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的骨骼,文化的肌膚

2023-03-12 15:49孟凡剛鐘琦
科普創作 2023年4期
關鍵詞:文化

孟凡剛 鐘琦

[摘 要] 天文科普作家李元的科普創作類型豐富,數量可觀。其作品常使用大量數據保障內容嚴謹,以較多圖片增加表現力,并注重挖掘、展現科學內容的歷史、文化和社會內涵。這些創作方法需要大量資料支撐,得益于他幾十年如一日的積累、整理和記錄。李元執著專注的創作態度、一絲不茍的治學精神集中體現在其代表作《訪美見聞》中,可為科普工作者所借鑒。

[關鍵詞] 李元 科普創作 文化 治學精神

[中圖分類號] P1-4 [文獻標識碼] A [ DOI ] 10.19957/j.cnki.kpczpl.2023.04.009

李元(1925—2016)是我國著名天文科普作家、科普活動家以及天文館事業先驅者,北京天文館就是在李元等人的推動下創建的。他曾發起成立“中國青年天文聯誼會”,任大眾天文社總干事、《大眾天文》總編輯,后與卞德培等創辦科普期刊《天文愛好者》。李元18歲時成為中國天文學會永久會員,20歲開始科普創作,先后在紫金山天文臺、北京天文館、中國科普研究所等多個單位承擔科普工作,離休后仍為科普奔走且筆耕不輟,為科普事業奉獻70余年。1998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國際編號6741號小行星永久命名為“李元星”,這是中國科普工作者首次獲此殊榮。此外,他還在2011年獲北京科學技術普及創作協會頒發的科學普及終身成就獎,2013年獲科學傳播人頒獎盛典組織委員會、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頒發的科學傳播人終身成就獎。

一、李元科普創作綜述

李元是高產科普作家。筆者以李元自己整理的作品目錄為基礎,結合查找補充的情況,統計出他先后發表科普文章308篇,編譯科普圖書11部,編著科普圖書39部,合編、合著圖書43部,編譯、校審影像資料21種,編寫制作星空表演節目5部,設計重要科普展覽6個。1990年,李元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評為“建國以來成績突出的科普作家”;2003年,其著作《到宇宙去旅行》(湖北少年兒童出版社2009年版)獲第五屆全國優秀科普作品二等獎、“科學時報讀書杯”老金筆獎;2007年,著作《e時代N個為什么·天文》(新世紀出版社2004年版)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在李元的科普作品中,美國科學文化之旅系列很有代表性,包含科普文章50余篇,發表于《知識就是力量》等期刊,2017年結集成書——《訪美見聞》,獲第五屆“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優秀科普作品獎”科普圖書類銀獎。此書反映了李元1995—1996年間對美國的科學文化、科普事業的廣泛考察結果[1]120。當時他在美國各地探訪博物館、天文臺等科普工作機構,以研究者的目光解剖美國科學文化狀況,分析美國科普事業開展方法。他去了帕洛瑪天文臺(現譯帕羅瑪山天文臺)、洛杉磯天文臺(又譯格利菲斯天文臺)、洛威爾天文臺、基特峰國家天文臺、哈佛大學天文臺、史密松森天體物理學中心等重要天文機構,美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宇航博物館(現一般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等重要博物館,還從科普角度對美國的國家公園、大學、迪士尼樂園進行了考察。甚至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地方,比如社區、公司、商店等處,他也用心觀察和記錄。同時,他還細心收集了大量資料,如指南、說明、科普圖冊等?;貒?,他用了兩三年時間整理出一系列文章(圖1),為國內了解美國科學文化狀況和科普工作方法提供了很好的借鑒。這些作品內容豐富、文筆優美,集中反映了李元創作和治學的態度與精神。

當前,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全社會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工匠精神,培育創新文化,促進創新發展。在此背景下,李元的科普作品對于當前的科普創作,以及發揮科普促進創新發展的積極作用都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因此,筆者以《訪美見聞》為主要研究對象,分析其創作特點,為新時代的廣大科普工作者提供借鑒和參考。

二、李元科普作品創作特點

在數十年的創作過程中,李元有一套自己的表達風格。從《訪美見聞》等作品中,可以看出其典型特色。

(一)數據精準,態度嚴謹

李元是天文學家出身,精準記錄數據似乎是其職業習慣。20歲時,他就擅長精準手繪全天星圖,后來的天文工作——看圖、繪圖、編圖等,都需要精準記錄數據。這一職業習慣被其帶入科普創作當中,比如用數據指示地理位置,介紹葉凱士天文臺“在芝加哥大學120千米之外,日內瓦湖的威廉灣畔”[2]10;第一座迪士尼樂園“坐落于美國南部的阿納亥姆,在洛杉磯東南約60千米處”[2]176;等等。此外,他還習慣精準敘述時間點,形成明確時間線。比如介紹《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雜志時就用大量時間節點串聯起該雜志的發展,從1888年創刊到“1910年開始,有了彩色圖片”“1915年又增加了可以用作掛圖的單張大幅地圖和自然圖片”“彩色照片的刊登則是從1926年開始的”[2]147。在他介紹這本雜志的3頁多篇幅的文字中,用了24個年份數字精準地描繪了其發展時間線。其他可以量化的,他都習慣以精準的數字說明?!昂0?000多米的帕洛瑪天文臺”,其天文望遠鏡,“鏡面直徑5米(200英寸)”“反射鏡面質量14.5噸”“反射鏡鏡身質量530噸”[2]3-4。而奧托·斯特魯維(Otto Struve)曾為《天空和望遠鏡》寫過的科普文章數量“152篇”[2]12,奧杜邦(John James Audubon)1838年已完成的博物學研究杰出作品“435幅”[2]120,這樣的數字李元也要了解、介紹清楚。

不僅是《訪美見聞》,李元在其他作品中也習慣用數據精準表達。筆者翻開其影響較大的科普著作《到宇宙去旅行》和《天文探奇記》(新蕾出版社1989年版),隨機“抽查”了50頁,其中使用數據精準說明內容的有47頁。而要達到精準、嚴謹,必須有兩種支撐:一是認真的態度,要求自己的作品處處精準;二是豐富的佐證材料,能夠確保處處精準。有很多數據并非現成,需要自己用心歸納、計算。比如,他會告訴讀者,某個雜志連續多長時間就某個主題發了多少篇科普文章,某個人某個時期在某個雜志上發了多少篇文章,某些文章使用的圖片各是多少張,等等。為此,李元就需要提前從各種資料(包括很多年代久遠的材料)中把這些數字總結、梳理出來,由此可以看出他對待科普工作的態度十分嚴謹。

為了有豐富的材料可用,李元非常注重收集、整理資料。他每新到一個城市,最喜愛的是逛書店、書攤,哪怕吃不上飯也要先買書。這個習慣他很早就有了,在他上初中時家里已經“像個小圖書館了”[1]15。經過幾十年如一日的采購、收集,李元家里的資料汗牛充棟,而且整理得井井有條。2000年中國國際科普論壇期間,他曾在中國科技館舉辦個人藏書展,展出精品圖書4000余冊。

作品中大量使用的精準數據反映出李元治學嚴謹的態度,而其持之以恒地收集、整理資料,展現了創作者的執著與專注。筆者認為,科普創作者可以從中借鑒的是:首先,平日需特別留意資料的收集和積累,否則在創作時可能會感慨“書到用時方恨少”;其次,整理資料時要盡量仔細、嚴謹,基于自身的觀察、理解,凡是需要的數據都應先考察清楚并記錄下來,進而考慮哪些數據對于問題的說明很重要,并對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和思考。

(二)配圖豐富,寓美于科普

《訪美見聞》全書293頁,共使用了282張插圖,數量之多,令人驚嘆。這些圖片大都非常精美,與內容也極為貼合。比如介紹帕洛瑪天文臺的圖片,由外而內有天文臺外景、創始人銅像、望遠鏡全景、望遠鏡結構和原理圖。介紹哈勃望遠鏡時,則有哈勃望遠鏡在太空中的工作照、相關紀念郵票,還有《時代》(Time)周刊所發封面人物照哈勃(Edwin Powell Hubble),正文還介紹了選哈勃為封面人物的緣由。記述美國國家地理學會之行一節詳細介紹了學會的發展歷史、期刊在學會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特點,以及期刊理念和擴大學會影響的過程等。為此,配圖包括學會辦公地點外景,以及學會所辦期刊《國家地理》、 《兒童》(Little Kids)、《旅行者》(Traveler)、《世界》(World)等雜志的封面、國家地理攝影圖書的精美插圖、學會贈書的題字照片等??傮w來說,圖片豐富而精致,能給予正文內容很好的補充。

他的著作《e時代N個為什么·天文》,全書227頁,用圖231張;《漫步趣味星空》(上??茖W普及出版社2008年版),全書215頁,用圖146張。他所講述的幾乎所有科學知識點,都要自己配圖進行說明。著名天文學家李珩在翻譯法國天文學家、世界著名科普作家弗拉馬里翁(Camille Flammarion)的世界科普名著《大眾天文學》(Astronomie populaire)時,就請他負責“校譯配圖”,這些圖也成為這本譯著的亮點之一。

用“美”的圖片配合作品內容,寓美于科普,是李元先生的一貫追求。他曾回憶,1944年他在重慶街頭看到美國《生活》(Life)畫報上印有美國太空美術大師邦艾斯泰(Chesley Bonestell)的“土星組畫”時內心極為震撼,頓時感覺用天文美術去宣傳天文學、普及天文知識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于是下決心要以這種形式做科普。從此他就積極收集天文美術作品,用“科學之美”助力科普創作。只要遇到精美的科學、科普圖冊就努力收集,尤其是銅版紙印刷的中外精美科普圖冊,再貴也要買到手。長此以往,他在家中就建立了數量巨大的科普圖片資料庫。

當然,他不只是收集科普美圖,更重視圖片的整理和使用,這促成了他的一項“專業特長”——為重要科普出版物配圖。1978年,出版界迎來編纂《中國大百科全書》的全國性任務,李元毛遂自薦參加天文卷工作,其重要任務之一就是配圖。當時,他的這項工作受到著名科技史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等人廣泛稱贊,后來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將尋找配圖專家的工作戲稱為“請李元”。另外,他對所藏圖片進行整理,出版了多本圖冊,他所編創的《宇宙畫展》《宇宙在召喚》等大型科普美術展還在北京和全國各地巡回展出,產生了廣泛影響。

為了寓美于科普,進行“有效科普”,李元一生積累、整理了海量精美圖片,體現的是一位科普工作者對廣大讀者負責的態度,也體現了一名學者對科普事業精益求精的態度,以及對國家、人民的奉獻精神。盡管如今在出版中涉及用圖會有很多版權上的考慮,李元先生當年收集圖片并給作品配圖的方法并不一定適合現在的創作與出版,但是新時代的科普創作者可以從他身上得到其他啟示。比如,可以認真思考科普的形式與內容能夠有什么樣的創新,哪些創新會給讀者帶來更好的感受,并努力在某一方面不斷積累,成為有資源專長的優秀科普創作者。

(三)重視歷史、文化等多角度描述

李元作品中,凡要介紹的主要科學內容,經常會有相關人物、事件、社會環境等多角度描述,讀者可以通過多種角度看到科學內容與其他要素之間的關系,了解事物在多因素作用之下的發展變化過程,從而更全面地理解和把握科學內容。當然,這也使讀者能以該事物為切入點,獲得對一個時代、一個領域更加廣闊的認識。

在介紹帕洛瑪天文臺時,李元引導大家注意其創始人海爾(George Ellery Hale)的人生軌跡。海爾少年時愛上天文,樹立了制造天文望遠鏡的理想,青年時謀劃籌建天文臺,遇到不小的困難,但當時的社會環境給予了他熱情的支持。他先后建設了葉凱士天文臺、威爾遜天文臺、帕洛瑪天文臺,在科學技術上不斷追求,推動了天文望遠鏡、天文臺設施的進步。李元還詳細介紹了這些天文設施與世界各地天文學家的關系,如樊比博(Van Biesbroeck,來自比利時,被譽為天文觀測王子)、奧托·斯特魯維(祖孫四代天文學家,祖籍俄國)、錢德拉塞卡(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來自印度,是張鈺哲的好友,李政道、楊振寧曾聽他講課并受益)、張鈺哲(受教于樊比博,80歲時重游葉凱士天文臺,與錢德拉塞卡交流)等天文學家與這些天文臺的學術交流,以及國際天文學研究的進步與這些設施的關系等。

而對位于亞利桑那州弗拉格斯塔夫的洛威爾天文臺,李元則通過介紹其創建者——鐵路富商洛威爾(Percival Lowell)對天文事業的執著及投入過程,讓我們真切感受到一個時代的脈搏跳動。洛威爾在觀察火星時所獲得的“火星運河網”等“成果”,以及當地居民對于天文臺所在地“火星山崗”的特殊感情,也讓我們聽到天文科技進步的腳步聲并感受到其中特有的趣味。另外,李元對于冥王星的發現者湯博(Clyde William Tombaugh)的情況更是了如指掌,他用極簡練的語言,就讓讀者了解到冥王星的探索過程。

李元的其他作品也都重視這樣的多角度描述。如在他的《彗木相撞啟示錄》中,就介紹了我國古代相關的記載,現代的隕石調查研究,以及蘇梅克·利維(撞擊木星的彗星)的故事、彗木相撞時的各國熱議,等等[3]。這些內容有助于增進讀者對相關歷史文化的了解。

李元喜歡介紹事物的歷史、文化背景等情況,是由于他覺得這些有趣,愿意將這些分享給讀者。他曾表示,自己對科普工作本身,對科學家的科學活動與科普工作,對國內外科普的過去和現在都很有興趣[4]。歷史、文化介紹也使他的作品給人以“視野廣闊”“娓娓道來”的感覺,并且便于讀者了解事物的來龍去脈,讓普通人讀后也能得到很多收獲。而且,他的作品篇幅通常不長,語言也很簡潔,卻能說清關鍵??此暮芏嘧髌?,就感覺他是從文中事物所在時代穿越而來的業內專家——熟知那個時代的科學、技術和社會、文化,熟知密切相關的重要人物和他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我想,他之所以能把這些方面介紹清楚,要歸功于他孜孜不倦的學術積累和深厚的文化積淀。他的博學一方面來源于閱讀廣泛,科普期刊、科學叢書、百科全書、科普工具書、圖冊、畫冊、年鑒、傳記,無所不讀。在1978年的上??破談撟髯剷?,他基于自己的廣泛閱讀介紹了國外科普創作經驗和大量重要材料,擴大了科普創作者的眼界,引起廣泛關注。另一方面是在某些方向上持久積累,達到專、精、深。例如《訪美見聞》的部分文化背景來源于《天空與望遠鏡》(Sky & Telescope)、《自然史》(Natural History)、《國家地理》等美國期刊,這都是他“幾乎期期必讀”的資料,他收集了幾十年的《國家地理》,幾乎每一冊都有他夾在其中的各色小紙條、便箋,有的用于標識,有的用于記錄。他幾乎天天去國家圖書館,有時還去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讀書,記下一本又一本的筆記。因為讀得認真,還經常獲得“讀書標兵”榮譽。據其家人說,李元對自己家的資料可以“隨手拈來”,而對圖書館的資料則“如數家珍”??梢哉f,其廣博的積累造就了扎實的文化底蘊,才使他對于所述各種事物“了如指掌”。

對于讀書,李元非常執著且專注。他堅持去圖書館讀書,并不為追逐什么利益,而只是為了好好“干活”。著名科普作家卞毓麟先生評價李元“與世無爭,榮辱不驚;一人在場,大家開心;只要讓他干活,別的怎么都行;不管讓不讓干,他都忙個不?!盵5]。筆者認為,無論是做科研還是做科普,這種堅韌的性格和淡泊名利的精神都很值得我們學習。

三、結語

李元先生訪美時已經年屆七旬,雖然離休多年,但他仍堅守50年前的初心,他要學習借鑒美國的先進經驗,為“我”所用。去帕洛瑪天文臺、洛杉磯天文臺,他想的是如何借鑒人家的個人投資方式促進國內科普事業發展;去肯尼迪太空中心,他說:“這樣的科學普及教育的、面向大眾的航天中心和旅游勝地,何時在我國也能建立起來?我深切地期望著……”[6];甚至在公司、商店,他想的還是“希望我們的教育與科普部門能很好地研究一下這兩個公司的工作及其經營了數十年的產品,盡快建立起我們的自然公司”[2]69。這都在默默述說著一位老科普工作者的愛國、奉獻情懷。

李元畢生奉獻于科普事業,從來都是“不待揚鞭自奮蹄”,只要國家和人民有需要,他就主動去做。他為了做好科普工作而一直堅持的收集、整理資料,以及閱讀、記錄等習慣,則又反映了其執著專注、一絲不茍的工匠精神,保障了其學術“厚積”的形成,使其有條件創作出大量嚴謹、精準、言之有物的科普精品。這些都值得廣大科普從業者學習和借鑒。

參考文獻

[1] 李元,李大光,陳曦.李元訪談錄[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0.

[2] 李元.訪美見聞[M].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2017.

[3] 李元.飛上太空看星星[M].北京:知識出版社,1996.

[4]任福君、姚義賢.科普之星——李元[M].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2010.

[5] 尹傳紅. 我看李元這顆“星”:教我如何不想他[N].中國科學報,2016-07-15(002).

[6] 李元.面向大眾的肯尼迪航天中心[J].航天,1997(3):21.

(編輯 / 鄒 貞 齊 鈺)

The Scientific Backbone and Cultural Veins:Analyzing the Cre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Li Yuans Popular Science Works, with a Focus on Visiting the United States

Meng Fangang Zhong Qi

(China Research Institute for Science Popularization,Beijing 100081)

Abstract:Li Yuan,an astronomical popular science writer,has produced a substantial and diverse body of popular science works. His works often employ a wealth of data to ensure precision,utilize numerous images to enhance expressiveness,and emphasize the explor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the historical,cultural,and social implications of scientific content. These creative methods rely on extensive data support,a result of Li Yuans decades-long commitment to accumulation,organization,and documentation. Li Yuans unwavering focus and meticulous scholarly spirit are prominently manifested in his notable work Visiting the United States,providing valuable insights for those engaged in science popularization.

Keywords: Li Yuan;popular science writing;culture;scholarly spirit

CLC Numbers:P1-4 Document Code:A DOI:10.19957/j.cnki.kpczpl.2023.04.009

猜你喜歡
文化
文化與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窺探文化
誰遠誰近?
繁榮現代文化
構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