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的價值意蘊、內在邏輯與提升路徑研究

2023-03-14 02:27艷,李凱,程
賀州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效能優勢特色

鄧 艷,李 凱,程 昊

(四川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四川成都 610207)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突破利益固化藩籬,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各領域基礎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1]9,這一事實充分彰顯了新時代以來我國制度建設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激勵著全國各族人民更加堅定制度自信。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是黨和人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特色、優勢、自我完善能力和實踐效能的高度認同與堅定信念。 面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進一步堅定制度自信能夠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提供強大信心和實踐動能。 為此,亟需全面把握堅定制度自信的重要意義和內在邏輯,不斷夯實制度自信的理論與實踐基礎,將制度自信轉化為推動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的實踐偉力。

一、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的價值意蘊

制度自信是“四個自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實現大發展、大和諧、大進步的重要保障。 新征程上繼續堅定制度自信意義重大、影響深遠,不僅有利于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且有益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有利于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有利于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1]21。 這一重要論斷深刻闡明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中心任務與發展方向。 偉大事業的推進以偉大制度為保障,偉大夢想的實現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作為動力支撐。 因而,堅定制度自信有利于為現代化的發展和中國夢的實現提供強大支撐和有力保障。 一方面,堅定制度自信可以提升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制度保障力。 新時代以來,制度的改革建設已經進入到“深水區”,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要有堅定的制度自信,以增強“啃硬骨頭”的信心和勇氣,助力制度深層次藩籬的破除,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制度保障力。 另一方面,堅定制度自信能夠夯實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制度支撐力。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要達成這一目標,時間短、任務重、挑戰多,需要全國各族人民凝心聚力、踔厲奮發。 制度自信能夠激發全黨全社會克服各種風險挑戰的信心和勇氣,有助于增強全國各族人民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定信念和行動自覺,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

(二)有利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 深入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未來五年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目標之一, 這一論斷再次闡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之舉?!爸啤焙汀爸巍笔且粋€相互依存、雙向互動的辯證統一體, 堅定制度自信有利于把“中國之制”轉化為“中國之治”。一方面,堅定制度自信可以強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制度創新力。 推動國家治理現代化要求進一步加強制度創新,積極構建、完善與現代化發展內在需求相適應的制度體系, 這就需要以高度的制度自信作為基礎和前提, 從而減少制度創新的阻力,實現以更為堅定的改革定力“不斷革除體制機制弊端,讓我們的制度成熟而持久”[2]106,進而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一套更為完備、更為有效、更為成熟定型的制度體系。 另一方面, 堅定制度自信能夠增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制度執行力?!皣抑卫眢w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3]2,制度執行力是發揮制度優勢的關鍵,更是提升國家治理效能的關鍵所在。只有具備高度的制度自信, 才能使人們在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有效治理國家的進程中, 保持積極主動的精神狀態,自覺地貫徹和執行制度,從而促進制度優勢更好地轉化為治理效能。

(三)有助于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是我國2035 年發展的總體目標之一。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如何增進人民福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進行了一系列戰略部署,再次強調了要進一步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黨的奮斗目標。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以人民為中心的制度, 切實保障人民利益、為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價值立場,堅定制度自信有利于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方面,堅定制度自信可以加強實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制度凝聚力。 制度自信是對體系化制度安排和制度運行成果的積極性評價,是一種積極的主觀心態。 堅定制度自信,能夠通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最大限度地凝結社會共識、激發社會發展活力,為黨和國家一切事業的有序發展凝聚強大的社會合力,從而在制度建設發展中確保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實現。 另一方面,堅定制度自信能夠提升實現美好生活向往的制度效能。 人民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屬性,人民立場是堅定制度自信的底氣所在。 新征程上,堅定制度自信可以幫助人們樹立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逐步破解民生領域所存在的各種難題的信心,為制度效能的發揮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和社會心態,進而使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在強大的人民性制度效能轉換中逐步變為現實。

二、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的內在邏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領導人民在長期實踐中探索出來的,是馬克思主義制度理論與中國具體實際、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產物,“是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相統一的成果,凝結著黨和人民的智慧,具有深刻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4]119。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的理論邏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之所以具有諸多顯著優勢,既源于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理論的科學性,也源于我國國家制度的包容性,彰顯了制度自信深刻的理論邏輯。

一方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以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為指導建立起來的新型國家制度,實現了對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創造性發展。百余年來, 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進程中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具體實際、 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度結合, 并及時將成功的實踐經驗上升為制度成果,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理論,包括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一國兩制”基本方針、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等。 這些理論為社會主義制度的改革創新及豐富發展, 以及建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體系提供了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 極大地夯實了制度自信的理論基礎。

另一方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充分汲取了人類制度文明的有益成果,是適合我國發展的必然選擇。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不斷發展的制度體系,在堅持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的立場上,深刻總結國內外正反兩方面經驗,實現了自身的不斷豐富和創造性發展。 同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不斷創新的制度體系,是系統完備、邏輯嚴密、運行有效,且與中國發展高度適配的制度體系。 比如,改革開放后,鄧小平打破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的束縛,認為市場經濟作為一種經濟手段不屬于社會基本制度的范疇,社會主義也有市場,并根據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創造性地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形成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 不難看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長期發展中不斷自我調適和與時俱進,彰顯出更加強大的制度優勢和治理效能,有效夯實了人們制度自信的理論基礎。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的歷史邏輯

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不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既扎根于我國五千多年的優秀傳統文化, 也發展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探索、建立以及發展完善的全過程,要在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古與今”“源與流”的關系中把握制度自信的歷史邏輯。

一方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深深植根于中華文化沃土。 習近平指出,“一個國家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與這個國家的歷史傳承和文化傳統密切相關的?!保?]84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演進中,中華民族逐步創造出“一整套包括朝廷制度、郡縣制度、土地制度、稅賦制度、科舉制度、監察制度、軍事制度等各方面制度在內的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4]120,形成了天下為公的政治思想、民為邦本的民本思想、 法不阿貴的法治思想、厚德載物的倫理思想、親仁善鄰的外交思想等一系列制度思想理念。 這些具體制度和制度理念為中國共產黨帶領各族人民建立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進行治國理政實踐奠定了思想基礎,賦予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以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同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是簡單地賡續中華傳統文化中的思想精華或制度模式,而是著眼于時代特點、現實要求和未來發展,對促進新時代制度發展完善仍有借鑒意義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以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這不僅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制度基因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活力,也使傳統文化中所蘊含的優秀思想觀念更好地熔鑄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之中,使得制度自信具有更為厚重的文化底蘊。

另一方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 1840 年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探尋和建立新的國家制度成為無數仁人志士實現救亡圖存的歷史性課題。 為此,總統制等政治制度模式輪番上場,但均以失敗告終, 探索建立新型國家制度的時代重任歷史地落在了中國共產黨的肩上。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致力于建設人民當家作主的新制度”[6]28,在中央革命根據地建立起中華蘇維埃共和國, 開啟了中國共產黨在局部地區執政的實踐嘗試,并“探索建立新民主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制度,為新中國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新型國家制度積累了寶貴經驗”[4]121。在新中國成立后,1954 年憲法規定了新中國的國體、 政體, 并對政權機關、軍事、經濟、文化、民族、外交等制度進行了整體設計與安排, 基本上構架起社會主義制度的骨架。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社會主義制度正式確立, 為黨和國家一切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制度基礎。 1978 年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黨中央對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具體制度進行了深入的改革和創新,逐步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為推動現代化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 新時代以來, 黨中央把制度建設擺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刀闊斧破除藩籬桎梏,構建起一套以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為框架的制度體系,為實現人民幸福、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奮斗目標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障。 總的看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長期實踐中不懈奮斗、 接力探索而建立起來的,是歷史發展和實踐探索的必然結果。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的實踐邏輯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制度自信作為一種思想上層建筑,其生成取決于一定的經濟基礎。 新中國成立70 余年來,尤其是新時代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采取一系列戰略性舉措, 推進一系列變革性實踐,實現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1]6,譜寫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的新篇章,“中國之治”展現了制度的顯著優勢,是制度自信生成的現實基礎。

一方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經過長期實踐檢驗的管用有效的制度。 在長期的歷史實踐中,尤其是新時代以來,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各領域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黨的領導制度體系不斷完善,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探索出黨的自我革命這一跳出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我國經受住國內外各方面的風險挑戰,始終保持政治和社會的穩定;2020 年國內生產總值首次突破百萬億元大關,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臺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 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持續提升;如期打贏了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并大步向實現共同富裕邁進;“兩山”理念深入人心,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等等??傊?,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實踐成就證明這一制度是有效的、管用的制度,這就為人們堅定制度自信奠定了堅實的實踐基礎。

另一方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具有多方面顯著優勢的制度。 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最大的優勢,是堅定制度自信的基本依據。 百余年來,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離不開黨領導人民在實踐中建立和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以及較為完善的制度體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人類制度文明史上的偉大創造, 具有諸多的顯著優勢。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了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批判與超越, 以制度優越性夯實制度自信。 資本主義制度以生產資料私有制和雇傭勞動為核心,與社會化大生產之間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是虛幻的“民主共同體”。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能夠不斷地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為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創造堅實的物質與精神財富,是真實的“民主共同體”。 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了對傳統社會主義制度的發展與超越,以制度創新夯實制度自信?!八勾罅帜J健笔莻鹘y社會主義模式的典型代表,但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嚴重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在吸取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制度建設教訓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既繼承了傳統社會主義的制度內核,又對具體體制機制實行革命性變革和創新”[7]72,實現了對傳統社會主義模式的超越。 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了對自身不同發展階段的繼承與超越,以制度先進性夯實制度自信。 制度的成熟定型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 百余年來, 黨團結帶領人民在建立、發展、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過程中,奮力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開辟了中國式的現代化發展道路,切實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強大的制度優勢。 也正是在這一過程中,持續加深全國各族人民對于制度成就的真切感知,有效增強人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底氣和信心,極大地提升了人們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認同。

三、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的實踐路徑

提升制度自信是面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是通過多元舉措共同賦能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和系統性工程,需要在守正創新中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宣傳教育、不斷推動制度優勢更好地轉化為治理效能。

(一)在守正創新中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守正創新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保持先進性、科學性、有效性的基本經驗,也是提升制度自信的“密匙”所在。 其中,守正要求按照事物的客觀規律辦事,堅守制度中合乎規律、合乎實際的內容,本質上是一個賡續的過程。 創新則要求摒棄制度中不合時宜的體制機制、 思想觀念等,進而實現制度的創新性發展,本質上是一個發展的過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作為一定社會階段的產物,遵循著螺旋式發展的客觀規律,體現為守正與創新的辯證統一。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首次專門研究制度問題,對新時代要“堅持和鞏固什么、完善和發展什么”[4]117制度進行了全面系統的回答。 堅持和鞏固、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本質是制度守正與創新相統一的過程。

一方面,要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框架之下,不斷鞏固中國之治已有的制度基礎。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來之不易,是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長期歷史實踐中接續奮斗探索出來的、具有強大優勢的制度體系。 歷史和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適合我國歷史、文化以及基本國情的社會制度,是真實、管用、有效的社會制度,是能夠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的社會制度。 新時代新征程上,一是要堅守科學社會主義原則。 我國的制度不是別的什么制度,而是社會主義制度,這就決定了在堅持和完善制度的過程中不能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必須始終不渝堅持社會主義方向,絕不能在制度的根本性質問題上犯顛覆性錯誤。 二是要堅守已有的制度根基。 保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穩定性、延續性,不斷發揮制度優勢,必須始終堅守“已經建立起來并經過實踐檢驗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8]266以及現有相對成熟完善的制度理論、制度理念、制度文化等,筑牢自信的制度基礎。

另一方面,要將制度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著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不斷促進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在已有的社會形態之中,沒有哪一個社會的制度體系是盡善盡美、 毫無缺陷的,都是處于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過程之中。 同時,每一個時代、每一個階段制度的發展都會遇到新的問題與挑戰,要求制度不斷加以革新以適應實踐發展的需要。 具體來說,一是要全面深化改革,通過不斷地革除體制機制弊端,破除束縛制度效能發揮的桎梏,以自我完善使制度保持生機與活力。 二是要持續推進制度創新,要瞄準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和國家發展戰略目標的需求深化制度的改革創新, 實現對已有制度的健全與完善,從而為進一步加強制度自信夯實基礎。

(二)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宣傳教育

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宣傳教育,引導人們正確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全貌,是堅定制度自信的關鍵手段。 為此,需要持續“加強制度理論研究和宣傳教育, 引導全黨全社會充分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征和優越性,堅定制度自信”[3]43。 新時代新征程上,堅定制度自信,必須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作為宣傳教育的著力點,在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宣傳教育基本內容的基礎上,運用多樣化手段廣泛開展宣傳教育。

一方面,要明確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宣傳教育的基本內容?!爸钡拇_證是制度自信的邏輯起點[9]49,人們只有在對制度具有全面正確的認知的基礎上,才會催生出對制度強烈的情感認同與堅定信念, 進而自覺地踐行制度、執行制度。因此,要開展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的宣傳教育, 必須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歷史與未來、理論與實踐、國際與國內等多個維度,從歷時性與共時性出發講好制度故事。一是要著力講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的科學理論基礎, 使人們深刻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科學性、先進性。二是著力講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的歷史形成過程, 使人們深刻認識到黨是如何團結帶領人民在長期實踐中將社會主義制度由理論構想轉化為現實實踐的, 認識到我們的制度來之不易,應當倍加珍惜。三是著力講好具有中國底色、民族特色的制度文化,講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在關系,全面揭示二者之間的契合性、發展性與創新性關系等基本內容, 進而持續增強全黨全社會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 四是著力講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與制度成就, 要立足于改革開放以及新時代十年發展進程中所取得的一系列歷史性成就,尤其是以“兩大奇跡”為代表的發展成就,使人們深刻認識到我們的制度是管用的、有效的。 五是著力講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未來發展前景, 引導人們充分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對于黨和國家一切事業發展進步的根本保障作用,從而更加堅定制度自信,以更昂揚的精神狀態和主動精神為實現人民幸福、國家富強、民族復興而不懈奮斗。

另一方面,要通過多元舉措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宣傳教育的整體效能。 開展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宣傳教育, 不僅要明確做好什么,也要明確如何做這一基本問題。 為此,一是要將培育和鍛造素質過硬、作風優良、業務能力強、覆蓋廣泛的宣傳教育隊伍作為關鍵舉措,著力把宣傳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二是要構建起理論學習、實踐教學為一體的宣傳教育模式。要充分借助網絡新媒體平臺, 促進制度宣傳教育的數字化轉型,搭建起“線上+ 線下”的制度宣傳教育矩陣, 不斷提升制度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增進人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認知與認同。三是打造多元化宣傳教育場域,形成以學校為主陣地、社會為主戰線、網絡為主渠道的制度宣傳教育場域體系,實現學校小場域、社會大場域與網絡新場域的有機結合, 不斷拓展制度宣傳教育的覆蓋面, 持續提升全體人民的制度自信。

(三)全面推動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最大的優勢, 也是堅定制度自信的重要依據。制度優勢是通過實踐檢驗、與其他制度作比較而產生的, 本身并不直接帶來治理效能, 必須要通過制度優勢的轉化才能更好地體現制度的偉力。新時代十余年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各項事業的發展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保障與支撐作用, 偉大成就的取得也更加彰顯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和治理效能,使得人民在“中國之治”的實踐中進一步提升了制度自信?!爸贫葍瀯莸霓D化首先取決于治理主體的統合能力”[10]91,進一步堅定制度自信,需要從提高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的執行力、 完善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的保障機制著手,進而“不斷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 不斷增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動力和活力, 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1]27。

一方面,要提高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的執行力?!爸贫鹊纳υ谟趫绦?。 ”[4]128制度執行是制度優勢能夠轉化為治理效能的基本前提,治理效能是檢驗制度是否科學、 優越的重要杠桿,也是檢驗制度執行效果的重要標尺。 任何好的制度只有被貫徹執行,才能夠發揮制度應有的功能與作用,制度優勢才能夠進一步彰顯。不按制度辦事、不愿遵守制度、不執行制度,只會使制度虛設,導致制度失去應有的效力。 換言之,制度是否被執行、制度執行效果的好壞,直接關乎著制度優勢是否能夠很好地轉化為治理效能。因此,一是要增強制度執行意識。各級黨委、政府以及領導干部要充分認識到制度執行的重要性, 自覺帶頭尊崇制度、嚴格執行制度,解決制度制定與執行“兩張皮”的問題,確保制度的有效執行。 二是要提高制度執行能力。各級黨委、政府以及領導干部要帶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理論與知識, 在實踐中提升本領,確保制度執行效率和實效性,從而推動制度優勢不斷轉化為治理效能。

另一方面, 要完善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的保障機制。 完善的保障機制是確保制度被一以貫之執行、 推動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的關鍵。 具體來講,一是要完善責任機制,落實制度執行和推動制度優勢轉化的具體責任,使“軟約束”與“硬約束”協同發力。 通過制定責任清單,明確各級黨委、政府、各級領導干部以及人民群眾在推動制度優勢轉化中的責任范圍,從而壓緊壓實主體責任,確保制度的嚴格執行和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的有序推進。 二是要抓好監督機制建設,構建全覆蓋的制度執行以及推進制度效能轉化各環節的監督機制。 不僅要做好自上而下的監督,充分發揮紀律監督、巡視監督、派駐監督等監督方式的作用,同時也要做好同級監督、自下而上的監督,切實把制度執行中打折扣、搞變通、打擦邊球等現象扼殺在“搖籃里”,不斷增強制度執行效力,切實把各項制度落到實處,推動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

結 語

長期以來,特別是新時代以來,我國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化解各種社會矛盾、破解各方面制度難題, 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并在實踐轉化中推動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實現了跨越式、歷史性發展,顯著增強了我國各族人民的制度自信。 但也必須清醒地看到,“制度無疑是一個多領域、多層次內容的復雜體系”[11]5,這就決定了我們的制度仍存在一些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如何破解制度執行難、如何推動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等,依舊是新時代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的“掣肘”問題。因此, 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繼續堅持問題導向,探索更為科學、有效的方式方法,實現多措并舉、多維發力,從而進一步堅定制度自信,為早日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更為強大的制度支撐和主體動能。

猜你喜歡
效能優勢特色
遷移探究 發揮效能
特色種植促增收
同時多層擴散成像對胰腺病變的診斷效能
充分激發“以工代賑”的最大效能
矮的優勢
中醫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黨建
畫與話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唐代前后期交通運輸效能對比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