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驅動性任務情境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設計
——以“探究生活中的酒醋之美——乙醇”為例

2023-03-04 10:25于莉杰
化學教與學 2023年22期
關鍵詞:性質乙醇化學

于莉杰

(太和縣第五中學 安徽太和 236600)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 年版2020 年修訂)》[1]中提出,培養學生化學核心素養既是課程的重要目標,也是衡量教學效果的重要標準。高中化學核心素養包括5 個維度,3 個層面,他們的關系如圖1 所示。探索基于核心素養的化學課堂教學,既發展學生科學探究能力形成認知,也為學生適應現代生活,承擔社會責任提供價值引導。以人教版化學必修第二冊“乙醇”的教學設計為例,落實教學目標,以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為主線,研究基于驅動性任務情境的教學流程的教學設計,以分組實驗探究的方式認識乙醇的結構和性質,并在實驗探究中建構模型,在問題解決與活動探究中發展素養,提升遷移運用能力。

圖1 化學核心素養結構層次圖

一、落實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必修課程主題4:簡單的有機化合物及其應用的內容要求,確定本課時教學目標。

(1)通過探究乙醇的結構、性質及應用,從乙醇的分子結構(化學鍵、官能團)分析其性質和變化,認識有機化合物中官能團與性質的關系。以乙醇的結構和性質為基本模型,認識含有羥基的有機化合物的結構和性質。

(2)通過探究乙醇的催化氧化反應實驗并分析其反應規律,認識一種有機反應類型——氧化反應的基本規律,知道乙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乙醛、乙酸,了解有機化合物的轉化。

(3)通過乙醇在生產、生活中的實際應用,認識乙醇在能源、飲食、健康等方面的應用價值,知道如何合理使用常見有機化學品。

二、基于驅動性任務情境的教學流程

情境化的課堂教學以素養為主線,以任務為驅動,以實驗探究為載體,在活動中掌握知識,落實素養?;谏疃葘W習的基本教學模式為情境—問題/任務—知識—素養,本文建構了高中化學驅動性任務情境教學課堂,本課時教學流程如圖2。

圖2 教學流程

環節1:創設生活情境,引入課題,在情境中生成問題?;瘜W是與生活實踐緊密聯系的科學。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基于學生熟悉的問題創設情境,讓學生從化學視角對常見的生活現象、簡單的跨學科問題進行探討,能運用簡單的科學方法初步解決與化學有關的實際問題[2]。在真實的情境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意識,增強實踐能力。

環節2:利用球棍模型,合作交流,在探究中解決問題。能從原子、分子水平分析常見物質及其反應的微觀特征,形成結構決定性質的化學觀念,是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水平的素養要求之一。學生通過課前閱讀資料,用橡皮泥、牙簽等材料制作和展示乙醇分子模型,從化學鍵視角探究物質的微觀特征,培養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的化學核心素養。

環節3:基于實驗探究,建構模型,認識物質反應原理?;瘜W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教師應在現有的教學條件下,整體規劃實驗探究教學,發揮典型實驗探究活動的過程[3]。樹立“結構決定性質”的觀念,培養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的化學核心素養。

環節4:基于物質性質,建構整合,實現知識遷移應用。加強學生對化學結構和性質的認識,理解化學反應的微觀本質,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問題解決的實踐中,引發學生深度學習,自主建構、深度整合所學內容,形成知識體系,并將所學知識遷移應用,提高解決新情境中的問題的能力,落實和提升化學學科核心素養。

三、落實化學核心素養的教學設計過程

1.創設生活情境,引入課題,在情境中生成問題

問題1:聯系生活實際舉例說明乙醇在生活中有哪些實際應用,并思考討論以下問題。①為什么乙醇極易溶于水?②乙醇作燃料利用了什么性質?

活動1:在生活中處處可以看到含有乙醇的產品,75%的乙醇用來消毒,部分飲料中含有乙醇,乙醇可以用作燃料等等。通過觀察知道乙醇是無色有特殊香味的液體,密度比水小,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易揮發等。①乙醇極易溶于水是因為其分子結構中含有羥基,乙醇分子與水分子間能形成氫鍵。②乙醇作燃料利用了乙醇的可燃性,以及乙醇分子中碳的質量分數較小,燃燒時不易產生CO等污染物。

評價1:診斷學生對生活中常見有機物的了解情況,評估學生的心理期待和學習狀態。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信息收集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了解乙醇在生活中的應用,根據實際用途總結乙醇的物理性質,引起學生探究新知的興趣。

問題2:通過課前查閱的資料,談一談乙醇的產生及作燃料的優勢是什么?

活動2:小組討論,得出結論。乙醇可通過生物發酵產生,屬于可再生能源,可減少化石能源的消耗,有利于可持續發展。

評價2:通過學生對任務活動的表現,了解學生對乙醇燃料的相關認知程度。

設計意圖:以常見的乙醇燃料為載體,既幫助學生了解乙醇的產生過程,又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還可以培養學生信息獲取和知識歸納的能力。

2.利用球棍模型,合作交流,在探究中解決問題

問題3:通過搭建的分子模型,討論以下問題,乙醇的官能團是羥基嗎?羥基結構簡式中的化學鍵是什么含義?

活動3:展示模型如圖3所示,討論并回答。羥基的結構簡式是—OH,除O—H外的另一個鍵表示一個未成對電子,因此羥基的存在是不穩定的,必須與其他原子或原子團結合才能形成穩定的物質。

圖3 學生自制乙醇球棍模型

評價3:根據學生回答情況,診斷學生從物質的微觀結構解釋物質宏觀性質的能力。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對乙醇分子結構的探究興趣,逐步培養學生宏、微觀念。

問題4:乙醇分子結構中存在怎樣的化學鍵?其中哪個化學鍵的極性最強?

活動4:思考回答,乙醇分子中含有4 類化學鍵C—C、C—H、C—O和O—H,其中O—H的極性最強。

評價4: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情況,評價學生從微觀視角認識有機化合物的能力,診斷學生對化學鍵知識的掌握水平。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化學鍵視角分析物質的微觀特征,提升學生認識物質的“孤立-系統”水平。

3.基于實驗探究,建構模型,認識物質反應原理

問題5:描述乙醇與鈉反應的實驗現象,并且對比水與鈉反應的現象,說明乙醇有怎樣的性質?

活動5:①實驗現象:向無水乙醇中加入一小塊鈉,鈉先沉入底部,說明乙醇密度小于鈉;有氣體放出,是因為鈉與乙醇反應生成氫氣;隨后鈉慢慢浮上來,是因為生成的氣體產生了浮力;最后鈉消失,反應結束。點燃氣體,生成淡藍色火焰,且干燥的小燒杯內壁有水珠產生,加入澄清石灰水,沒有變渾濁(如圖4)。②對比鈉和水的反應發現,相同條件下,鈉與水反應比鈉與乙醇反應更劇烈。結論:乙醇在該反應中斷開羥基中的O—H 鍵;乙醇分子中羥基上的氫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氫原子活潑?;瘜W方程式為

圖4 乙醇與鈉的反應

圖5 乙醇的催化氧化反應的探究

2CH3CH2OH+2Na ■■■■ 2CH3CH2ONa+H2↑。

評價5:通過對乙醇與鈉的實驗探究,評價學生對物質性質等知識的認知水平,通過對比鈉與水反應的實驗現象得到的相關結論,評價學生對物質中化學鍵極性強弱的分析能力。

設計意圖:通過實驗探究,對比總結,得出乙醇與鈉反應的實質,強化學生從宏觀現象到微觀實質的探究能力。

問題6:描述乙醇催化氧化反應的實驗現象,乙醇的催化氧化在有機物轉化中的意義是什么?

活動6:學生分組實驗,探究記錄?,F象如下:在酒精燈上灼燒銅絲,銅絲變黑,原因是加熱條件下銅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生成黑色的氧化銅;將銅絲伸入無水乙醇中,可以看到銅絲表面又恢復為紅色的銅,說明氧化銅被乙醇還原為銅;反復操作幾次現象都相同,最后聞到刺激性氣味氣體,查閱資料后得知這是乙醛的氣味,說明乙醇被氧化生成了乙醛。乙醇轉化為乙醛的實驗,為羥基轉化為醛基提供了思路方法。

評價6:根據學生對實驗現象的描述及轉化意義的分析,評價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及對官能團性質的歸納能力。

設計意圖:探究有機物中醇類物質轉化為醛類物質的條件,為有機物之間的相互轉化提供思路。

問題7:在乙醇的催化氧化實驗中,反應中的官能團、化學鍵、反應類別是如何變化的?請同學們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和反應類型。

活動7:思考討論,反應中的官能團由羥基(—OH)到醛基(—CHO);斷裂O—H和C—H,形成了C====O;反應由醇類物質生成了醛類物質。在有機反應中,“加氧或去氫”的反應為氧化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如下:

評價7:結合學生對化學鍵的描述和化學方程式書寫角度,運用SOLO(可觀察的學習結果的結構)分類理論制定評價標準。

A(抽象拓展層次):能從化學鍵斷裂的角度分析出乙醇形成的過程,書寫出正確的化學方程式,并且理解有機反應的實質是官能團性質決定。

B(關聯結構水平):醛基的形成是由于碳氫鍵和氫氧鍵的斷裂,形成碳氧雙鍵,書寫出正確的化學方程式。

C(單點結構水平):由乙醇到乙醛,屬于氧化反應。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單一有機物的性質聯想到有機物的類別,使學生認識到有機物根本性質是由官能團決定的。

問題8:為什么說羥基是乙醇的官能團?研究乙醇的結構和性質的意義是什么?

活動8:乙醇的化學性質都與羥基密切相關,羥基是乙醇的官能團;乙醇是醇類物質的代表,羥基是醇類物質的官能團,據此來認識醇類物質的性質和反應規律,實現有機物的轉化。

評價8:根據學生的總結情況,診斷學生結合典型實例認識官能團與性質的關系的能力。

設計意圖:了解官能團在有機化合物中的特殊性質,樹立“結構決定性質”的觀念,培養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的化學核心素養。

4.基于物質性質,建構整合,實現知識遷移應用

問題9:閱讀課本第79 頁資料卡片,談一談乙醇在人體內發生哪些化學變化?

活動9:學生閱讀教材,結合圖6總結出乙醇在人體被氧化的全過程。酒精吸收后在體內的代謝主要分為三步:首先經肝代謝酶系統乙醇脫氫酶轉化為乙醛,再經乙醛脫氫酶催化氧化生成乙酸,最后代謝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

圖6 乙醇在人體內的變化過程

評價9:根據學生回答情況,評價其對已有資料和信息的處理能力。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

問題10:酒后駕車的檢驗,運用乙醇的什么原理?還可以用什么方法檢測酒精?

活動10:乙醇具有還原性,可以將酸性K2Cr2O7(橙色)還原為Cr2(SO4)3(綠色),自身被氧化為乙酸(醋酸)。根據該原理,生活中用來制作酒精檢測儀。乙醇中羥基的還原性還可以使酸性高錳酸鉀的紫色褪去。說明乙醇遇到強氧化劑可以直接被氧化成乙酸(如圖7)。

圖7 乙醇的檢驗

評價10:根據前面知識的學習,體會乙醇被不同程度氧化劑氧化后得到的產物,并將該性質運用于生活實際,體會性質決定用途。診斷學生知識的遷移運用能力,并為后續學習乙酸提供知識儲備,深刻體會生活中的“酒”“醋”之間的轉化之美,深化“大概念”和“大單元”知識體系建構。

設計意圖:理解酒精檢測儀的原理,使學生認識到化學技術對于人類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培養STSE(科學、技術、社會、環境)觀念。

四、課程教學實踐反思

圍繞教學主題,基于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創設問題。引導學生利用化學學科知識積極參與到問題解決的實踐中,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自主建構、深度整合所學內容,形成學科系統知識體系,提高解決新情境中的問題的能力,充分落實和提升化學學科核心素養[4]。設置情境化的課堂,以任務為驅動,以活動為載體,引導學生建構大概念,并深化對大概念的理解和應用,從而能夠以專業的化學視角深入實際問題的研究之中,并在問題解決過程中進一步提升知識運用水平[5]。

1.實施“教、學、評”一體化,靈活性的評價維度引發思維過程

本課時教學遵循教、學、評一致性理念,從四個環節、10 個問題引發學生活動的表現性評價可以看出,教學流程和具體設計圓滿地達成了預設的教學目標。問題指向的教學目標結構圖如下圖8:

圖8 目標-問題-環節示意圖

2.大單元、大概念的教學設計引發深度學習

本課時遵循“情境—問題—知識—素養”的深度學習基本教學模式,本文以生活情境為載體,任務為驅動,創設了10個復雜程度逐漸增加的進階性問題:分子結構的探析(創設生活情境)→性質實驗探究(實驗探究,任務驅動)→體會結構決定性質(設計實驗,解決問題)→總結性質決定用途(個人小結與實踐),問題的思維層次逐步提升,體現出大概念的社會意義——在學科內和真實世界的遷移[6]。由傳統教學的“具體—具體”的單一有機物低通道遷移,轉化為“具體—抽象—具體”的官能團決定有機物性質的高通道遷移,體現了深度學習的活動與體驗、聯想與結構、遷移與應用、價值與評價的特征。

3.關注真實情境,讓化學回歸生活

本課時從生活中常見的“酒”出發,立足真實的問題教學,讓科學回歸生活本源,教師聯系學生現實中遇到的與“酒”相關的困惑,以化學問題的視角融入課堂,讓學生以化學的視角去分析思考、積極探索,尋求解決方案,理解化學科學發展的社會意義和宏觀價值,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社會責任。

猜你喜歡
性質乙醇化學
乙醇和乙酸常見考點例忻
隨機變量的分布列性質的應用
完全平方數的性質及其應用
九點圓的性質和應用
厲害了,我的性質
奇妙的化學
奇妙的化學
奇妙的化學
楊木發酵乙醇剩余物制備緩釋肥料
奇妙的化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