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成長道路對當代青年的啟示
——基于習近平成長歷程系列采訪實錄的分析視角

2023-02-24 19:06肖揚偉
內蒙古電大學刊 2023年6期
關鍵詞:梁家實事求是群眾

肖揚偉

(贛南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西 贛州 341000)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國家事業興旺發達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重視青年工作,關心青年成長,對青年一代寄予殷切期望。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發出號召,希望廣大青年立志成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1]的新時代好青年。青年是整個社會中最富朝氣、最富夢想、最富創造力的力量,是實現我國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读暯降钠吣曛鄽q月》《習近平在正定》《習近平在廈門》《習近平在寧德》《習近平在福州》《習近平在福建》《習近平在浙江》《習近平在上?!返劝瞬坎稍L實錄,生動地記錄了習近平總書記成長的道路,深刻展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品格,為廣大青年成長成才提供了諸多有益的經驗與啟示。廣大青年要學懂弄通采訪實錄,從中汲取豐富的精神養料和前行力量,努力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一、堅定執著追理想

理想是對社會和發展目標的向往和追求,信念體現為實現理想過程中的意志力。理想信念是相輔相成的統一體。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成敗。沒有理想信念,就會導致精神上‘缺鈣’?!盵2]理想信念具有強大的精神力量,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就能經得住各種考驗,才能走得穩、走得遠;沒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堅定,就難以經受風吹浪打,容易滋生各種私心雜念,關鍵時刻還可能臨陣脫逃。

青年應當志存高遠。1969年初,不滿16歲的習近平響應國家“知識青年到農村去”的號召,主動報名來到了陜北革命老區插隊。在七年的知青歲月中,青年習近平眼光所及都是荒涼而又溝壑縱橫的大山,多數群眾過著貧困的生活,正所謂“肥正月、瘦二月,半死不活三四月”,家家都是“糠菜半年糧”,大山阻隔之下的村民知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精神生活極度貧乏。村民的這種生存狀況對青年習近平的心靈觸動極大,他萌生了一個最樸素的理想:“我很期盼的一件事,就是讓鄉親們飽餐一頓肉,并且經常吃上肉?!盵3]在梁家河艱苦的勞動之余,習近平閱讀了大量的馬克思主義文獻,經過一番批判性的思辨,進一步明確了自己的選擇和理想,“最后感到只有社會主義能救中國,共產主義理想是偉大的,要做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4]。離開梁家河時,經歷七年歲月磨礪的習近平把實現理想與未來的職業聯系起來,“今后如果有條件、有機會,我一定要從政,做一些為老百姓辦好事的工作”[5]346。為老百姓辦好事,與今天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一脈相承,是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表現。

青年要在苦干實干中實現理想。理想若是停留于坐而論道,就會變成空想。時任廈門市副市長的習近平在給大學生朋友張宏樑的畢業臨別贈言中寫下“志存高遠,行循自然”八個字,并交代“這八個字,你要好好體會,立志的同時,要務實、要實干”[6]200。務實肯干、埋頭苦干是習近平對青年的期望,也是他成長經歷的經驗總結。在梁家河,為了改善當地百姓的生活,青年習近平從零開始,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帶領村民打淤地壩、修村道、辦夜校、辦鐵業社和縫紉社、辦沼氣、打水井,“雖然很苦很累,但他不在乎,他真心實意想為梁家河做一些事情”[5]187。清華大學畢業后,習近平在中央軍委辦公廳工作了三年,毅然選擇去基層工作,許多人對此不理解,習近平淡然地說:“只想著過舒適的生活,是平庸的追求。我是準備入‘苦?!??!盵7]21在河北省正定縣,習近平根據正定的區位優勢,提出了發展“半城郊型”經濟的路子,開了全省“大包干”的先河,實行科技興縣、工業興縣、人才興縣、旅游興縣,奠定了正定縣經濟起飛的基礎。在廈門,習近平引用孫中山的“不要立志做大官,而要立志做大事”勉勵自己,他跑遍廈門全島調研,制定了廈門市未來15年的規劃,提出“提升本島,跨島發展”的戰略,成立廈門經濟信息中心、治理筼筜湖、建同安興建銀城啤酒廠,“不管大事小事,只要是組織決定的,他就盡力去干,而且能把事情干好”[6]7。領導福建全省工作時,習近平響亮地提出要牢記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建設“生態福建”“數字福建”,在全國率先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推行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治理“餐桌污染”,“只要有利于福建發展、有利于民生的事項,他都認真抓”[8]。他被老百姓親切地稱為“百姓省長”。廣大青年向習近平總書記學習他堅定執著追理想的信念,就要樹立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既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將理想信念化為服務人民的實際行動,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實踐中貢獻青春力量、書寫青春篇章。

二、實事求是闖新路

實事求是的最初含義是對典籍或文獻的真假對錯做嚴謹的甄別,后發展為做人和治學的一種態度和價值觀。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是貫穿中國共產黨全部理論的生命線。早在延安時期,毛澤東就對實事求是有過精辟的論述,他指出一些同志不了解下情卻擔負領導工作,這是一種“異常危險的現象”,倡導共產黨員要成為實事求是的模范。要做到實事求是,前提是要深入實際,了解實際,而調查研究就是了解實際的最好方法。毛澤東指出:“要了解情況,唯一的方法是向社會做調查,調查社會各階級的生動情況?!盵9]789他還指出了要做好調查研究要眼睛向下,不要昂首望天;要開調查會,不要道聽途說。勇闖新路和實事求是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實事求是是勇闖新路的前提和基礎,勇闖新路是實事求是在實際工作中的具體體現。

青年應當深入實際,做到實事求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有實事求是的態度才能重視深入實際、了解實際。要了解實際,就要掌握調查研究這個基本功?!盵10]在梁家河插隊的七年,習近平同那里的群眾吃住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對基層的情況有了深入的了解,這對他以后的人生之路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習近平曾說過,七年的知青生涯最大的收獲是“讓我懂得了什么叫實際,什么叫實事求是,什么叫群眾。這是我獲益終生的東西”[5]401。只有深入實際才能懂得什么叫實際,習近平在梁家河發現,與我國的南方和東北草木茂盛不同,陜北森林覆蓋率低,樹木稀少,農民燒柴都是一個很大的生活難題。為此,他不遠千里前往四川學習沼氣技術,帶領村民辦沼氣,以解決村民“燒柴難”的問題。到正定縣工作后,習近平通過調查研究了解到正定是一個“高產窮縣”,每年上交給國家的征購糧達到3800萬千克,老百姓卻吃不飽。得知情況后他力主向上級反映,縣委班子其他成員怕犯錯誤而加以阻攔,習近平據理力爭:“實事求是是我們黨的光榮傳統,怎么會犯錯誤?”[7]6最后他做通了班子成員的工作,如實向上級反映了基層的真實情況,使正定的征購糧減少了1400萬千克,1年就徹底解決了農民的溫飽問題。針對福建省寧德地區百姓希望修通福溫鐵路、開發三都澳港口、撤地建市的“三大目標”,習近平在1個月之內調研了寧德所有的9個縣市后,給一下子想抱“金娃娃”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澆了一盆冷水,提出了“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的思想,指出寧德的發展不能有超越現實的想法,而要根據這個地區的實際情況,一步一個腳印做事情。習近平到上海后,面臨著開好市第九次黨代會的任務,時值陳良宇案件發生不久,在黨代會的報告中對過去經濟社會發展的一些提法如何處理的問題,考驗著新領導班子的智慧。習近平堅持實事求是,指出過去一些好的提法、做法還要繼續堅持,不能因人廢言,在上海市黨代會報告中沿用了“大力實施科教興市戰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等提法,黨代會成功召開,通過黨代會達成了共識、凝聚了人心、振奮了精神。

青年要敢闖新路、敢于創新。習近平總書記盛贊青年“是社會中最有生氣、最有闖勁、最少保守思想的群體,蘊含著改造客觀世界、推動社會進步的無窮力量”[11]。無論身處何處、擔任何職,習近平都敢闖敢試、勇于創新。在梁家河插隊時,習近平在《人民日報》上看到四川推廣沼氣的新聞,自然想起了在陜北辦沼氣,但當時一些村民認為陜西和四川的氣候和土質不一樣,在陜北辦沼氣難以成功。習近平沒有退縮,設計施工,經過不斷實驗,終于建成了陜西第一口沼氣池,打破了“沼氣不過秦嶺”的謬言,因為此事他還被授予延川縣“先進青年”稱號,成為全縣青年學習的榜樣。20世紀80年代初,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全國還沒有大規模推開,習近平頂住壓力在正定縣積極推行“大包干”制度,開了河北省“大包干”的先河。為了給正定招攬人才,他制定了“人才九條”,其中一些條款在當時是比較超前的,比如把出身不好的、社會關系復雜的、過去犯過錯誤已經改正的人都納入“人才”范疇。有的報紙怕犯錯誤都不敢登載“人才九條”,后來在《河北日報》上登載后,正定縣在短時間接到1000多封來信,當年引進人才374人,為縣域的發展奠定了人才基礎。在福建,為了方便群眾辦事,習近平實行全國首個一條龍服務的“一棟樓辦公”,提出“馬上就辦、真抓實干”,設立“12345便民服務平臺”,總結和提出了“晉江經驗”,極大地提升了行政效率,方便了群眾辦事。2000年習近平提出建設“數字福建”的時候,電腦和互聯網還未普及,不少人沒有聽過這個概念,他堅持建設“數字福建”,開啟了福建省信息化建設的序幕。廣大青年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實事求是闖新路的精神,就是要堅守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觀點,善于調查研究,要眼睛向下、腳步向下,經常深入實際、了解實際,既要“身入基層”,也要“心入基層”,到基層聽真話、察實情、解決真問題。要敢闖敢干,始終保持初生牛犢不怕虎、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勇敢剛毅,在建設強大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寫下壯麗的青春篇章。

三、艱苦奮斗攻難關

艱苦奮斗,是中國共產黨這個百年大黨代代傳承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基。我們黨從小到大、由弱變強,不斷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跡,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離不開艱苦奮斗的精神和作風。井岡山的紅米飯南瓜湯、南泥灣的金黃稻浪、蘭考的泡桐、林州的紅旗渠、深圳的拓荒牛,無不見證著中國共產黨艱苦奮斗的光輝歷史。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全黨同志“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在黨的二十大結束后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黨同志要大力弘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無論我們將來物質生活多么豐富,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一定不能丟?!盵12]

青年要艱苦奮斗。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有信念、有夢想、有奮斗、有奉獻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習近平的艱苦奮斗精神,首先來自良好的家風家教。習仲勛經常對孩子們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艱苦樸素教育,習近平曾深情地回憶:“我們本身平常穿的衣服,且不說補丁摞補丁,而且都要穿兄弟姐妹的衣服,哥哥的交給妹妹,妹妹的交給弟弟,我比較慘的就是上面有四個姐姐,只有一個哥哥?!盵4]當年,不滿16歲的習近平從繁華的京城來到貧瘠的農村,繼承了父親艱苦奮斗的作風,順利地度過了跳蚤關、飲食關、生活關、勞動關、思想關,干起活來從不惜力,從剛開始每天拿6個工分到后來每天拿相當于壯勞力的10個工分,成為種地的好把式,學會了捻毛線、縫衣服、縫被子、腌酸菜等生活技能,還經常自稱是“老陜”。在正定,習近平常穿一身半舊的綠軍裝,蓋一條半舊的軍被,墊一條打了多處補丁的褥子,10多平方米的辦公室僅有一張桌子、一個文件柜、兩條凳子、一張床板、一個暖水瓶、一個電燈泡。他在機關食堂與其他工作人員一樣排隊打飯,下鄉的時候經常騎著一輛半舊的二八自行車,調研時在鄉鎮食堂用餐,糧票、飯費都是如數繳納??h委常委會議事,很多時候都是選擇大家下基層回來后的晚上時間,“大院的晚上,最后滅燈的總是他那扇窗戶”[7]256。習近平赴廈門市工作的第一天正巧趕上他的生日,餐桌上沒有生日蛋糕,就上了海蠣煎、炒面線、土筍凍等幾個廈門特色菜。他和彭麗媛結婚時沒有辦酒席,與幾位同事到外面吃了個便餐代替了結婚儀式,同事到他家去鬧洞房,才發現習近平家里連多余的水杯都沒有,“他們夫婦自己喝水有兩個茶杯,又拿出刷牙的兩個茶杯,還有兩個碗,這才湊齊了六個”[6]30。

青年要勇于攻堅克難。艱苦奮斗不是響亮的口號,而是要在克服種種困難、完成各項工作、履行每項職責的過程中見精神。為了增加梁家河的田地,習近平做通了村民的思想工作,帶領村民打淤地壩,“近平在打壩期間,更是付出了全部的熱情和精力,他白天晚上,起早貪黑,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白加黑’‘五加二’,把精力都放在這個工程上了”[5]219。最后形成了梁家河最好、最平整,也是最便于灌溉的田地。為了解決梁家河的喝水問題,習近平和村民一起在寒冷的冬天挖井,打了很深才開始冒水,習近平的雙腳踩在冰冷刺骨的井里挖泥土和石頭,一直干到累得不行了才換人,腿都凍傷了,經過半個多月的艱苦勞動,挖了30多米深的水井,直到現在梁家河的村民還在喝這口井的水。習近平到寧德工作后,發現各地都存在干部違規建房現象,他認為這種不正之風對黨內和社會都會形成負面影響,下決心懲治這種“馬路邊的腐敗”,當時涉及的干部有200多名,甚至不乏他身邊的干部。在整治干部違規建房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大的阻力,甚至還有人質疑他來寧德不抓經濟反而先得罪了不少人,但習近平態度非常堅決,他說:“利用職權占用公共用地,給自家蓋房子,還怎么取信270萬閩東人民?”[13]習近平用了一年多時間,處理了一大批領導干部,及時剎住了這股歪風。20世紀90年代初,福州市的房子有百分之七八十采用木板搭建而成,房子漏風嚴重、蚊蟲多,為此老百姓常用報紙把屋子糊起來,福州也被稱為“紙褙福州城”,一旦遇上閩江江水泛濫或者火災,房子很容易被沖垮或燒毀。為了解決百姓的居住問題,習近平一方面加高加固防洪堤,一舉解決了千百年來的洪水泛濫問題;另一方面對棚戶區進行改造,重建新房,極大地改善了百姓的居住條件。廣大青年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艱苦奮斗攻難關的精神,需要明白無論什么時候艱苦奮斗的精神都不能丟,要主動到條件艱苦的基層、國家建設的一線、項目攻關的前沿,經歷摔打、磨礪意志、增長才干。

四、依靠群眾求勝利

一切依靠群眾,密切聯系群眾,是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也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要求。我們黨來自人民、依靠人民、服務人民。自成立以來,黨就把自己的宗旨定位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與人民休戚與共、生死相依,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14]。依靠群眾,要在思想上尊重群眾,在感情上貼近群眾,在工作中融入群眾。依靠群眾,要求廣大青年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主動為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想辦法、出主意。

青年要自覺拜群眾為師。延安時期,毛澤東曾謙虛地說自己對中國事情和國際事情還只是一知半解,因此,“和全黨同志共同一起向群眾學習,繼續當一個小學生,這就是我的志愿”[9]791。人民群眾是歷史的推動者,人民群眾中蘊含著無窮的智慧。習近平剛到梁家河的時候,一開始思想上還沒有轉過彎,沒有樹立起群眾觀念。他到北京探親期間,姨夫用自己學生時期參加“一二·九”運動的親身經歷告訴習近平,一定要依靠群眾才能打開局面。習近平聽從了長輩的教導,回到梁家河后,主動向當地村民學習,與他們打成了一片。他居住的窯洞逐漸成為梁家河的中心,村民愿意聽習近平擺書場、講古今中外的故事。習近平曾回憶在梁家河的心路歷程:“我只是開始感到慘,但是當適應了當地的生活,特別是和群眾融為一體時,就感到自己活得很充實?!盵15]正是因為習近平虛心向群眾學習,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得到了群眾衷心擁護。他在梁家河入了團、入了黨,還被選為村黨支部書記。到正定后,習近平既向高層次人才學習,也向普通群眾學習。為了借助“外腦”發展正定縣,他聘請了包括華羅庚、于光遠在內的50多人為正定縣顧問,每個鄉鎮都請了專家擔任顧問,請他們為正定的發展出謀劃策,正定的“半城郊型”經濟發展模式就是習近平和經濟學家于光遠經過反復討論提出來的,這種發展模式是根據正定靠近石家莊的優勢,“投其所好,供其所需,取其所長,補其所短,應其所變”[7]127,大力開展多種經營,綜合發展農工商業,使正定經濟走上了快車道。為了了解正定縣西兆通村的棉花試驗田的情況,習近平騎著自行車直奔田間,在試驗田里,他問種植技術,問田間管理,問疾病防治,“方方面面問了個‘底兒掉’,考察得特別仔細??疾焱?,他自己騎車就走了,也沒在我們這里喝一口水,吃一口飯”[7]351。寧德的古田縣是一個山區縣,如何利用山區優勢發展食用菌產業是習近平非常關心的事,為了了解相關情況,習近平來到生產基地,仔細查看食用菌裝料、殺菌、接種、培養,了解食用菌新品種的生產、加工和銷售等情況。在調研的過程中,習近平提醒相關部門要關注食用菌發展過程中的“菇林矛盾”,處理好食用菌的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重視食用菌的科研,把食用菌產業做大做強、做出特色。

青年要認真傾聽群眾的呼聲。始終與群眾同呼吸共命運,是我們黨的初心所在,也是黨的光榮傳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都要站在群眾的立場上,通過各種途徑了解群眾的意見和要求、批評和建議,真抓實干解民憂、紓民怨、暖民心?!盵16]在梁家河,習近平白天和村民一起勞動,親身感受革命老區的貧瘠和落后;晚上,他給村民講書本上的知識、講外面的世界,同時非常注意傾聽村民的聲音,“近平不光是給我們講,他也向我們打聽農村的情況,農活怎么干,莊稼怎么種,村里各方面情況他都問得很細,我們也都樂于給他講”[5]186。在與村民共同勞動、生活和交流的過程中,習近平對村民的所思所想了然于胸,決心為改變梁家河的落后面貌而努力。在正定,習近平采取各種方法傾聽群眾呼聲:有下基層調研、開展問卷調查、批閱群眾來信、辦公室開門接訪、在大街上擺桌子現場接訪等各種方式。習近平寫信給正定縣的四大班子領導,要求每年要花三分之一的時間到基層搞調查研究,并指出調研的方法和重點,“到基層調查,要一下到底,親自摸情況,直接聽反映,尋求‘源頭活水’”[7]68。習近平在福州制定了城市未來發展的3年、8年、20年的發展規劃,簡稱 “3820”工程,在編制規劃前,他進行了深入的調研,廣泛聽取群眾的意見,經過“萬人答卷,千人調研,百人論證,十易其稿”,編制了《福州市20年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設想》,成為福州市未來20年發展的綱領性文件。習近平積極推動“四個萬家”:進萬家門、知萬家情、解萬家憂、辦萬家事。其出發點就是要求干部深入基層傾聽群眾呼聲,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廣大青年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依靠群眾求勝利的精神,就要站穩人民立場,自覺培育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主動到基層和人民中去建功立業,同億萬人民一道同舟共濟、頑強拼搏,在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踐中貢獻青春力量。

青春孕育無限希望,青年創造美好明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國夢是一場歷史接力賽,當代青年要在實現民族復興的賽道上奮勇爭先?!盵17]當代青年生逢其時、重任在肩。

猜你喜歡
梁家實事求是群眾
關于后真相時代秉持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思考
實事求是是“最大黨性”
多讓群眾咧嘴笑
A new diagnosis strategy under the PMC model and applications①
“實事求是”定乾坤
情牽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
梁家河歲月
梁家河
“群眾來求助”等十六則
為群眾美好生活執著追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