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標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構建研究

2023-02-24 13:30唐婕
名師在線·中旬刊 2023年12期
關鍵詞:構建研究初中道德與法治新課標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教學形式、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原有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成長的需求。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要緊隨時代發展的變化,根據新課標的要求,不斷探索新的構建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路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新課標;高效課堂;構建研究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3)35-0062-03

《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對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教師需要嚴格參照《課程標準》的要求,對道德與法治學科的理念和性質進行正確分析,并從道德修養和法治觀念等方面對學生進行高效的引導。第二,教師需要對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教學目標有新的認知,并將教學目標細化,有條理地落實到課堂教學中。第三,教師還需要加強對學生的生命教育,注重因材施教,開展層次化教學,提升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質量??傊?,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要不斷研讀《課程標準》的內容,分析原有課堂教學中的不足,積極探索構建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路徑。

一、新課標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構建原則

(一)價值導向原則

《課程標準》的提出符合時代發展要求以及人才培養目標。對此,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構建需要嚴格遵循價值導向原則,堅持以樹人為核心、立德為根本,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優秀的人才。同時,道德與法治課程與初中階段的其他課程相比,在思想引領與價值觀塑造方面有更大的責任。所以,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需要在教授學生理論知識的同時,有目的、有方式地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實現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為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1]。

(二)學生主體性原則

《課程標準》提出,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構建需要堅持學生主體性原則。原有的課堂教學模式將教師作為教學的主體,學生往往只能被動接受知識,這不僅影響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還降低了學生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學習興趣。對此,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需要轉變自身在課堂教學中的角色,及時從課堂主導者轉變為課堂引領者,以平等的身份與學生建立師生關系,并與學生進行良性的溝通與交流,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與學習情況。通過轉變教學身份,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能夠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為有不同學習需求的學生提供完善的學習內容,使學生在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學習中獲得全面發展。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目標有待優化

教學目標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核心,直接影響高效課堂構建的質量。但在傳統課堂模式下,部分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沒有設定明確的教學目標,而是單一地根據教材的順序和內容教授課程內容。還有部分教師將教學目標的重點放在理論知識的教授上,沒有將德育理念培養、個人素養提升等融入教學目標,導致學生無法全面理解和掌握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內容,甚至使許多學生出現思維認識上的錯誤[2]。比如,部分學生認為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考試成績突出則代表自身的道德品質優秀,這種片面的思維認知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學生的成長與發展。

(二)教學方式相對單一

教學方式單一也是影響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構建的重要因素。通常情況下,先進的教學方式能夠營造更好的教學氛圍,創設更好的教學環境,而學生也能夠從中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強化思維能力,加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所以,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應用多樣的教學模式。但在當前的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部分教師執著于應用原有的教學模式,或者長時間采用自己擅長的教學方式,而沒有根據教學內容的調整或學生學習需求的變化優化和豐富自身的教學方式。比如,部分教師傾向于直接圈出學習重點和考試重點,盡管通過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能夠一定程度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但機械化的背誦和記憶會使學生對道德與法治學科產生厭學情緒,無法真正發揮道德與法治學科的育人價值。

(三)教學內容時效性不足

教學內容時效性不足是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構建過程中面臨的重要問題。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以教材為核心,所傳授的內容基本上全是教材中的知識點。教師在應用問題式教學、案例式教學等新型教學模式時也主要圍繞教材內容,并沒有對其內容進行延伸與拓展,也沒有將時代發展背景融入教學內容,導致學生的思維局限在課堂上,所學的道德與法治課程內容也成了“無根之草”,無法為學生道德素養的提升、法治意識的形成提供支撐[3]。

三、新課標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構建路徑

(一)優化教學目標

部分教師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所設定的教學目標相對單一、片面,使道德與法治課程無法實現培養學生道德素養、法治意識的育人目標。對此,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需要以《課程標準》為指引,不斷優化教學目標,進而構建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第一,以學期、單元為單位,設定階段性教學目標。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需要根據不同的學習階段和學習內容設定層次化、多樣化的教學目標,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與學習需求。第二,實現對教學目標的細化。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需結合學生學情、教學大綱、學生發展情況等,對教學目標進行細化,更好地落實教學目標。通過不斷優化教學目標,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活動會更具有針對性,也使學生的主觀能動能得到充分調動,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講解“我的畢業季”這一課內容時,教師需要根據具體內容對教學目標進行優化,使本課真正發揮育人價值。教師需要圍繞學生的成長優化教學目標,而不是只注重知識的傳授。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劃分為能力成長目標、知識儲備目標、價值觀塑造目標,并從這三個目標出發,對學生的成長與發展進行詳細講解,使學生更好地認識到青春的價值與職業規劃的重要性。

(二)豐富教學方式

1.開展體驗式教學

道德與法治學科內容相對單調、枯燥,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于學生對知識內容的掌握。而體驗式教學能夠改善傳統課堂教學中的不足。教師可以利用導學案、課程情境創設等方式,帶領學生進入新的學習空間,并在體驗式的學習環境中展開話題討論[4]。教師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調動,還能夠引導學生對知識內容、學習重難點等進行深層次的思考與探究,加深學生對知識內容的理解。

例如,在講解“創新驅動發展”這一課內容時,為了使學生更全面地感受創新對人們生活的改變以及創新與美好生活的聯系,從而增強學生的民族認同感與自豪感。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體驗生活中的各項科技創新產品,如環保掃把或帶有LED燈的雨傘等;也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創設體驗情境,將我國的科技創新產品展現在學生面前,引導學生在情境中體驗我國的科技創新,如科考領域的極地破冰船(“奮斗者”號)、能源領域的“人造太陽”、核電領域的“華龍一號”等。通過不同的體驗方式,學生能夠從另一種視角去感受科技創新對人們生活以及國家發展的意義,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創新意識。

2.開展案例式教學

教師在開展案例式教學時也要遵照《課程標準》的要求,合理挑選教學案例。第一,選擇具有正確導向性的案例。教師需要選擇具有正面性的案例素材,要求案例具有立德、樹人的導向特征,通過案例實現對學生的正面引導。第二,選擇具有時效性的案例。案例素材需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還需要符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參與案例討論的積極性,進而引發學生的思想共鳴。第三,選擇典型的案例。教師能夠引用的案例素材較多,需要從中選擇能夠引導學生舉一反三的典型案例,從而減少學生的學習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講解第二單元“世界舞臺上的中國”中

“與世界共發展”這一課內容時,為了讓學生更加清晰、直觀地了解中國是如何積極謀求自身發展、提高國際競爭力的,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引入“一帶一路”倡議的教學案例,并與學生一同學習和探討“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價值以及采取的有效措施。通過對這一案例的探討,學生能夠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中國在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一直堅持合作共贏的發展理念,同時也在案例分析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與世界各國人民共建美好家園、共建美好未來的情感價值目標。

(三)注重跨學科教學活動的開展

為了進一步構建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教師還需要注重跨學科教學活動的開展??鐚W科教學活動既能夠實現對教學內容、教學環境的延伸與拓展,又能夠滿足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對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具體開展跨學科教學活動時,教師需要以道德與法治學科為核心,積極與其他學科教師保持密切的聯系與合作,實現學科之間的融合[5]。這種方式既能夠優化道德與法治課堂氛圍,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夠降低學生的學習負擔,拓展學生的學習思維,鍛煉學生的知識遷移與總結能力,真正實現立德樹人的育人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例如,在講解“中華一家親”這一課內容時,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可以與語文學科教師進行溝通與交流,將語文學科中涉及“民族團結”“祖國統一”等方面的內容與本課內容融合,加深學生對“中華一家親”

的理解。此外,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也可以與歷史教師進行跨學科合作,將不同朝代實現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政策和方針融入本節內容中,使學生深入了解“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的價值。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從不同學科的視角對知識內容進行探究與思考。這既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使學生構建系統化的知識體系,又能夠提高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質量。

(四)開展學科實踐活動

開展學科實踐活動也是新課標背景下構建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重要路徑。同時,新課程改革也要求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連接,引導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對此,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需要以課堂為中心,結合課堂教學內容,科學、合理地開展實踐活動。同時,教師在開展學科實踐活動時,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學生能力范圍內設定實踐活動方案,保障學科實踐活動的可行性。此外,教師還需要在學科實踐活動結束后,引導學生對此次活動進行總結,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真正獲得成長。

例如,在講解“追求民主價值”這一課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民主參與能力,增強學生的民主與法治意識。例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參觀基層政府機構和社區組織,也可以帶領學生親身感受社區議事,使學生從實踐中認識我國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生活。這種方式既能夠增強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又能夠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進而達到增強學生公民意識、提高學生社會責任感的教學目標。同時,教師帶領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還能夠將實踐成果反饋到課堂教學活動中,進而改善課堂教學效果,為高效課堂的構建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對高效課堂構建路徑的積極探索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以及人才培養目標。教師要足夠重視高效課堂的構建,并從優化教學目標、豐富教學方式、注重跨學科教學活動的開展以及落實學科實踐活動等角度出發,構建高效課堂,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賀志松.探討新課程標準下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構建[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教育科學,2022(6):3.

邱鋼松.核心素養下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構建[J].當代教研論叢,2020(3):90.

張希勝.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構建[J].新課程(中學版),2019(5):164.

向照陽.核心素養下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構建[J].學生電腦,2021(5):128.

劉恒洋.基于立德樹人的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構建研究[J].今天,2021(4):105.

作者簡介:唐婕(1982.10-),女,江蘇蘇州人,

任教于蘇州市第一初級中學校,德育處副主任,一級教師,本科學歷,獲蘇州市“優秀班主任”、蘇州市“第五屆教壇新秀”稱號,市直屬學科能力基本功競賽二等獎。

猜你喜歡
構建研究初中道德與法治新課標
歡迎訂閱4-6年級《新課標 分級閱讀》
體現新課標 用好新教材
歡迎訂閱4-6級《新課標 分級閱讀》
基于課程標準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
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課堂教學藝術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運用
創新視角下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模式探究
高職卓越校財經管理類專業“互聯網+”實訓室構建研究
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安全風險管理體系的內涵及構建研究
高中化學趣味性教學模式的構建與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