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理理論視域下的高校與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研究

2023-02-24 21:14孫冬梅
關鍵詞:黨組織基層社區

黃 磊,孫冬梅

(1.南京理工大學 公共事務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4;2.南京理工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4)

引 言

社區是國家治理的基本單位,其治理主體包含基層黨組織、基層政府、社區自治組織、社區居民等。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城市基層治理體制由“單位制”“街居制”向“社區制”轉型,除基層政府和基層黨組織之外,社會中多元主體也逐漸成為社會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社區治理的領導核心,基層黨組織以社區組織間、黨群間的關系調適為基礎,能夠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促進黨建引領下社區治理的高質量發展。[1]新時代背景下,黨建下沉進一步促進了社區治理能力的提升,然而仍存在組織較松散、凝聚力不足、活動流于形式、職責劃分模糊等問題,尤其是組織結構、運行機制等方面有待完善。對此,有學者指出社區黨建的突出問題表現在黨建缺乏系統規劃、理念不創新、組織力不強、服務功能較弱、體制機制不健全等方面。[2]正是這些方面的短板制約了黨建引領下的社會治理效能提升。因此,有必要對社區黨建問題進行深入剖析,尋求走出社區黨建治理困境的新路徑。

近年來,高校與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作為一種基層黨建的新模式得到了廣泛推廣,對推動黨建工作持續創新、促進基層黨建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高校作為科學研究的主陣地,為國家、社會培養了大量的人才,其社會服務職能愈加凸顯。與此同時,高校人才進入社區參與社區治理、提供公共服務的呼聲也愈發高漲。因此,高校要充分發揮與社區結對共建的優勢,促進高校與社區黨組織持續高效的共建合作,提升雙方作為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影響力與凝聚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共同體。當前,學界對于高校與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的研究逐漸深入,學者們從不同理論出發,探究結對共建的價值意義、類型方式、現實困境以及實踐路徑。通過文獻梳理可以發現,現有對高校與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的研究大都從高校與社區所具備的優勢與不足出發,論述二者結對共建的可能性與必要性,通過對共建現狀展開調查研究,總結既有共建成果,進而指出高校與社區黨建共建存在的困境及解決方案。也有部分學者采用了案例研究法,結合具體共建實踐,探索結對共建的經驗與啟示。[3]概而言之,既有的研究可分為兩類,一種是在宏觀視野上對高校與社區黨組織黨建共建工作進行總結梳理并探究實踐對策;另一種研究采取了微觀的個案研究方式,總結出具體的實踐經驗及針對性的對策建議。這些研究為我們繼續深入探究高校與社區黨組織的結對共建提供了寶貴的參考價值,然而既有研究較少從特定的理論視角出發或應用系統的理論框架,對高校與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實踐進行研究,這使得這些研究的深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因此,有必要運用理論視角并搭建理論框架,對當前高校與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實踐進行系統的理論總結,指出高校與社區黨建共建存在的現實困境以及實踐特征,探索結對共建的具體對策,以拓展相關研究的深度與廣度。

一、高校與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的現狀與問題

近年來,高校與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的實踐不斷涌現,為師生在基層實踐中鍛煉成長、社區利用高校資源更好服務群眾創造了有利條件。然而,共建實踐仍然存在部分現實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高校與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因此,有必要對高校與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的現狀與問題進行分析總結。

1.當前高校與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的基本類型

(1)志愿服務

服務社會是高校的職能與使命之一,志愿服務構成了兩者開展結對共建活動的重要內容。通過志愿服務的形式,一方面能夠引導黨員師生走進基層、了解基層、服務基層,另一方面,志愿服務可以凝聚社區黨員力量,讓共建雙方在服務人民的實踐中交流互鑒,將社區建設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課堂。具體而言,志愿服務的實踐形式包括:其一,對社區弱勢群眾進行重點幫扶,解決其“急難愁盼”問題。如針對孤寡老人、留守兒童、殘障人士等進行幫扶照料;其二,基于社區實際需求提供便民服務,如參與衛生清潔工作、發揮專業特長幫助社區群眾解決生活難題等;其三,開展社區科普服務,主動向社區居民提供科技知識、法律維權知識、勞動技能知識的宣傳與講解,提升社區居民科學文化素養。

(2)理論學習

理論學習作為高校與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的重要內容,是高校黨組織所具備的獨特優勢,同時也是實現共建成效的重點、難點所在。高校儲備著豐富的政治理論知識,而社區則擁有大量的實踐經驗,舉辦理論學習活動的意義正是在于雙方深度融合、優勢互補,共同建設黨員學習知識、提高素質、增強能力的基地。[4]在高校與社區結對共建的實踐中,理論學習始終扮演重要角色,內容既包括黨建相關的政治理論教育,如高校向社區派駐師資進行理論培訓、主題教育、系列宣講以及專題研討等;也涵蓋黨建業務知識的學習與教育,如對黨建的規章制度、基礎知識進行學習,在實踐操作中不斷提升發現新問題、解決新困難的能力。

(3)調研實踐

社區是國家治理的基本單元,社區中存在著大量有待提煉的理論知識與有待解決的現實問題,這為師生提高政治理論素養、增長實踐才干提供了良好的實踐場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調查就沒有決策權”。調查研究始終是黨員了解實際情況、解決實際問題的基礎性工作。[5]當代大學生應當深入群眾、聯系群眾,在調查研究上多下功夫,踏踏實實增長才干。在實踐中,高校多措并舉促進大學生深度參與社區服務。一是通過設立實踐基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志愿精神。如建立創新創業基地、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等。二是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調研活動。鼓勵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調研活動,促進其對社會的認知與了解,提升其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三是為大學生提升社區助理崗位等實踐機會,形成大學生在社區管理服務中了解社區基本情況、進行社會調查研究的模式,同時也有利于凝聚高校青年力量,助力社區治理。

2.高校與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實踐的問題

(1)被動化、形式化的思想阻力尚未完全破除

高校與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是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現實路徑,更是推進社區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方式。高校與社區的結對共建需要包括教師、學生在內的高校一方與社區工作人員、居民在內的社區一方樹立正確的結對共建理念,擺正結對共建的心態,認真學習和研究結對共建的理論知識、操作程序以及實踐價值。當前仍然有將結對共建視為強制性任務的現象存在,共建過程中存在形式化、流程化的現象。[6]由于缺乏創新活力與共建動力,導致共建活動的內容與形式較為單一,并沒有將專業化、理論化的知識充分應用于社區治理的活動中,有些時候甚至是流于形式,無法保證共建產生實際成效??傮w而言,表現為社區居民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的意識淡薄、共建雙方主動性不強、共建活動的創新性不夠。

(2)共識性、全面性的原則規劃尚未清晰明確

高校與社區黨組織的結對共建活動要取得成效,就需要制定清晰明確的共建規劃,按照戰略協作、資源共享、注重實效和互利共贏的原則開展全方位、高質量、出實效的結對共建活動。而在當前的結對共建實踐中,原則規劃的制定仍顯不足。具體表現為,結對共建依靠個人關系維系而不是成熟的共建機制、就短期目標或某項工作共建而缺乏長期規劃、共建雙方的貢獻不均衡(在結對共建中高校往往被看作是向社區“輸血”的一方),以及共建協議中關于共建的目標、方式、雙方的權利與義務不明確等。這些問題共同導致了共建活動的組織較為零散,需要進一步細化、明確共建的原則與細則,以多樣化、高層次的共建活動帶動社區黨建與社區治理的完善與優化。

(3)可持續性的相應機制尚未建立健全

高校與社區結對共建機制尚未完善具有深層次的原因。首先,高校黨建的目標是落實黨的教育方針,保障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而社區黨建的目標是凝聚社會各方資源,提升社區治理能力,二者在建設目標上存在差異。其次,高校與社區的黨建工作在運行機制、管理模式、工作內容等方面存在差異。這兩個方面的差異導致了雙方對結對共建存在不同思路與看法,使得高校與社區就結對共建機制難以形成一致意見。具體表現為,從整體上看高校與社區在結對共建上具有一定共識,而在具體的實踐上卻難以推行,出現理念與實踐步調失衡的現象;高校參與社區結對共建的意愿并非如預期般高漲,而是呈現出多樣多元的情況。[7]此外,由于缺乏必要的保障機制,共建工作職能劃分模糊,平臺基地建設進展緩慢。因此,高校與社區黨組織需要在頂層設計、實施細則、運行規范等方面建立相應機制,以機制保障共建的可持續開展。

二、高校與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的理論架構

治理是當代政治學研究中最重要的議題之一。在中國,“治理”的本意是指治水,因治水有按照自然條件因勢利導之意,所以治理也就具有了柔性的色彩。國外的治理源自古希臘語“引領導航”(steering)一詞,有引導、操縱之意。因此“治理”的概念與“統治”不同,從統治走向治理折射出了治國理政思想不斷走向科學、民主、規范。在學界,治理多被學者們解讀為多元治理主體運用多樣化的治理工具和治理方式來解決客觀問題的過程。[8]新時期高校與社區黨組織的結對共建需要治理理論的理論意涵作為指引,構建基層黨組織的共建共享的新格局。

1.治理理論視域下的高校與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

治理理論興起于20世紀90年代的西方國家,其創立者詹姆斯·羅西瑙認為治理是“多元化的治理主體致力于同一目標的實現”。[9]治理理論倡導多元主體通過多種方式協同管理公共事務,以多元化主體、多樣化手段、協作的網絡、持續性互動等為突出特點,肯定多元主體間存在的權利依賴關系,整個治理環境存在相互依賴關系。在與西方治理理論的對話中,我國逐漸建立起具有“中國性”的治理理論——國家治理理論。其中,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方面,“社會治理”就是“治理社會”,即多元主體共同管理社會以達成社會和諧。新型社會治理體系的構建,是促進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鍵所在。[10]我國著名治理理論專家俞可平認為,要完成從“社會管理”向“社會治理”的轉變,需要處理好三個方面的關系:一是治理主體的一元與多元的關系,即社會治理不應是黨政權力部門一個主體,而應當形成黨政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社區居民多元治理的格局;二是政府的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的關系,即政府既要擔負起管理社會事務的責任,也要擔負起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責任;三是政府治理與社會自治的關系,即社會治理并不只是政府對社會事務的治理,還必須有社會自治。[11]治理理論強調社會主體間通過協商達成一致行動策略的重要性,指出單一主體獨自處理公共事務的匱乏性,同時主張多元主體的協同合作。

當前,中國的社會治理主體呈現多元化特征,但是在所有治理主體中,處于核心地位的是中國共產黨的各級組織,即“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12]在社會治理領域,黨組織通常發揮著領導公共治理、凝聚社會共治合力的重要責任。黨和政府向來高度重視多元主體在社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構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隨后,這一思想被應用于我國諸多領域的實踐中。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再次將“共建共享”深入闡發為“共建共治共享”,并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13]這一系列論述有著深刻的理論淵源、扎實的實踐依據和豐富的思想內涵,對推進新時代的社會治理創新,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體系,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2.高校與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的框架分析

(1)組織共建是前提基礎

基層黨組織建設是黨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它擔負著管理、教育、監督黨員,組織、團結、服務群眾的重要任務。因此抓好基層黨組織建設尤為重要,只有不斷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才能始終使黨充滿生機和活力,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同理,組織的建設同樣是高校與社區黨組織共建的基石,只有在組織共建的基礎上進行結對共建,共建工作才能取得長期且顯著的成效。需要注意的是,在基層社區治理中,必須堅持黨委領導,實行黨建引領,這是社區治理創新所要遵守的根本原則。在實踐中,共建既包括雙方黨組織的結構性要素的共建,也包括雙方工作的方式方法的行動性要素的共建,通過黨建引領明確各方在共建中的職責所在。

(2)問題共治是中心環節

共治是高校與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高校與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的成效體現在這兩個主體能夠凝聚共識、資源共享、通力合作,解決現實工作中的難題。當今社會正在向復雜性與不確定性方向演變,這一現狀進一步加劇了多元主體參與社區治理以解決實際問題的緊迫性。高校與社區黨建共建工作要充分利用雙方優勢,堅持問題導向,實現教育文化資源的共享和社會資源的互補,從而在共建共治共享中實現相互帶動、共同促進。當前在二者的共建過程中出現的共建目標不明確、活動積極性不高、結對內容不系統、機制缺乏持續性、共建實效性較低等問題需要雙方在結對共建中共同探討與解決。

(3)資源共享是最終目標

高校與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的最終目的是充分統籌利用各方面資源,服務于人民大眾。因此,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進資源的優化整合,提升基層黨組織對資源合理調配與優化重組的能力,促進組織資源與社會資源之間的良性互動,從而在區域內實現資源的共建共享。具體到社區,便是“以居民為本”,即滿足社區居民多樣化、個性化的服務需求,為群眾排憂解難;對高校而言,便是培育適應社會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同時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通過結對共建,最終形成整合優勢資源、滿足多元需求的和諧局面。

三、高校與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的機制構建與實踐策略

新時代背景下高校與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對促進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助力黨組織保持新鮮活力,增強黨組織的戰斗力和凝聚力具有重要意義。高校與社區的結對共建要牢牢把握黨組織這一領導核心,必須發揮黨建在社區治理中的引領作用,要以明確職責為基礎、協調規劃作支持、解決問題為導向、以品牌效應作助力,探索形成組織共建、問題共治、資源共享的結對共建實踐策略。

1.明確部署職責,破除思想阻礙

(1)以黨建共建為紐帶

高校作為培養國家、社會所需人才,從事科學研究的主陣地,其社會服務職能愈加凸顯。高校在社區治理中具有獨特優勢,將高校黨建融入至社區治理有利于提升社區的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對于推進社區治理的建設與創新具有重要意義。當前,高校在促進地方產業、企業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但融入社區治理的步伐卻相對滯后。為此,高校與社區應當明確將服務社會作為黨組織的共同任務,在思想上引導黨員深化對結對共建活動的認識了解,鼓勵和引導黨員參與社區服務。在共建機制上制定合理長效的共建方案,同時要堅持因地制宜、因時而變的思想,與時俱進進行結對共建。在實際考核中將參與結對共建作為培育和考核黨員的一項重要參考指標,從而提升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參與共建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以更好完成落實各項共建任務,為社區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務。

(2)以社區治理為目標

社區治理得好不好,關鍵在基層黨組織、在廣大黨員。以黨建促進社區治理,重點是要在最大程度上調動社區中多元主體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將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充分發揮,使基層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充分彰顯。近年來,盡管“高校進社區”活動為社區治理和基層黨建注入了生機與活力,但社區主動向高校對接的積極性有待加強。因此,在結對共建中社區應當更加主動地與高校展開對接工作,積極就社區的相關工作情況進行溝通以增進了解,為高校師生黨員的培養與鍛煉提供社會性教育資源,為高校進社區創設合理開放的空間。除此之外,社區黨組織也應當摒除形式主義作風、擺正結對共建的態度,真正將結對共建置于恰當位置,通過結對共建切實解決社區治理難題。

2.加強協調規劃,給予后備支持

(1)以地方政府為銜接

地方政府可以在高校與社區結對共建過程中發揮支持性、引導性、紐帶性作用。2019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城市基層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提出要增強城市基層黨建整體效應。高校與社區雙方的黨組織是相對獨立的,由于資源缺乏共享,信息難以通暢,結對共建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局限性。為此,地方政府在高校與社區結對共建中應發揮扶持引導、協調溝通的作用,緊密跟隨時代步伐,轉變傳統的社會治理理念,明確在社區治理中的角色定位和職責權限;及時出臺與更新具有針對性、可持續性的政策法規,鼓勵多元主體協同參與社區治理;支持高校與社區結對共建,將社區作為高校黨組織的實習基地,加大高校參與社區治理經費的投入與運用。

(2)以政策支持為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的談話中強調,“社會治理的重心必須落到城鄉社區,社區服務和管理能力強了,社會治理的基礎就實了”[14]。在科學認識和總體把握城市發展面臨新情況、新變化、新要求的基礎上,黨提出城市基層黨建就是要以街道社區黨組織為核心,以單位、行業及各領域黨組織為有機聯結,實現組織聯建、隊伍聯合、陣地聯用的組織結對以及思想共建、活動共創、資源共享的工作共建。因此,應當進一步從頂層設計上對高校與社區結對共建的機制進行完善,出臺具體的方針政策以支持結對共建活動,為其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在全國范圍內樹立高校與社區黨建共建的樣板支部,從而起到榜樣示范和引導激勵作用;給予黨建引領社區治理體系建設的相關研究以大力支持,如設立專門基金項目,從而加快推進社區治理研究的高水平高質量發展。

3.堅持問題導向,促成良性循環

(1)以反饋體系檢驗共建成效

高校與社區結對共建所取得的效果需要建立反饋體系來進行恰當反映。這既有利于對現階段共建現狀進行評價總結,也能通過反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形成結對共建實踐的良性循環。因此,應從高校與社區的雙向反饋入手,根據共建雙方各項工作的開展情況和有效做法,及時進行總結歸納,凝練成科學有效的反饋機制。首先,高校與社區應圍繞雙方的目標及需求成立專門的評價反饋小組并建立負責人制度,將各項指標量化,進行全過程考核,雙方定期對共建情況進行跟蹤、反饋和總結,如定期召開例會、進行年度總結等,強化過程管理以推動持續改進。其次,服務群眾、做好群眾工作是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目標任務,社區共建效果最終反映于社區居民的滿意度。因此,反饋評價需要包括社區居民、地方政府等在內的第三方的參與,應當定期組織第三方參與結對共建的監督與考核,聽取吸納第三方的意見。最后,落實在結對共建的最終目標即實現雙方黨組織的高質量發展、提升社區治理水平與服務質量。高校與社區作為獨立的基層黨組織也應當對雙方的共建活動進行評估與考核,互相吸取先進經驗和創新做法,切實提高雙方支部黨建水平。

(2)以獎懲體系激發共建動力

高校與社區結對共建要實現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就必須在共建過程中建立起合理的動力機制和獎懲體系。一方面,高校黨組織將志愿者考核結果以及獲得表彰情況作為其在校期間評獎評優、發展黨員、推薦就業的重要依據,將指導老師的考核結果作為評選“優秀共產黨員”的重要依據;將各黨總支的考核結果作為評選“學院先進基層黨組織”的評選依據。[15]另一方面,政府應當對優質高效的結對共建案例進行大力表彰與宣傳,充分肯定結對共建在社區治理中的理論價值與實踐意義,樹立新時代黨建參與社區治理實踐的典型范例。此外,可以聯合高校與社區共同舉辦黨建共建相關活動,如征文競賽、主題宣講等,為展示結對共建成果提供平臺并進行表彰獎勵。

4.打造品牌優勢,發揮共建效應

高校與社區黨建共建工作的品牌化建設,其理論意義在于宣傳與推廣結對共建的成功經驗、彰顯結對共建的優勢成果;其實踐意義則是對結對工作實踐的凝練,以尋求最為高效、最顯特色的結對共建的方式與類型。堅持活動的長期性和延續性,打造“品牌性”的活動,使之成為社區黨組織和高校黨組織的亮點。一方面,通過品牌活動,提高師生黨員的服務意識,促進師生黨員和群眾的接觸與交流;另一方面,樹立師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的良好形象,讓群眾切實感受到黨員的先鋒模范和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16]通過近些年高校與社區的探索與實踐,雙方的黨建共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初步形成品牌效應。當前,結對共建的品牌化建設尚處于初始階段,在尋找與打造適合自身的共建品牌方面,可以嘗試采取以下方式。第一,實事求是地回應社區需求。作為基層黨組織,高校與社區要立足于當地的實際情況,根據社區的需求有選擇、有重點地進行共建,打造具有特色優勢的共建平臺。第二,持續發揮共建效應。結對共建的品牌化效應并非曇花一現的,應當持續性地發揮作用,在共建中要注重新老成員的銜接與結對內容的延續。第三,加強對品牌活動的宣傳。高校和社區要創建黨員示范區、黨員社區服務隊、黨員社區服務小組等品牌,利用新聞傳播媒體、社區展示公告牌等形式加強對特色服務團隊的宣傳。[17]

結論與討論

高校與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既為高校提供了促進師生了解社區、研究社區、服務社區的育人陣地,也為推動社區黨建工作向縱深發展注入了新動力。然而在高校與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過程中仍然存在著被動化、形式化的思想阻力尚未完全破除,共識性、全面性的原則規劃尚未清晰明確、可持續性的相應機制尚未建立健全等問題,制約著結對共建效能的提升。因此需要多措并舉,從明確目標、理清職責、政策支持、機制搭建品牌等方面入手,打造“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育人”的高校與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新模式。

作為新生事物,高校與社區黨組織的結對共建活動在實踐中必然會存在著一個不斷完善、提高的過程,需要我們保持樂觀開放的精神,對其不足和問題加以研究與解決,通過對內在運行機制和規律的把握,進一步探索構建相對完善的結對共建體制機制,拓展共建實踐的形式與范圍,提升共建活動的廣度與深度。

猜你喜歡
黨組織基層社區
基層為何總是栽同樣的跟頭?
清華黨組織公開
社區大作戰
基層在線
3D打印社區
在社區推行“互助式”治理
基層治理如何避免“空轉”
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思考和實踐
走基層
對癥下藥 強健基層黨組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