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3-02-23 20:12李子錚
關鍵詞:中華政治傳統

李子錚

(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天津 300350)

中華傳統文化流傳千年,其中優秀者為古人智慧的結晶,我國民族文化的精華,蘊含著豐富且有益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 年對中華文化的重要性作出明確指示,他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在五千年的歲月中,中國的傳統文化孕育出如兼愛非攻、天下大同、腳踏實地等積極向上的優良品格與倫理準則。將這些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能夠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指導理念,還將發揚仍然適用于現代生活的優良品格與倫理準則,提升我國整體國民素質[1]。

網格的質量直接決定計算結果的精度,根據流體傳熱問題的精確模擬的思想,模型采用ICEM軟件作結構化網格劃分,如圖3所示,并對管子周圍進行加密處理,以確保傳熱模擬的準確度.輻射板分為冷凍水流域、管壁和鋁板、空氣層和金屬天花板四個部分劃分網格,不同部分的交界面設置為interface,確保數據的傳遞.網格整體質量高于0.6以上,收斂性顯著.

(2)個體獨立,獨董在監督上市公司進行決策的過程中發表客觀意見必須做到個體的獨立性。即獨立董事必須獨立于公司中董事會的團體,并代表著中小股東的合法權益。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

(一)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中汲取豐富的養分,以倡導和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蓋了大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內容,將這一部分優秀的傳統文化教育元素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環節之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體質量和水平,也可以進一步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內容和形式,充分彰顯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價值和地位[2]。

例如,中華傳統文化強調家庭的重要性和親情的價值,這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愛國家、愛集體、愛人民”的價值觀念是一致的。再如,中華傳統文化注重禮儀和道德規范,孩子要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等,這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誠實守信、友善禮貌、敬業奉獻”的價值觀念相符合。此外,中華傳統文化中崇尚忠誠和榮譽感,強調忠于國家、保家衛國等,這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愛黨愛國、忠誠勇敢”的價值觀念相一致。

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可以挖掘出眾多與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符的理念。援引這些理念,既能加強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感,也能夠豐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

(二)提升文化自信

另一方面,二者融合的廣度存在不足。具體而言,傳統文化與高校學科融合的數量與種類嚴重不足,僅僅體現在思想政治類學科中,而忽略了學科交叉融合對教學效果與育人效果的提升。在當前高校開設的各個學科中,除了專門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的思想政治課程外,其余的各類學科專業課很少涉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大部分高校對專業課程進行設計時沒有考慮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導致大學生在多數的學習時間中無法接觸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知識。

2)含藥紙片的制備:取一定數量的濾紙片(直徑6 mm),分別加入上述制備的不同濃度藥液,完全浸泡紙片 2.0 h,吹干,高溫滅菌 30 min,取出放在紫外通風櫥中吹干備用。用相同的溶劑浸泡紙片同法操作,作為陰性對照。

例如,明代顧炎武提出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便界定了傳統文化視角下的個人責任,能夠激勵高校學生熱愛祖國;又如,宋代陸游以“位卑未敢忘憂國”表達了自身雖處微末,但不忘愛國的責任感與奉獻意識,有益于在學生心間根植愛國主義精神。自古以來,中國人便擁有強烈的愛國精神。而在現代,習近平總書記更明確提出,要將自己對國家的熱愛和對人民的熱愛,融入到自己的事業之中,將愛國精神擺在至關重要的位置。

當白雪飄零,雪花紛落時,對孕媽媽而言,一年四季中最難熬的時節到了。地處幅員廣闊的中華大地,不管是冬日陰冷的南方還是室內外冰火兩重天的北方,孕媽媽都會提起十二分的精神,來迎戰冬日的考驗。保暖、飲食、疾病、出行,相比較其他三個季節,冬日里孕媽媽在各個方面都會感覺有所不便。

(三)澆筑愛國精神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個人道德水平有著極高的要求,其中愛國思想一直作為傳統文化的最高行為準則規范著人們的行為與言語。在傳統文化中,也存在著大量與愛國精神有關的格言警句與名人故事,將此類素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夠澆筑愛國精神,凝聚高校學生對國家的認同感[4]。

三是加快中西部地區金融服務體系發展,推動地區之間的技術轉移和擴散,促進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和產業結構的合理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經過五千年的歷史洗禮后留存的寶貴精神遺產,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也與中華民族的命運休戚與共。掌握優秀傳統文化的古人帶領的中華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并曾一度站在世界頂峰。盡管近代中國曾經歷無數苦難折磨,一度面臨生死攸關的境地,列強侵略、民不聊生,但隨著新中國的建立,中國正在民族復興的路上砥礪前行,并不斷在世界舞臺上綻放屬于中華民族的光彩。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與傳統文化融合不充分

大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作用知之甚少。一些大學生掌握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識十分有限,除了初高中接觸到的文科類課程教學會涉及這些知識外,其余課程并沒有過多涉及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尤其是在進入大學后,大學生本身未予以相關領域學習足夠的關注,導致他們缺乏自發學習中華卓越傳統文化的意識和實踐行動。這直接導致部分高校大學生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識匱乏,降低了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7]。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國人民珍貴的精神財富,更是我國文化亮眼的底色。將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夠在長久地學習傳統文化知識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浸潤學生,幫助學生重拾并不斷提升文化自信[3]。

(二)傳統文化視域下的教學方式缺失

得益于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與黨中央、國家的高度重視,中華傳統文化的學習熱潮方興未艾,愈來愈多的高校重新重視傳統文化,并積極推動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緊密結合。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之間的隔膜短時間難以消除,傳統文化視域下的教學方式尚在摸索當中。

當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傳統文化教學方式單一,很容易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產生審美疲勞,在日常的教學過程和校園活動中,只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一些簡單的引用,如在教學過程中一成不變地套用古代的典籍作為課程的內容,或是在日常生活中簡單地舉辦古詩詞朗誦大賽等,均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簡單引入。盡管在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極個別思想政治教師尚未全面理解這些傳統文化的歷史背景、實質內涵和具體作用。同時,一部分思想政治教師也沒有深入分析和解讀其中蘊含的內容,這導致了大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產生了興趣不足的現象[6]。

(三)高校學生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有待提升

目前高校學生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有待提升。在現代社會的快節奏生活和信息爆炸的環境中,很多學生更加關注當下的流行文化、科技和娛樂,對我國特色傳統文化以及相應民族精神的理解尚且處于淺層。但是實際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作為全體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依然蘊藏著豐富的文化財富,依然充滿著積極向上的蓬勃朝氣,這對于培養學生綜合素養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有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學習觀念。

在教育領域,思想政治教育與傳統文化之間的結合仍有改進空間。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與傳統文化的密切結合程度尚未達到理想水平。在課堂教學中,二者存在明顯的撕裂感,往往表現為教師引用的傳統文化素材缺乏系統性與深刻性。零散的傳統文化,難以進一步闡明思想政治知識,甚至會使學生產生贅余之感,即將該素材去除,教學效果仍舊不變。同時,系統性與深刻性的缺失,也使得高校學生難以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格物致知”缺少了“格物”這一關鍵環節,“致知”也就無從談起,高校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學習成果也就只能停留在紙面上[5]。

此外,每個高校的所在地,都有其獨特的傳統文化資源,高校與教師均可以結合當地的歷史、風土人情等,開展相關的研究和調查,讓學生了解并體驗本地的傳統文化特色。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傳統文化融合的同時,增強學生對高校的認同感與歸屬感。

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實現路徑

(一)挖掘傳統文化資源,豐富教育教學內容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至今,依然散發著勃勃生機,亙古彌新,熠熠生輝,內涵豐富多樣,包含著深刻的人生智慧和道德價值觀。教師通過挖掘傳統文化資源,可以為教育、教學的全過程提供更加多元化、深入的教學內容,豐富學生的知識體驗和思想內涵[8]。

傳統文化中有許多經典文本,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并根據閱讀后的個人觀感,解讀思想政治課程中的相關知識點,探究傳統文化中的思想和價值觀,引發深入的討論和思考。除經典文本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傳統節日和習俗作為教學切入點,這些傳統文化習俗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更易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增強思想政治課程教育教學全過程中,學生對傳統文化的體驗和理解。

8月5日,國際母嬰用品專家貝親在北京BVLGARI酒店舉行“My precious臻寶之旅鋼琴演奏會暨貝親&京東母嬰奶爸盛典”啟動儀式。這場視聽盛宴吸引了300組熱情前來體驗的準媽媽和準爸爸家庭。

徐琳婕,筆名煙火。1984年生于浮梁,教師?!缎腔稹犯×后A驛長。有詩歌、散文散見于《江西工人報》《高中生之友》,并入選多個選本。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與中國歷史脈絡緊密相關,將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能夠使學生正確看待文化發展與國家命運的辯證關系,意識到傳統文化在國家發展演變中所具備的積極作用,從而促進學生形成對傳統文化的正確理解。

發掘傳統文化資源需要高校提供適當的支持和資源,同時,教師應強調傳統文化與現代思政教育的關聯和融合。使傳統文化資源能夠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和學習需求相銜接,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需要的人才。

(二)基于傳統文化視角,優化思政教育教學方式

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難以適應轉型期高校教育環境的變化,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豐富,文化藝術形式眾多。因此,要重新尋找到一條適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高校思政課教育發展的道路,有必要基于傳統文化視角,從豐富的文化內容中抽絲剝繭,篩選出有益內容,以優化思政教育教學方式[9]。

第一,采用案例分析法。在教學中引用經典文獻、古代名人言行等,通過案例詳細介紹傳統文化,讓學生在研究思想政治理論的同時,深刻理解傳統文化的智慧和價值觀。第二,以史為鑒。通過講述歷史中的經典事件和人物,引導學生從傳統文化的角度審視當今社會和個人發展,啟發學生思考和反思現實問題,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第三,開展實踐活動,踐行“格物致知”。組織學生參加傳統文化活動,如書法、民樂、傳統舞蹈等的學習和表演,進一步豐富傳統文化教學的主要內容和形式,積極開展各種類型的傳統文化主題教育活動。第四,倡導道德品行培養。傳統文化注重道德修養,教師可以通過講解傳統的道德觀念和價值理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情操,在日常生活中踐行傳統文化的道德準則。

通過以上的優化思政教學方式,使傳統文化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并且更貼近學生的實際需求和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認同,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和人文素養。

(三)舉辦校園傳統文化活動,提升學生認知水平

舉辦校園傳統文化活動是提升學生認知水平的有效途徑,可以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熱愛,拓寬他們的知識視野。

從營造環境氛圍角度,高??梢越M織傳統文化展覽,包括展示傳統藝術品、手工藝品、文物等,為學生提供了解傳統文化的機會。還可以邀請專家進行講解,介紹傳統文化的歷史、內涵、特點等,并設置互動環節,增加學生的參與度和體驗感。這樣的活動可以提供深入的學習機會,通過實踐和文化體驗,幫助學生全面系統地了解傳統文化。高校以組織學生參加傳統文化比賽,如詩詞、筆談、演講等比賽,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同時,可以組織傳統舞蹈、戲曲、音樂等表演,展示學生的才藝和對傳統文化的理解。通過實際體驗和互動參與,提升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水平。這樣的活動不僅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還能夠培養他們的審美情趣、道德意識和文化自信心。

四、總結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影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因素,將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能夠提升高校學生文化內涵,并從傳統文化視角幫助學生理解思政知識,進一步豐富學生的頭腦思維,開闊視野。本文立足于多個教育視角,深刻分析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刻研究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本質和內涵,詳細分析了高校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各類問題。提出挖掘傳統文化資源、豐富教學內容,基于傳統文化視角、優化思政教學方式,舉辦校園傳統文化活動、提升學生認知水平三點具體融合路徑,以期為相關人士提供有益參考。

猜你喜歡
中華政治傳統
飯后“老傳統”該改了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
“政治攀附”
“政治不純”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老傳統當傳承
口耳相傳的直苴賽裝傳統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