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長中發現 發現中生長
——以折疊問題為例

2023-03-14 02:23內蒙古包頭市昆都侖區教育教學研究中心
中學數學雜志 2023年4期
關鍵詞:原題結論解題

內蒙古包頭市昆都侖區教育教學研究中心

吳寶巖

傳統“教學中對問題的解決只是展現解法、展現思路,但對思路的尋找過程以及為什么要這樣解決、怎樣想到這樣方法的動態思維重視不夠,對解決問題中思維與策略的自然性與合理性揭示不夠.”[1]下面筆者以折疊問題為例,談談運用生長數學教學理念,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生成動態思維的一些思考.

1 “找準生長點”和“選好生長路徑”

1.1 常見“點對點式”問題呈現

圖1

原題1(2014安順)如圖1,矩形ABCD沿著對角線BD折疊,使點C落在C′處,BC′交AD于點E,AD=8,AB=4,則DE的長為.

這是一道典型的折疊問題,學生只要發現BE=DE(或由教師啟發得到),運用勾股定理計算就可以得到答案.

解:設DE=x,則AE=8-x.

根據折疊的性質,得∠EBD=∠CBD.

因為AD∥BC,所以∠CBD=∠ADB.

因此∠EBD=∠EDB.于是BE=DE=x.

在Rt△ABE中,根據勾股定理,得

x2=(8-x)2+16.

解得x=5.

故DE=5.

通常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就會進行類似問題的變式訓練,以求通過刷題獲得解題技能.

本題的解題關鍵在于發現“BE=DE”這一特殊關系,或者說這一類問題的解題模式是“先發現結論,后計算答案”,即“先定性分析、后定量分析”.“發現結論”進行定性分析就是學生動態思維生成的過程.既然“發現結論”比“計算答案”更重要,不妨把問題設置為開放式問題,讓學生去“發現”,在“發現”中學會思考,在“發現”中摸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在“發現”中生長自己的數學.

1.2 “定性把握與定量刻畫”[2]

改變問題情境,設置“生長點”,“選好生長路徑”,以“發現”為課堂主旋律.重新設計教學如下:

原題1改編:如圖1,矩形ABCD沿著對角線BD折疊,使點C落在C′處,BC′交AD于點E.

(1)根據已知條件,你能發現哪些等量關系?(先定性把握)

(2)若AD=8,AB=4,則可以計算出哪些量?(后定量刻畫)

先只出示并研究第(1)問:根據已知條件,你能發現哪些等量關系?

圖2

學生在獨立思考后,得到△ABE≌△C′DE,進而得到BE=DE(△EBD等腰三角形),AE=EC′(△AEC′等腰三角形),更有學生提出如果連接AC′,如圖2,能得到AC′∥BD,∠AC′E=∠EBD,∠C′AE=∠EDB,△AC′E∽△DBE等結論.

在學生發現了諸多結論后,再給出第(2)問:若AD=8,AB=4,則可以計算出哪些量?

圖3

“先定性分析、后定量分析”既是生長點,也生長路徑.

2 解決折疊問題的幾種策略

2.1 將原來的單一問題設計成開放性問題

學生在思考問題時,如果不受問題約束,思維會更發散、更開闊.學生連接AC′,CC′后,能發現、驗證AC′∥BD, 并且能計算出AC′,CC′的長等“新結論”,足以說明問題,且在求解CC′長的過程中一題多解,方法靈活多樣.學生對兩個定點所連線段的位置與數量的確定性有了認知,使得以往“點對點式”思維變為“點對面式”發散思維,這對今后解題將帶來巨大的影響.

2.2 設置階梯,讓無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轉化

針對原題1改編題的第(1)問,大部分學生都可以發現“新結論”,最容易被發現的是邊和角的條件,其次是三角形以及三角形全等、相似等.教師引導學生根據獲得條件的先后和難易梳理分析問題的思維鏈條:

學生在教師引導下,思考問題從無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聚焦思維.

2.3 改變問題結構,探究新的結論

運用發現法引導學生“發現”解決問題的一般規律:先定性分析,后定量計算.這個順序也是我們解題中經常用到的,即先根據題目的已知條件分析可能得到的潛在結論,然后在諸多“新結論”下重新組合條件來深入分析問題.在圖3中,如果能夠分析出兩個三角形相似或者可用勾股定理時,就可以結合給定的數值進行計算.同樣,我們針對原題2做相應改編.

圖4

原題2(2019大連)如圖4,將矩形紙片ABCD折疊,使點C與點A重合,折痕為EF,若AB=4,BC=8.則D′F的長為.

原題2改編:如圖4,將矩形紙片ABCD折疊,使點C與點A重合,折痕為EF.

(1)根據已知條件,你能發現哪些等量關系?(先定性分析)

(2)若AB=4,BC=8,則可以計算出哪些量?(后定量分析)

如圖4,學生發現△AEF是等腰三角形.

如圖5,若連接AC,交EF于點O,則△AFO和△CEO全等,且AC和EF互相平分.連結FC,如圖6,于是有四邊形AECF是平行四邊形.

圖5

圖6

圖7

圖8

也有學生指出,求DD′的長可以借助△DD′F和△ACF相似來實現,△DD′F和△ACF都是等腰三角形且對頂角∠D′FD=∠AFC.但馬上有學生指出,點C,F,D′三點不一定共線,即∠D′FD=∠AFC不能成立.有學生補充:△AD′F和△CDF全等,∠AFD′=∠CFD,而點A,F,D三點共線,可知點C,F,D′三點共線,所以∠D′FD=∠AFC.

“一石激起千層浪”, 對于學生連接AC和DD′,通過證明AC∥DD′來計算DD′長的過程中出現的關于三點是否共線的問題,雖是小意外,但卻引發學生更深層次的思考.原題2改編題的教學設計初衷本來是模仿原題1的改編題訓練思維,不曾想學生的思維一旦被激活,就像飛出牢籠的鳥兒,在數學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2.4 課堂教學的終極目標是發展學生思維

對于學生連接AC和DD′,通過證明AC∥DD′來計算出DD′的長這個新發現,教師及時引導設問:你是怎么發現AC∥DD′?學生結合原題1改編題第(2)問中連接AC′后發現AC′∥BD,從而在圖8中猜想AC和DD′是否會平行并設法證明.對于DD′長度的計算,雖然與計算AC′長度的方法不同,但由于點D和點D′的位置確定,所以堅信必定有辦法能計算出來.

至此,開放性問題的設置充分釋放了學生的思維,發散、發現的觸角無所不往.發現法教學的模式讓學生打開數學的大門,在數學的天地里自由馳騁,不斷發現新的結論,再加之教師追問“怎么得到的”“怎么想到的”更是讓學生進入大徹大悟的境界.

布魯納認為,學習知識的最佳方式是發現學習.這就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實現由教師的“教”轉變為學生的“學”,由“尋求單一答案”轉變為“發現可能的結論”.這樣一來,就將傳統教學中解決單一答案的“點式”問題變為解決“面式”的開放性問題,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獨立分析探究、發現結論、掌握原理和規律.

由此,創設情境,給學生探究的時間和空間,思維的空氣、水和土壤,就能發現數學、生長數學.數學課堂經過這樣的設計,才能真正發展學生核心素養.

猜你喜歡
原題結論解題
由一個簡單結論聯想到的數論題
用“同樣多”解題
設而不求巧解題
解法一真的不適合學生嗎?
用“同樣多”解題
立體幾何中的一個有用結論
一道高考試題的四次拓展
結論
讓思維的花朵更絢爛
解題勿忘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