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學生批判性思維測量工具及其培養路徑

2023-02-28 11:55曹曉晨
福建基礎教育研究 2023年1期
關鍵詞:批判性創造性思維

曹曉晨 張 妍

(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湖北 武漢 430074)

批判性思維是一種評價性思維,“批判”不意味著批評,不是一味地反對某一事物,而是客觀地、有理有據地去評判、去判斷,它既是一種思維傾向,又是一種思維能力。批判性思維不是武斷的思維,而是一種相對的思維方式,它符合我們對當代中小學生靈活思考、素質教育的要求。[1]自古以來,中國教育家都強調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在《禮記·中庸》中,提出了“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教育思想,其中,“審問”“慎思”“明辨”表達了要有批判性思維的思想。

中小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批判的思維方式能夠讓他們更加靈活變通地看待事物。當代社會的學生們正處于大數據時代,網絡可以讓他們接受各種各樣的信息,學生最重要的就是帶著“批判”的態度去看待所有的信息,對信息首先進行自己的價值篩選、整合,并作出自己的價值判斷,隨后才能進行有效合理的理論創新。但目前在我國很多學校中仍然是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教師是課程教學的主體,學生課堂上要學什么、怎么學基本上都是由教師決定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的安排,被動地吸收教師傳授的知識,師生間很少會有平等交流的機會;而學生也要屈服于教師權威,不能質疑教材和教師的觀點,不能向權威挑戰,在這樣的學習情境下,學生很難具備批判性思維。[2]

目前關于批判性思維的含義有兩種比較受到認可的說法:恩尼斯提出,批判性思維是一種合理且反思性的思維,它能夠決定我們相信什么以及如何去做。他在此基礎上還提出了6 種批判性思維技能:關注(Focus)、推理(Reasons)、推論(Inference)、情境(Situation)、澄清(Clarity)和評價(Overview)。另一個關于批判性思維的定義是基于德爾菲報告的批判性思維定義,即批判性思維是有目的的、自我調控的判斷,這種判斷表現為解釋、分析、評價、推斷以及判斷賴以存在的論據、概念、方法、標準或語境的說明。該定義還指出了批判性思維的具體結構,認為批判性思維包括了批判性思維技能和批判性思維傾向兩種主要成分。

一、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的關系

在國外,目前對于兩者的關系認識與研究主要分為三類。

(一)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之間具有一定的聯系

一些研究學者認為,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具有一定的聯系,如麥克佩克曾在著作《批判性思維與教育》中指出,批判性思維是知識創造與產生的基礎,在創造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3]其次,也有研究者認為批判性思維是以邏輯為基礎的,并且探究了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具有一定的重合部分,但并沒有明確兩者的內在關系。[4]

(二)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之間沒有聯系

另一些研究者則認為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之間沒有聯系,邏輯實證主義研究者認為,在新知識和新事物的學習和創造過程中,是創新性思維在其中起作用,批判性思維在其中并不起作用。[5]他們持有這樣觀點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兩者的特征不同。從批判性思維的含義上說,嚴密的邏輯思維是批判性思維中分析、綜合、推理、判斷的基礎,只具備評價功能。而創造的過程中需要創造習慣思維,即發散性、想象性。[6]

(三)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聯系密切

心理學家卡羅·塔衛里司在著作《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中論證了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的關系:相互滲透,相互轉換和相互促進的關系。其他研究者也有類似的看法,Blake 等人研究認為,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是相輔相成的;[7]Keshavarz 等人認為在創新的時候,既要使用批判性思維,又要創造性思維的參與。[8]只有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夠形成真正的創新成果。

20 世紀80 年代中期,國內開始進行批判性思維研究。學者們翻譯和介紹了國外相關著作。近年來,我國才開始逐步設立了專門的研究隊伍和機構,所以關于批判性思維的探討和研究較少,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存在對立性和同一性。從對立性來看,兩者都貫穿個人生活與人類發展,矛盾是無止境的;同一性則體現在彼此交叉的部分,批判性思考能力、偏向于創新性思考能力、個人素質的相同等。兩種思維能力都依靠專門知識,需在專門學科內進行。[9]

2.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有著密切的聯系。我國學者馮艷首次將批判性思維與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各個重要元素進行了全面的比較研究,探究出了批判性思維和創新的緊密聯系,并強調了提升批判性思維教育對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性。[10]也有其他學者表示,從廣義的角度來看,批判性思維就是創新思維,[11]兩者是同樣的思維方式和說法。

關于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之間的關系,雖然前人的研究結果和表述并不相同,但在某個理論層面上是十分相似且達成共識的。也就是說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是具有緊密聯系的,二者相互補充、相互滲透且缺一不可。在人類思考和判斷的過程中,批判性思維輔助我們矯正認知,辯證地看待世間萬物,并且有主觀意識地學習新知,評價和解決問題;同時創造性思維中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促進我們新想法的產生,隨后批判性思維再幫助我們辯證地思考這個新想法是否正確、是否可行。這樣循環的過程形成了我們完整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能夠讓我們的思維更加縝密、邏輯更加清晰,以便在批判中創新,也能夠在創新中批判。

二、批判性思維的測量方法

對于批判性思維技能的研究,不同研究者的研究重點并不相同,但整體來說,可以將批判性思維技能分為不同的組成成分:分析、評估、推理、反思。[12]

具有批判性思維的人應具有思維敏捷、縝密謹慎、樂于反省、善于解決問題等特點。[13]為了測量批判性思維技能和傾向,就需要有效且信效度良好的量表,研究者們也一直為此做出努力。Facione 等人在1995 年編制了《加利福尼亞批判性思維特征測試(CCTDI)》[14],該量表是目前使用較多的批判性思維傾向量表。此外,使用較為廣泛的批判性思維傾向量表還有Giancarlo 編寫的CM3(California Measure of Mental Motivation)[15]和Irani 等人編制的UE-FMI(The University of Florida Engagement Cognitive Maturity and Innovativeness assessment)[16]。我國學者也嘗試使用漢化后的國外量表進行了研究,但是由于文化差異,有些題項并不符合我國現狀,因此國內學者也逐步開展了修訂適合我國國情的量表。[17-19]劉歡在2016 年研究得出了影響青少年批判性思維傾向的因素,并形成了《青少年批判性思維傾向問卷》(TCTDI)[20],此外,其他研究者針對大學生批判性思維傾向[21]、醫學生批判性思維傾向構建了正式量表[22]。從上述情況可以看出,雖然我國目前針對批判性思維傾向的測量工具研究成果較少,但研究對象比較多樣(見表1)。

表1 批判性思維傾向測量工具

三、中小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途徑

對于我國中小學生來說,要想培養批判性思維要做到學校、教師、家庭的三位一體,單單靠其中一方甚至是學生自己培養是不切實際的。

(一)學校要奠定批判性教育的基調

學校在培養批判性思維的過程中要確立明確的目標。由于批判性思維是為了培養學習者的開放精神與理性精神,所以在中小學校進行批判性思維教學時要著重培養學生的基本習慣和分析能力。比如,培育學習者秉持嚴謹、謙遜的心態,愿意認真學習、勤于思考的品德和文明交流的習慣,做評判要有客觀理由,有全面獲取信息的習慣,要有分析、識別主次與關聯問題的能力,學會清晰、具體、有條理地思維與表述問題。[23]

教師是實施學校教學手段,實現學校教學目標的核心,因此學校要定期幫助教師培養自身批判性思維,組織優秀教師開講座、開研討會;積極傾聽學生意見,并根據多方面反饋及時完善目標和實施策略。

(二)教師要具備相應的批判性思維教學能力

董毓教授認為,教師是訓練學生批判性思維的橋梁,但在現實的教學中,很多教師本身就不具備足夠的批判性思維能力,這可以體現在教師的教學技能和教學意識中。[23]如在語文作文教學中,有的教師更重視寫作的文采和技巧,要求學生背誦好詞好句,而忽略了說理的重要性,也忽略了學生的真情實感,這使學生缺乏創造性和理性思維的培養。

目前大多數的教師從小接受應試教育,本身具備較低水平的批判性思維,要想提高自身批判性思維,就要辯證地學習新興的教學知識,甚至創造更適合自己班級學生的一套教學方法,批判性地備學生、備課本。教師在受到培訓時也要有自己的思考與反思,考慮其他優秀教師的成功案例是否適用于自己的學生,如果不適用又該如何,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理念及教學體系,這樣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思維。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思考空間,將教師為中心的課堂逐步轉變為學生為中心,利用支架式教學、探究式課堂、翻轉課堂等新式教學方法為手段,創建民主、創新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三)家庭也要承擔起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責任

對于中小學生來說,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同樣重要,學生的思維培養要體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光靠學校教育是不夠的,家庭批判性思維教育要與學校教育進行有機銜接。如學校教師要及時與家長溝通學生的思維發展情況,將學校中的教學方式告知家長,并提醒家長利用課余時間強化學生的批判意識。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鼓勵孩子提問和反思,并告知他們權威并不一定時完全正確的,在吸收老師和家長傳輸的知識的同時,要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并引導孩子多運用新時代媒介查找資料,并在查找資料的同時,家長作為輔助的角色協助孩子篩選有效且有幫助的信息——畢竟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孩子很容易受到不良誘導和影響,家長要做好孩子課余時間的監督工作。

總之,只有新一代學生具備批判性思維,國家才能逐步成長為創新型國家。教育不是某一方的責任,而是學校、教師和家庭從上到下共同的責任和義務,這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教育的共同目標。

猜你喜歡
批判性創造性思維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創造性結合啟示的判斷與公知常識的認定說理
《文心雕龍》中的作家創造性考辨
思辨讀寫促進批判性思維的發展
關于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的幾點思考
探討樋口一葉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馬》為例
思辨讀寫促進批判性思維的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