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海類畢業生就業現狀及高質量就業對策研究

2023-02-21 11:07李彥朝
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航海船員畢業生

李彥朝

(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杭州 311112)

0 引 言

黨的十八大以來,海洋強國被持續置于國家戰略高位,國家《“十四五”就業促進規劃》提出要確保高質量就業,交通運輸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強高素質船員隊伍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制定《中國船員發展規劃(2021~2035年)》[1]。這表明,國家不斷提高對航海相關領域人才就業質量重視,從強調就業數量增加逐步轉化為就業質量提升。

高質量就業是職業院校的核心競爭力和重要生命線[2],也是衡量職業體面的重要標準。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就業市場“擠壓效應”不斷強化[3],很多畢業生愿意為就業調低薪資預期。與之相反,航海類專業畢業生呈現供不應求、逆勢超強的就業狀況。但畢業生的就業意向趨于多元化,船員職業的擇業率下降,致使航海類專業人才資源嚴重流失。

1 航海類畢業生就業現狀

本文所述航海類專業為航海技術、輪機工程技術、船舶電子電氣技術三大專業,其主要目標是培養能滿足國際公約和國家法規要求、從事海船船舶駕駛、船舶機電設備維護與管理等相關工作的專業人才,這些職業通常被稱之為“船員”。就業現狀分析主要依據國家海事局船員發展報告(自2021年起不再發布)、國際海事(中國)研究中心中國海員供求指數、各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等數據。

1.1 人才培養規模趨于穩定,但適任考試通過率偏低

全國航海類畢業生每年約14000人,從事船員職業必須獲取相應職業資格證書。通過分析,每年適任考試通過人數約4000人,本科、高職、中職的適任考試通過率均未超過50%;2016~2020年平均適任考試通過率僅為29.87%;高職與本科適任考試通過人數規模差距不大,但通過率相差15%,如圖1所示??梢钥闯觯喝瞬排囵B突現學生適任考試通過率低與辦學層次呈顯著正相關、高職院校是航海人才培養主力軍兩個主要特征。

圖1 全國航海類人才培養總體情況

1.2 專業招生形勢嚴峻,且畢業生船上就業率逐年下降

航海類畢業生職業選擇可從招生計劃滿足率、就業相關度、船上就業等方面展開分析,如圖2所示。

圖2 全國航海類各層次人才擇業統計

從招生計劃看:計劃滿足率與辦學層次呈顯著正相關,高職年均計劃滿足率為70.46%,低于全國各省招生計劃滿足率。

從就業相關度看:就業相關度與辦學層次呈顯著正相關但起伏波動較大,自2018年起就業相關度明顯下降。本科學生可從事海事機關、海運企業管理等相關崗位,其就業相關度遠高于職業院校學生。

從船上就業看:高職院校畢業生成為船員職業的中堅力量,占比達66.02%。本科、高職、中職院校畢業生上船比例分別為41.51%、62.95%、59.89%,如圖3所示。本科院校學生擇業較職業院校學生更具靈活度。

1.3 人才流失嚴重,船員職業缺口較大

航海類人才流失高層次化和年輕化,操作級崗位、本科層次流失率高。上海航交所調查研究發現,96家航運企業年度平均員工主動離職率達到18%,本科層次流失率高于???0%、本科畢業后5年內流失率超過70%[4],流失的高級船員中20~30歲間的占比達38%,二三副、二三管輪的流失率明顯高于水手、大副崗位。

參考國際海事(中國)研究中心對船員職業供需的判定與預警條件[5],作出船員供求數據畫像,如圖4所示。無限航區船員過剩而沿海航區船員不足,職務越高缺口越大,管理級缺口明顯、操作級相對充裕、支持級明顯過剩。從趨勢看:無限航區各職務從人員不足轉向人員過剩,沿海航區除大副、二副、二管輪外其他崗位依舊緊缺??紤]畢業生入職后多從水手、機工等支持級崗位開始,船員實際任職會降低職級或航區、船員換班等因素,無限航區從業人員基本趨于飽和,沿海航區缺口依舊存在。

圖3 全國航海類畢業生船上就業情況

圖4 船員各職務供求比統計分析

2 影響航海類畢業生就業的原因分析

國內外大多數學者認為,從業者的背景、學歷、家庭情況、職業特點、市場現狀等均會對職業選擇產生影響,也有學者從影響海上就業的諸多因素如薪資待遇、專業認同、政策支持、職業發展、個人職業規劃和家庭支持等進行了研究。本文從管理模式、職業特征、職業認同、薪酬待遇四方面展開分析。

2.1 管理模式復雜,福利保障不全

目前船員管理有自由船員、勞務船員和海運企業自有船員三大類[6]。自由船員以薪酬待遇為主要需求,多與用人單位簽訂航次合同或勞務派遣合同,自己繳納勞動保障,工作時間不穩定、上船時間無保障。勞務船員一般與船員管理公司簽訂合同,由公司根據航運企業安排上船時間與期限,多采用單船合同制,上船期間享受合同津貼,合同中止時一切關系中止;多由中介公司發放薪酬和繳納社保,很難享受職務晉升、職業規劃、指定船期等安排。企業自有船員一般直接與航運公司簽訂用人合同,船期船況相對穩定、工作時間與收入有保障,福利待遇、社會保險由公司繳納,職業規劃有公司配合,職業培訓、證書換領等均有專人負責。

企業自有船員在薪酬福利、職級晉升、船期船況等方面有保障,其船員隊伍相對比較穩定。而自由船員和勞務船員若發生工資糾紛、證書扣留、社保福利等涉及人社、海事等多個部門的維權,保障自身的權益比較困難;且自由船員在待派期內無收入,上船排班、換證服務、職業培訓等還需向中介公司支付服務費用等因素,導致自由船員和勞務船員的流失率大、船員隊伍不穩定等現象更為突出。

2.2 職業門檻高,職務晉升難度大

一是船員身體素質要求高。如最新《船員健康檢查要求》(GB 30035-2021)規定,船員雙眼裸視力需達到0.8及以上,但相比其他崗位其要求較高,甲板部船員視力的視野、暗適應、辨色正常,輪機部船員無紅綠色盲。同時要求患有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等十四類系統疾病的人員不得從事船員職業工作。

二是船員適任及升職要求高。以高職航海類畢業生為例,其從事船員職業必須參加海船船員三副/三管輪適任考試和實操評估,考試通過后還要取得在船見習12個月及以上的海上資歷,方能申請換取適任證書。航海類畢業生從見習、換證到任職三副/三管輪需要2~3年,適任船長、輪機長需要10~15年且還要通過兩次適任證書考試與見習期。

2.3 職業環境窳陋,職業關注度低

船員是容易被忽視的職業。據統計,2020年全國共有注冊海船船員80余萬人,各級各類院校年均培養人數僅有1萬余人,群體相對很小。船員缺少固定工作地點(船舶),在海上漂泊遠離社會視線和家庭親人,這類社會邊緣的流動工作者很少能引起公眾關注。

船員是一個艱苦的職業。除了工作本身外,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也極其艱苦。船況、航線、載貨類別等變化均會影響船員工作強度,如船舶??扛咝矢劭诘目坎磿r間只有數小時,而靠泊期間船員需要完成靠離泊準備、裝卸貨準備、物料準備、船舶值班、應對檢查等任務,海上環境變化多端、食物種類單一、船上藥物不足醫療條件缺乏、長期與家人分離等因素,使其面臨較高的健康風險和安全隱患。

2.4 薪酬優勢不大,職業吸引力差

船員工作風險大,薪酬期望相比陸地工作高,一般認為如兩者相差低于五倍,船員會轉向陸地發展[7]??紤]船員在船期間食宿、勞保用品等基本由公司提供且船上也無消費渠道,認為其消費地點基本為國內,但需考慮匯率影響。對照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人民幣匯率等數據,以船上不同職務薪酬進行海陸工資倍比分析:管理級均能維持在5倍以上;操作級均未達到5倍,最低為1.35倍,薪酬待遇幾乎與陸地持平;2016~2021年間高級船員海陸工資倍比均低于5倍;薪酬待遇更低的水手、機工、實習生等船上崗位基本喪失優勢,如圖5所示。

圖5 2010~2022年海陸工資倍比情況

3 提升航海類畢業生就業質量的思考與對策

3.1 強化專業教育,增強學生使命感

專業認同、職業認同是航海類學生從事船員職業的原動力。各院校應響應國家號召,使航海教育與國家政策同向同行。一是推動技術技能與職業素養并重的“課程思政”教育改革,增強學生職業認同。在注重航海類學生的職業技能、綜合素養培養的同時加強學生自我認知,通過實施課程思政改革將海洋強國[8]、教育強國落實到專業教育,通過完善職業規劃、樹立正確擇業觀,科學指導其家屬客觀認識船員職業。

二是根據學生意愿設置水上、岸基兩個不同教學方向,滿足專業學生學習和個人發展需求。根據專業方向和學生規??紤]師資、設備等配備和課程安排,如水上方向應嚴格按照國家海事局相關要求進行師資和設備配備,通過畢業船上崗位實習代替畢業論文設計;岸基方向可酌情降低或者減少開設相關職業認證類課程,增加專業導論、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創新創業等課程。有利于提升師資、設備利用效率,同時也規避不同意愿學生同班教學時的眾口難調問題。

三是建立“家?;ネā睓C制,讓家庭和社會認可船員職業。職業院校以實現共同富裕為目標,積極響應山海協作、東西協作等政策招收西部、山區等學生。航海類專業向全國地區、尤其是山區和西部地區大量招生,亟需通過“家?;ネā睓C制讓學生家庭了解航運行業、認同航海事業、認可船員職業,通過樹立知識改變命運、技能富裕家庭的典型案例實現航海教育扶貧扶志,從而形成人才培養目標針對性強、學生就業意向穩定、家屬鼓勵上船就業航海教育新格局。

3.2 優化船員服務,提升船員幸福指數

一是從便民服務角度優化船員業務“一站式”服務,將船員業務與其他業務辦理置于同一平臺。針對船員考試報名操作難、換證申領不熟悉等問題,建議以國家政務服務平臺為入口,將交通運輸部海事局“船員電子申報”“船員遠程培訓”等模塊與醫療保障、學習教育等模塊置于同一平臺,實現船員職業培訓報名、職業資格證書申領、服務資歷填報、船員綜合信息查詢等業務與個人其他業務“一站式”辦理,將船員職業與其他職業置于同一層次,提升船員職業平等性和幸福指數。

二是規范船員管理體系以保障船員基本權益,引導船員正確認識穩定與流動的關系。自由船員和勞務船員多將自己擺在被雇傭角色,過分看中薪酬而看待問題較為簡單和短期,往往呈現出頻繁流動但待遇未必滿意的怪圈。船員管理公司應當落實船員管理服務主體責任,為簽約船員提供福利保障、換證服務、職業規劃指導等利于船員個人發展的相關措施,覆蓋船員見習、晉升、履職等環節,完善船員職業終身教育建設管理,讓船員有歸屬感。在此基礎上引導船員保持穩定發展的狀態,培養其良好的心理,提升其業務技能,形成“公司-船員”命運共同體,實現船員與公司雙贏。

3.3 完善保障制度,促進職業穩定性

一是落實優惠政策,提升職業認可。如參考國際慣例調整船員與岸上工作者同等納稅的規定,實行個人所得稅免征或減免等優惠,提升船員職業吸引力。針對船員在待派期僅有基本保障繳納而無工資收入的情況,應當按有關政策由用人企業為在勞動合同服務期內的待派期船員支付不低于所在地最低工資標準的薪酬。

二是優化職稱評聘,建立符合船員職業的職稱制度?,F行船舶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雖有高級船長、高級輪機長并增設了正高級船長、正高級輪機長,但相比其他專業技術系列,其評聘要求仍舊過高??蓞⒖紘液J戮謱⒋瑔T職級劃分為支持級、操作級、管理級三個層次,對應設置專業技術職稱的初級、中級和高級,優化航區、噸位、功率等與崗位服務相關要求條件,適度調整相關業績要求,如評定高級船長需滿足的業績成果之一(從事船舶專業技術工作滿28年,在船時間累計滿216個月,安全記錄良好,在行業內有一定影響,并被同行專家所公認)應酌情予以優化,便于操作和執行。

三是完善保障船員權益法律體系,提升職業穩定性??筛鶕袌霏h境、人才缺口等適時出臺船員職業薪酬指導意見,提升支持級和操作級船員的最低待遇,保障從業積極性。結合《勞動法》《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等出臺船員職業服務相關法規,明確法律責任與救濟途徑[9]、船員保障標準,規范企業用工制度與船員生活環境,保障其在船工作生活質量,保證船員維權與合理訴求的渠道暢通。

3.4 推廣航海文化,提升職業認可度

一是應樹立典型,弘揚航海精神、傳承航海文化。充分整合并發揮中國海員工會、海員俱樂部的影響力,將世界海員日、中國航海日等船員職業的傳統節日從公告層面深入到社會群體,以主題活動、職業體驗、技能比武、媒體宣發等多種形式拉近社會公眾與航海、船員的距離。

二是加強航??破?。通過“走進校園”線下方式,向幼、小、中、高等學生開展“航海第一課”科普活動,組織航海夏令營、實習船出訪[10]等活動,讓青少年了解海洋教育和航海文化;還可通過“走上網絡”線上方式,以短視頻、慕課、推文等多形式向全社會展現船員的工作和生活場景,讓公眾認識航海、認可船員。

4 結 語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加快和國際航運市場東移,交通強國和海洋強國等國家戰略的實施都需要素質高、技術硬、穩定性高的航海人才,而航海人才高質量就業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根本保障。高質量就業不僅涉及航海從業者本身,也與培養院校、行業影響、管理機制、社會保障、文化認可等方面息息相關。因此,亟需將航海人才就業管理提升到更高層面,出臺相關法律法規等以增強職業吸引力,優化船員培訓與管理機制以增強職業就業適應力,普及推廣航海文化以提升職業知曉度、認可度和支持度。

猜你喜歡
航海船員畢業生
9歲的高中畢業生
我國注冊船員超170萬
你根本不知道,這屆畢業生有多難
大航海爭霸
一個沒什么才能的北大畢業生
闖海盜老巢接船員
古代航海有多牛
航海博物館
論船員在海事污染中的刑事責任
最“叛逆”的畢業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