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造地質學》課程思政的教學模式研究

2023-02-24 07:46張以晨于成龍
關鍵詞:專業知識育人思政

盛 儉,張以晨,于成龍

(1.南京工業大學 交通運輸工程學院,南京211816;2.長春工程學院 吉林應急管理學院,長春130012)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思政課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2016年12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1]。就理論層面和實踐層面,指明了建設課程思政是新時代高校育人的必然選擇。2019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提出要“建成一批課程思政示范高校,推出一批課程思政示范課程,選樹一批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和團隊,建設一批高校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范中心”[2]。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頒布《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強調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體系,詳細指出了理工類以及實踐類課程的課程思政目標,這也標志著將進入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階段[3]。高校教師在傳授學生科學知識、訓練學生科研能力的同時,實現將專業育人和思政育人同頻共振,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是踐行立德樹人使命的重要內容。建設好課程思政,關乎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構造地質學》是地質學的一門分支學科,是地質學科最重要的基礎課程之一,其主要的研究對象是“地質構造”?!暗刭|構造”是指組成地殼的巖石、巖層和巖體在內、外動力地質作用下發生的變形與變位,而形成的各種現象(構造),諸如褶皺、斷裂、劈理以及其他各種面、線狀構造等。在“地質構造”的研究、分析以及學習中蘊含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如何把這些思想政治元素潤物無聲地融入課堂知識學習、實驗技能訓練、野外課程實踐等教學環節中,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

本文以南京工業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構造地質學》課程為例,探討如何將課程思政融入地質類專業課程的教學中去。

一、《構造地質學》課程思政存在的問題

課程思政是一種融合協同效應的新型教學理念和模式,要求在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下,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元素融入到專業課程中,使各類專業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并且同行?!稑嬙斓刭|學》作為一門專業課程,做好課程思政必須要深度挖掘構造地質學專業知識體系中所蘊含的思政內容,主要包括思想價值的引領、精神內涵的凝練,在此前提下拓展課程的深度和廣度,突出課程的知識性、時代性、人文性和引領性。而目前在構造地質學這類專業課程中,探索推進課程思政工作仍存在一些問題。部分教師對課程思政的理解和把握還不夠到位,時常將其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相互混淆,認為專業課教師只需要傳授專業知識,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師的授課任務,與專業課教師沒有關系。造成這種混淆的主要原因是還沒有充分認識課程思政的實質是一種課程觀,而不是具體課程,專業課同樣具有立德樹人的責任。有些教師多年來養成了固有的授課方式,迫于教學任務的壓力等原因,教學內容仍過度注重知識的理論性、完備性,沒有關注到教學內容中蘊涵的隱形思政資源,在傳授知識時沒有深入挖掘、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些教師在課程思政的實施過程中,缺乏深入思考,沒有做好教學設計,或不夠注重方式方法,思政元素與專業知識講解、實踐能力培養之間的有機滲透路徑尚未形成,導致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課沒有有機融合。另外,實習指導教材中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存在真空領域,實習指導教材欠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引領,大多實習指導教材仍以專業知識和實踐操作為主,而且在思政元素挖掘與嵌入方面缺乏有效案例。實際上,開展課程思政建設,一定要明確其并不是課程“去知識化”,也不是簡單地增設一項課程內容或活動,而是需要教師對專業知識內容重新梳理、挖掘各知識點中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將其進行凝練,以此為基礎優化課程內容、完善教學計劃、修訂課程教材,從而將課程中所含的思政要素充分、自然地融入到整個教學過程中,最終實現專業知識的教授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統一。

二、《構造地質學》課程思想政治元素的挖掘

(一)人物元素

在構造地質學科的發展過程中,涌現出了一大批能吃苦、肯擔當、講奉獻的構造地質學家。如翁文灝完成了我國地質學領域的很多第一,他是中國第一位地質學博士,編制了我國第一本《地質學講義》、第一張彩色地質圖、第一部地震專著,同時他也是第一位對中國煤炭按其化學成分進行分類的學者、燕山運動及與之有關的巖漿活動和金屬礦床形成理論的首創者;李四光提出了地質力學,為構造地質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還對中國大量的地質資料進行了總結歸納,提出了我國的大地構造學說;黃汲清基于大地構造多旋回及造山旋回等理論,對我國大地構造單元進行了研究并作出了劃分,編制了我國大地構造單元劃分圖,為我國歷史地質分析法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基礎;張文佑引用深斷裂概念研究我國區域構造特征,提出了“斷塊構造學說”[4];張伯聲、陳國達、馬杏垣等分別提出了“地殼波浪狀鑲嵌構造學說”“地洼構造學說”“解析構造學”等;丁國喻、鄧起東等詳細研究了我國的活動構造分布情況并對活動構造與地震的關系做了詳細的分析,為我國重大工程的建設提供了重要的構造資料。引入這些構造地質學先輩的事跡,可以厚植學生的家國情懷、職業擔當及專業自豪感,教育引導他們養成刻苦鉆研、堅持不懈的科研理念,加深學生對地質學的理解,將思政要素植入到各專業知識發展歷程的講解中,豐富地質學課程的思政教育內容。

(二)哲學元素

構造地質學作為地質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是一門主要研究巖石圈內地質構造的時空分布及特點,分析其成因機制和演化規律的學科,從現狀重塑原型,從現今反推演化,揭示客觀世界的內在規律,也蘊含了很多哲學觀點。比如,水成論和火成論,水成論認為水對地表的改變起決定因素,火成論把“地下熱火”看成地質現象的主要動力,其實可以辯證地看待,兩者都是地質變遷的動力因素;均變論與災變論,均變論認為地質過程是連續的、漸變的,災變論認為地質歷史時期發生過多次巨大的災變事件,形成了多次生物大滅絕,地質歷史的發展與這些突變的巨災事件密切相關,事實上過分強調其一都是不準確的,二者應該是辯證統一的,在每一個災變事件中不應只看到生物的滅絕,也應看到生物的進一步進化;構造地質學中構造應力基礎部分的應力——應變曲線體現了唯物辯證法中的質量互變規律[5],具體表現為可恢復的彈性變形在應力超過屈服應力時,可轉變為不可恢復的永久變形;巖石的性質在不同的構造層次中會從彈性轉換為彈塑性甚至塑性,這說明事物的性質在不同環境中是可以改變的?!稑嬙斓刭|學》中還蘊含著大量值得進一步挖掘的哲學觀點,可以應用到該課程的思政教育之中。

(三)實踐元素

實踐環節是對課堂教學的深化和應用。通過實驗制圖及對形變參數等測量、推算,教育學生深刻理解實驗目的,嚴格遵循實驗規章制度,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鍛煉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有助于學生養成科學嚴謹的學風;在野外實習環節,可以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作風和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在實踐環節中教師和學生共同翻山越嶺、風餐露宿,以身作則為學生塑造為了熱愛的事業可以任勞任怨的人格榜樣;通過各類地質地貌景觀的觀察和講授,可以激發學生對祖國山川和礦產資源起源的探索,提升學生的地學審美素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介紹復雜地質條件下我國地質學家是如何應用專業知識提出最佳的解決方案,成功建立起如青藏鐵路、港珠澳大橋等超級工程,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時介紹即將建設的新藏鐵路、川藏鐵路等工程將會面臨什么樣的地質問題,激勵學生對專業問題進行思考,激發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動力;在講授地質構造引發的災害時,可以引入真實案例,如8.0級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使得學生在更好認知地質災害的影響因素的同時,思考人類工程活動與地質災害之間的關系及人與自然的關系,提高學生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意識,培養保護生態環境的使命感[6]。組織學生游覽地學遺跡、參與野外地質類項目,在介紹各類地質景觀或地質現象的同時可以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激發學生對祖國河山的熱愛。比如組織學生參觀長興金釘子地質公園,介紹金釘子剖面確定的意義,以及老一輩地質學家如何在艱苦的工作條件下完成了該剖面的研究,使其研究成果得到國際上的認可,最終將古生界與中生界的標準剖面確立在我們國家;比如邀請老一輩的地質專家與學生一起游覽有特色的地質公園,由老一輩地質專家給學生講述他們年輕時候在野外工作的苦與樂,以及老一輩地質學家對祖國以及事業的熱愛。通過實踐、實習、參觀等方式更好地將思政過程融入到地學教學中。

三、課程思政融入教學的思考

(一)發揮好主體作用

授課教師的主體作用發揮對課程思政的效果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高校專業課教師,除了要掌握大量專業知識,還必須要政治素養過硬,主動承擔起育人責任。教師要堅持正心、修身,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以“黃大年”為榜樣,學習他至誠報國、敢為人先、甘于奉獻的高尚情操。課程思政要求教師做更深層次準備,備課既要“向內看”,厚積薄發、深度耕耘,又要“向外看”,樹立全球視野,還要“向前看”,盯住學科前沿,把握發展趨勢。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進先進的知識文化、引領高尚的精神思想、引導新時代的意識理念,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知識教育高度統一,把育人貫穿于全過程、覆蓋在全人群、體現在全方位。教師要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幫助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真正發揮專業課程中人文資源的育人功能,有力推進《構造地質學》課程思政建設。

(二)設計好教學體系

做好課程教學設計是將思政教育融入到專業課教學中的前提,最直接的體現是編制融入課程思政內容的教學大綱。編制的教學大綱不僅要有明確的思政內容,而且要針對性強,具體體現在明確課程思政的要點、內容、要求和方法,同時要構建課程思政教育管理規范,明確德育元素及其內涵,使課程育人目標更加清晰、具體[7]?!稑嬙斓刭|學》教學大綱編制時,既要考慮本課程的專業特點,也要深挖各知識點的思想政治元素,提煉思想政治教育要點,凝練合適的教學方式,使得思政內容可以和專業知識深度融合。為了進一步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可以在課堂上通過討論、演講、辯論等方式考查學生對課程思政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可在考試內容中增加部分思政內容,比如對環境保護、工程安全等的責任感等,可將這些內容融合到考試內容中。

(三)挖掘好思政元素

目前大部分的構造地質專業教材都以知識教學為主,沒有增加思想政治元素內容,對思想政治元素的挖掘和提煉還不夠。教師要加強教材選擇把關,將教材作為有機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載體。在教學中也要特別注重思政元素的積累,從與專業知識契合度比較高的名人軼事、新聞熱點等中提取思政元素,不斷豐富思政教育的內容,并將其納入教材。思想政治教育要緊密結合課程的教學目標和課程內容,將理想信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職業理想和道德教育等有機融合到專業知識技能傳授中,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統一、教書與育人相統一。

(四)避免陷入誤區

課程思政在內容上要避免教條主義的陷阱,不能將《構造地質學》這門專業性很強的課程打造成、改造成一門新的思政課,而要使《構造地質學》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在實踐上要避免形式主義的弊端,課程思政不是一個空洞的口號,而是要進行具體的教學實踐活動,一方面要堅持《構造地質學》自身的課程特色,遵循學科的發展內容與基本規律,另一方面還要貫徹課程思政觀念和內容,促進兩者的有機融合,積極尋找新的立足點,探索新的實踐方式。在方法上要避免灌輸說教的窠臼,在講授思政教育元素時,要注重教學方法多樣化,可以選擇運用案例教學、演示教學、啟發教學、討論教學等多種方法,將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教學過程,促使思政教育滲透到教學的每個環節[8],切實保證課程思政的效果。在評價上要避免指標單一的問題,當構造地質學作為一門課程思政來講授時,其評價要將思政課程和構造地質學專業課程兼顧,并且以構造地質學的專業知識評價占主導地位,而思想政治評價只占一定部分的比例。

四、結語

課程思政的實質是圍繞“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結合”的課程目標,細化隱性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有機融入到教學的各環節、各方面,實現立德樹人育人目標。本文圍繞《構造地質學》課程思政建設存在的問題,就如何挖掘、凝練《構造地質學》課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和如何將課程思政融入《構造地質學》教學過程提出了幾點思考。由于認識的不足,《構造地質學》課程思政建設還需要持續加強和改進,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塑造學生的地學思維和科學精神,最終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

猜你喜歡
專業知識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傳播專業知識,啟迪成長智慧
軟件技術專業知識地圖的應用研究
如何判斷你的老板是個“精神病”
“珠”育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