介質

物質文化是可觸碰的具有物質實體的文化表現。[10]侯官村至今仍保存著唐代的城隍廟,成為當地唐代置縣的具有實物說服力的存在。城隍廟前豎立的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 年)的“重修城隍廟碑”上寫著:“吾鄉之祀城隍也,自唐武德中置縣而始,闕后縣有治。貞元初,邑改,廟僅存焉?!背勤驈R大門上方的青石匾額刻“唐城隍廟古跡”,系唐天復四年(公元904 年)重修時所制。侯官城隍廟前的閩江邊,聳立著唐武德年間建造的“鎮國寶塔”,這是唐代福建海港的重要文物遺存。三四千年前,海水漫漫,曇石山上的古代閩人擇居在大海邊的山坡上,后來海水漸退,但至唐代,海水依然浸漫侯官一帶。福建省方志委編寫的《福建省歷史地圖集》對“閩江下游區”的“海岸線變遷圖”對此有明確標記。明朝詩人曹學佺路過此地情不自禁吟道“日瀉帆光淡,江澄塔影寒”,“塔影”即是侯官市的標志,侯官村至今還保留“上市”“中市”“下市”的名稱,可以想象,當時作為縣治和海港的侯官,該是何等繁榮!這就是遺存帶給后人的合理化想象,也是侯官文化傳播的重要介質。

三、構建多向傳播優勢

侯官文化精神譜系確立后,下一步是實現充分而有效的傳播?!逗{通訊》擁有豐富而強大的作者資源,包括來自中共福建省委黨校、福建社科院等相關院校和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約稿顯然不成問題,但核心問題在于,幾乎每一位侯官先賢的身上都集多重精神要素于一身(如:嚴復兼具科學精神、愛國主義精神、嚴謹治學精神、創新創造精神、實干擔當精神),那么,究竟是以侯官人物為主線,還是以精神譜系為主線來組織和串聯系列文章?如何實現充分、精準、有效的傳播?

(一)文章主線選擇的利弊權衡

以候官先賢為主線建構系列報道,得到了眾多學者和作者的支持,認為這是真正的“以人為本”,文章寫起來會更生動、深入,對人物的描寫和剖析也會更完整、清晰。但由于侯官先賢數量眾多,若以其為主線,那么按每期一篇的頻率,至少要用三年的時間才能完成這一主題報道。

若以侯官文化的精神譜系為主線建構系列報道,由于具備同一精神標簽的侯官先賢眾多,要在有限的篇幅里進行集中展現,可能掛一漏萬,漏過更有代表性的人物和細節。但以侯官文化的精神譜系為主線來建構系列報道的優勢也很明顯,比如,能夠在短時間內進行相對集中的連載,實現傳播效果最大化。

對于如何合理建構系列報道,《海峽通訊》編輯部以審慎的態度,召開多次專題會議,經過反復討論、權衡利弊后最終決定:以侯官文化的精神譜系為主線建構侯官文化系列報道。

(二)實現傳播路徑多向化

侯官文化系列報道的整體架構確立后,編輯出版水到渠成。與此同時,將系列報道內容送達更多的受眾,是實現傳播效果的關鍵一環。受智能手機及新媒體的沖擊,紙質媒體的訂閱量下滑成為普遍現象。但作為省級主要媒體,受益于政策性支持,近年來《海峽通訊》發行量不降反增,在全省時政新聞期刊領域遙遙領先,確保了傳統發行渠道上的傳播優勢。在新媒體方面,除了微信公眾號,《海峽通訊》還擁有學習強國平臺等合作媒體平臺,這成為侯官文化傳播的重要助力。目前,《海峽通訊》已刊發了《說好侯官故事,激活“?!蔽幕亍贰逗霌P侯官文化中的愛國主義精神》《侯官文化引領科學精神》《清代侯官治學理念與近代閩人文化精神》《弘揚侯官創新創造精神推動“創新福建”建設》《解讀侯官先賢實干擔當精神的歷史基因》《千年侯官魅力永存》等多篇文章,大都被學習強國平臺等網絡媒體收錄和轉載,其中《弘揚侯官文化中的愛國主義精神》的綜合閱讀量超90萬人次。

海峽通訊微信公眾號也在侯官文化系列報道的傳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有不少網友在微信公眾號上瀏覽文章后點贊留言。其中,有網友在《弘揚侯官文化中的愛國主義精神》一文中留言道:“傳承弘揚侯官先賢的愛國主義精神,就是要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深學細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所蘊含的“道”和“理”,堅持中國道路,保持堅韌不拔的精神狀態和乘風破浪的奮斗姿態,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勇毅前行?!薄昂罟傥幕恰诙€結合’的重要案例,值得繼續深入挖掘和擴大傳播?!?/p>

四、結語

除了傳統范式下的傳播維度和傳播路徑,以及現代融媒體傳播之外,在數字技術的加持下,包括侯官文化在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還有許多文章可做。比如,在福州舉辦的第五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上,“樂福游”展館應用AR 技術還原侯官文化場景,游客舉起手機掃描林則徐圖像,即可在手機屏幕呈現的浩瀚星空中觸摸了解“林則徐”小行星;掃描林則徐出生地“羅氏試館”圖像,即能穿越時空,身臨其境地了解幼年林則徐的成長經歷……

侯官文化傳播只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體系的一個個案。闡釋和解讀侯官文化精神譜系,展示侯官文化系列報道的采編及傳播過程,旨在為“第二個結合”探索更多的傳播路徑。如今,VR/AR、元宇宙等數字技術和智能科技賦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多的時代感、即視感、情景化、互動化,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有了更多路徑和空間值得深入探索。

猜你喜歡
林則徐精神文化
《林則徐》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虎虎生威見精神
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初心,是來時精神的凝練
誰遠誰近?
林則徐禁煙
拿出精神
簡論林則徐的以夷制夷思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