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全育人”視域下校本紅色資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路徑

2023-02-20 20:54黃立霞黃快林
關鍵詞:三全育人校本紅色

黃立霞 黃快林

(1.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湖南 長沙 410004;2.長沙師范學院,湖南 長沙 410100)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紅色資源是我們黨艱辛而輝煌奮斗歷程的見證,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1],并強調“要用好紅色資源,加強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2]。校本紅色資源是一所學校在辦學過程中,緊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實踐,積淀形成的偉大精神及其物質載體。將寶貴的校本紅色資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內在要求,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必然選擇,也是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的應有之義。高校應充分認識校本紅色資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獨特價值,立足“大思政”工作格局,從全員、全方位、全過程三個層面持續發力,破解當前校本紅色資源融入什么、怎么融入、從哪些方面融入等難題,切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

1 校本紅色資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獨特價值

校本紅色資源是紅色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紅色資源的一般作用,“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著認知優化、信念固化和行為活化等獨特育人功能”[3]。同時,校本紅色資源源自學校、貼近學生,且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高校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和優質的育人素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獨特的價值與重要的作用。

1.1 校本紅色資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寶貴資源

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能夠被教育者開發利用的、有利于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各種要素的總和”[4]。校本紅色資源承載著一所學校光榮的紅色基因,是具有獨特育人價值的物質資源與精神資源。不少高校有著豐富而獨具價值的紅色物質資源,如北京大學紅樓、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舊址,這些紅色物資資源與中國共產黨的創建和發展有著直接而密切的關系,是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寶貴資源。此外,高校在創辦、發展的過程中,凝練出一些展現中國共產黨為民族謀復興、為人民謀幸福的精神品質,如北京大學的“紅樓精神”、西安交通大學的“西遷精神”。這些精神品質蘊含著愛國主義、永遠更黨走、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等紅色基因,是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寶貴財富。

1.2 校本紅色資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鮮活教材

校本紅色資源承載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崇高理想信念、堅定政治立場、高遠價值追求、卓越精神品質和優良思想作風。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高校匯聚了不少黨內仁人志士,培養了諸多革命烈士、英雄人物。他們身上體現的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初心使命、精神氣質,如復旦大學的“望道精神”、長沙師范學院的“特立精神”等。這些校本紅色資源銘刻著高校光榮的革命傳統和鮮明的紅色基因,其背后的人物、故事與本校大學生具有天然的接近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鮮活教材。例如,湖南第一師范學院以校友毛澤東、蔡和森等革命先輩的光輝事跡教育學生,長沙師范學院以老校長徐特立危難之際入黨、校友田漢創作國歌的故事激發學生愛黨愛國情懷,必然更具親和力,也更能引起發共鳴。因此,校本紅色故事、紅色人物、紅色精神能有效地引導學生將愛黨、愛國、愛校高度統一起來,有助于學生厚植愛黨愛國情懷,增強愛校榮校意識,有利于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2 校本紅色資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當前,校本紅色資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但在全面、系統、協調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上存在不足,具體表現在全員融入存在缺失、全過程融入存在脫節、全方位融入存在不足。

2.1 全員融入存在缺失

按照全員育人的要求,高校的每一位教職員工都應該立足崗位、結合實際,通過各種形式和渠道參與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是推動校本紅色資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軍,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相較而言,高校的黨政干部、管理服務人員在校本紅色資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認識度不高、參與度不夠、積極性不強的問題。一方面,他們對校本紅色資源的認識不夠深入,認為校本紅色資源的挖掘與利用主要是宣傳、學工、團委等部門,以及思政課教師、輔導員等群體的任務;另一方面,高校對他們參與校本紅色資源運用的認識也不夠充分,并未真正把黨政干部、管理服務人員作為紅色資源的傳承者、紅色文化的傳播者和紅色精神的踐行者。此外,高校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往往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例如,在相關的講座、報告、參觀等活動中,學生更多的是旁觀者、聆聽者,運用校本紅色資源進行自我教育的作用仍較為有限。

2.2 全過程融入存在脫節

將校本紅色資源全過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要求高校將校本紅色資源融入學校教育教學、學生成長成才的整個過程,實現校本紅色資源挖掘研究與教育教學的貫通,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外化與內化的統一。當前,高校將校本紅色資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首先存在著紅色資源挖掘與運用的脫節。目前高校尚未建立健全校本紅色資源挖掘與運用、研究與教育聯動機制。相關的研究人員專注校本紅色資源研究,卻遠離一線教學;而黨政干部、管理服務人員等往往對校本紅色資源認識不深,甚至出現認知錯誤。此外,在把紅色精神凝練成口號、把紅色事跡描繪成故事、把紅色資源形成研究成果后,一些高校更多是把它們掛在墻上、寫在紙上、放在陳列架上,未能將校本紅色資源深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其次是存在著運用校本紅色資源教與學的脫節。目前,高校對校本紅色資源的利用形式較為單一,特別是教學方式較為陳舊,仍然以理論教學、課堂授課為主,以視頻觀看、實地參觀為輔,較少運用實踐教學,導致教育教學過程相對枯燥乏味,未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致使教與學在一定程度上脫節。

2.3 全方位融入存在不足

校本紅色資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要深入推進校本紅色資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就必須統籌教育教學的各個方面,做到全方位融入。然而,目前校本紅色資源在全方位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上還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缺乏頂層設計、系統規劃、統籌協調。目前,高校往往缺乏學校層面的頂層設計,也未出臺相關文件,對各個部門在推進校本紅色資源育人過程中的職責、角色缺乏清晰的界定。校本紅色資源育人主要由宣傳、教務、學工、團委等部門,以及相關研究機構多頭推進,難免存在各自為政的局面。二是全方位融入存在死角、盲區。校本紅色資源的利用渠道和方式比較單一,主要依靠課堂教學、講座報告、視頻展示、現場展覽等形式,在融入網絡育人、文化育人等方面還存在明顯不足,尚未充分利用AR、VR 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有效拓展。校本紅色資源融入校園文化仍較多停留在設置紀念館、紀念墻、文化石等校園文化景觀上,在校本紅色資源融入校園特色文化活動上存在明顯不足。

3 校本紅色資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路徑

要充分發揮校本紅色資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獨特價值,就必須破解當前存在的全員融入存在缺失、全過程融入存在脫節、全方位融入存在不足等問題,從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著手,在融入的全面性、系統性、協同性上下功夫,進一步增強育人合力,打通育人環節,提升育人實效。

3.1 全員參與,形成育人合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職責,也是全體教職工的共同責任。將校本紅色資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黨政干部、管理服務人員等教職工,以及廣大學生共同參與,形成合力。針對全員融入存在缺失的問題,一是要將校本紅色資源充分運用到教職工的教育和培養上,特別是利用紅色資源加強對黨政干部、管理服務人員的教育,系統制定培訓計劃,提高他們對校本紅色資源的認識和運用能力。例如,常態化地開展學習、研討、考察等,集中組織參觀校史館、紀念館,提高教職工對校本紅色資源的活學活用能力。又如,舉辦紅色文物故事微宣講比賽、紅色校史微課比賽等,通過競賽和獎勵,引導教職工積極參與校本紅色資源育人,形成育人合力。二是要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校本紅色資源的挖掘與利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進一步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認識校本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并進行自我教育。高??梢詫W生參與校本紅色資源挖掘與利用方面的活動納入學生綜合素質測評中,引導學生成立紅色校史宣講團、紅色研學團隊,舉辦紅色人物故事會、紅色校史知識競賽等活動,并開展相關的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活動。

3.2 全過程融入,打通育人環節

要做到全過程融入,高校應把校本紅色資源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打通校本紅色資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各個環節,重點解決校本紅色資源在挖掘與利用上的脫節,在教與學上的脫節。一方面,要打破校本紅色資源研究與教學之間的壁壘,組建科研與教學融合團隊,將科研人員、思政課教師、輔導員等骨干人員納入其中,推動挖掘與利用的互聯互通;利用科研反哺教學,深挖校本紅色資源寶庫,編撰《校本紅色資源德育案例集》《校史紅色人物傳記》《紅色文物背后的故事》等通俗易懂、貼近學生的校本教材。另一方面,豐富實踐育人場景,建立校內外紅色教育實踐基地,組織“重走紅色足跡”“追尋紅色記憶”等實踐活動,將校本紅色資源所蘊含的愛國、奉獻、自強等優秀精神品質浸潤到大學生的心靈深處和實踐行動中。

3.3 全方位滲透,提升育人實效

將校本紅色資源融入全方位育人,高校要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一盤棋”的思想和行動,營造立體的、多維的紅色文化育人體系,實現協同聯動。一是要加強系統規劃,以“大思政”格局為導向,強化組織領導與頂層設計,建立健全由學校一把手牽頭,宣傳、教務、科研、學工、團委等部門協同聯動、合力推進的工作機制,細化各方職責與分工,以確保校本紅色資源能夠順暢有效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各個環節和各個方面,切實提升校本紅色資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統性。二是要拓展渠道,積極推動校本紅色資源融入文化育人、網絡育人等方面,運用多種載體活化校本紅色資源,如推出校本紅色故事舞臺劇、繪畫集、短視頻等;積極運用AR、VR 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將校本紅色資源形象生動地呈現給學生,展現校本紅色資源的感染力和引導力,讓學生在可視化、互動式、沉浸式的體驗中充分感受校本紅色資源所承載的精神品質,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實提升育人實效。

猜你喜歡
三全育人校本紅色
紅色是什么
高中地理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以閩江環境保護校本開發為例
紅色在哪里?
《紅樓夢》(新校本)
《紅樓夢》(新校本)
點校本《史記》中的“曆”字
追憶紅色浪漫
高職推進“三全育人”工作制約因素淺論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專業優良學風途徑研究
“三全育人”視角下高校教師課外育人長效機制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