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秀文化視域下涼山小學校語文校本教材的建設與研發

2023-02-20 16:47謝雅麗
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3年4期
關鍵詞:涼山學段彝族

謝雅麗

(西昌民族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四川 西昌 615000)

一、對新課標的概述和解讀

(一)新課標的出臺背景和主要目標

新課標是教育部門對教學大綱和教學標準的一次重大改革,目的是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優化教育教學內容,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尤其是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對教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社會對人才培養目標的需求在變化,注重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教育教學理念也在發生改變,更加強調學生主體地位、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注重實踐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養[1]。

2022 年出臺的新課標,是語文教學變革的歷史邏輯與應然走向,它標志著我國義務教育語文課程開始走向一個新的階段。新課標的主要目標是通過改革教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更加注重學生的個體發展和差異化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同時也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旨在通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學習能力和探究學習能力,使學生在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都得到全面發展。在具體教學中,主要體現在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包括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文化理解能力、思維品質和情感態度等四個方面。這一轉變突破了傳統的知識傳遞模式,強調了學生主體性,倡導學生通過實踐活動進行知識建構。

新課標是教育改革的需要和社會發展的要求。在知識經濟時代,語文教育不再只是傳授語言知識,而是要培養學生運用語言進行思考、交流、創新的能力,這就要求語文教育要向素質教育轉變,語文課程也需要進行相應的改革。此外,新課標的出臺也是響應國家關于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戰略部署。

新課標是對原有語文課程標準的全面改革和升級。新課標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情感態度、文化素養等綜合素質,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策略[2]。新課標鼓勵教師創新教學方法,提倡學生主體性,強調實踐活動和生活實際的結合,這都是為了更好地實現教育的目的,培養出既有知識技能,又有良好品質的人才。

新課標代表了我國語文教育的新起點。新課標的目標,是通過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出具有現代公民素質的學生。

(二)新課標在不同學段的具體要求

新課標在不同的學段設定了不同的教學要求,以適應學生在各個階段的學習需求。這些要求都圍繞著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體現了從知識傳遞到知識建構的教育理念。

在1-2 年級階段,新課標強調培養學生的基礎語文能力,如聽、說、讀、寫的基礎能力。此外,還注重引導學生建立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培養他們積極主動學習的態度。新課標鼓勵教師采用生活化、情境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實際的語境中學習語文,使他們能夠理解和掌握語文知識,同時也能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在3-4 年級階段,新課標開始注重學生的語文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比如閱讀理解、寫作和表達等。同時,教師需要進一步引導學生拓寬閱讀領域,閱讀更多的書籍和文章,提高他們的閱讀水平和審美能力。在書寫方面,除了繼續強調字跡的規范之外,還要教導學生如何組織和表達思想,進行簡單的文章創作。此階段的教學方法應更加注重啟發和引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的能力。

在5-6 年級階段,新課標對學生的要求更為全面,旨在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尤其是閱讀、寫作、表達等綜合語文能力,以及邏輯思維的培養。這一階段的學生需要閱讀更為復雜的文章,了解更深入的文化知識,提高寫作技巧,能夠用語文表達個人的思想和感情。教師需要通過各種教學方法和技巧,如研究性學習、討論式教學等,幫助學生主動學習,加強思考,提高語文素養。

(三)新課標在民族地區的解讀與分析

新課標對原有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進行了深度變革。新課標更加強調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和對語文的深入理解,而非傳統的知識灌輸模式。這種轉變對所有學生,包括民族地區的學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對于民族地區的學生來說,新課標更強調素質教育和全面素質的提升的理念,給他們提供了更好的學習和發展的機會。新課標強調語文人文素養的培養,落實以德樹人的教育目標,這意味著民族地區的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掌握語言文字的技能,還需要在思想品質和情感態度上得到提升。

新課標更加重視學生的文化認同感和鄉土情懷。在教學實踐中,新課標鼓勵教師引導學生了解和尊重各種文化,包括他們自身所處的民族文化,讓他們在了解和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能夠尊重和理解其他文化。這種教育方式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也有助于培養他們的鄉土情懷和家國情懷,進一步增強他們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新課標的實施,促使教育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從知識技能的培養上升到道德品質的塑造和文化認同的培育。這種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標的變革,將有助于我國教育質量的提升,培養出更全面素質的人才。對于民族地區的學生來說,新課標無疑將為他們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幫助他們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就。

二、校本教材和統編教材的關系探討

(一)校本教材與統編教材的關系

校本教材和統編版教材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它們在教學中都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這種關系是一種均衡和互補,它們既有區別,也有聯系。

首先,統編版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這些教材由國家組織專家集中編寫,具有強制性、全面性和基礎性。統一的國家教材確保了全國范圍內的教育水平和質量的一致性,這對于保證教育公平性、提升全民素質,實現國家的教育目標具有重要的作用[3]。但同時,統一的國家教材無法充分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不同學生的多樣化需求,這是其固有的局限性。

校本教材為統編教材提供補充。校本教材關注的是校本特色,強調學校的自主性和本土性,因此它能更好地適應和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它通過引入本土文化、歷史、風俗等本土性知識,來豐富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在學習中產生更大的興趣和投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4]。校本教材也可以為教師提供更多的教學策略和方法,促進教師教學改革和創新。

校本教材與統編版教材并不是互斥的關系,而是互補的關系,各有特色,各有側重,各有優點,但共同目標是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統編版教材提供了教育的基礎和主干,校本教材則根據具體的教育環境和學生需求提供了豐富的補充和擴展。在實際應用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兩種教材的優點,靈活掌握和運用,形成統編版教材和校本教材的有機整合,使教材真正成為教與學的橋梁,提高教育教學的效果[5]。校本教材與統編版教材是相互補充的教育資源,兩者之間的有效整合和應用,對于提升教學質量和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具有重要意義。

(二)校本教材編寫基本原則

首先,明確統編版教材的核心目標和教育要求。統編版教材在內容上,主要是圍繞基礎教育課程標準,結合教育階段、年級特點,全面系統地展示和解讀相關學科知識,這些知識是全國學生都應該掌握的,包括基本概念、基礎理論、基本技能、基本素養等[6]。其次,結合涼山地區特有的民族文化和歷史進行校本教材的編寫。在語文教材中,可以收錄一些涼山地區的民間故事、民族傳說、詩歌、寓言等,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同時,了解和感受自己民族的文化。在歷史教材中,可以介紹涼山地區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文化等,以增強學生對自身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7]。再次,嘗試讓學生參與教材的編寫。邀請學生收集和整理有關涼山民族地方文化及歷史的素材,或者寫一些關于涼山民族文化的故事、短文、詩歌等,這樣既能充實教材內容,又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最后,教師結合實際情況,既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又注重地方文化的引導,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深深地感受到涼山文化的魅力,同時也充分理解和掌握統編版教材的基礎知識[8]。編寫校本教材不是為了取代統編版教材,而是為了更好地實現教育的本土化和個性化,使學生在學習統編版教材的同時,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到自己民族的文化和歷史,從而培養出對自己家鄉、民族有深深熱愛和自豪感的一代新人。

三、涼山小學語文校本教材的資源挖掘

(一)彝族文化

彝族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南的廣西、貴州、云南、四川等省區,支系眾多。其中,四川地區的彝族主要集中在涼山。他們歷史悠久,擁有自己的文字及史詩。彝族自古以來就有自己的信仰和習俗。他們信仰自然,崇拜祖先,有著豐富的神話和傳說。他們的生活方式和社會制度也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彝族社會是母系社會,婦女地位較高,他們的家庭結構和婚姻制度也有自己的特色。彝族的文化表現在許多方面,如語言、文字、藝術、音樂、舞蹈、建筑、服飾、飲食文化等。彝語屬于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有自己的文字——彝文。彝族藝術豐富多彩,特別是繪畫、雕刻和編織藝術。彝族音樂和舞蹈也有自己的特色,如彝族打歌、彝族刀舞等。彝族的建筑、服飾和飲食文化也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建筑既有實用性,又有美學價值;彝族服飾色彩鮮艷,圖案獨特,體現了彝族的審美觀;彝族的食文化則體現了他們的生活習俗和食物觀。另外舉世聞名的彝族火把節以及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都可以豐富教材的內容,也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

彝族的神話與傳說是包含了彝族人民對于天地萬物、人類社會、自然現象等諸多方面的理解和解讀。彝族神話與傳說不僅包括對宇宙起源的描述,也涵蓋了人類起源、萬物產生、洪水泛濫以及人與鬼神斗爭等主題,同時也描繪了社會文化發展的歷程,包括氏族的形成與發展、生產工具的發明、婚姻制度的變遷以及婚俗的形成等。這些神話與傳說在口頭敘述的形式中流傳,充滿了濃郁的民族特色,對于理解彝族的文化、歷史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9]。此外,這些神話與傳說也揭示了彝族的生活習俗、風俗信仰,以及彝族人民對于自然現象的解讀和理解。

畢摩文化是涼山彝族傳統文化的核心和根基,它反映了彝族人民的世界觀、價值觀。畢摩文化涵蓋了彝族文化的各個領域,如天文地理、歷史、道德法律、哲學、習俗、語言文字、農牧業、醫藥、建筑、藝術、文學等,具有源頭性及“百科全書”式的價值。它贊頌學識和賢能的理念有利于培養彝區人民重視教育和優良品德的思想;在縱向的師徒系統傳承與橫向的大眾教育與傳播中,發揮著將彝族傳統文化世代傳承并不斷發展的功能,保護著涼山彝族傳統文化的根脈,同時也是涼山彝族文化認同的關鍵因素。介紹這些,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和傳承自己的民族文化,也有助于提高他們的科學文化素養,并促進民族融合。

涼山彝族服飾的獨特美學,是涼山文化資源的一大優勢。這些服飾的設計和制作深受自然和歷史環境的影響,展示了涼山彝族的歷史文化和生活方式。服飾的色彩、紋案和款式,體現出彝族人民對自然和社會環境的理解和藝術表現。涼山彝族服飾的審美文化是涼山文化資源的一大優勢。它以其獨特的色彩、紋案和款式,展示了涼山彝族的歷史文化、生活方式和審美觀念[10]。這種獨特的審美文化,不僅提供了了解彝族文化的重要窗口,也為研究和保護民族文化提供了寶貴的資源。將涼山彝族服飾的審美文化引入小學語文教材,既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和欣賞彝族的獨特文化,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跨文化理解能力。

彝族飲食文化是彝族獨特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了彝族人民的生活哲學、審美情趣和社會行為等。彝族飲食文化有其鮮明的特色,其形成和發展主要受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經濟狀況和歷史傳統等因素影響。在口味上,彝族人民喜歡吃酸、辣、麻、香的食物,這些口味既適應了自然環境,又反映了他們的生活態度和人生觀。彝族飲食文化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體現了彝族人民的生活哲學和審美情趣,又體現了他們的人文精神。彝族飲食文化的內容在編入涼山小學語文的校本教材中,可以作為了解民族文化,以及學習禮儀規范的重要部分。

(二)紅色文化

長征期間,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在涼山地區實施了一系列重大軍事和政治活動,包括巧渡金沙江、會理攻堅戰、會理會議、甸沙關和半站營戰斗、德昌北上、西昌召開的禮州軍事會議、瀘沽分兵經過喜德、越西、甘洛飛兵奔襲大樹堡、紅九軍團佯裝主力掩護部隊等。這些活動在紅軍長征的整個歷程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紅軍的足跡遍布涼山8個縣1 個市,包括會理、寧南、德昌、普格、冕寧、喜德、越西、甘洛和西昌市。紅軍長征在涼山的總行程達到了800 余公里,約占紅軍25 000 里長征總行程的6.8%。在涼山,紅軍與當地彝族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彝海結盟是我黨民族政策的第一次偉大實踐。此外,紅軍還在冕寧成立了進入四川后的第一個紅色政權——冕寧縣革命委員會。這些紅色文化活動深深烙印在涼山的土地上,為了記住這段歷史,涼山建立了會理縣紅軍長征紀念館、冕寧縣紅軍長征紀念館、彝海結盟紀念館、紅色冕寧紀念館等革命文物主題紀念館。將涼山紅色文化編入小學語文校本教材,對培養學生的愛國觀有著重要的意義。

(三)科技薪火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是我國重要的航天發射基地。它是我國唯一使用液氫低溫推進劑的發射基地,自1970年組建以來,發射次數最多,也是對外開放最早、發射軌道最高的航天發射中心。這里也是“北斗”和“嫦娥”衛星飛向太空的唯一母港,以及我國所有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的發射基地。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資料中充滿了富有教育意義的內容,是鮮活的愛國主義教育材料,編入涼山小學的校本教材中,提升學生對航天科技的認識,增加對我國航天事業的了解。

四、結合新課標融入地方優秀文化開發小學語文校本教材的策略

(一)第一學段小學語文校本教材的編寫策略

新課標根據第一學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制定了本學段語文學習的目標:識字、寫字方面,培養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激發學生主動識字、寫字的愿望。認識1 600個左右的漢字,會寫800個左右的漢字。同時通過學習運用漢語拼音,獨立認字也是本學段學生應掌握的重要技能。閱讀方面,主要閱讀淺顯易懂的童話、故事、寓言,誦讀兒歌、兒童詩等??谡Z交際方面,運用普通話,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

根據新課標的目標設定,本學段語文校本教材可設計為繪本?!袄L本閱讀”是學齡前孩子閱讀的主要形式,它以精美、生動、多彩的圖片吸引孩子,激發孩子的閱讀主動性。第一學段本就是兒童由碎片化學習進入系統學習的過渡時期,繪本閱讀的形式更能得到學生的喜愛。根據學生的發展特點和學習能力,本學段的校本教材可選取彝族的傳說故事、飲食文化、地方傳說、地方歌謠等為主要內容,繪制色彩豐富,生動有趣的內容圖片,編寫短小淺顯的附帶拼音的內容文字,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同時設計一些民族或地方元素的場景圖畫如“歡樂火把節”“彝家過新年”“彝族的起源”等,引導學生進行說話、寫話訓練。本學段的校本教材既要強化學生的識字訓練,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也讓學生對于家鄉文化有初步了解。

(二)第二學段小學語文校本教材編寫策略

新課標根據第二學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制定了本學段語文學習的目標:識字、寫字方面,要求學生對漢字學習有濃厚的興趣,認識2 500 個左右的漢字,可運用查字典的方法獨立識字。閱讀方面,學生應具備一定的閱讀理解的能力,能根據上下文,理解重要詞句的意義,初步把握文章的內容,體會作者情感。在習作方面,學生應樂于表達,運用積累的語言材料進行習作。綜合性學習方面,結合學習,觀察社會、自然,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根據“新課標”的目標設定,本學段語文校本教材可以彝族文化、地方名勝、自然風景、航天基地等為主要內容,設計主題探究式學習。如引入關于西昌“四牌樓”歷史變遷的文章,介紹“四牌樓”的地理位置,形態式樣、樓梯布局、供奉菩薩、拆除時間及原因等,并設計思考題,如“四牌樓”的樓梯有怎樣的特點;四牌樓拆除的原因是什么;你怎樣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四牌樓的歷史變遷。教材中還可設計與家鄉有關的習作練習,如介紹美麗的西昌城、古老而神奇的彝族漆器、文昌故里——越西等。第二學段語文校本教材的開發旨在落實“新課標”對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培養目標,同時拓展學生對于家鄉優秀文化的了解。

(三)第三學段小學語文校本教材編寫策略

新課標根據第三學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制定了本學段語文學習的目標:識字寫字方面,學生累計認識3 000 左右常用漢字。閱讀方面,要求學生閱讀達到一定的速度,擴大閱讀內容,拓展知識面。閱讀理解能力有較大提高,對文章字句、大意、作品創作等方面有準確的認知并對作品ji'shi 有自身閱讀感受。習作方面,學生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綜合性學習方面,學生能利用圖書館、網絡的等途徑獲取信息,解決問題。能夠策劃簡單的社會活動,并對活動進行討論、分析、總結。

根據新課標的目標設定,本學段語文校本教材可以彝族文化、地方紅色文化、航天科技等為內容,設計研學探究式學習。如介紹涼山的紅色文化(中央蘇區到西昌、紅軍取道德昌北上、紅軍長征過西昌、彝海結盟)等,并設計相應的思考題,如紅軍在涼山做了什么,你有怎樣的看法;中共地下黨是如何迎接紅軍的,他們做了些什么;從紅軍的身上,你學到了哪些精神品質;了解了紅軍故事,你認為應該如何對待今天的美好生活。教材中還可設計一些學生的社會活動,如讓學生設計參觀彝族奴隸博物館的研學活動,由學生擬定活動方案。還可設計關于我國航天事業、彝族同胞一步跨千年等內容的習作和演講,讓學生自主查閱資料,完成任務。第三學段校本教材的開發,一方面配合部編教材,加大加深學生的識字量,加強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水平,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同時進一步訓練學生的寫作、表達的能力,從而為學生進入第四學段的學習夯實基礎;另一方面,校本教材更加深入、全面地介紹涼山地區的優秀文化,讓學生對家鄉的文化產生熱愛之情,樹立文化自信。

五、結論

《全國大中小學教材建設規劃(2019-2022年)》指出,教材的核心功能是育人,要重點凸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涼山小學語文校本教材編撰在實踐中面臨諸多挑戰,如深度挖掘彝族、紅色文化和自然資源等涼山特色文化;以及應該更加注重對學生主動參與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新課標背景下融入本地文化資源的小學語文校本教材的編寫,既豐富了語文教學的內容,也提升了學生的文化認同感,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熱愛家鄉,傳承民族文化,厚植鄉土情懷,實現以德樹人的教育根本目標[11]。

猜你喜歡
涼山學段彝族
彝族海菜腔
“你這塊涼山的石頭”——倮伍拉且訪談
穩崗拓崗涼山就業扶貧拔“窮根”
涼山有了致富金“藥”匙
彝族養蠶人蘇呷色日的致富啟示
彝族蕎粑粑
放緩坡度 因勢利導 激發潛能——第二學段自主習作教學的有效嘗試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涼山彝族口弦(之三)
第二學段數學新授課“學導課堂”的教學范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