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眾需求視角下地震應急科普宣傳的實踐探索
——以2023年河源4.3級地震為例

2023-02-19 02:48吳嘉賢伍國春
華南地震 2023年4期
關鍵詞:防震社會公眾減災

吳嘉賢,伍國春

(1.廣東省地震局,廣州 510070;2.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81)

關鍵字:應急科普;地震應急;公眾需求

0 引言

地震應急科普是指在地震等自然災害發生后,為提高公眾自救互救能力,增強公眾災害風險防范意識與應急處置能力,由政府主導、多部門協同合作開展的一系列防災減災宣傳活動。我國是世界上地震活動最活躍、地震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歷史上幾乎所有省、自治區、直轄市都曾遭受過6級以上地震的襲擊。地震多,強度大,分布廣是我國的基本國情。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以及公眾對科學素養要求不斷提高,地震應急科普已成為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焦點。地震發生后,及時高效的針對社會公眾需求,及時發布相關地震科普內容,進一步降低地震對社會公眾產生的負面印象,引導公眾科學理性應對地震謠言,這些都是值得深入研究。

1 防震減災科普需求-供給研究現狀理論梳理

科普,是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放大、弘揚科學精神、樹立科學道德的活動[1]。地震科普即將與地震相關的科學知識,用一種通俗易懂,易于讓公眾接受的形式進行宣傳,使社會公眾能夠了解地震知識,并掌握一定程度的地震避險知識,從而降低公眾受到地震災害影響的風險[2]。在地震發生后,地震科普則更側重與震例相關,在科普內容選擇上更為精確且具有針對性。在科普內容產出上的時效性對比日常的地震科普要求更高。

傳統調查社會公眾的科普需求主要是通過制定相關內容的調查問卷,通過問卷分析社會公眾對科普主題的內容、渠道以及形式等方面評估科普需求與關系以及實際效果[3]?;ヂ摼W時代背景下,從傳統傳播模式向互聯網傳播模式的轉變,使得科普傳播的媒介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防震減災的科普需求的調查根據調查對象、所處環境等不同,防震減災的科普需求也有所不同。其中,韓飛[4]等在調研學生群體防震減災需求時發現學生對于震時逃生、自救互救常識、地震基本知識方面的需求較高。鄒文衛[5]等則在調研不同社會人群的防震減災科普需求時發現,社會公眾防震減災科普需出于“實用性”目的,即希望通過學習防震減災科普知識來保護自己和家人避免地震災害。

相較于高漲的社會公眾科普需求,科普的供給側則呈現供不應求的狀態。李蔚然等[6]指出社會公眾對于食品安全、災難逃生、信息安全等科普內容的科普需求最高。但在應對這些科普需求時,由于提供科普信息渠道少、不夠便捷、科普的針對性不強、效果不明顯、以及權威科學家科技工作者參與度不夠導致公眾對應對社會熱點問題的科普需求滿意度較低。周靜[7]則認為傳統模式下的科普采用自上而下、俯視的,以傳播知識為主的科普方式滿足不了社會公眾日益增長的科普需求。而單一化、同質化的科普服務供給與市場對內容需求的層次化、多元化要求嚴重不匹配。為了解決科普服務的供需矛盾,關鍵就在于加快科普內容的供給側改革以此改變這些現狀。高暢[8]等認為開展科普事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國家為適應新形勢提出的新任務,有助于提升科普供給水平,更好的滿足科普素質短板人群,科普事業發展緩慢地區的科普需求。

2 防震減災科普工作需求對象及地震應急科普需求分析

防震減災科普工作在應急管理中所服務的對象涵蓋了各行各業,明確防震減災工作的服務對象,進而了解其防震減災科普需求,才能有針對性的為其提供防震減災科普產品,從而提升防震減災科普工作的質量。根據“五位一體”的防震減災公共服務體系,本文將防震減災工作需求對象分為三類:第一類為政府、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第二類為學生、城鎮居民、行業從業人員等社會公眾;第三類為相關科研機構、從事防震減災科普工作人員。三類對象在社會的分工雖有所不同,但因其自身社會身份對防震減災科普工作的需求也有共同之處。

首先,對于第一類服務對象,防震減災科普服務為其提供有有關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政府應急管理等專業性較強的防震減災科普服務。其次,對第二類服務對象,防震減災科普服務為其提供地震基礎知識、避險與自救互救、地震信息等基本的科普服務。最后,第三類服務對象則側重在提供防震減災服務本身人員,這便要求參與防震減災科普工作從業人員需要通過不斷學習和職業技能提升,升級自身專業能力,以便更好地滿足社會公眾防震減災科普需求。

在此分類基礎上,針對第二類服務對象,根據地震應急管理的三個階段分類,還可以細化為:第一種為日常生活中,對于地震感興趣的社會公眾,基于自身需要主動學習與地震相關知識。第二種為地震發生時,身處發震地區或受地震影響較大的社會公眾,急需知道地震信息、自救互救或應急避險等地震應急處置知識。第三種為地震發生后,已經通過互聯網等通訊手段獲知了地震發生的信息的社會公眾,處于對自身安全和地震未知的擔憂的狀態下,希望參與或了解防震減災工作的的情緒瞬時爆發,亟需通過快速便捷的手段,短時間內獲知與地震相關的知識。

3 地震常態化科普與應急科普需求的區別

常態化下的地震科普工作的傳播方式和活動內容相較于應急時的科普工作形式上更加多樣化。日常生活中社會公眾的地震科普需求可以通過實地參觀實體科普場館、參與相關科普活動、線上媒體互動等方式來滿足。這些形式的防震減災科普工作準備的時間相對較長,科普產出的形式和內容相對較為豐富。應急時的防震減災工作則針對服務對象的特定需求在短時間內提供應急科普服務,由于地震發生的時間空間都不是固定的,地震時可以滿足社會公眾對于應急科普需求的渠道較為有限,時間也更為緊迫。

常態化下防震減災科普工作與應急科普工作互為關聯。日常防震減災科普包括防震減災知識,應急避險技能提升,地震安全工程環境,地震信息等方面。常態化下的防震減災科普需求收集來源于日常工作中對于社會公眾需求不間斷的收集,這些需求的覆蓋面廣且內容較為分散,需要地震科普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進行整合歸類,作為應急科普工作的內容儲備[9]。一旦發生地震,社會公眾應急科普的需求通過多種線上線下平臺提出,這時的需求是緊迫且集中的,這便要求科普工作人員在震時及時提供滿足服務對象需求的應急科普產品,經由不同的渠道,以各種方式在較短的時間內向社會公眾傳播。同時,防震減災科普服務提供方亦時刻關注服務對象在地震應急時的需求改變,便于及時調整地震應急科普工作的內容輸出。在地震應急管響應趨于震后,社會公眾應急科普的需求減緩,進而過渡回常態性的防震減災科普。

4 需求視角下河源4.3 級地震應急科普的實踐探索

根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2 月11 日10 時41 分在廣東省河源市源城區(北緯23.76°,東經114.64°)發生4.3 級地震,震源深度11 km。地震發生后,廣東省地震局迅速啟動應急響應,要求強化科普宣傳,及時對外發布信息。本次地震事件中,廣東省地震局圍繞地震科普應急處置階段,針對震時社會公眾的應急科普需求,進行了以下實踐探索:

4.1 震時應急科普需求萌芽期

地震發生后,社會公眾初期的應急科普需求初現,主要集中在震情、震感、以及災情等地震基礎信息。廣東省地震局通過多種渠道對相關輿情進行監測,以新浪微博為例,關鍵字為#廣東地震#的熱搜關鍵詞位列熱搜第一位,閱讀量600萬。而在抖音熱搜榜,#廣東源城區4.3 級左右地震#排至抖音熱搜榜第一位,閱讀量高達1200 萬。由于本次地震發生在周末的白天,公眾對本次地震的關注度較高。震后一小時內,全網搜索廣東河源4.3 級地震相關信息2.4 萬條(含評論),互動聲量54.94 萬,發帖人數達1.69 萬,聲量峰值在地震發生后一小時內最高。

在地震科普需求與輿情出現升溫后,廣東省地震局及時通過官網發布消息,向社會公眾科普本次地震的震級、震中位置、震區人口分布、歷史上地震發生次數等信息。地震發生后兩小時,在官方網站發布震情速遞,及時向公眾公布本次地震類型以及后續余震信息,并在官方媒體賬號上同步推送消息,確保了地震發生后社會公眾對地震信息的應急科普需求得到快速滿足。

4.2 地震應急科普需求爆發期

震后三小時,對于地震信息的科普需求逐漸回落,以#地震時8 歲哥哥第一時間抱緊弟弟#、#河源家長地震拎起孩子往外奔#為題等社會新聞出現在熱搜上(表1),此時社會公眾對地震應急知識的需求已經發生了從“了解地震信息”到“掌握地震應急知識”的轉變。即在此過程中,社會公眾的應急科普需求從對災害信息的關注轉化為災害自救、逃生等方面的需求。線上及時發布地震應急避險相關科普知識,回應社會公眾地震應急科普需求,向社會公眾科普地震發生時,或接收到地震預警信息后應如何緊急避險。

表1 2月11日河源4.3級地震微博熱搜話題及討論熱度Table 1 Hot topics and discussion on Microblog of Heyuan M4.3 earthquake on February 11th

廣東省地震局通過整合在防震減災科普常態化工作中積累的科普宣傳素材,已建成了包括地震科學常識、地震謠言應對、地震應急避險、地震監測預警、震后風險防治的地震應急科普素材庫。在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平臺及時發布與之相關的科普作品,方便省局地震應急時及時開展地震應急科普,保證應急科普產品滿足社會公眾不同時期不同的地震科普需求(圖1)。

圖1 廣東省地震局新媒體賬號“南粵防震減災”發布的地震應急科普作品Fig.1 Earthquake emergency science popularization works released by the new media account“South Guangdong earthquake prevention and disaster mitigation”of Guangdong Earthquake Agency

4.3 震后地震應急科普需求回落期

地震發生之后五小時,地震的熱搜開始逐步下降,微博熱搜話題#廣東地震#排名也有所回落,下降至第七。在這階段,公眾對地震應急科普需求的迫切性也隨之有所降低。此時社會公眾的地震應急科普需求逐漸由關注地震事件本身,延伸至本次地震產生的原因,本次地震的災害情況以及震后的科普宣教。

為了更好地響應社會公眾應急科普需求,廣東省地震局從傳統的“單向傳遞”地震應急科普信息,轉變成“雙向奔赴”的應急科普回應,在兼顧精準有趣以及科學權威的同時,將地震應急科普知識進一步向社會公眾傳播。抓住科普宣傳的時間窗口與契機,借助媒體力量,通過部分新聞媒體采訪省局有關專家,解答本次地震成因、地震烈度影響范圍以及地震應急避險逃生等問題,主動回應社會公眾的地震應急科普需求以及地震關注熱點,向社會公眾科普了地震應急后的地震速報信息、地震預警以及地震災情上報等防震減災工作(圖2)。

圖2 新聞媒體報道河源4.3級地震Fig.2 The Heyuan M4.3 earthquake reported by news media

4.4 應急響應結束回歸地震科普常態化

河源4.3 級地震發生48 小時后,經過研判震情形勢基本趨于穩定,社會秩序基本恢復正常,地震應急服務終止響應。地震應急科普轉回到常態化科普中。防震減災科普活動常態化的情況下,在縱向發展更豐富的科普形式的同時,也要橫向尋求更多宣傳渠道合作融合。借助外力,形成本單位主力、兄弟單位合力、媒體助力三方協作的防震減災科普工作機制,有利于進一步擴大防震減災科普工作的影響力,擴大防震減災科普的公眾參與度和覆蓋面,形成合作共贏的局面。

其中,與廣東廣播電視臺合作,制作了《周末好去處-打卡地震科普教育館》以及《近期廣東地震頻發,這些防震逃生小知識你都知道嗎》(圖3);與廣東省廣播電視局合作,將省局制作的科普作品投放至各地市單位所屬轄區和部門,通過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節目機構以及應急廣播、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APP 等渠道,普及地震科普知識,提高群眾應急避險意識和能力,節目播放以及收看率累計突破百萬(圖4)。

圖3 與廣東電視臺合作錄制科普節目Fig.3 Science popular programs recorded in cooperation with Guangdong TV station

圖4 地震科普視頻于各地電視廣播部門渠道播放Fig.4 The earthquake science popularization video broadcasted in the local television and broadcasting department

5 分析與總結

河源4.3 級地震發生后,廣東省地震局通過分析社會公眾地震應急需求快速響應,在震后迅速啟動地震應急宣傳工作、及時發布地震信息、自救互救等內容,確保公眾能夠快速獲得地震應急科普信息;借助多元化傳播渠道,在電視、廣播、網絡、新媒體等傳播渠道發布相關地震科普內容,確保了信息的有效廣泛傳播;在地震應急宣傳過程中注重與公眾的有效互動,增強了公眾在地震應急科普中的參與感和信任感。

同時,在本次地震應急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在應急科普宣傳中,盡管采用了多種傳播渠道,但是部分傳播渠道的傳播效果并不理想。同時,本次尚未和臨近省份地震系統內兄弟單位形成合力,使得傳播渠道并未在發震地區鄰近省份形成影響力。因此,需要進一步優化地震應急科普傳播策略,提高宣傳效果。

地震應急科普需求是驅動著地震應急科普行為的動力。作為地震科普工作的主要承擔部門,廣東省地震局緊抓地震應急科普時效,在地震發生時通過線上線下發布相關地震科普知識,積極回應社會公眾在地震應急時的科普需求,及時向外發布地震相關信息,及時辟謠,防止消極地震輿情,安撫社會公眾對地震的恐懼心理。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是一項長期的基礎工作,旨在降低地震災害損失、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谏鐣娦枨箝_展的防震減災科普工作,幫助社會公眾跨越自身地震認知障礙,消除對地震的恐慌心理,讓社會公眾理解并支持甚至參與進防震減災事業中。

猜你喜歡
防震社會公眾減災
防震演練
防災減災 共迎豐收之季
單導線防震錘復位裝置方案設計
努力給社會公眾求證事情的真相——以金華晚報《求證》欄目為例
家庭防震
首爾七成房子不防震
社會公眾二孩生育影響因素研究綜述:2003—2015
社會公眾追究政府生態責任的角色定位
國務委員、國家減災委主任王勇在北京出席“防災減災日”活動
農業減災自救 刻不容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