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形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探賾

2023-03-14 02:27廖克敏楊興玉
賀州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文學批評馬克思主義文學

廖克敏,楊興玉

(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廣西桂林 541004)

在不同政治和社會情境中,馬克思主義理論要素呈現出不斷變化和復雜多樣的思考路徑與學術走向。 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中國形態”是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中國化、 時代化的現實反映。其批評形式以唯物史觀為文學批評的指導思想,文學意識形態功能為文學批評的鮮明特征,具體實踐為文學批評的現實品格,以人民中心為文學批評的方向, 建構和生成一系列標識性概念,突出“中國形態”成為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理論與實踐的具體存在方式和獨特價值。

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形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多元構建

改革開放以來,國內構建的一系列中國特色理論命題,如“人民”“政治”“民族”“實踐”等標識性術語,是中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在現實場域中的重要理論結晶。 這些術語帶有現實針對性、人民主體性和政治功利性等特征[1]166。 國內學者季水河曾提出中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大體經歷了理論體系探討期(1980—1988),特征為在引進借鑒西方批評理論方法的基礎上形成中國現實主義批評回歸與現代主義批評思潮; 當代形態建構期(1989—2003),主要是立足于現代批評轉型及其藝術生產制度、體制、機制改革,呈現中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理論化、 知識化且與大眾文化批評分合傾向;多元發展期(2004 年之后),中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呈現出批評多元化形態與核心價值取向的多維一體傾向[2]9。國內學界也基本認可這一劃分。

(一)以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社會學為理論基點

改革開放之初,“中國形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以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論與社會學為理論基點[3]10。 在反映論的文學本體觀、認識論的文學主體觀、社會功利論的文學價值觀主導下,各種形態的文學被看成是社會生活直接或間接的反映。 讀者之于作品的關系,批評家之于作品的關系,都被看作是一種認識關系,而此時的審美作用則往往遮蔽于社會功利論中[4]95。 在此理論基點上形成的批評方法、 理論范式和話語系統,絕大部分都沒有偏離其與經典的本原聯系,以此開啟了改革開放之初文學批評的輝煌歲月。 理論話語形態作為民族的文化符碼,在作品批評實踐中不斷發展和成熟,形成一整套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人民符號系統和知識體系,其批評理論源頭發生了由“單一”到“多變”的巨大變化,其歷程也經歷了從“獨語”到“式微”到“再思考詮釋與多元構建”多個階段[5]93,呈現出豐贍多維、綿延流動的生成性理論特質。 隨后幾十年,國內理論界和批評界圍繞歷史、美學、實踐和政治主題的文學理論場域展開綜合性理論話語生產,引導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模式,秉持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人學的價值立場,推動新時期文藝理論和批評的繁榮與社會的進步。

(二)“中國形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政治之維

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等一系列著作中強調了文學與意識形態的關系問題, 并從文學作品與意識形態的關聯中探析文學的本質特性, 把握其理論運行方式。 國內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更為注重政治性問題,更加重視“文學的意識形態功能”[6]4。政治與文學展開聯盟,讓文學批評得以鮮活地介入現實生活。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形態的“政治話語維度”重點關注作品的思想傾向與社會效果,嘗試將政治與文化、心理、審美乃至經濟聯姻,在政治與文化現實之間形成一種新范式,突出對文化領導權的主導,具有鮮明的政治特色。 如王杰在《審美幻象研究》《馬克思主義與現代美學問題》等著作中闡發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及其文學意識形態問題, 揭示意識形態生產規律與特征,凸顯面向當代現實的藝術生產及文學意識形態問題。 政治作為文學文本的內在組成部分,人民作為政治實踐批評的主體和對象,新時期最大政治維度就是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物質和精神文化需要。 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傾心于贏得人心與展現政權合法性,展現出對社會的積極情感與現實認同,是一種主體建構策略以及一系列完整的以人為本、體現人民價值和尊嚴的批評系統[7]7。 當然,政治話語在日常生活中的流行會促使人們形成一些政治話語習慣,在以政治話語作為文學批評政治立場與政治情感導引的同時,我們也要足夠警惕文學批評有變為“政治批評”的可能。

(三)“中國形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民族之維

中國形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視野中的“民族”概念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從多維角度為“民族”增加厚度并凸顯其理論特質。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中國形態的“民族”不同于西方,它并非思辨的對象,而是在神話、民間故事、傳說、歷史文獻、詩歌等文學作品中構成民族記憶,形成群體認同的一種社會關系,既呈現出其特有的歷史存在,又彰顯出當代性。 相較于一般民族觀,其更為具體、真實、深厚和開放。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反思的“尋根文學”,在傳統往返中讓中國文藝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中國特有的歷史文化,鮮活的現實經驗,進行民族價值重估,著力表現中國人民的生活實踐和思想情感,開創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文化格局和獨特民族批評方式。 到了新時期,開放的民族主義和民族精神作為批評的價值尺度和文化立場,民族認同與民族復興成為評價文學作品的重要標準,包含通過文學的內動力提升大眾民族情感認同度,挖掘文學蘊含的民族內在精神,最終實現文學與民族精神的互塑等[8]18。對民族問題的持續關注、 民族傳統內涵的表現、民族立場的堅定、民族批評標準的建立,使中國馬克思主義文學在民族批評維度上形成獨特的風格,同時與其他民族文化進行關聯,彼此學習、汲取、借鑒和相互促進,形塑出一種整體包容的民族觀。

(四)“中國形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實踐之維

作為歷史唯物主義核心范疇之一的“實踐”,在“中國形態”中占據突出的位置。 實踐是一種對象化的活動。 人通過實踐把自身之外的存在變成自己活動的對象,變成自己的客體,在改造客體的同時改變自身?!爸袊螒B”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實踐觀,具有在繼承的基礎上重申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現實品格, 要求回到文學現象、文學作品本身, 密切關注文學發展的態勢與走向,提出文學是主客體對象化的產物這一具有實踐特色的文學觀?!拔覀儼阉囆g的實踐性看做一種雙重創造,認為它不僅創作了作品,而且通過對人的改造,最終實現改造世界的目的。 ”[9]32馬克思主義實踐范疇的引入和運用,批評主體通過自由情感和審美追求的能動作用,實現客體的主體化轉換, 文學批評從對象化的關系中把握文學,而不再是僅停留于關注文學本身。 實踐維度下的批評主體,在面對文本時,除了欣賞或評價,更是一個對象化的過程,批評主體在與文本互動中提升批評的實踐能力。 同時,文學批評的實踐維度決定了文學批評總是指向社會和現實,幫助人們有效指導文學作品如何重塑社會風氣和社會理想。 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中國形態的實踐觀處于不斷調整和深化中,對實踐的反思本身也屬于實踐的一部分,引導人們通過文學之路向人的全面解放邁進,而人的全面解放成為文學實踐的根本目的和重要任務。

(五)“中國形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人民之維

馬克思主義人學思想,注重人的自由發展和內在潛能的發揮,其作為文藝現象、作家作品和批評價值的評判標準,在不同的歷史維度和條件下對人的需求和發展存在不同的界定[10]174。最能體現馬克思人學思想的“人民”概念,居于整個“中國形態”的核心位置,其理論特色和成就可視為中國對世界文學批評的貢獻?!叭嗣瘛弊鳛椤爸袊螒B”的出發點和歸宿,是基于階級又超越階級的聯合體,人民由“千萬個真實而鮮活的個體組成”,同時又具有差異性和“非同質性”[11]166。 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服務于人民主體的建構,拓展了文學批評的主體性視域。 在人民本位思想主導下,“中國形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首次明確系統地論述了文藝與人民的關系,提出“文藝的人民本體論命題”,從文藝角度探討如何“以人民為中心”展開文藝活動,開展文藝批評,并指出人民是文學活動的出發點,又是其目標和歸宿[12]184。同時,“中國形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批評原則,凸顯“人民優位”和“人民本位”的價值尺度,也豐富了世界文學批評中的讀者理論。

(六)“中國形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美學之維

馬克思主義一向將美學視為改造社會現實的重要力量。 國內的馬克思主義美學生發于本土的文化政治實踐活動中,借助文藝、美學活動與話語實踐參與到社會文化的變革中,并明確其社會主義屬性與社會功能,通過現實性彰顯馬克思主義美學的生命力[13]66。 如現實中的“人民”作為對文藝主體性的根本規定,凸顯人的自我解放和自由全面發展,確立具有現代人學內涵的審美價值尺度,用美的方式有效參與到社會改造中?!爸袊螒B”馬克思主義美學,追求的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的辯證統一的價值體系。 如改革開放后在文藝與經濟關系問題日益凸顯的境遇下,對于文藝的審美自主性和批評問題,國內提出了“審美生產主義”理論。 這是新時代國內學術界重建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美學話語新形態的嘗試。 在不斷更新的時代語境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將新的審美價值觀更好地應用于當今更廣泛的社會生活領域。 總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在充分尊重文藝自身的復雜性和規律性的前提下, 除了社會改造,還通過審美與藝術功能重塑現代人的審美感知能力和社會情感結構,確立了“審美治理”的核心問題[14]143,擔負起大眾文化建設、審美素養提升、情感滋潤和社會治理等重要功能。

二、“中國形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向經典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理論的回歸

馬克思和恩格斯是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創始人,創建有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美學和文藝批評等,其理論形態顯示出綜合的學理優勢。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文藝研究提供了科學的認識論和方法論。 關于現實主義文學創作、審美意識形態觀念、文化生產方式、主觀思想和客觀意義、文藝的本質和特征、審美幻象、審美傾向性、藝術性、個性化、典型環境和典型人物等問題的論述展現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層面上的豐贍性、深刻性與包容性,為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有效開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從馬克思主義理論系統和知識語境出發,在經典作家的整體性理論視閾與原初語境中展開文學批評研究,是建設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中國形態”的前提與基礎。 重返馬克思主義,包括從概念、問題等進入經典文本群,開展譜系學的整理和探究,成為“中國形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出發的起點?!爸袊螒B”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不僅僅是朝向過去的單向度回溯,而是將自身嵌入經典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理論體系之中,將整體和部分均本源性地統攝于其深層邏輯和秩序中,重回其理論內核[11]168?!爸袊螒B”的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 堅持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文本的原初本意,同時展開新時期的拓展與闡釋工作?!爸袊螒B”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對經典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重要命題、各種范疇、批評精神等進行新語境下的新思考,并確保帶有元典色彩的理論和方法在當代應用中不走樣、不變質或出現方向性問題。 比如對經典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精神所蘊含的豐富的“歷史精神”“美學精神”“批判精神”等鮮活特質的回歸和探索,對中國當下文學批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無論時代如何變換,國內的文學批評都需堅守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批評原則和方法,用歷史觀點研究和評論文學現象,在批評中貫穿歷史精神,強調歷史真實,凸顯作品蘊含的思想深度與歷史價值。改革開放以來,雖然中國文學的語境、 概念、 對象等在不斷發展和變化,但審美性追求不變,國內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對經典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美學精神的堅守和倡導,幫助大眾克服文學批評中的審美偏差,讓文學批評回到文學性與審美性相統一的狀態,重構審美理想,彰顯深層審美價值。 當今無論文學批評思潮如何迭起,都應堅持對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之藝術和社會批判精神的延續,回到文學問題本身,復歸文學批評本身之學術批判本性,遠離現實中的一些浮泛批評和人情批評等。

“回到并激活馬克思主義”杜絕了機械地重復和照搬馬克思主義,思考問題、闡釋觀念、構建范疇與命題時均來自馬克思主義而非一般的文學理論資源,并對一些經典的觀念或概念有所調整和發展[11]167。 如胡亞敏將“人民”概念作為“階級集合體”可追溯至恩格斯《共產主義者和卡爾·海因岑》,將關于科技具有“意識形態建構功能”的論說追溯至馬克思關于科技作為“觀念的財富”的觀點; 張寶貴提出建構本體論的生活美學,主張將“生活”作為思考馬克思主義美學的出發點,將美的屬性賦予各種生活方式,其闡釋依據來自其對《1844 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的重讀。中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從特定歷史、理論視角與現實經驗對經典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留白與張力處的“再生產”和當代拓展,凸顯其自身的理論特質,接受基本原理和知識語境對其文學闡釋的根本制約性。 總之,“中國形態”從經典馬克思主義中來,經過對“中國形態”自身理論特質的闡發,又以自身的方式回歸經典馬克思主義中。

三、“中國形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對國外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借鑒與對話

(一)借鑒與生成

改革開放以來,以國外理論和方法的引進和借鑒為基礎, 梳理引進并不斷進行觀察總結,提出新見解,成為國內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學術增長點,并且批評樣態逐漸呈現出多樣性、動態性與生成性。 承接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需從歷史語境中審視文藝現象、分析文藝作品,從社會關系中考察文藝與政治、經濟、社會之間的關聯,揭示文藝社會性質的同時形成對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創新”與“偏離”的思考。 馬克思提到文學藝術所繼承的前代遺產,“正好是普遍的形式,并且在社會的一定發展階段上是適合于普遍應用的形式”[15]608。 在理論借鑒中挖掘和探尋一種本身內蘊的“普遍的形式”,啟發當今的理論構建者與理論批評者將眼光投向中國傳統文脈,在創新結合與轉化中探索和生成具有中國形態“普遍形式”的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在“他論”中積極而不盲從地尋找到自身的理論生長點。

(二)關注差異性

“中國形態” 的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寓中國特有的國情、民情于文學現實之中,不是對經典馬克思主義的局部延伸,也不是對西方馬克思主義的零星修補, 更多地呈現為一種吸納和超越,在關聯中彰顯出其獨特性和差異性?!爸袊螒B”在人民性與實踐性、民族性與階級性、主體論與反映論以及審美意識形態屬性等問題上用自己的方式和話語進行闡釋和批評,對文學批評的認識更加科學,創造性地探索發現中國形態批評的理論特質[16]42。 如中國形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對文學商品屬性以及對審美、資本與政治綜合體等的揭示與闡發,突破了西方藝術自律論,為世界文學批評的科技觀、資本觀、文學屬性論的范式轉換做出了重要貢獻。 又如姚文放肯定文學閱讀和文學批評的生產性,認為以馬克思“藝術生產論”為原點的創新性闡釋和發展,于繼承性中彰顯差異性[17]60。正是在新的時代和實踐語境下,對文學與科技、文學與資本、文學的價值判斷等展開“中國形態”的闡發與新釋,開辟出更多“中國形態”的主體性與生成性話語空間,為在全球化語境和世界文論格局中與西方文論和文學批評開展對話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三)比較與對話

“中國形態”文學批評的開辟及其獨立自主的世界意識增進了與世界對話的可能性與可行性。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中國形態”是一種具有框架性特征的理論建構,其特定的學理基礎、問題意識和理論范疇等超出經驗層面,展開貼合中國實踐的理論思辨, 提煉出具有普遍性的理論特質,理論創新是其重要品格[18]129。 在具體批評實踐中,國內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注重理論特質的探索,加強主體性建設、價值性顯現與生成性話語空間的拓展, 在世界范圍內通過比較和區別,展開自身的探索、思考與本土回答。 不同于國外偏于形而上層面或文化視角展開研究和探索,國內更注重實踐論哲學與人學的統一[15]7。 這種整體的差異性和獨特性為中西方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開展對話提供了契機, 對話的展開除了具有鮮明的中國性, 還需具有鮮明的世界性。 如“中國形態”所關注的人民、民族、科技、資本、審美意識形態等, 在新時期中國文學與文化經驗和實踐中得到了獨特闡發與新釋, 為雙方交流與對話提供了更多可能。 這種對話還包含與非馬克思主義批評方法一起,在對話和互文中形成特有的理論形態。

四、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形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幾點思考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形態”的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在批評形態、批評范式、批評術語以及問題域的思考和話語模式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展, 并試圖以一種整體性視野進行研討和構建。 其在歷史反思維度中回溯傳統,為當今文學批評探尋源頭活水;在西方比較視野中拓展“中國形態”文學批評的思路和視野。 不過放眼全球,國內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學術空間和學術影響力的深度和廣度都有待進一步增強。

(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形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理論的生成性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形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相對于20 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批評成果而言,圍繞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基點,在審美內涵、文學本質、文學功能等領域不斷思考并展開理論構建工作。 王先霈教授指出,國內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自誕生起即立足于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但其思維、形態和風格等彰顯自身特質,帶有明顯的生成性。 如馬克思主義關于人學理論的闡述,“中國形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將“人”作為文學活動的主體和對象,挖掘其所具備的“內宇宙”深層力量,不斷超越其自身環境與現實處境,對“文學是人學”命題進行重新思考和再闡釋,逐漸深入對文學本質的認識[19]15。 從批評否定人性的極“左”思想到提出“人非工具和手段”,從強調以人為本到積極肯定普遍一般、 共同人性的存在,認為人是文學的目的所在,從人學層面解釋和概括文學的本質?!拔膶W是人學”命題意義的不斷豐贍和生成,側面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與當代中國經濟和文化語境相結合,處于不斷創新建構的理論生成狀態中。 又如“手稿”熱中,用歷史唯物主義方式闡釋審美活動本質、審美主體以及審美意識的產生等,在文學與意識形態的關系中突出文學的審美意識形態屬性。 一方面將審美問題與人學聯系起來,形成“中國形態”的文學問題域、文學觀念和文學研究對象;另一方面將審美意識形態中豐富的學理內涵、 系統的邏輯框架滲透于馬克思主義實踐論中,生成具有“中國形態”的馬克思主義審美實踐論文學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形態”馬克思主義文學藝術生產與現代社會、政治、歷史、美學、科技等結合起來思量,構建綜合性馬克思主義文論和文學批評體系,對文藝的能動性、自律性與審美性特質的進一步突顯, 不斷出現新的理論增長點。尤其國內文學作品和文學批評中審美屬性與審美價值占據愈來愈重要的位置,“審美實踐論”構成了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論多維結構中的重要一維,藝術與審美成為實踐論所強調的人的主體性與創造性的集中體現,文藝不僅做解釋世界的工作,也做改變世界的工作。 另外,隨著文學與網絡和科技的融合越發緊密,科技為文學創作帶來新的認識和靈感,文學樣式、文學觀念和文學批評被重構。 相較于西方更關注科技對文學活動影響的批判和反思,國內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更辯證全面地看待二者之間的關系,更注重通過發揮文學特性和優勢以及批評的力量,推動人民大眾在科技時代詩意地棲居。 總之,新語境新變化,助推中國形態的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和批評闡釋的空間不斷拓展與深化,不斷構建和煥發出特質鮮明的理論活力,促進國內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持續更新與發展繁榮。

當今,全球化進程加快,新理性精神的出場以及相應出現的審美對抗,文藝對生存自由的進一步解放,推動著人文精神的拓展和人文話語的重塑,推進主體的審美自由,讓文學理論更加關注自身建設,更好地走向自律和自主,有效指導文學批評的開展。 在問題域和整體觀的視域下,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和文藝問題被納入更廣闊的現實生活空間和理論思維空間來考慮,逐步興起并發展出一些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新興的、分支性的、交叉性的、邊緣性的學科[20]17,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理論空間和整體綜合性研究視野進一步開闊,思維模式和思維習慣獲得轉換和更新,也改變了之前研究習慣從局部和個別問題入手的狀況。

(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形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系列概念的別樣構建

“中國形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在“中國形態”這一標識性概念的統攝下,建構和生成一系列如“人民”“民族”“政治”“實踐”等具有強烈民族特色、未來指向和先鋒意識的標準、子概念與新方法,試圖用新路徑突破以往體系建構的思路和體例[13]68。

“人民”概念,并沒有直接等同和因襲馬克思的人民概念,而是在馬克思人民觀的基礎上注入新質,結合中國語境與現實場域,提出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民”概念。 中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中的人民是創造歷史、 擁有廣泛共同利益的集合體;人民是文藝作品的作者,將人民群眾視為文學表現的主角,描繪人民生活、表達人民情感、塑造人民形象;人民也是文學服務的對象,是文學評判的標準等。

在“人民”概念的衍生下,“人民政治”概念也不同于西方的身份政治,而是更為強調人民的主體地位。 它既主張群體認同又注重對個體生存中獨特性與個別性的關切,為文學批評提供了普遍中發現特殊性的新道路。 政治化為文學文本的內在組成部分,各種類型的政治話語浸透影響著文學文本意義的生成,文學批評進入政治批評實踐中。 同時,“人民政治”由宏觀顯現延伸到微觀潛在狀態,更為關注日常生活中蘊含的政治意義以及個體生命的具體存在境遇,政治融入日常生活中, 在日常生活中把握文化和意識形態領導權。這種隱身于日常生活和作品中的隱形政治,成為一種政治無意識的文學批評方式。

對“民族”概念的本土闡釋中,認為民族作為歷史的存在,其核心不能離開文化,其推崇的民族自由基于實在而非作家作品的想象。 另外,“民族”與“人民”同為整體性的存在,反對群體對個人的制約,注重個人價值、尊嚴和自由的維護與發展。

除了上述概念,還有眾多具有中國特質的系列常識和標志性概念的構建。 這些概念立足于中國社會現實和問題域, 生成本土特色理論術語,并且概念之間相互關聯、交錯和指涉且處于動態和生成過程中,隨著中國國情不斷調整。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形態”的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呈現出理論概念的在場性,即表現為時刻關注現實,理論緊隨現實變化而發展。 在數字時代來臨的語境下,傳統文學的內容結構和表達方式遭到瓦解和挑戰,科技為文學創作帶來新的審美體驗和想象,并作為“破壞和補償”同時進行的過程。 在文學批評變化了的現實場域中,增加了文學生產和審美的商品屬性,拓寬了文藝活動和批評的空間,為文學觀念的重構和建設表現出強大的在場性和生成性。 在文學批評的價值判斷中,圍繞文學和人學展開探索,以人的全面解放為終極目標,作為“中國形態”諸多特殊性中的普遍性所在,彰顯“人民本位”概念的在場性。 對于在文學批評中占據特殊和顯著位置的“政治”而言,其在場性表現為在錯綜復雜的審美關系中,一直處于被重新審視和表述的狀態,不斷探索中國政治批評實踐的新路徑。

總之, 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復雜變化,為構建宏大理論場提供了時代背景。 同時,各個概念自身存在著發展中的開放性特點,彼此之間充滿張力,為“中國形態”系列概念的別樣構建提供鮮活的條件,并區別于其他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概念,在差異性構建中彰顯中國概念自身的鮮明特色[21]54。

(三)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形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標準的創新思考

國內的批評標準如何擺脫西方標準影響而建立自己的體系,是我們的思考點也是學術創新點。 改革開放以來,主流批評標準由始源性“美學的與歷史的”標準到注重“思想性、真實性、政治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的標準,成為植根中國語境、反映中國問題、具有中國氣派的文學批評標準[22]20。 當今“中國形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標準,主要表現在將不同文學批評標準綜合于一個更高原則的批評共同體中。 如從哲社、文藝、歷史、美學等多學科進行交叉融合和強化,讓新批評標準成為文化表征、社會倫理、道德修養和審美心靈提升的綜合體,努力將“本體論、認知論、價值論、生存論”融為一體,創造具有“歷史的、人民的、藝術的、美學的”標準批評內涵[22]22。新時期形成的批評標準綜合而全面地擴充文學的維度,正是文學標準中歷史維度的確立,讓文學作品在傳統意義的找尋中增強民族認同,重拾民族自信,激活歷史中蘊藏的現實精神,讓文學批評投向文學現實,促進文學意義的再生產。 藝術的、美學的批評標準的確立,對形式美法則、感性經驗、情感心理的關注,重新確立文化主體性,將文學批評的一般性關注轉向新型審美意識形態,建立文學審美共同體。

“中國形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標準的創新發展離不開傳統資源。 將中國傳統文學批評標準中的變通性、獨立性、求真性以及注重一體化的批評模式等合理因素融入當今批評領域,通過二者深層次的相互學習與有效融通,產生了“中國形態”的面向時代文學現實的批評新標準。 中國傳統批評標準的當今運用,作為一種總體性批評觀念的轉化, 能穿梭于歷史與現實語境之間,通過創新性思考、現代性轉化和探索性構建,成為具有時代性、開創性、研究性、倫理性、價值性與行動力的作品領悟方式和切實的社會行動方案,并且每一次批評活動的完成也都是批評者參與親證與創新自我的行動事件。 另外,隨著新型網絡文學、虛擬文學、AI 文學等文學形態井噴式出現,文學形式中審美性與物質性混雜現象的出現,文學自律性的消弭, 文學觀念走向多元創新階段。面對文學現實中涌現的眾多新生事物,當今文學批評標準的建立與創新發展同樣離不開對大量滲透在生活和作品中的非文學因素的關注,讓文學批評標準緊隨文學現實而變化, 永葆批評效力。 總之,國內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標準依托傳統,融合西學,不同批評主體之間觀念互鑒,并依循文學所反映的時代生活底色與人民主體的多樣精神需求,構建融文學創作、鑒賞、教化、批評為一體的全新的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共同體,且最終化為變通性、開拓性、實踐性的社會行動方案。

(四)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形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傳統轉向與弘揚

傳統作為活著的過去,具有活力性、融匯性和未來指向性,聯結著民族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處于過去和現在的互動中。 改革開放以來,古典資源在當今的現實話語作用下與文學批評實踐展開深層交融互動,傳統批評觀念、批評方法、批評標準、概念術語等獲得跨越千年的隱性延續和創新性轉化發展。

弘揚傳統,在厘清傳統的原初和演化內涵的同時需具備對傳統甄別和辨析的能力,發現問題并用中國詩學的話語方式進行表述,并以“創造性轉換”的方式進行弘揚[23]9?!皠撛煨赞D化”是保持民族差異性和獨特性的重要舉措,作為中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弘揚傳統所主張的路徑,根據中國自己的歷史和現實狀況,鑒別、吸收和消除中國傳統中各種精華和糟粕部分,并在新時期立足當今的現實問題,給予傳統以新的時代內涵和改造方案,從而創造出一種與中國古代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新的文化形態和前景,使得“中國形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走向深化。 比如當今中國文藝創作和批評延續著傳統的“載道”思路,由先秦的“合道”到后來的原道、明道、載道,奠定了中國文學批評面對現實的實踐品質,與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實踐性相契合,是一種對話性的存在。另外,中國傳統批評中,詩性思維方式引導下“直抵本質”的話語言說方式,“溫柔敦厚”“修辭立誠”的批評觀念,注重“道、文、質”的批評標準,“知人論世”的批評方法,關注現實人生與社會的批評精神等,在當今都具有濃郁的現實批評意義。

總之,中國傳統文化資源在當代主流文學批評的介入下,弘揚傳統讓傳統在古今對話、中外激蕩的新的歷史條件下保持生命力,繼承創新中國古代文藝批評的珍貴遺產并與當代批評實踐緊密結合。 正是傳統的力量,讓民族繼續葆有自身文化個性并貢獻于世界文化,尤其在當今激蕩的國際環境中, 中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更需通過堅守開放的民族主體性來克服本質主體論,讓民族文化的主體性處于與他者結構關系和具體歷史中,在展示和他者區別的同時于相互交往交流中促進民族文學的本土化發展,讓文學批評在縱向傳統與橫向他者的回響與交匯中,開辟更多“中國形態”的主體性、存在性與生成性話語空間。

(五)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形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價值彰顯

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中國形態”的當代價值體現為在當今世界語境中堅守馬克思主義的基本世界觀與方法論, 從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基本特質與精神出發,建構其當代形態,彰顯其當代價值, 更好地推動中國社會文化的健康發展。中國形態的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蘊含人民性、進步性、先進性、民族性、實踐性、先鋒性等價值取向與功能作用。 中國形態的價值判斷作為“普遍與特殊、共識與差異的統一”[24]44,盡管審美風格特征各異,不同主體之間差異明顯,但基本的價值取向一致,最終落實在對社會的切實關注與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中, 形成一套具有現實針對性、人民主體性的中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人民話語模式。

“中國形態”的文學批評作為與社會、政治有著密切關系的批評形態,尤其需要價值判斷。 在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價值判斷的多個維度中,首先是人的維度, 要在文學批評中凸顯現實的、具體的、自由的人。 人作為社會關系的總和,人的解放始終處于對生命和生活意義的追問中。 文學作為人學,離不開生存境遇中對人生存狀態的考量和反思,文學作品能否促進人的內在覺醒、主動反思和全面解放被當作價值判斷的尺度[24]39。 在價值判斷的社會維度中,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需將文學作品與社會歷史聯系起來,重點考察文學作品如何描寫社會現象和表達有價值的思想內容等,讓人民大眾通過文本深刻感受到其與真實生活場景的密切聯系,在參與文學的想象性審美反抗中, 幫助其提升化解和逃離精神泥沼的能力,而不僅僅停留于對現實生活的關注。 同樣,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價值判斷離不開審美維度,審美維度使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區別于其他人文社會科學活動,批評主體面向傳統資源、依托審美想象、觀察時代特征,傳遞文學作品的美感,辨別文學作品的審美品格,挖掘文學作品的審美價值,提升作者的審美趣味與審美欣賞能力。 價值判斷并非上述多個平面化維度簡單組合而成,在具體批評實踐中進行價值判斷時需充分考慮批評主體的多樣性、關注具體的歷史語境,并時刻意識到價值判斷中的復雜性、相對性、悖反性以及普遍性。 總之,價值判斷作為文學批評的核心部分, 不僅批評本體離不開文學作品的價值判斷,各種批判方法也都蘊含價值判斷,對價值判斷的強調,是當今文化建設的需要,有利于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世界和自我,激發人們向善的追求,影響和引導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推動精神文化的生產和消費。

五、“中國形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開放性與未完成性

改革開放以來, 國內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在現實關懷與深厚理論穿透力中彰顯“中國形態”的生命力。 作為一個時間進程和空間延展的綜合體,面對問題域,不斷在實踐中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軌跡和歷史經驗作為當代建構的基礎,呈現出在線性、過程性、開放性與未完成性特點。

對于開放性問題,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中國化、民族化和時代化,是中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開放性特質的既有內涵與歷史界定。 作為一種宏觀的理論批評范式,“中國形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有著與其他現代文藝理論批評范式不同的開放性內涵,包含對批評內部基本原理的開放式闡釋,對自身歷史經驗的吸取,對中國社會現實問題的實踐關注,逐漸破除批評研究中的本質化、機械化、封閉化和教條化的傾向?!爸袊螒B”的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以鮮明的當代建構意識,提煉出標識性概念。 如從歷史和邏輯層面闡發的“人民”概念符合當代時代精神,展現包容氣象與格局的“民族”概念,具有豐富視域的“政治”以及“實踐”等概念處于動態關聯、統一辯證、多維開放的理論生成場域中。 這種開放性作為一種“運動中的形式”,讓中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具有鮮明的世界性,在國際議題的解決中為世界文學和批評尋找一種“系統地向世界提問的方式”[6]9。

“中國形態”這一“整體性構架”,并非推崇一種機械、固定、靜態的模板,恰恰相反,其樣式處于不斷運動和生成中,并不斷接受理論界的質疑與批評性思考,具有開放性、指向性和可能性,這也正好成其理論的魅力[25]13。 在“中國形態”標志性概念以及文學與科技、文學與資本、文學的價值判斷等亟待解決的時代課題中,不斷呈現“中國形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新的理論特質?!爸袊螒B”對文學“審美、資本與政治綜合體”的承認與揭示,突破了西方傳統文學與審美研究框架中的藝術自律論,為世界范圍內文學屬性論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和思路, 用中國理論反映世界,增加更多的未來可能性。 在當代語境之中思考科技,通過對經典馬克思主義“科技對文學創造力的限制”的深刻觀照,發現文學和科技的“內在聯系與相互塑造”關系,重建兩者間更為復雜的辯證聯系。 數字化對文學活動的挑戰、消費社會中文學活動與資本的關系、生態文明建設與人類發展的關系等等,新的研究對象不斷被挖掘,理論景觀不斷被構建,各種概念問題、批評標準和研究范式也在不斷生成中,我們需在新時期不斷完善馬克思主義知識譜系和理論接受工作。

簡而言之, 在全球化進程中,“中國形態”馬克思主義文論或其批評的問題域、方法論、譜系建構或當代轉型,在時間進程、空間延展中展示的廣度、深度、熱度以及世界的認可度等都呈現出一種當下文化建設中的文化自覺, 是對先進文化的呼吁,具有強烈的未完成性和未來指向性[26]17,對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有著重要意義。

猜你喜歡
文學批評馬克思主義文學
文學批評新生代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我們需要文學
倡導一種生命理想——論謝有順的文學批評及其文學批評觀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馬克思主義穿起了中國的粗布短襖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自成體系的文學批評
回族文學批評的審視與反思——以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文學批評為例
馬克思主義的“破舊”與“立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