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論18世紀末美國革命對廢奴運動的影響

2023-03-12 07:05
關鍵詞:奴隸制黑奴殖民地

金 海

18世紀末的美國革命①我們認為,美國革命并不完全等同于美國獨立戰爭,它還包括17世紀60年代起美國和殖民地之間的權利之爭,美國獨立戰爭僅僅是美國革命的第二階段,更廣泛地說,還有從邦聯制向聯邦制的過渡和民主憲政的完善。因此,我們這里用美國革命來指代從18世紀60年代到美國獨立為止的這一段歷史時期。是美國歷史研究中的一個重點內容。然而,國內大多數學者在研究美國革命時,都把注意力放在啟蒙思想、民主政治、憲政發展等問題上,很少探討美國革命對英屬北美殖民地的奴隸制和廢奴運動的影響,偶有涉及,也只強調問題的一個方面,顯得研究視角過于單一,最終其結論甚至相互矛盾。②魏濤在《英帝國與美國革命初期的黑人軍隊——以南部殖民地為中心的考察(1775—1778)》(《北京社會科學》2021年第1期)中探討了英國和北美殖民地對于組建黑人軍隊問題采取的不同政策。杜華在《美國早期反奴隸制活動的演變及其意義(1688—1830)》(《歷史教學問題》2019年第1期)中考察了在革命時期,普遍自由和權利平等的革命理念是如何激發了反奴隸制思想的發展。將這兩篇文章聯系起來就可以看出,美國革命到底是推動還是阻礙了廢奴運動的發展,其實它們的結論是相互矛盾的。國外對于美國革命期間廢奴運動的研究則明顯要豐富和深入得多。①比如,斯里維迪亞·斯瓦米納坦的《辯論奴隸貿易:英國民族認同的話語,1759—1815》(Srividhya Swaninathan,Debating the Slave Trade:Rhetoric of British National Identity,1759-1815,Burlington,VT.: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2009)研究了美國革命期間廢奴話語的變遷??死锼雇 だ站S克的論文《“我們請求閣下”:19世紀末廢奴請愿書的情感政治》(Christine Levecq,“‘We Beg Your Excellency’:The Sentimental Politics of Abolitionist Petitions in the Late Eighteenth Century,”in Stephen Ahern,ed.,Affect and Abolition in the Anglo-Atlantic,1770-1830,Brulington,VT: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2013)考察了美國革命期間黑人的黑人請愿行動。吉拉爾德·霍恩的《1776年的反革命:奴隸反抗與美國的起源》(Gerald Horne,The Count-Revolution of1776,Slave Resistance and the Origin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New York,NY: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2014)介紹了美國革命期間黑人反抗運動的發展??死锼雇懈ァげ祭实摹兜懒x資本:英國廢奴主義的基礎》(Christopher Leslie Brown,Moral Capital:Foundation of British Abolitionism,Chapel Hill,NC: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2006)從外交政策角度研究了美國革命期間廢奴運動的影響。西蒙·沙瑪的《風雨橫渡:英國、奴隸和美國革命》(李鵬程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20年版)講述了美國革命造成的所謂黑人效忠派問題是如何推動了英國移民廢奴的嘗試。戴維·布里翁·戴維斯的《非人的奴役:新世界奴隸制的興衰》(David Brion Davis,Inhuman Bondage:The Rise and Fall of Slavery in the New World,New York,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則從地區史的角度研究了美洲奴隸制的發展與衰亡。羅伯特·帕金森的《共同的事業:美國革命中對種族和國家的構建》(Robert G.Parkinson,The Common Cause:Creating Race and Nation in the American Revolution,Chapel Hill,NC: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2016)敘述了美國革命時期白人是如何通過構建黑人和印第安人的“他者”身份來加強其內部的民族認同感的。但是,這些論述也往往過于偏重某一角度,很難對于美國革命給廢奴運動產生的影響給予一個全景式的分析和論述。在此,我們將從殖民地與母國的權利之爭對廢奴運動的影響、美國獨立戰爭中雙方對于黑奴形象的塑造、美國政府的政策措施以及美國革命中黑人爭取自由的努力等幾個方面,就美國革命對廢奴運動的影響做一個初步分析。

一、母國與殖民地權利之爭中的廢奴運動

在英國及其殖民帝國中,廢奴的聲音和主張可謂由來已久。最早反對奴隸制的聲音出現在宗教界。據廢奴運動歷史的最早寫作者托馬斯·克拉克森(Thomas Clarkson)的說法,英國的廢奴運動是隨著貴格教會創始人喬治·??怂?George Fox)前往西印度群島的傳教之旅而開始的。1657年,在一封題為“致海外那些擁有黑人和印第安人奴隸的教友們”的信中,??怂购粲?“祈禱蒼穹之下的每個人都能獲得福音,那就是基于解放和自由的權利?!雹贕eorge Fox,Epistle 153:“To Friends beyond Sea,that have Blacks and Indian Slaves,”in George Fox,A Collection of Many Select and Christian Epistle,Letters and Testimonies,Written on Sundry Occasions,by that Ancient,Eminent,Faithful Friend and Minister of Christ Jesus,George Fox.London:M.T.C.Gould,1698,p.117.在這封信中,??怂褂昧恕懊總€人”這樣的說法,表明基督教義并不因人的種族和膚色而有所差異。??怂沟挠^點在美洲的貴格派教徒中產生了巨大影響。1688年,賓夕法尼亞殖民地日耳曼敦的4個居民(3個貴格教徒,1個門諾教徒)簽署了反對奴隸貿易的《日耳曼敦抗議書》(Germantown Protest),通過當地的貴格教徒月會將它提交給英屬美洲殖民地貴格教徒的最高組織——費城年會——考慮。這就是英屬北美最早的反奴隸制文件。但是,在此后近百年的時間里,無論在母國還是在英屬北美殖民地,廢奴都僅僅是一小群宗教人士的呼吁,在世俗社會上并未產生多大影響。

七年戰爭結束后,隨著母國和北美殖民地之間的權利之爭日益激烈,關于自由和奴役的話語也出現得越來越頻繁。將北美殖民地在英帝國內所處的政治從屬地位比作奴隸制,用自由來論證殖民地要求的正當性與合法性成為殖民地的啟蒙思想家和革命者主要的宣傳手段。在美洲殖民者的口中,奴役指的是剝奪人享有的天賦自由,尤其是剝奪他們擁有財產的權利。波士頓律師詹姆斯·奧蒂斯(James Otis)早在1764年就提出了這個觀點:“在自然狀態下,不經我的同意,任何人都無權剝奪我的財產。如果他這么做,他就是在剝奪我的自由并使我淪為奴隸?!谖铱磥?對那些無代表權的人征稅就是剝奪他們作為自由人最重要的權利之一?!雹跩ames Otis,“The Rights of British Colonies Asserted and Proved,”in Merrill Jensen,ed.,Tracts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1763-1776,Indianapolis,IN:Hackett,2003,p.28.這樣,奧蒂斯就賦予了奴隸制和廢奴以政治含義。這種比喻很快為美洲殖民者所接受。1774年,紐約政治家約翰·杰伊(John Jay)為大陸會議起草的不滿清單中,就聲稱英國已經成為“奴隸制和壓迫”的代表,它正在用一項等同于“奴役我們的行政計劃為我們的朋友和孩子們鑄造鎖鏈”。①John Jay,“Address to the People of Great Britain,”in Henry P.Johnston,ed.,The Correspondence and Papers of John Jay,Vol.1,New York,NY:Putnam,1890,pp.18,27.甚至在英國,以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為代表的英國議會支持者們也同樣將奴隸制理解為剝奪人擁有財產的天賦權利。伯克問道:“告訴我,如果他們的財產和工業受到你能夠想象的一切商業約束,與此同時還要承擔你強加給他們的一切稅收,而不能從中享受絲毫利益的話,美洲人的自由特征何在,他們擺脫的又是什么樣的奴隸制呢?”②Edmund Burke,The Works of the Right Honourable Edmund Burke,Vol.2,London:Hard Press,1887,p.180.為了證明美國革命的正當性而對奴隸制和自由進行的這種政治化理解,使廢奴運動獲得了一個新的話語框架。

在這樣一種話語框架下,廢奴運動已經不再僅僅涉及某種社會和經濟制度的合理性,而是具有了政治正確的含義。大西洋兩岸的社會改革者們很快注意到了這一點,他們把蓄奴的實踐置于和自由原則相對立的地位,以此獲得政治和道德上的制高點。1767年,弗吉尼亞的革命者阿瑟·李(Arthur Lee)已經感受到了這一點。他說,在“人類的一般權利和自由已經受到普遍關注的時代”,人們不可能對“處于最悲慘的奴隸狀態下的同胞們所受到的待遇漠不關心和無動于衷”③Arthur Lee,“Address on Slavery”(March 19,1767),in Roger Burns,ed.,Am INot a Man and a Brother?The Antislavery Crusade of Revolutionary America,1688-1788,New York,NY:Chelsea House,1977,p.112.。許多革命者都認識到,當他們以自由和天賦人權作為斗爭的旗幟時,奴隸制的存在成為英國政府當局指責他們偽善的最好武器。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的妻子阿比蓋爾·亞當斯(Abigail Adams)在給她丈夫的信中寫道:“我最真誠地希望在本省沒有一個奴隸。讓自己每天都為掠奪那些與我們一樣有權獲得自由的人而奮斗——我常常認為這是一個最邪惡的計劃?!雹蹵bigail Adams to John Adams,September 24,1774,in Charles Francis Adams,ed.,Familiar Letters of John Adams and His Wife Abigail Adams,New York,NY:Hurd and Houghton,1876,pp.41-42.實際上,奴隸制的存在已經極大地損害了英屬北美殖民地的“自由”訴求在英國人民和政府官員眼中的可信度。甚至熱情支持美洲獨立的英國經濟學家和政論家喬賽亞·塔克(Josiah Tucker)也不由得尖銳地質問道:“為什么可憐的黑人,以及可憐的印第安人卻沒有類似的權利和利益呢?這些不可變更的自然法則在他們身上是怎么變得如此不同,而且是如此無足輕重的呢?”⑤Josiah Tucker,The Respective Pleas and Arguments of the Mother Country and of the Colonies,Distinctly Set Forth,London:Gale ECCO,2018,p.5.而曾經擔任馬薩諸塞殖民地總督的托馬斯·赫欽森(Thomas Hutchinson)在逐條駁斥《獨立宣言》時,更是直截了當地質問革命者們有什么理由“剝奪十余萬名黑人的自由權”⑥Malcolm Freiberg,ed.,Strictness upon the Declaration of the Congress at Philadelphia,London:1776,repr.Boston,MA:Old South Association,1958,p.11.。

為了擺脫困境和駁斥英國方面關于偽善的指責,英屬北美殖民地的革命者們一方面宣稱,是英國將奴隸制強加在殖民地身上的,英國才是這個罪惡的始作俑者。他們不厭其煩地指出,英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奴隸販子,英國的商人“仍然在法律的鼓勵下繼續進行將數十萬人變成奴隸的貿易”⑦“The Somersett Case and the Slave Trade,”London Chronicle,June 18-20,1773,in Leonard W.Labaree et al.,eds.,The Papers of Benjamin Franklin,Vol.19,New Haven,CT:Yale University Press,1976,p.188.??的腋裰莸哪翈煱1饶釢伞U德溫(Ebenezer Baldwin)在1774年列舉的英國政府威脅美洲殖民地的罪行中,將對黑人的奴役列在首位。在他起草的《獨立宣言》草稿中,托馬斯·杰斐遜更是將矛頭直指英王,聲稱英王通過允許奴隸貿易“而對人性發動了殘酷的戰爭”⑧Robert G.Parkinson,The Common Cause:Creating Race and Nation in the American Revolution,p.252.。另一方面,在英屬北美殖民地的革命者中間,要求實行普遍廢奴的呼聲也日益強烈。馬薩諸塞的一個作者在1773年聲稱,革命者們有責任幫助奴隸獲得自由,因為這將表明“我們并不是假裝成自由之友,而是真正全心全意地支持人類全面的和不可剝奪的權利”⑨Christopher Leslie Brown,Moral Capital,Foundations of British Abolitionism,p.106.。喬治亞的一個革命者委員會也宣稱他們“不認可并且憎惡”奴隸制,并許諾將盡最大努力解放該殖民地的奴隸。南卡羅來納的亨利·勞倫斯(Henry Laurence)甚至認為英屬北美殖民地已經進入了一個“逐步采取徹底的廢奴措施并且正式反對以工作為借口進一步輸入奴隸的時代”①Henry Laurens to John Faucheraud Grimké,January 31,1785,in Philip M.Hamer et al,eds,The Papers of Henry Laurens,Vol.16,Columbia,SC: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2003,p.531.。在這種自由語境下,廢奴在英屬北美殖民地迅速發展起來,走出了以前一小群宗教人士和慈善家的圈子,迅速發展成一場社會運動。在革命者與宗教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1769—1774年間,馬里蘭、新澤西、賓夕法尼亞、康涅狄格和羅德島都頒布了禁止奴隸進口的禁令,并對奴隸貿易征收高額的限制性關稅。特拉華、紐約、馬薩諸塞和弗吉尼亞的殖民地議會也通過了類似的措施,但是遭到英國樞密院的駁回。在1769和1770年的不進口運動中,英國對北美殖民地的奴隸貿易幾乎徹底中斷。最終,大陸會議在1774和1776年采取了更加積極的措施,使北美的奴隸貿易直到戰爭結束為止都陷入停頓。這表明,18世紀60年代開始的母國與殖民地權利之爭有效地創造出了一種自由的語境,極大地推動了英屬北美殖民地的廢奴運動。

二、獨立戰爭期間革命者報刊對黑人形象的塑造

1775年的列克星敦槍聲標志著美國獨立戰爭的爆發。在戰爭中,如何加強各殖民地,尤其是殖民地白人的凝聚力成為革命者面臨的重要問題。結果,為了加強白人的凝聚力和認同感,殖民地的輿論制造者們不惜向種族主義偏見讓步,利用白人中間對黑奴起義的傳統恐懼心理,著力塑造黑人是英軍的“代理人”形象,淡化黑人在獨立戰爭中為殖民地事業做出的貢獻。其結果是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廢奴運動的進一步發展。

美國獨立戰爭之前,在反奴隸制的作品中,黑人往往是以不幸的受害者形象出現。18世紀中期開始,廢奴主義的宣傳家們改變了以往神學家和歷史學家們那種相對平淡的寫作風格,轉而通過對黑人在奴隸制下痛苦經歷的生動描繪來激起人們的反奴隸制感情,歷史學家斯里維迪亞·斯瓦米納坦將之稱為廢奴主義者的“情感戰略”。最初采取這個戰略的是英國的圣公會牧師約翰·牛頓(John Newton),他以前曾經擔任過販奴船的船長。1764年,他出版了自己作為奴隸販子經歷的回憶錄。在書中他生動描述了一個販奴船的船長是怎樣因為女奴懷里的嬰兒哭鬧不休就將他扔進大海的故事。他在書中承認:“我認為自己在扮演一種監獄看守的角色,有時候我會對這個永遠要與鎖鏈、頸圈和鐐銬打交道的職業感到厭惡恐懼?!雹贘ohn Newton,An Authentic Narrative of Some Remarkable and Interesting Particulars in the Life of……,Communicated in a Series of Letters to the Reverend Mr.Haweis,London:J.Johnson,1764,p.192.牛頓的書在大西洋兩岸引起很大轟動。此后,以菲莉絲·惠特莉(Phillis Wheatley)為代表的一些黑奴也發表了他們在奴隸制下的親身經歷,大西洋兩岸的報紙雜志也常??怯嘘P黑奴的悲慘故事,《紳士》(TheGentleman’sMagazine)和《每月評論》(TheMonthlyReview)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很快,英國和北美殖民地的廢奴主義者就認識到了“情感戰略”的有效性并且加強了彼此在運用這個戰略上的合作。1772年5月14日,費城的貴格派教徒,美洲廢奴主義領導人安東尼·貝尼澤特(Anthony Benezet)將他的著作《關于幾內亞的一些歷史記錄》(SomeHistoricalAccountonGuinea)寄給英國的廢奴主義領袖格倫維爾·夏普(Grenville Sharp),夏普立刻安排此書在英國出版。而且在隨書附上的信中,貝尼澤特還告訴夏普:“我的朋友約翰·衛斯理③英國衛理公會的創始人。(John Wesley)將會與你討論在報紙上每周刊登一篇關于奴隸貿易的起源、性質及其可怕后果的文章的問題?!雹蹽eorge S.Brookes,Friend Anthony Benezet,Philadelphia,P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37,p.291.

這種“情感戰略”的采用取得了巨大的效果。黑人在奴隸制下的不幸遭遇激起了人們的巨大同情,也為廢奴運動在大西洋兩岸爭取到了越來越多的支持。黑奴作為奴隸制的不幸受害者的形象深入人心。但與此同時產生的一個副產品是,在人們意識到奴隸制的殘忍時,也使他們強烈地感受到它由此給社會帶來的不穩定。黑人的受害者形象就證明他們有足夠的理由進行反抗,這種反抗也許會使整個社會陷入滅頂之災。托馬斯·杰斐遜(Thomas Jefferson)就是這種擔憂的典型代表。在《弗吉尼亞紀事》中,他承認:“主人和奴隸之間的整個的交往,是一方永遠發作最狂暴的脾氣,不斷地施行暴虐,而另一方屈辱的順從?!苯莒尺d擔心,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國家的自由能夠被認為是安全的嗎?這些自由之受到侵犯,不只能引起上帝的憤怒嗎?……當我想到這一切的時候,我不禁為我們的國家而發抖”①梅里爾·D.彼得森編:《杰斐遜集》(上),劉祚昌、鄧紅風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3年版,第309-310頁。。甚至早在列克星敦槍聲響起前一個月,關于黑人起義的謠言已經傳遍了中大西洋各殖民地?!都~約日報》報道說,在赫德森河上的伊索珀斯鎮(Esopus),逮捕了兩名企圖向印第安人運送軍火的嫌疑犯,他們供稱附近四個城鎮的黑人參與了這個計劃,而且已經收集了“大量的火藥和子彈”②New York Journal,May 2,1775?!吨Z維奇信息報》則報道了一個自由黑人從事陰謀的消息。報道稱:“據說這家伙過去曾幾次被人雇傭制定一個毀滅白人的陰謀。為此他招募了自己的許多同胞作為助手。他們只等發生騷亂把民兵調開,他們就可以乘民兵不在的時候屠殺當地手無寸鐵的居民?!雹跱orwich Packet,Mar.2-9,1775.這些消息的散布導致當列克星敦槍聲打響的時候,附近城鎮的居民首先擔心的不是英軍的動向,而是可能發生的黑奴起義。離列克星敦70英里的弗雷明漢(Framingham),在當地民兵開赴列克星敦之后,“一種奇怪的恐慌就籠罩了城鎮”,而且謠言也迅速傳播開來,說“黑人將把他們全殺光”④Josiah H.Temple,History of Framingham,Massachusetts,Early Known as Danforth’s Farms,1640-1880;with a Genealogical Register,Framingham,MA,1887,p.275.。這種恐慌情緒使各殖民地在獨立戰爭爆發之初都對黑人采取了嚴厲的鎮壓政策。1775年6月15日,南卡羅來納查爾斯頓的奴隸法庭以“陰謀叛亂”的罪名審判了一個名叫托馬斯·耶利米(Thomas Jeremiah)的黑人領航員,據說他煽動當地黑人“參加英國的軍隊”。最終耶利米和另外幾名黑人被判處絞刑。北卡羅來納的新漢諾威縣(New Hanover County)在決定參加革命之后的第一個行動就是解除黑人的武裝。皮特縣(Pitt County)的安全委員會則規定“如果任何奴隸被發現攜帶有任何武器或彈藥”,巡官就有權拘捕他們。⑤Leora H.McEachern and IsabelM.Williams,eds.,Wilmington-New Hanover Safety Committee Minutes,1774-1776,Wilmington,NC:American Revolution Bi-centennial Com,1974,pp.30-31;Minutes of Pitt County Committee of Safety,July 1,1775,in William L.Saunders,ed.,The Colonial Records of North Carolina,Vol.10,Raleigh,NC:Charter Tercentenary Commission,1890,pp.61,63.對黑奴們可能利用戰爭發動起義的擔心廣泛傳播,以至于本杰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在1776年宣稱:“每一個奴隸都被認為是一個內部的敵人?!雹轑eonard Woods Labaree et al.,eds.,The Papers of Benjamin Franklin,Vol.11,pp.397-399.

對黑人是否忠于殖民地事業的擔心很快就在殖民地報刊上反映出來,它們開始將起義的黑人塑造成和英國人一樣的安全威脅,甚至把黑人說成是英國在美洲的“代理人”。最早刊登這種報道的是《紐約日報》。1775年4月27日,該報刊登了一封倫敦來信,聲稱“有78000支槍和刺刀被運到美洲,交付到黑奴、羅馬天主教徒、印第安人和加拿大人的手中,這些實際上都是用來征服殖民地的邪惡手段”⑦New York Journal,April 27,1775.。這是第一次將英國鎮壓殖民地的陰謀與黑人起義直接聯系起來。皮特·提摩西(Peter Timothy)出版的《南卡羅來納公報》在5月9日轉載了這個消息,其結果是查爾斯頓的安全委員會發布公告聲稱:“反對本大陸的敵對行動的真正爆發、來自國外的強加專制統治的威脅,以及在國內煽動暴亂的威脅,都是足以推動受壓迫之人拿起武器的理由?!雹郕osiah Smith Jr.to James Poyas,Charleston,May 18,1775,in Jeffrey J.Crow,“Slave Rebelliousness and Social Conflict in South Carolina,1775-1802,”William&Mary Quarterly,3d Ser.,XXXVII(1980):84n-85n.這樣,黑人就公開以美國革命的敵人形象出現了。

與此同時,英國政府采取的政策似乎也在證實美洲革命者中關于黑人站在英軍一方的假設。1775年11月7日,弗吉尼亞總督鄧莫爾勛爵(Lord Dunmore)發表了他那份著名的宣言,聲稱:“所有契約仆人、黑人和(與叛軍有關的)其他人只要有能力且愿意當兵,盡快加入國王陛下的軍隊,以更快的速度迫使這個殖民地真正意識到他們對國王陛下的王位和尊嚴應盡的義務,則均可獲得自由?!雹傥髅伞ど超?《風雨橫渡:英國、奴隸和美國革命》,第92頁。殖民地的報紙普遍刊登了鄧莫爾的公告,而且大部分報紙還會在公告原文的旁邊附上一段摘自《弗吉尼亞公報》的報道,它用斜體字注明:“據說他(鄧莫爾勛爵)正在招募一支……總數大約為2000人的軍隊,其中包括他的黑人團。該團被認為是他的軍隊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在胸前佩有這樣的銘文——給奴隸以自由?!雹赩irginia Gazette(Dixon&Hunter),December 2,1775.據統計超過20家報紙都轉載了這份報道。此外,報紙也大量刊登與鄧莫爾軍隊作戰的弗吉尼亞民兵軍官對戰斗的描述。他們常常把鄧莫爾的軍隊分成幾類,諸如“皇家黑人燧發槍團”這樣的字眼是報紙上出現最多的。比如有一則報道說:“上周二晚上,一隊人,主要是黑人,坐著小船來到本杰明·威爾斯(Benjamin Wells)家附近,……搶走了他所有值錢的東西?!雹踁irginia Gazette(Pinkney),December 9,1775.《賓夕法尼亞公報》則報道說北卡羅來納民兵在到達弗吉尼亞的第一天“就殺死了16個黑奴和5個白人”④Pennsylvania Gazette,December 13,1775.。這些報道給人留下的印象是黑人積極參加英軍作戰,而且在英國本土派出的援軍大規模到達美洲之前,構成了鄧莫爾勛爵指揮下軍隊的主要部分。其他的英國官員,無論是北卡羅來納殖民地總督喬賽亞·馬丁(Josiah Martin),還是英國派往美洲的第二任總司令威廉·豪(William Howe)和第三任總司令亨利·克林頓爵士(Sir Henry Clinton),都曾經發布過類似的命令,宣布只要黑奴站在英軍一方,就能獲得自由。這無疑證實了殖民地革命者們關于英國正在煽動黑奴起義來反對他們的觀點,從而使黑人作為英國“代理人”的形象更加牢固。

在這種印象之下,殖民地報紙對有關黑人消息的報道就帶有很大的偏頗性。革命者的報紙大量報道黑人騷動的消息,包括在英軍陣營中出現的黑人士兵、黑奴成群結隊地逃離種植園的現象,以及黑人策劃起義的“陰謀”。但是,它們對于參加革命者隊伍的黑人卻幾乎只字不提。實際上,在大陸軍創建之前,就有大批黑人加入革命者的隊伍。由于最先被征召入伍的都是窮人,而在黑人中貧困人口比例更高,因此北方各州黑人入伍的比例是他們在總人口中所占比例的兩倍。邦克山(Bunker Hill)戰役中,有150個黑人參加了戰斗。他們不僅僅是自由黑人,也有在主人允許給予自由的許諾下參軍的奴隸,邦克山戰役中擊斃了英軍指揮官約翰·皮特克恩(John Pitcairn)的黑奴皮特·塞勒姆(Peter Salem)就是他們中的代表。一個為英國作戰的黑森雇傭兵軍官承認:“在華盛頓的隊伍中,沒有哪個團沒有大量的黑人,他們都是些身體健康、強壯而且勇敢的家伙?!雹軨harles Patrick Neimeyer,America Goes to War:A Social History of the Continental Army,New York,NY: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96,p.73.參加約克鎮戰役的一個法國軍官曾經對他看到的大陸軍士兵做了素描,他所畫的人物中包括一個黑人、一個印第安人和一個白人。但是這些形象在革命者的報紙上卻幾乎沒有反映,直到約克鎮大捷后這種狀況才略微有所改變。

革命者報紙對黑人形象的這種塑造極大地扼殺了廢奴主義言論在獨立戰爭期間的傳播。這種現象最明顯的體現就是,英屬北美殖民地的廢奴主義領袖安東尼·貝尼澤特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幾乎完全沉默了下來。1774—1781年,他只發表了12頁有關奴隸制的文字。直到1781年約克鎮大捷使獨立戰爭的勝利幾乎已成定局之后,他才再次提筆,寫了一篇新的文章《對奴隸貿易的簡短觀察》(Short ObservationofSlaveTrade)。相反,對黑奴在英國煽動下起義的恐懼卻成了團結白人革命者反對英國的最好紐帶。正如一個惱火的大陸會議代表所說的:“在我們的自由一再受到侵犯——我們的婦女和孩子們被從他們的住所中驅趕出來——我們最親的親屬在暴君的祭壇上犧牲,我們的奴隸們因屠殺他們的主人而獲得解放——之后,他們(英國人)還會設想我們將以寬恕和友好的態度恢復我們的聯系嗎?”⑥Edward Rutledge to Ralph Izard,December 8,1775,in Paul H.Smith,et al.eds.,Letters of Delegates to Congress,Vol.2,Washington,DC:Library of Congress,1977,p.462.這樣,對黑奴起義的懼怕導致了革命者未能將廢奴的事業融入到爭取獨立的革命中,反而借助將黑人塑造為英國代理人的形象來加強白人內部的團結,使廢奴主義的宣傳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幾乎陷入停滯。

三、獨立戰爭期間各殖民地的廢奴政策

革命者報紙對黑奴形象的消極塑造給大陸會議和各殖民地政府造成了很大的束縛,使它們很難采用與英軍類似的政策,通過解放奴隸來動員他們參加戰爭,從而嚴重阻礙了廢奴政策的通過和有效實施。

這種現象最明顯地在征召黑人入伍的問題上表現出來。本來,在大陸軍創建之前,北方各殖民地的民兵中已有許多黑人存在。但是,列克星敦槍聲之后報紙上關于黑人蓄謀起義的報道在白人士兵中激起了巨大的反感,使軍隊中出現了不愿與黑人一起服役的強烈情緒。在大陸會議于1775年6月決定授權華盛頓組建大陸軍之后的幾個月里,華盛頓和他的將軍們在多次會議中都一致表示反對招收自由黑人和黑奴進入新成立的大陸軍。是鄧莫爾勛爵的公告造成的壓力才迫使華盛頓在12月最終改變了主意。他寫信告訴大陸會議主席約翰·漢考克(John Hancock)說:“令人擔心的是,他們也許會在政府軍(英軍)中尋找工作。正是因此我才認為需要改變關于他們的決定,并且允許他們被征召入伍?!奔词谷绱?華盛頓仍然表示“如果得不到大陸會議的批準,我將停止這么做”,而且強調只招募自由黑人入伍,不招募黑奴。①George Washington to John Hancock,December 31,1775,in W.W.Abbot,et al.eds.,The Papers of George Washington:Revolutionary War Series,Vol.2,Charlottesville,VA:University of Virginia Press,1987,p.623.盡管在整個獨立戰爭期間,兵源問題一直困擾著大陸會議,但是解放黑奴并將他們征入大陸軍的政策卻由于面臨巨大的反對而遲遲無法實施。1778年1月,英軍占領大陸會議所在地費城,華盛頓率領大陸軍撤到福吉谷(Valley Forge),美國革命處于最危急的關頭。華盛頓的副官約翰·勞倫斯(John Launce)上校寫信給他的父親,大陸會議主席亨利·勞倫斯,聲稱如果革命要生存下來的話“就需要超越對膚色抱有的歧視”。他要求他的父親“將你的一批身體健壯的男奴隸撥給我”,他將會讓這些人“接受訓練,穿上軍裝,獲得武器并在下一場戰役開始之前從各方面而言都做好行動的準備”②John Laurens to Henry Laurens,January 14,1778,in Phillip M.Harmer,et al.eds.,The Papers of Henry Laurens,Vol.12,pp.305-306.。但是亨利·勞倫斯卻給他的兒子潑了一盆冷水。他在回信中告訴約翰,他曾小心翼翼地將這個計劃透漏給大陸會議中的同事,但是“迄今為止,我還沒有聽到一個人對這個想法表示認可”。他勸說約翰放棄這個計劃:“在對抗整個國家的觀點時需要小心行事——以免不但不能產生任何好的結果,反倒會在子孫后代的眼里成為虛偽的化身,并遭到他們的唾棄?!雹跦enry Laurens to John Laurens,January 28,February 6,1778,in Phillip N.Harmer etal.eds.,The Papers of Henry Laurens,Vol.13,p.678;Vol.9,pp.38-39.亨利·勞倫斯的擔心并非空穴來風,甚至在已經有黑人參加當地民兵的新英格蘭各州,也存在著強烈反對征召黑奴入伍的聲音。1778年,當羅德島州決定征募一個黑人團的時候,有6名州議員簽署了一份請愿書抗議這個政策,聲稱他們不希望“讓我們受到與報界對鄧莫爾的黑人團所進行的同樣譏笑”④“Protest against Enlisting Slaves to Serve in the Army,”in John Russell Bartlett,ed.,Records of the State of Rhode Island and Providence Plantations in New England,Vol.13,1776-1779,Providence,RI:AMSPress,1863,p.361.。直到1782年,約翰·勞倫斯陣亡之后,亨利·勞倫斯才解放了自己的黑奴并讓他們參加大陸軍,但此時戰爭臨近尾聲,他的行動已是象征意義多于實際意義。

在地方民兵中,各州對征召黑人入伍的政策各不相同。如前所述,新英格蘭各州都有黑人在本州的民兵中作戰。戰爭爆發之初,馬薩諸塞已經在默默地招募黑人加入它的民兵團隊。1778年,該州改變了它的征兵政策,從而公開承認了這項措施的合法性。1778年,羅德島也為它的民兵建立了一個黑人團。賓夕法尼亞也是如此,至少有一個連隊是由“黑人、白人和斯托克布里奇印第安人組成的”。①Continental Journal,April 9,1778.歷史學家加里·納什(Gary B.Nash)稱這些部隊為“朝鮮戰爭之前最后一支種族融合的軍隊”②Gary B.Nash,The Forgotten Fifth:African Americans in the Age of Revolution,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6,p.11.。但是在南方,尤其是南卡羅來納和喬治亞,種植園奴隸主們把持下的州議會卻堅決反對任何招募黑人加入軍隊的建議。1778年底,英軍指揮官亨利·克林頓將主力南移,開始實行所謂的“南方戰略”,對喬治亞和南卡羅來納造成了巨大的威脅。由于克林頓宣布任何加入英軍的黑奴都將獲得自由,導致大批黑奴逃往英軍方面。亨利·勞倫斯估計僅在喬治亞就有4000名奴隸——占當地奴隸總數的三分之一以上——逃離了種植園,而英軍從他們中間招募了800名士兵和輔助人員。③“Henry Laurens’Notes on a Georgia Campaign,”in Phillip M.Harmer,ed.,The Papers of Henry Laurens,Vol.11,pp.494-495.在英軍占領喬治亞并直逼南卡羅來納首府查爾斯頓的情況下,大陸會議成立了一個委員會考慮為加強當地民兵力量而征召黑奴入伍的問題。該委員會起草的報告建議在南卡羅來納和喬治亞組建黑人營,這些營的作戰地域僅限于弗吉尼亞以南,而且由白人軍官指揮。服役期滿后,“每一個作為士兵提供了良好而忠誠的服務并在退伍時交還武器”的奴隸將獲得自由。值得注意的是,大陸會議提出這個建議的理由并不是普遍自由的原則或廢奴運動的事業,而是這么做可以“調走黑奴中那些最有活力和最大膽的人,從而減輕當地居民們所面臨的奴隸暴亂和逃亡威脅”④“Thomas Burke’s Draft Committee Report,”in Paul H.Smith,et al.eds.,Letters of Delegates to Congress,Vol.7,p.244.。即使如此,該建議仍然在當地的州議會中遭到了強烈的反對。南卡羅來納的克里斯托弗·加茲登(Christopher Gadsden)在州議會中咆哮說:“大陸會議的建議是一個非常危險而不明智的措施,遭到了巨大的憎恨?!雹軬regory D.Massey,John Laurens and American Revolution,Columbia,SC: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2000,p.140.與征召黑奴入伍相比,南卡羅來納的革命者甚至更傾向于放棄革命事業。1779年5—6月,當查爾斯頓受到英軍圍困的時候,南卡羅來納州行政委員會的八個成員中,有五人建議南卡羅來納宣布退出戰爭并保持中立。直到1782年,南卡羅來納州長的弟弟愛德華·拉特利奇(Edward Rutledge)還承認,在武裝黑奴的問題上“大約有12到15個人表示支持,但大約有100個人反對——現在我希望它能一勞永逸地停下來”⑥Edward Rutledge to Arthur Middleton,Jacksonborough,February 8,1782,in “Correspondence of Hon.Arthur Middleton,”South Carolina Historical and Genealogical Magazine,XXVI (1925):194.。在這個問題上,也許時任華盛頓副官的亞歷山大·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有最清楚的認識,他說:“我預料,這個計劃必然會遭到偏見和自私的巨大反對。我們被教導蔑視黑人,使我們在許多問題上持既不是基于理性也不是基于經驗的自命不凡態度?!雹逜lexander Hamilton to John Jay,in Harold C.Syrett,ed.,Papers of Alexander Hamilton,Vol.2,1779-1781,New York,NY: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1,p.18.征召黑人入伍所面臨的巨大阻力對廢奴運動造成了嚴重影響:一方面它在很大程度上堵塞了黑人通過參加革命來獲取自由的途徑,另一方面它將黑人排斥在革命事業之外,在此后很長一段時間內確定了黑人在美國社會上的他者身份,直到美國內戰之前都成為妨礙黑人融入美國社會的一個重要原因。

獨立戰爭期間美洲革命者的報紙所塑造的黑奴消極形象也嚴重限制了人們對于黑奴在新獨立的美國中所處社會地位的考慮。早在1776年7月底,當大陸會議討論《邦聯條例》的時候,來自馬里蘭州的代表塞繆爾·蔡斯(Samuel Chase)就聲稱:“在這個國家內,實際上不應該認為黑奴是比牲畜更重要的社會成員,因為他們在其中并沒有比牲畜更多的利益?!雹唷癟homas Jefferson’s Note on Proceedings in Congress,”July 12,1776,in Paul H.Smith et al.,eds.,Letters of Delegates to Congress,Vol.4,p.439.隨著鄧莫爾勛爵發布了解放黑奴的公告以及報紙上刊登了大量關于黑奴逃亡和蓄謀起義的報道,大陸會議對于黑奴的看法也越來越消極。7月30日,約翰·亞當斯承認說:“奴隸們削弱而不是加強了這個國家,因此他們和綿羊還是有些區別的,綿羊不會進行任何暴亂?!雹佟癑ohn Adams’Notes on Debate,”July 30,1776,in Paul H.Smith,et al.eds.,Letters of Delegates to Congress,Vol.4,p.598.

這種不把奴隸視為新獨立的美國有價值的社會成員的觀點使得各州難以將《獨立宣言》中“人人生而平等”的原則運用到奴隸身上。1778年夏,貴格教的廢奴主義者塞繆爾·阿林森(Samuel Allinson)給新澤西州長威廉·利文斯頓(William Livingston)寫信請他支持一項解放奴隸的議案。利文斯頓雖然在回信中承認奴隸制與人道是“完全沖突的”,“那些幾乎將自由作為偶像崇拜的美國人”應該認為這個制度是“特別丑惡和可恥的”,但是緊接著他就筆鋒一轉,聲稱州議會認為“我們實際上所處的局勢過于緊張,以至于無法考慮這一措施”,因此要求阿林森撤回這一信件。②William Livingston to Samuel Allison,July 25,1778,in Roger Burns,ed.,Am INot a Man and a Brother?The Antislavery Crusade of Revolutionary America,1688-1788,p.442.戰前廢奴運動發展最快的賓夕法尼亞州的確通過了一項逐步廢奴法案。但是該法案在州議會中的辯論,正是在英軍司令亨利·克林頓爵士執行南方戰略并發布公告宣稱投向英軍的奴隸將獲得自由的背景下進行的。報紙上關于議案辯論的消息往往與奴隸和英軍并肩作戰的消息同時出現,結果使得該議案在議會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反對。盡管該議案僅僅規定在1780年3月1日之后出生的奴隸孩子們在年滿28歲后才能獲得自由,這意味著直到1808年之前該州都不會實行廢奴措施,但是州議會中的反對者仍然認為這樣一項措施是極不明智的。23個反對者簽名的一份請愿書聲稱,這個法案的通過將導致當所有的力量都被召集起來抵抗英軍的時候,“當地的白人居民卻不得不讓他們的家人,以及他們的所有親密之人任憑力量占絕對優勢的奴隸擺布”③Journals of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 of the Commonwealth of Pennsylvania,Beginning the Twenty-Eighth Day of November,1776,and Ending the Second Day of October,1781,Philadelphia,PA:Pennsylvania General Assembly House,1782,p.436.。雖然報紙上聲稱州議會中只有8人反對這項議案,但是最終該議案在1780年3月1日的實際投票結果是34票贊成,21票反對??梢妼谌讼麡O形象的塑造給廢奴運動造成了多大的影響。

獨立戰爭時期塑造的這種黑人消極形象甚至到聯邦憲法通過后都在影響著黑人的社會地位。1790年聯邦國會通過的《歸化法》使“黑人是居民,但不是公民”的原則成為法律。當時美國的廢奴主義者們——以賓夕法尼亞廢奴協會主席本杰明·富蘭克林為首——要求國會給予獨立戰爭時期獲得自由的數千名黑人以公民權,但是卻遭到了南方各州的強烈反對。反對者們的理由就是“美國白人曾經冒著生命危險為他們的自由而戰,黑人卻拒絕冒生命危險為他們自己的自由而戰,因此他們不配擁有公民權”④Robert G.Parkinson,The Common Cause:Creating Race and Nation in the American Revolution,p.637.。來自弗吉尼亞的眾議員約翰·布朗(John Brown)聲稱,他和他的同僚們“絕對不會讓那些從來都不是美國獨立的朋友的人們感到滿意”。有人甚至把富蘭克林和廢奴主義者們視為獨立戰爭中勾結英國的叛徒:“在戰爭時期,他們沒有保衛我們的國家免受敵人侵略,在和平時期他們干涉其他人關注的問題,而且盡其所能地煽動南方各州的奴隸們暴亂?!雹軱inda Grant D.Pauw,et al.eds.,Documentary History of the First Congres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March 4,1789-March 3,1791,Vol.12,Baltimore,MD: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0,pp.819-820.最終,歸化法給自由黑人確定的地位是介乎本國公民與外國人之間。這樣一種做法嚴重阻礙了黑人融入美國社會,也表明了建國一代美國人在廢奴問題上抱有的主流看法:黑人可以獲得自由,但必須以整體遷移作為條件,由此在19世紀上半期催生出一種新的廢奴形式,那就是通過將黑人大批遷移至美國內陸或海外新建的殖民地,來實現廢除奴隸制,即所謂的殖民廢奴。

四、美國革命對黑人爭取自由努力的影響

對黑人本身而言,美國革命產生的影響更為復雜。一方面,革命所采用的自由平等話語恰好符合他們自身擺脫奴隸制桎梏的要求,使黑人也開始使用這種話語作為他們爭取自由的工具。這在某種程度上加強了黑人對新生美國的認同。其突出表現就是“自由”對黑人的含義從殖民地時期的回到非洲故土(至少是逃離英屬美洲殖民地)轉變成了對美國公民身份的追求。另一方面,獨立戰爭時期英軍頒布的一系列給予黑奴自由的公告和革命者對黑奴的壓迫與排斥又使得對黑人而言,與留在美國相比,離開美國獲得自由的前景似乎更加確實可靠,而一小部分人數雖少但影響很大的黑人領導人也的確產生過與白人分離的念頭,它們與美國白人中間的主流觀點匯合,推動了殖民廢奴觀念的流行。這兩種影響之間的相互沖突和斗爭,構成了美國內戰前黑人爭取自由斗爭的主要框架。

母國與殖民地的權利之爭也掀起了英屬北美殖民地黑人奴隸的請愿浪潮。1773年1月6日,一個名叫菲利克斯(Feliex)的奴隸以“生活在波士頓城,以及該殖民地的其他許多城鎮的奴隸”的名義向馬薩諸塞殖民地總督托馬斯·赫欽森和殖民地議會提出了英屬北美殖民地黑奴的第一份反奴隸制請愿書。當殖民地的革命者引用財產權原則反對母國征稅政策的行動不斷高漲之時,菲利克斯也同樣引用了財產權的話語以便喚起人們對于黑奴苦難的同情。他說:“不管他們(奴隸們)的行為舉止如何,他們和他們的歷代子孫都不能擁有和享有任何東西,甚至不能享有生命本身,只能像野獸那樣死亡……我們沒有財產!我們沒有妻子!我們沒有孩子!我們沒有城市!沒有國家!”①Feliex,“To His Excellency Thomas Hutchinson,”in Gary B.Nash,ed.,Race and Revolution,Madison,WI:Madison House,1990,p.171.同時,菲利克斯也訴諸自由的話語來爭取白人革命者對于反奴隸制事業的支持,在請愿書的結尾,他寫道:“上帝最近已經將自由理想滲透進這片水域(大西洋)兩岸的人民大眾心中,其中一些是非常有知識和影響的人,他們將承擔起我們的重擔?!雹贔eliex,“To His Excellency Thomas Hutchinson,”in Gary B.Nash,ed.,Race and Revolution,p.172.

菲利克斯的請愿書在新英格蘭地區引發了黑人請愿的風暴。僅在馬薩諸塞一地,1773年就至少進行了3次黑人請愿,1774年又進行了2次,1777年進行了1次。而且這些請愿的要求也越來越強硬。1773年4月,由四名奴隸簽署的請愿書把呼吁的目標指向了美洲的革命者,要求“那些在同胞企圖奴役自己時站起來英勇反抗的人民做出偉大的決定”③西蒙·沙瑪:《風雨橫渡:英國、奴隸和美國革命》,第24頁。,但其目標僅僅是希望英屬美洲殖民地能夠采取西屬美洲殖民地的贖買政策,允許奴隸每周能有一天時間為自己工作,好攢下錢來向主人贖買自由。但是1777年,以普林斯·霍爾(Prince Hall)為首的十幾名奴隸簽署的請愿書措辭就要嚴厲得多,聲稱:“美國在解決它與大不列顛的不快分歧時所依據的原則比一千個論點都更有力地支持請愿者的要求?!边@篇請愿書雖然沒有公開聲明奴隸將會武力反抗奴隸制,但是它的邏輯卻暗含了這種可能性?!霸跒闄嗬堅傅臅r候,我們像你們一樣行動。像你們一樣,我們耐心地等候我們的不滿得到解決;我們和平的要求也遭到了忽視。如果你們的事業是合法的,那我們的也是一樣?!雹躍idney Kaplan,The Black Presence in the Era of American Revolution,New York,NY:New York Graphic Society,1974,p.103.隨著獨立戰爭的進行,新澤西、康涅狄格、賓夕法尼亞等地也都出現了黑人的請愿運動。

這些請愿書采用的自由、平等與權利話語使得黑人能夠把他們爭取自由的事業與美國獨立的事業聯系起來,從而加強了他們對于新生美國的認同感。在1773年4月的請愿書中,作者們還表示希望“將我們自己運往非洲海岸的某個部分,我們可以在那里建立定居點”⑤Feliex Holbrook,et al.,“Sir,The Efforts,”in Gary B.Nash,ed.,Race and Revolution,p.174.。但是1779年5月“一個黑人普萊姆”(Prime a Negro)和“一個黑人普林斯”(Prince a Negro)向康涅狄格州議會提出的請愿書則明顯將目標定為爭取黑人在美國社會上的平等地位。請愿者們斷言,“我們被賦予了和我們的主人同樣的才能”,而且沒有什么能夠證明“我們不得不為他們服務而不是他們必須為我們服務”⑥Prime et al.,“To the Honbl.General Assembly of the State of Connecticut,”in Herbert Aptheker,A Documentary History of the Black People in the United States,Vol.1,New York,NY:Citadel Press,1951,pp.11-12.。普林斯·霍爾在1787年10月提出的請愿書中,主要爭取的是黑人獲得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他聲稱:“因為我們愿意支付我們在這些稅收中所承擔的份額,我們謙卑地認為我們有權享有作為自由人的權利?!雹貾rince Hall,et al.,“Negroes Ask for Equal Education Facilities,”in Herbert Aptheker,A Documentary History of the Black People in the United States,Vol.1,pp.19-20.這表明,“自由”對黑人的含義已經從回到非洲故土向著獲取平等的美國公民身份轉變了。

美國革命所掀起的黑人請愿運動浪潮也極大地加強了黑人內部的凝聚力和民族認同感。16和17世紀被奴隸貿易販賣到美洲的黑人大多來自西非和中非內陸,那里并沒有發展出成熟的民族國家,當地居民生活在原始的部族之中,這導致了美洲殖民地的黑奴很長時間里彼此之間并沒有民族認同感,甚至奴隸制的苦難也未能加強黑人內部的凝聚力。美國革命之前黑人對奴隸制的反抗大多是個人對自身苦難的自發回應,并沒有上升到爭取民族自由獨立的高度,事實上許多奴隸起義的計劃都是因黑人的告密而泄露失敗的。而美國革命期間黑人請愿活動的發展改變了這種現象。一方面請愿所采用的自由、平等和權利話語似乎在黑人之間建立起了共同的思想紐帶;另一方面請愿采用的是以群體或社區為單位的形式,也促進了黑人之間的組織聯系。所有這些都加強了黑人內部的認同感和凝聚力。在北方,這種現象表現得特別明顯。1776年,普林斯·霍爾在波士頓建立了美國的第一個黑人共濟會會所。1782年,費城的6名自由黑人向州政府請愿,要求保護公共墓地中劃給黑人使用的部分。加里·納什認為這個看似簡單的要求表明了當地自由黑人中“日益崛起的自決意識”。黑人的教會、學校和慈善組織在全國各地紛紛建立,黑人之間的互助合作極大促進了黑人公眾身份和共同聲音的形成,使他們能夠以統一的姿態和努力進行反奴隸制的斗爭。普林斯·霍爾在1782年清楚地闡明了這一點。當年的12月27日,波士頓的黑人共濟會員進行慶祝圣帕特里克節的游行,當地報紙將他們稱為“圣布萊克的共濟會員”?;魻栐趫笊峡锹暶髡f:“我們的頭銜并不是圣布萊克的共濟會員,我們所渴望的只是真正的共濟會精神,那就是對上帝的熱愛和對全人類的普遍熱愛。我們不是進行一種輝煌的娛樂,而是用兄弟之愛接納每一個人?!雹贑hristine Levecq,“‘We Beg Your Excellency’:The Sentimental Politics of Abolitionist Petitions in the Late Eighteenth Century,”in Stephen Ahern,ed.,Affect and Abolition in the Anglo-Atlantic,1770-1830,p.160.自然,這里的“全人類”、“每一個人”首先指的是全體黑人。在美國革命的影響下,黑人的民族自覺性正在形成。

然而,美國獨立戰爭還對英屬北美殖民地的黑奴產生了另一個看似與前者矛盾的影響,那就是加強了黑奴對美國的離心傾向。如前所述,為了給殖民地的革命者造成盡可能大的打擊,英國政府官員多次宣布給予支持英軍的奴隸以自由。這就給當地黑奴提供了一條看似更為便捷的獲取自由的途徑。英軍所到之處,黑奴紛紛逃離種植園。當查爾斯·康華利斯(Charles Cornwallis)率領英軍橫穿弗吉尼亞的時候,在英軍中服役的黑森雇傭軍官約翰·埃德瓦爾德(Johann Edwald)在日記中說,“超過4000名的男女和各種年齡的黑奴”已經成為英軍的一部分③Joseph P.Tusin,trans.and ed.,Diary of the American War:A Hessian Journal,New Haven,CT:Yale University Press,1979,p.305.。杰斐遜聲稱在英軍入侵期間,弗吉尼亞州逃到英軍那里的奴隸有30000人,這個估計是極為夸大的,據今天的歷史學家估計逃奴的人數大約在10000人上下。④Gary B.Nash,The Forgotten Fifth:African Americans in the Age of Revolution,p.38.1782年7月,當英軍從喬治亞的薩凡納撤退時,有4000名黑奴跟隨他們一起離開。同年12月,英軍從南卡羅來納撤退,同樣有許多黑奴跟他們一起在查爾斯頓港登船。一份下船的報告統計,在9127個撤離的人中有5327名黑人,其中絕大多數是奴隸。⑤George Smith McCowen,The British Occupation of Charleston,1780-1782,Columbia,SC: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1972,p.149n.歷史學家戴維·拉姆齊(David Ramsay)估計,獨立戰爭結束后南卡羅來納州大約有25000名黑奴逃往英國,占該州90000名黑奴的四分之一以上。⑥David Ramsay,Ramsay’s History of South Carolina from Its First Settlement in 1670 to the Year 1808,Vol.2,Newbury,SC:W.J.Duffie,1858,pp.271-272.保存在紐約的“黑人名冊”中記錄了戰爭結束時跟隨英軍一起離開紐約的2775名黑奴的姓名、年齡和住址,但是這并沒有將此前就已經搭乘軍艦或商船離開紐約和其他北方城鎮的數千名黑奴包括在內。在離開美國的黑奴中,近40%是女性,兒童大約占總數的四分之一。①Gary B.Nash,The Forgotten Fifth:African Americans in the Age of Revolution,p.47.而美國的種植園主們卻在盡力將這些逃亡的奴隸重新抓回種植園。約克鎮大捷后,種植園主發出了每抓回一個逃奴給1基尼(21先令)的懸賞,鼓勵美軍士兵搜捕他們的逃亡奴隸。盡管逃到英軍那里去的奴隸的命運并不像他們想象的那樣美好,許多人被運到西印度群島和東佛羅里達再次被出售為奴,那些僥幸在加拿大(主要是新斯科舍)和英國獲得自由的人也陷于貧困之中,但至少在當時,投奔英國看起來比留在美國對于黑奴們的自由更有保障。

也有許多黑人和黑奴加入革命者的隊伍作戰,希望以此換取自由。北方各州也許諾給那些參加當地民兵的黑奴以自由,并向他們的主人提供相應的補償。整個戰爭期間,北方有數千名黑奴加入當地的民兵為美國的獨立而戰。但是革命者報紙對黑人形象的消極塑造使他們的貢獻長期得不到社會的承認,南方的強烈反對也給黑奴為獨立而戰設置了巨大的障礙,戰后美國社會對黑人的排斥更是使黑人產生了強烈的挫敗感。費城長期把黑人排斥在慶祝獨立日的紀念儀式之外,迫使黑人將1808年1月1日作為他們自己的紀念日。費城的衛理公會教堂也實行將黑人的座位與白人隔離開的做法,結果讓黑人建立了他們自己的衛理公會圣公會教堂。獨立戰爭期間和戰后美國社會上的種種歧視使一些重要的黑人領導人——其代表是詹姆斯·福滕(James Forten)——相信“黑人除非從白人之間離開,否則決不會變成人”②James Forten to Paul Cuff,January 25,1817,in Rosalind Cobb Wiggins,Captain Paul Cuff’s Logs and Letters,1808-1817,Washington,DC:Howard University Press,1996,p.502.。這種離心傾向與白人的種族隔離思想匯合,在19世紀上半期的美國掀起了一股殖民廢奴的浪潮。融入美國、爭取公民權和離開美國這兩個互相沖突的目標之間的斗爭構成了19世紀40年代之前美國黑人爭取自由斗爭的框架,直到以勞埃德·加里森(Lloyd Garrison)和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Frederick Douglas)為代表的激進廢奴運動興起,這一沖突才最終得以解決。

總之,美國革命對美國的廢奴運動造成了多方面的,在某些方面甚至是相互沖突的影響,這與當時美國處于初創時期,民族性格尚未最終定型有密切的聯系。直到美國內戰之前,美國廢奴運動的各種發展變化可以說都能從美國革命的影響中找到根源。因此,全面評估美國革命對廢奴運動的影響,對于我們了解美國奴隸制和廢奴運動,甚至整個內戰前的美國歷史,都有重要幫助。

猜你喜歡
奴隸制黑奴殖民地
回頭一笑
新加坡殖民地自由港政策的形成(1819—1867)
英屬北美殖民地共同文化的形成
狗邪韓國是倭人之地——兼論任那非日本殖民地
《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中的種族歧視觀
談非洲黑奴貿易中非洲角色定位
壓迫、復仇與融合
十二、什么是“殖民地近代化”論
毛塔奴隸竟支持奴隸制
君主制、奴隸制和帝制的根基 社會不平等的締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