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深化改革 答好“二十年之問”

2023-02-25 05:11孟景偉
學習與研究 2023年12期
關鍵詞:中心改革

孟景偉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改革開放45 周年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10 周年。2013 年11 月召開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開啟了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圍到系統集成、全面深化的歷史性轉變。在北京市委的領導下,城市副中心聚焦高質量發展主線,堅持目標引領,突出問題導向,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動全面深化改革,歷經前期的夯基壘臺、立柱架梁,中期的全面推進、積厚成勢,進入加強系統集成、協同高效的新階段,城市副中心建設呈現出“高質量發展步伐加快”的良好態勢。

發揚首創精神,城市副中心控規落地有聲

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是通州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也是一項沒有成熟經驗可借鑒、沒有現成模式可模仿的改革之舉。通州區委帶領全區上下勇敢闖、大膽試、務實干,充分發揚“敢為天下先”的精神,一步一步摸著石頭過河,推動城市副中心從“打基礎、補短板,有序拉開城市框架”向“立長遠、強功能,全面上臺階”邁進。

堅持以規劃體系創新助力頂層設計更加科學完善。黨中央明確部署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戰略任務后,通州區緊緊圍繞城市定位的提升,不斷解放思想、開拓思路、主動探索,將改革創新的要求融入規劃編制的全過程和全體系。協同市級部門、組織精干人馬、聘請頂尖團隊,以最先進的理念、最高的標準、最好的質量推進城市副中心控規的編制工作。2019 年初,城市副中心控規經黨中央、國務院正式發布,成為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的法定藍圖。同步開展通州區總體規劃、鄉鎮的鎮(鄉)域規劃和344 個村莊規劃的編制工作,在全市率先實現城鄉規劃體系全覆蓋。創新性建立“1+12+N”的規劃體系和責任雙師制度,①“1+12+N”的規劃體系,即1個街區層面控制性詳細規劃總成果、12個組團控制性詳細規劃深化方案、N個規劃設計導則系列成果。責任雙師即責任規劃師、責任建筑師。為創造經得住歷史檢驗的“副中心質量”奠定了堅實基礎。

堅持以體制機制改革助力重大項目建設全面提速提質。按照集中領導、高效統籌和扁平化管理的思路,2019年1月,北京城市副中心黨工委和管委會正式掛牌成立,高位高效協調調度機制全面建立。市級賦權陸續啟動,截至目前,城市副中心累計承接3 批次308 項賦權,“副中心的事副中心辦”體制機制推動重大工程全面加快。行政辦公區二期進入收尾階段,運河商務區完工448.6 萬平方米,文化旅游區北部地塊五大重點項目進展順利,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即將精彩亮相,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東六環入地改造等一批重大工程建設全速推進,立體多維的“四梁八柱”框架日益完善,疏密有致的千年城市格局初步形成。

堅持以治理模式變革助力城市管理更加高效精準。以改革創新加快推動產城融合、數城融合、水城融合發展新模式。持續強化職住平衡和公共服務配套,17所市級優質學校、7家市級醫療機構陸續落地,建設籌集各類政策性住房6.4萬套。積極打造智慧城市發展創新生態,“一網一腦一平臺一中心”的數字孿生城市底座加快建設。堅持黨建引領、改革破題,接訴即辦工作水平穩居全市中上游,街鄉基層治理品牌不斷涌現。加快建設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森林覆蓋率達33.7%,成為北京平原地區首個國家森林城市,大氣和水環境質量持續向好,大運河京冀段62 公里實現全線旅游通航,生態優勢加快轉化為發展勝勢。

堅持以綠色低碳轉型助力國家綠色發展示范區建設。聚焦建筑、交通、產業三大關鍵領域,積極探索“雙碳”工作新路徑。在全市新建建筑率先全面執行綠色建筑二星級以上標準、新建公建率先全面執行綠色建筑三星級標準,城市副中心規劃館等一批零碳、零能耗“雙零”建筑建成使用。普及推廣綠色交通、綠色能源,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公交車占比達90%。入選首批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試點地區和林業碳匯試點城市,北京綠交所啟動國家級綠交所建設,加快承接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交易中心功能,全國首家認證金融機構“綠色網點”工商銀行運河商務區綠色支行揭牌亮相,綠色金融發展勢頭強勁。

堅持以重點領域突破助力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橋頭堡。積極承接中心城區功能轉移,保障完成了第一批市級機關集中入駐,140 余家央企二三級企業、市屬國企及下屬企業先后落戶,以副輔主、主副共興目標加快實現。強化“兩翼”齊飛發展態勢,與雄安新區在土地管控、生態治理等方面合力推進政策集成創新;加快與北三縣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深入推進空間縫合、資源整合、發展聚合,京唐城際鐵路、密涿高速、地鐵平谷線等道路和交通節點逐步串聯成網,區域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加快融合,一批學校、醫院共建項目順利完成,一體化發展的步伐更加堅實。

激發高質量發展動力,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構建

堅持把改革作為關鍵一招,聚焦綠色金融和財富管理、“兩區”建設和數字經濟等重點領域,持續增強內生動力,實現了規模擴大、結構優化、質量提升。

金融創新挖潛力,打造新型業態增長級。立足全市金融發展布局,全面落實“全球財富管理中心”“全球綠色金融和可持續金融中心”兩大定位,積極探索差異化金融創新發展路徑。北京銀行、華夏銀行等城市副中心分行先后成立,全國首家外商獨資貨幣經紀公司——上田八木,全市首家市屬銀行理財子公司——華夏理財等一批優質業態相繼落地,綠色金融體系構建、標準制定等方面的先行先試順利開展,城市副中心金融業態正加快從銀行、保險等傳統機構,向理財、貨幣經紀、綠色金融、財富管理等新型高端業態轉型升級。金融領域創新帶動金融產業逐步成為城市副中心產業的重要發力點和穩增長的有力支撐,2017 年至2022 年,金融業增加值由54.7 億元增長到133 億元,實現翻番增長,占全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從7.2%提高到10.6%。

“兩區”建設凝合力,形成對外開放新格局。圍繞打造“綠色自貿”“創意自貿”兩大優勢品牌,深化體系創新,推動形成具有城市副中心特點的“服務業產業+自貿區園區”雙輪驅動創新開放格局。在全國全市率先探索出多項“首個”,率先落地全國首例“數字人民幣+自貿區智慧園區”場景,在全市率先實行網上“證照聯辦”,發出全市首張“一照含證”“一照含多證”營業執照。大力營造更具包容度的“類海外”發展環境,優化國際組織落戶支持政策,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居留許可實現“兩證聯辦”。一批創新成果報送商務部參選自貿試驗區新一批“最佳實踐案例”,“兩區”建設的創新發展加快推動城市副中心從準入開放向系統性開放轉變。

科技創新添動力,搶占數字經濟新高地。積極搶灘數字經濟新藍海,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深入落實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新一輪先行先試改革政策,深化“四區結對”、通亦聯動機制,以張家灣設計小鎮、網安園、臺馬地區為重點,加快打造數字經濟發展新空間。推出全國首個元宇宙企業綜合評價體系,全國首個元宇宙數字藝術產業園揭牌成立。張家灣設計小鎮累計引入創新設計和城市科技類企業440 余家,網安園新增行業頭部企業40 家,臺馬板塊加快成為科技創新、高端制造主陣地。探索打造“產學研用”一體貫通創新平臺,成立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通州分中心,市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平臺38 家,市級“專精特新”和國家級“小巨人”企業均呈倍增態勢,科技創新和數字經濟正逐步成為支撐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引擎。

打好改革組合拳,硬舉措推動軟環境持續優化

堅持以“放管服”改革為驅動,緊緊抓住全市唯一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機遇,創新搭建產業政策體系,主動破除政企溝通“旋轉門”,著力打造辦事更高效、市場更滿意、支撐更有力、親清更統一的一流軟環境。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發展土壤”更加優質。對標世行營商環境標準,優環境、強服務,營商環境考評保持全市第一梯隊。建立“四個一”招商工作機制,創新開展產業鏈招商、資本招商、以商招商等復合招商活動。探索實施專項扶持“免申即享”,企業滿意度居全市第一。推廣“一業一證”“全程代辦”和“服務包”模式,用好“經濟大腦”等平臺,動態滿足企業需求,實現審批流程再造、辦事效率提高,落地項目最短僅47 個工作日即開工。持續完善智慧政務體系,以“云窗口”服務模式推動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智能(自助)政務終端向基層服務站點下沉延伸,區級政務服務事項100%實現全程網辦。成功創建全市唯一的全國綜合和單項法治政府建設“雙示范區”,全市首家公共法律服務企業法治體檢中心進駐政務服務大廳,包容審慎執法機制助力企業服務無事不擾、隨叫隨到,產業發展生態更加優良。

增強要素市場活力,資源配置更加優化。堅持以改革促進土地加快盤活,促進人才有序流動,促進資本高效配置。大力開展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存量國有工業用地利用等試點工作,探索建立工業用地“先租后讓”制度,“探索用地功能兼容、建筑復合利用”創新改革經驗獲評中國改革2022 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建立健全人才服務直通車機制,完善人才住房保障菜單式供給體系。依托每年千億投資規模,積極探索社會投資參與城市更新、美麗鄉村建設等領域投資融資新模式。實施財政預算績效管理改革和預算執行全過程控制模式。加大區級、街鄉鎮、職能部門改革統籌與督導力度,一批改革要點落地見效,推動要素配置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市場競爭實現效益和效率持續優化。

做強副中心品牌,“流量價值”更加凸顯。轉變城市建設“產—人—城”發展邏輯,遵循“城—人—產”發展思維,創新文旅商體融合發展模式,持續撬動城市的“流量密碼”,加快轉化為“財富密碼”。堅持做熱特色文化,以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為牽引,大運河國家5A 級景區創建迎檢準備就緒,“三廟一塔”特色歷史文化展示空間建成投用,張家灣城墻遺址及通運橋文物保護與修繕工程主體完工,路縣故城考古遺址公園二期開工建設,大運河文化金名片更加閃亮。堅持做大旅游市場,環球主題公園躋身全國最熱門景點,城市大道入選北京十大商業模式創新品牌,“環球影城×大運河”國際消費體驗區加快打造,國內最大藝術市集——宋莊藝術市集全面開業,一批精品民宿成為炙手可熱的網紅打卡地。堅持做火品牌活動,高規格打造了北京國際設計周、北京(國際)運河文化節等品牌活動,連續舉辦副中心馬拉松、運河賽艇大師賽、運河綠道騎游等賽事和活動,城市副中心關注度、美譽度持續提升。堅持做活宣傳矩陣,線下通過優化完善“兩區”展示會客廳、副中心城市會客廳等互動體驗、交流展示平臺,連年舉辦全球財富管理論壇、綠色發展論壇等推廣推介活動;線上通過“通州發布”“副中心之聲”等聯動集中發力,充分展現具有京華風范、運河風韻、人文風采、時代風尚的城市副中心風貌,不斷彰顯城市副中心“近悅遠來、心向往之”的軟實力。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全面深化改革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在市委的領導下,以“二十年之問”為目標,即回答好“城市副中心2016 年啟動,到2035 年我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能否利用這20 年時間把副中心打造成為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城市發展樣板”這個重大課題,以黨建為統領,以高水平城市建設、高質量經濟發展、高效能社會治理并進為重點,以數字化轉型為支撐,堅定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向更深層次挺進,為打造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城市發展樣板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一是用改革求突破。緊盯城市副中心建設項目多、區級財力不足、建設用地資源有限等難題,以改革創新的思維破題開路、以跳起摸高的勁頭主動出擊,以每年千億級投資規模保持重大項目接續推進態勢,進一步搭穩筑牢城市副中心“四梁八柱”。二是用改革增效益。用足用好各類試點政策和市級賦權,系統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投融資體制、“放管服”等領域深層次改革。積極承接好央企總部及二三級企業、市屬國企疏解。發揮市場力量,進一步強化產業組織、優化產業生態、加快產業項目落地。三是用改革惠民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接訴即辦為抓手,聚焦“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深入推進教育、醫療、養老等領域改革,不斷提升民生溫度。積極探索數字賦能城市治理、多元主體參與社會治理的新機制、新模式、新平臺,以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持續推動人員、政策、資源向基層整合,全面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猜你喜歡
中心改革
剪掉和中心無關的
在打造“兩個中心”中彰顯統戰擔當作為
改革之路
詳略得當,中心突出
圍繞中心,詳略得當
改革備忘
別讓托養中心成“死亡中心”
改革備忘
改革備忘
改革創新(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