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色工匠”引領下的課程思政實踐育人載體研究
--------基于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工業過程自動化專業(群)的分析

2023-02-28 05:38
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3期
關鍵詞:工匠紅色育人

盛 強

(湖州職業技術學院 新能源工程與汽車學院, 浙江 湖州 313099)

高校是立德樹人的主陣地,在“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問題上,高校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具有相同的價值指向。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職業教育作為一種與普通教育不同的教育類型,肩負著重要使命,承載著培養新時代“紅色工匠”的重任。高職院校更應深入把握職業教育改革的新要求新動向,傳承紅色基因,培育“紅色工匠”,培養更多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和大國工匠“匠苗”,激勵廣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一、“紅色工匠”的內涵

美好生活靠勞動創造,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也離不開勞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要培育能工巧匠、大國工匠。黨的二十大報告更是強調:“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盵1]33當前,我國正處在經濟結構調整、產業結構升級過程中,職業教育更應進一步優化育人體系,大力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培養更多大國工匠[2]67。

紅色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戰爭、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各個時期所形成的偉大革命精神。青年學生是技術技能的學習者,更是紅色精神的傳承者。不論是傳統的工業經濟還是新興的數字經濟,都需要大量具有紅色精神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職院校要傳承好紅色基因、弘揚好紅色精神,培養一支政治素質過硬,職業素養良好、技能水平高超的“紅色工匠”隊伍,激勵更多具備紅色精神、熟練掌握工匠技藝的高職院校學生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使這些“紅色工匠”“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

1.紅色精神滋養新時代的工匠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國選手在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上取得的佳績作出重要指示:“勞動者素質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至關重要。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基礎……要在全社會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勵廣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盵3]6面對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創新型國家等發展要求,“紅色工匠”的培育必須要使“紅色基因”“紅色精神”與“工匠精神”相互滲透[4]30。紅色精神內蘊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豐富了新時代的工匠精神,提升了新時代工匠精神的內涵,使工匠精神不僅打上了紅色印記,還具備了愛崗敬業、精益求精、敢為人先、百折不撓、追求卓越、技能報國等特質。

2.大力發揚工匠精神是實現創新強國目標的重要保障 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創新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盵5]4一個民族的創新離不開技藝的創新。傳統工藝是在傳承與創新中得到發展的,而現代制造,尤其是現代智能制造,對于創新的需求更加迫切,對工匠技藝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勞動者不僅要有嫻熟的技能,而且要有創新精神,要積極地參與每一個產品的開發,每一項技術的革新,每一道工藝的更新。

綜上所述,為更好地服務人才強國戰略,為國家輸送能夠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高職院校必須培養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培育“又紅又?!钡摹按髧そ场?。

二、課程思政是培育“紅色工匠”的重要載體與實踐途徑

職業教育肩負著培養社會急需的,具備“工匠精神”的技術技能人才,以及促進就業創業等重要職責[6]9-10。其實踐實操類、理實一體類、線上線下混合類等課程,以及學生職業技能競賽等活動,都是實施課程思政的重要載體。

根據工業過程自動化技術專業(群)的人才培養方案,三年制高職學生在校學習周數約為97周,占總教學周數(120周)的80%。由此可見,學生以在校學習為主,學校是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傳承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場所。從課程設置上看,學校設置的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專業選修課、專業實踐操作課等專業課程,是保障人才培養質量的基礎,也是培育學生工匠精神的載體。從學習空間上看,學校的多媒體教室、專業課程實訓室(實驗室)以及用于課后活動的大師工作室等活動場所,肩負著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培育學生工匠精神的重任。然而,在校期間學生在實訓室接受的實踐教學訓練是基于仿真教學設備的仿真性實踐操作,對工匠技藝技能的訓練、工匠精神的培育與傳承遠遠達不到“紅色工匠”的培育要求。從用人單位的反饋看,往往是那些在校期間經歷過職業技能大賽錘煉并取得一定成績的學生更受歡迎。究其原因,相對于未參與競賽訓練的同學,這些學生具有更強的企業適應能力、創新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可以更快地適應工作崗位。但是,能夠依托現有課外實踐平臺,參加市級、省級及以上職業技能競賽的學生人數占比不到5%。學生課外技能實踐平臺的短缺,嚴重制約了工匠精神的培育與傳承,因此,高職院校急需搭建并完善學生課程思政的實踐育人平臺。

1.職業教育承擔著傳承技術技能、弘揚“工匠精神”的重要責任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首次明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是國家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使職業教育迎來了高速發展的新時代。截至目前,我國已經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教育部《2021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全國普通、職業本??乒灿性谛I? 496.13萬人。其中,職業本科在校生12.93萬人,高職(???在校生1590.10萬人,高等職業教育占高等教育在校生數的45.85%,占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7]109-112。為推進現代制造業快速發展,國家需培養一大批技術技能高超、職業素質素養優秀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體經濟是我國經濟的重要支撐,做強實體經濟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需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薄鞍l展職業教育前景廣闊、大有可為?!盵8]8有效地將工匠精神融入專業課的課程思政,引導學生以技能成才、以技能報國是課程思政育人平臺的重要職責[9]32。

2.高職院校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陣地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 ”[10]189截至2021年,全國共有高等學校3 012所,其中高職(???學校1 486所,高職院校占高等學校的50.40%??梢?高職院校已經成為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陣地,成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3.課程思政育人平臺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載體 高職院校的人文通識類課程、職業通用核心能力課程等都應成為實施課程思政的重要平臺。在課程教學中,已經提煉形成的“做中思”“思中做”的理念,有助于教師在探究式教學中引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助于職業技能類課程探索多元化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路徑[11]8。同時,學生的社團活動和職業技能活動都具有自身的特點,在職業教育實踐類課程中融入“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精心設計相關職業技能活動,實行“做中學”,有助于深化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和踐行,有助于他們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紅色工匠”。

三、“紅色工匠”引領下的課程思政育人載體的培育實踐

湖州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湖州職院)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積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其工業過程自動化技術專業(群)以教育部中德先進職業教育項目為載體,構建“紅色工匠”課程思政育人模塊(參見圖1),扎實推進課程思政進課堂。

圖1 “紅色工匠”課程思政育人模塊圖示

課程思政并不是增開一門課程,也不是增設一定的課堂活動,而是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機地融入課程教學和改革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實現“立德樹人”。

1.構建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課程育人載體 工業過程自動化技術專業(群)開設創新與企業基礎、知識產權與科技創新實踐、溝通技巧、創業組織與領導等聚焦科學精神與創新素養培養的人文通識類課程和職業核心能力類課程,并深入挖掘其內在的課程思政育人元素,建立面向學生的基礎課程思政育人載體[12]178-179。

此外,該專業(群)在運用這些載體的過程中還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用好中國古代文化典故,如“巧奪天工”“匠心獨運”“技近乎道”等;還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如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讓“工匠精神”薪火相傳、發揚光大。

2.搭建融合工匠精神的專業課程育人載體 工業過程自動化技術專業(群)現有的職業教育實踐類課程課時占比達50%,該專業(群)在人文通識與職業核心能力的基礎上,建設以“工匠精神”培育為核心的專業課程育人載體(參見圖1)。當下,高職院校在職業技能類課程的教學實踐中,通過教學做一體、翻轉課堂、線上線下混合課程等課堂改革措施,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不斷提高專業課程的教學效果[13]131。但是,專業課程的思政育人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工業過程自動化技術專業(群)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與相關專業課程內容相結合,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操。如:專業核心課觸摸屏技術應用的課程思政元素設計(參見表1),專業選修課3D打印技術的課程思政元素設計(參見表2)。這些設計將課程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專業教學之中。

表1 觸摸屏技術應用課程思政元素設計表

表2 3D打印技術課程思政元素設計表

3.構建融合課程思政元素的課后育人載體 以培育工匠型人才為目標的育人載體,即由學校和企業共建共享型的工匠學院和企業學院,成為在校學生開展學習交流、實踐操作、創新創業的平臺。課余時間,學生可利用工匠學院的設施設備開展社團活動和職業技能競賽訓練等實踐活動。社團活動、職業技能競賽訓練等學生課后活動符合高職學生喜歡動手的性格特點,可以達到教育無痕的課程思政育人效果。在活動中,教師也可以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工匠精神,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堅定同學們的理想信念[14]73。同時,這種活動也便于學生和校內導師、企業導師溝通交流,有助于把企業橫向課題引入工匠學院活動項目,形成以工匠學院為基地的“產學研”一體化人才培養機制。

4.搭建融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網絡育人載體 在校大學生每天使用微信、抖音等短視頻的時間很長。利用短視頻、朋友圈、公眾號等推送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專業課程教學作品和文章[15]205-207,可以強化培育效果,使微信、抖音等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有力工具,搭建起符合高職學生特點的互聯網育人載體。例如,湖州職院以浙江青年工匠、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優秀校友的成長經歷為主線,從“塑匠心:以賽促學,練就高超技能”“鑄匠魂:深入工作崗位,踐行工匠精神”“傳承工匠精神:成為‘工匠型’教師”等幾個模塊入手,講述一個普通的高職學生蛻變為“浙江青年工匠”的成長故事。另外,學校還在學習強國浙江學習平臺、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發表優秀校友榜樣事跡系列推文,如“從‘匠苗’成長為‘浙江青年工匠’,他C位出道!”,以宣傳身邊的榜樣、發揮榜樣的力量。

四、結 語

通過開展“紅色工匠”培育引領下的課程思政實踐育人載體研究,搭建了適合工業過程自動化技術專業(群)的以人文通識類課程、職業通用核心能力課程為主的課程體系,打造了學生職業技能競賽、學科競賽、創新創業活動和傳統學生社團活動等課程思政育人載體,構建了以培養學生職業技能、職業素養為核心,以培育“紅色工匠”為目標的課程思政實踐育人載體,有效提高了“紅色工匠”的文化育人效果,提升了學生的職業素質與素養,更好地激勵了學生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今后,團隊還將繼續探索課程思政元素與專業課程教學內容的深入融合,進一步研究在學生職業技能競賽和社團活動中強化課程思政元素的融入。

猜你喜歡
工匠紅色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90后大工匠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紅色是什么
工匠風采
紅色在哪里?
工匠神形
追憶紅色浪漫
工匠贊
“珠”育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