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工匠精神研究的核心議題與演進路徑

2023-02-18 08:41琳,張麗,劉
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工匠培育精神

李 琳,張 麗,劉 興

(1.天津職業大學,天津 300410;2.河北科技工程職業技術大學,河北 邢臺 054035)

工匠精神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寶貴財富,不僅是每個時代民族創造力和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更集中體現了各個時期各行各業勞動者的精神風貌。2016 年以來“工匠精神”五次被寫入國家政府工作報告,國家“十三五”、“十四五”規劃綱要和十九大報告中也有所體現,映射了新時期國家意志,反映了國家政府對工匠精神在推動中國社會經濟轉型發展中重要地位的高度重視程度。當前正值國家“十四五”發展期,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1]。新時代工匠精神發展尤為重要,有必要對我國十九大以來新時代工匠精神發展作一系列梳理研究,如新時代工匠精神所賦予的新內涵是什么,研究熱點主題有哪些,研究發展的演進路徑是什么,以從側面更好的為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新時代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賦能,為今后我國工匠精神研究新發展提供相關借鑒與參考。

一、研究設計

本文研究樣本選取來自中國知網,時間截止到2022 年7 月1 日,檢索關鍵詞為“工匠精神”,檢索來源選取“CSSCI”和“核心期刊”兩類,以確保研究樣本的質量和代表性。最后基于文獻標題和摘要信息,人工剔除掉會議通知、廣告簡訊等非學術性以及和工匠精神研究無關的文獻后,最終選取998 篇樣本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在研究方法上,主要基于數據可視化方法,依托CiteSpace 知識圖譜軟件和Bicomb2.02 版本數據爬蟲軟件對998 篇樣本進行數據可視化分析,將共詞分析方法和內容分析法兩者結合,符合本研究預期。

二、新時代工匠精神的核心研究議題

(一)關鍵詞數據統計和可視化分析

關鍵詞作為文獻的高度凝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快速找出該領域內的核心主題。研究通過軟件CiteSpace 設置相關數據,“時間切片”選擇1 年,“節點類型”選擇關鍵詞,“提取節點閾值”選擇Top50,得到擁有414 個節點、656 條連線、圖譜密度為0.0056 的關鍵詞共現知識圖譜。據學者多諾霍提出的界定公式即T=[√((1+8I)))-1]/2(T 為高頻關鍵詞閾值,I 為關鍵詞數量),計算得出該主題領域的高頻詞和低頻詞的分界值為25,即職業教育、高職院校、職業院校、勞模精神等為高頻關鍵詞,與圖譜顯示的節點狀態一致。

1.關鍵詞中介中心性

關鍵詞中介中心性是衡量知識圖譜網絡中的節點對相連的另外兩個節點的控制能力。中介中心性值越大,擔任的橋梁次數越多,作為圖譜網絡的中心,其承載了整個網絡中的重要地位[2]。學界一般默認中介中心性大于0.1 的為關鍵節點。表1 呈現了工匠精神研究中的前20 個關鍵節點,成為整個圖譜的橋梁中介點。工匠精神研究集中在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及路徑發展、校企合作上對學生的工匠精神培養,以上多個研究節點和研究路線支撐起了整個工匠精神主題研究的空間。其中,價值、專業素養、職業素養、產業工人、協同系統、校企合作等詞的中介中心性值雖排在前面,但出現頻次卻較低,和學界對它們的重視程度呈反比,此方面研究力量還較薄弱,應引起研究重視。

表1 中介中心性值排名前20 的關鍵詞頻列表

2.關鍵詞聚類分析

聚類分析是指通過對所收集的數據進行分類,將類似的研究對象進行集合分組,側重于通過聚類間的結構特征來反映當前研究熱點主題所在。研究通過CiteSpace 軟件的關鍵詞聚類計算,選擇LLR 算法得到了有關工匠精神研究領域的前10 個關鍵詞聚類情況。軟件給出的兩個參量依據即Q 值和S值,用于衡量圖譜聚類繪制的效果如何。圖1 關鍵詞聚類圖譜的Modularity Q 值為0.7904(大于0.3),Weighted Mean Silhouette S 值為0.9895(大于0.5),且“工匠精神”和“傳承”子聚類群的S 值已經達到了數值1,說明本研究圖譜整體聚類結構非常顯著,且具有很高的信服度。

圖1 工匠精神主題研究關鍵詞聚類圖譜

圖1 集中體現了我國工匠精神的研究主題方向的前10 個關鍵詞聚類群板塊,文獻數量越多其聚類板塊越大。研究將圖譜演化為表格形式,以此展示出每個聚類群所包含的關鍵詞組。表2 中聚類名稱是該聚類群中介中心性最大的關鍵詞,代表著研究分支主題的熱點主題;聚類編號代表著數字越小,所包含的關鍵詞組及數量越多;規模意為該聚類群包含的關鍵詞組數量。為便于研究,表2 僅列出每個聚類群的前6 個關鍵詞。從聚類群的標簽詞組和平均年份可以看出,工匠精神研究具有一定的歷史進步性和時代性特征。

表2 關鍵詞聚類匯總表

(二)工匠精神研究的核心議題

綜合以上數據分析和可視化圖表以及文獻樣本的閱讀整理,將工匠精神研究的核心研究議題主要分為以下五方面:

1.新時代工匠精神的新內涵發展

厘清工匠精神的歷史哲學及歷史路徑,是探求本真的溯源。這不僅是工匠精神研究的哲學邏輯起點和實踐起點,更是增進工匠精神社會共識與教育引導的重要問題[3]。學者們對“工匠精神”的涵義界定,主要從古代工匠精神和當代工匠精神兩方面闡述。在中國古代工匠精神層面,多以道德精神為中心,從內在道義與外在技藝兩方面入手,強調崇德尚技、德藝兼求[4][5]。關于新時代工匠精神的闡述,有從管理學[6]、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角度[7]、馬克思異化勞動理論的角度,還有從職業態度、職業素養[8]和價值取向上[9]提煉出工匠精神的內涵等等,提到最多的是精益求精、一絲不茍、不斷創新、愛崗敬業,分別體現了勞動者的外顯技能和內隱品質[10][11]。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 年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高度凝練闡述了新時代工匠精神的深刻內涵即“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這十六字分別從職業態度、品質追求、工作作風、理想信念和創新意識等多方面詮釋了新時代社會發展對工匠精神的需求和追求,是對中國傳統工匠精神內涵的傳承,更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寫照,經過了由具象到抽象、再到新時期具象提升的發展過程。

2.中西方工匠精神發展比較研究

有關中西方工匠精神比較研究,現有研究大多通過介紹日本、德國、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工匠精神形成發源和歷史軌跡、工匠制度的形成和培育經驗案例等方面入手,進而提出我國工匠精神發展的相關策略和建議。如中日工匠精神對比研究中,學者們一方面介紹日本工匠精神即“職人精神”的發源、形成、近代轉型和作用機制[12][13],另一方面著重介紹日本高等學校和“職業生涯教育”對工匠精神培育的理念和經驗;在中德工匠精神對比研究中,有八支研究團隊先后介紹德國工匠精神的發端、歷史形成、制度形成機制以及德國職教課程的培育經驗,進而提出我國工匠精神發展要把握和發揚好當代工匠精神的新內涵[14],加快職業教育優化升級,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3.新時代工匠精神在職業院校中的培育扎根

工匠精神的培育與職業教育發展密不可分。如何大力弘揚和培育工匠精神成了職業教育領域的頭等大事和重要使命。學者們主要就職業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意義價值、困境、路徑與解決對策等方面開展理論研究,基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機制、現代學徒制、職業技能大賽、雙創教育和勞動教育等方面進行培育實踐研究。

在培育路徑上,研究多將工匠精神融入到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全方面,并作為職業院校思政教育的核心內容。如在專業教學方面,通過“三教改革”來實現工匠精神培育的全過程融入;在思政教育方面,將研究放在如何讓工匠精神與思政教育有效融合以及實施路徑上。錢俊、李曉依等人提出構建高校工匠精神理論模型,以實現工匠精神與思政教育特色化融合[15][16]。在培育影響因素及效果驗證研究上,研究多通過構建工匠精神培育影響因素模型、調研新時期工匠精神培育現狀,指出當前職業院校工匠精神培育出現的困境和原因。曾亞純通過實證研究得出要重視教師自我形象和行為品質以及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培養[17];姜勇等人提出高職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現狀與應然期望不符合,認識不足、經驗欠缺等因素影響了工匠精神培育發展[18]。

4.新時代工匠精神在企業發展中的測量和論證

《國家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中強調要把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作為制造業企業職工繼續教育的重要內容。新時代工匠精神在企業內培育和測量,一直是企業內驅力發展和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所在。學者彭花、楊美玲等人通過實證探求,揭示了工匠精神對企業績效發展的正向促進作用[19][20];朱永躍提出仁慈領導、德行領導和威權領導等家長式領導對員工工匠精神培育的正面提升效果[21]。在工匠精神標準化測量及量表開發上,一方面研究構建出工匠精神評價指標體系,另一方面則是對企業職工的工匠精神的結構維度研究和規范化測量研究,有學者就制造業員工、服務業員工、新生代農民工等勞動者群體,分別構建了不同行業的工匠精神的指標體系和測量量表,從實證角度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提供依據。

5.新時代工匠精神與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培育的關系互進研究

勞模精神、勞動精神與工匠精神三者首次并列出現在國家重要文件中,是2017 年2 月國家審議通過的《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2021 年9 月,黨中央將包含了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內的勞模精神概括成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一分子。當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工匠精神培育和勞動教育的關系上,對以勞動教育為載體促使工匠精神的實踐培育開展研究。勞動教育的時代價值在于培養學生的完美德性,塑造學生的工匠精神[22],這是職業院校和高等學校改革創新的新出路。為此有學者通過調研提出,建議將培養學生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作為勞動教育的首要任務[23]。

三、新時代工匠精神研究演進路徑和前沿熱點

(一)關鍵詞時區圖譜和突現詞分析

關鍵詞時區圖譜可幫助我們找到相關關鍵詞的出現時間以及邏輯關系,揭示出工匠精神研究發展隨時間變化的演進歷程。圖2 中節點的大小決定了關鍵詞研究的熱度和持續程度。突現詞分析可以顯示出在某一段時間內文獻研究詞頻的突然爆發性增長的關鍵詞。圖中紅色線條代表著關鍵詞突現的起止時段,意為這些關鍵詞突現在該時間范圍內受到學者們的熱衷關注。綜合圖2 和圖3 可視化分析結果,可整體性的探查十九大前后有關工匠精神研究前沿突現的歷程和學術前沿動態。

圖2 工匠精神主題研究關鍵詞時區圖譜

(二)新時代工匠精神研究演進發展路徑

1.繼承與創新呼吁的萌發期(2010-2015 年)

工匠精神在我國發展源遠流長,不同時代和不同背景下的工匠精神的內涵、價值理性等都有所不同。新時代工匠精神的演進發展是以傳承古代工匠精神與促進創新精神為起步點,逐步擴展至職業教育中的工匠精神培育、中國制造發展中精益求精、高品質轉型升級等幾方面,探索較為粗線條化。此階段突現詞有“中國制造”“精益求精”,且前者的突現強度值很高。2015 年前后,有學者開始探究中國制造在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的自身發展問題,“精益求精”成為中國工匠精神的內容研究層面。

2.大力弘揚和發揚的迸發期(2016-2018 年)

2016 年以來逐年的國家政府工作報告、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和我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多次明確了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弘揚是確保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邁向中高端發展,順利從“中國制造”到“品質革命”的厚勁推動力。工匠精神一度被提升到國家政策站位和宏觀經濟發展層面上,成為2016 年度十大流行語之一。2017 年國家發布《國家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亦強調要把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作為制造業企業職工繼續教育的重要內容。在此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投身于工匠精神研究,引發了學界和企業對新時代工匠精神的關注度和重視度,研究量達到了近十年以來的頂峰期,似有“平地一聲春雷響、神州大地現曙光”的氣勢。

該階段突現詞有“媒體人”“編輯”“職業道德”“大國工匠”“高?!薄爱a教融合”“影響因素”“核心素養”。培育大國工匠和不同層面的產教融合成為了高校和職業院校新的育人目標和實踐途徑。制造業企業職工的工匠精神培育也開始重視其影響因素分析和挖掘,尤其是新時代背景下對職業道德和核心素養的當代解讀,使得新時代工匠精神內涵更加多元化和豐富化。

3.致力培育和踐行的飛躍期(2019 年至今)

此階段主要集中于學校教育和企業文化教育中的培育,重在實踐和求證。十九大以來,逐年的國家政府工作報告和出臺的多項重量級重要法規和文件中,都能找到有關工匠精神在大中小學校教育政策上的實施落地點滴。研究多由思辨類研究向實證研究演進,由理論向實踐過渡,由抽象向具象轉變發展。需要注意的是,該階段突現詞“勞動教育”和“思政教育”二詞的突顯強度值最高,且遠超于其他突顯詞。勞動教育作為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培育的豐富實踐沃土,多次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出現并被強調提出,2020 年《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要求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分別設立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專題教育課程[24]。開展勞動教育和思政教育是落實工匠精神培育實踐的源泉和起點,是高校和職業院校培育大國工匠的重要途徑。工匠精神所蘊含的職業態度、工作作風、理想信念和創新意識,對思政教育和勞動教育更是起到了獨特的價值觀導向和思想凝聚,創新了思政教育和勞動教育育人模式,具有很強的教育實效性。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工匠精神培育將會與勞動教育和思政教育相融合發展,實現一舉多贏、同步發展的新局面。

該階段突現詞“量表開發”“產業工人”“勞動觀”主要集中在企業職工的工匠精神培育和驗證方面,該部分研究持續性不長,研究熱度和成果量還不高??梢?,工匠精神培育與大中小學生的思政教育和勞動教育多向融合教育,通過量表標準來規范和培養新時代產業工人的勞動價值觀和工匠精神,這兩條研究主干線將成為我國十九大以來工匠精神研究領域的最新熱點和前沿。

四、小結

新時代工匠精神作為一種心理特質,是一種內在的思想價值和道德追求;作為一種行為表現,是對產品、技術、服務及過程的外在極致追求。十九大以來,新時代工匠精神不僅是整個社會政策導向的體現,也是人們目標追求的社會共識,其背后蘊藏的是新時代對高技能人才的呼喚,更是國家經濟戰略調整轉型和品質革命前進的強勁推動力。本文通過對近千余篇相關重要文獻的可視化及內容分析,多方面回顧梳理其現狀發展,聚焦其核心議題以及演進路徑,以期為當前產業經濟發展和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些許參考價值。

1.新時代力促工匠精神新內涵發展

從善于解牛的庖丁,到木匠鼻祖魯班,從我國火箭發動機焊接第一人的高鳳林,再到先后八次打破集裝箱裝卸世界紀錄的許振超,都使得工匠精神一詞伴隨著新時代印記,迸發出的價值意義逐漸從單一走向多元化、豐富化、立體化?!熬媲缶?、一絲不茍、不斷創新、愛崗敬業”十六字涵蓋了新時代工匠的工作態度和信仰價值觀,為職教人培育新時代高技能人才指明了新的方向,為新時代企業技術發展和文化建設加促了新的內驅力,助力全社會營造勞動光榮、精益求精、崇尚創新的社會氛圍。新時代工匠精神不僅是制造業高品質發展的內驅力所在,更是勞動者安身立命、營造中國式現代化社會主義勞動新風尚的本質所在。這不僅是國家復興歷史長河的必然發展,更是中華民族的信仰品質追求。

2.新時代工匠精神核心議題多觸點、多相融合

新時代工匠精神核心議題主要在傳承和弘揚新時代工匠精神的新內涵和新生命,倡導全社會形成共識;在培育上,著重于大中小學生思政教育和勞動教育一體化,三者互融共生的發展勢態,以及企業工匠精神軟實力培育發展和度量;在踐行上,主要是工匠精神在大中小學校的培育路徑研究和在企業文化績效發展中的推動作用,新時代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互融共生。隨著企業工匠精神量表標準的不斷發展,關于產業工人的工匠精神培育策略和各層面學校培育也將突破思想培育,走向量化實踐實證。

3.新時代工匠精神演進路徑一脈相承,鮮明有特色

隨著國家“十三五”“十四五”經濟發展新勢態,新時代工匠精神的政策地位基調逐漸被提高到國家意志層面,其發展脈絡映射了新時代社會發展和經濟結構調整的時代需求。其研究演進路徑在經過了繼承與創新呼吁的萌發期、弘揚和大力發揚的迸發期以及培育和踐行的飛躍期,研究從“新時代工匠精神是什么”,到“工匠精神為什么要培育和弘揚”,再到“如何來踐行和實現”這一條研究主線延伸開來。

4.新時代工匠精神研究新趨勢發展

隨著新時代工匠精神的演化路徑趨勢發展,當下以及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工匠精神研究將趨于對其的量化培育和精準測量研究,研究由理論思辨逐步向實證求證大踏步發展?!肮そ尘瘛币辉~將作為一種內在心理品質和外在行為表現來促進企業產業工人勞動觀有新的飛躍提升,促使不同層面學校的勞動教育和思政教育多相融合,實現一舉多贏、同步發展的新勢態,以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迎接國家創新升級發展所面臨的新挑戰,為其提供重要基礎后盾和保障。

猜你喜歡
工匠培育精神
90后大工匠
虎虎生威見精神
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工匠風采
初心,是來時精神的凝練
工匠神形
拿出精神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敵人
未來或可培育無味榴蓮
工匠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