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甲狀腺素蛋白型心臟淀粉樣變1例

2023-03-08 01:48楊亞柳閆夢雯王玉娟吳文靜李佳慧
中日友好醫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淀粉樣變單克隆左室

楊亞柳,閆夢雯,王玉娟,吳文靜,李佳慧*

(1.中日友好醫院 心臟科,北京 100029;2.山西省長治市中醫研究所附屬醫院 心病科,長治 046011)

男性,84 歲,主因“間斷胸悶5d”就診于我院心臟科門診?;颊?d 前做家務時出現胸悶、心悸,持續時間不定,休息后改善,夜間可平臥。門診心梗四項檢查示肌鈣蛋白(Tn)I 0.0397ng/ml,B型利鈉肽前體(BNP)380pg/ml。心電圖示房性心動過速、室性早搏、肢體導聯低電壓(見圖1),當日收入院。既往高血壓病史10 年,最高180/110mmHg,平素口服硝苯地平控釋片(30mg,qd),血壓波動在140~160/70~90mmHg,5 年前因股骨頭壞死行右側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無吸煙、飲酒史,育有1子1女,體健,否認家族遺傳病史。

入院體格檢查:體溫36.3℃,脈搏108 次/min,呼吸18次/min,血壓144/90mmHg,未見舌體肥大及眶周紫癜,心肺腹查體大致正常,雙下肢對稱性水腫。

多次復查肌鈣蛋白T,波動在0.043~0.051ng/ml,N-末端B 型利鈉肽前體(NT-proBNP)2274~3935pg/ml。心電圖大致同門診心電圖。24h 動態心電圖示:心房撲動,呈2∶1~6∶1 房室傳導。經胸超聲心動圖+超聲斑點追蹤成像:左房前后徑(LA)41mm、右房橫徑(RA)51mm,室間隔(IVS)及左室后壁(LVPW)厚度均為16mm,運動普遍減低,二尖瓣、三尖瓣中度反流,M 型左室射血分數(EF)34%,舒張功能減低(Ⅱ級),估測肺動脈收縮壓34mmHg,左室整體縱向應變減低(左室整體縱向應變約為-7.1%),心尖各節段應變相對保留(圖2,見封底)。冠狀動脈造影未見狹窄病變。血輕鏈蛋白,以及血漿、尿免疫固定電泳均為陰性。99mTc-PYP 心肌顯像示心肌攝取為3 級(圖3,見封底)?;驒z測:未檢出與受檢者臨床表型相關的致病/疑似致病變異/遺傳模式相符的臨床意義未明變異,在Wolff-Parkinson-White 綜合征/致死性先天性心糖原累積病/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6 型相關的PRKAG2 基因上檢出與受檢者表型部分相關的1個意義未明變異。

圖2 超聲心動圖

圖3 ECT斷層顯像(心臟淀粉樣變顯像)

患者確診為野生型轉甲狀腺素蛋白心臟淀粉樣變(wild-type transthyretin amyloidosis,ATTRwt)。治療上,針對失代償心衰、房性心律失常等表現,予以托拉塞米利尿、酒石酸美托洛爾控制心率,那曲肝素/艾多沙班抗凝及補鉀治療,并加用氯苯唑酸對因治療?;颊叱鲈汉笠幝煞?,托拉塞米逐步減量(至5mg,qod)。2 個月后電話隨診,訴日?;顒訜o胸悶、氣短,可平臥,自測血壓138/93mmHg,脈率84bpm,雙下肢無水腫。外院復查TnI 0.044ng/ml(0~0.120),NT-proBNP 2830pg/ml,心臟超聲:左房前后徑(LA)38mm、右房橫徑(RA)46mm、二尖瓣舒張早期血流頻譜E 峰流速/二尖瓣舒張晚期血流頻譜A 峰流速>1,IVS 及LVPW 13mm、EF 55%。

討論

淀粉樣變是一組由遺傳、變性和感染等不同因素引起的,因蛋白質分子異常折疊形成的淀粉樣物質所致的沉積綜合征,進而導致組織損傷和器官功能障礙,心臟是常見受累的靶器官,稱為心臟淀粉樣變(cardiac amyloidosis,CA)。目前已知超過30種前體蛋白可導致淀粉樣沉積,已發現其中9 種累及心肌組織,其中大于98%的心肌淀粉樣變為ATTR 型或單克隆免疫球蛋白輕鏈型CA(light chain cardiac amyloidosis,AL-CA)。

一直以來,淀粉樣變性診斷金標準為組織活檢剛果紅染色陽性。然而近年來多項研究,包括一項納入1217 名疑診心臟淀粉樣變患者的全球多中心研究顯示,單克隆蛋白陰性患者,99mTc-PYP/99mTc-二羧基丙烷二磷酸鹽(DPD)/99mTc-羥基亞甲基二磷酸鹽(HMDP)顯像≥2級診斷為ATTR-CA 的特異性和敏感性均為100%[1]。在《2021 歐洲心臟協會立場聲明:心臟淀粉樣變的診斷和治療》[2]中明確表述,99mTc磷酸鹽衍生物骨顯像心肌攝取2或3級、單克隆免疫球蛋白陰性、符合超聲心動圖或心臟核磁共振相關診斷標準可確診ATTR-CA。隨著心臟影像學、診斷技術的進步,人們逐漸意識到心臟淀粉樣變可能并非罕見病,而是導致某些常見心臟病、綜合征的潛在病因。研究顯示16%的退行性主動脈瓣狹窄、13%~17%射血分數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為ATTR-CA[3]。另外一項研究顯示首診肥厚性心肌病患者CA 發病率為9%,而且隨著年齡增長風險增加,40~49 歲人群發病率為1%,而>80 歲患者發病率可達26%[4]。

淀粉樣物質沉積心臟可引起室壁增厚,而淀粉樣物質在心臟以及心臟外組織器官的沉積可引起一系列改變,產生一系列“預警信號”。左室壁增厚者(≥12mm),同時存在低電壓/房室傳導障礙等心電圖異常,低血壓,老年心衰及主動脈瓣狹窄,心臟超聲提示縱向應變減低而心尖應變保留,心臟核磁共振示心內膜/透壁性延遲強化或細胞外基質增加等任一心臟表現,或伴隨神經系統、泌尿系統、骨骼肌肉系統等其他系統表現,需警惕淀粉樣變性可能。

心臟淀粉樣變的治療主要包括合并癥、并發癥的治療和預防,以及病因治療。近年來新型、有效、靶向治療ATTR 型淀粉樣變的藥物研發獲得重要進展,且在淀粉樣變早期更為有效,使得心肌或其他系統淀粉樣變的早期診斷更為重要。TTR 四聚體穩定劑,氯苯唑酸可有效延緩ATTR-CM 疾病進展,目前已在我國上市。相關隨機對照研究顯示隨訪30 個月的ATTR-CM 患者,氯苯唑酸治療組全因死亡風險降低30%[5]。

由此可見,心臟淀粉樣變并非臨床罕見病,對于心力衰竭、心肌肥厚等“預警信號”的出現,接診醫師需要警惕該病的發生。心臟淀粉樣變的診斷依賴于組織活檢,但是單克隆蛋白檢測、心肌核素顯像、心臟超聲、心臟核磁共振對于疾病的診斷仍具有重要價值。疾病的早期識別、診斷為及早病因治療創造了條件,隨著對因藥物的不斷涌現,將會極大改善該類患者的預后,仍然是未來臨床工作的重要方向。

猜你喜歡
淀粉樣變單克隆左室
心臟超聲配合BNP水平測定在高血壓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診斷中的應用
超聲診斷心肌淀粉樣變性伴心力衰竭1例
單克隆抗體在新型冠狀病毒和其他人冠狀病毒中的研究進展
血漿corin、NEP、BNP與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縮功能的相關性
氣管支氣管淀粉樣變一例及臨床分析
氣管支氣管淀粉樣變合并肺結核一例并文獻復習
骨髓瘤相關性腎輕鏈淀粉樣變1例
抗HPV18 E6多肽單克隆抗體的制備及鑒定
益腎活血法治療左室射血分數正常心力衰竭的療效觀察
TSH受體單克隆抗體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