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史教育與高校思政工作融合與創新研究

2023-03-15 03:05劉雪薇
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黨史育人思政

劉雪薇

(南京體育學院體育產業與休閑學院, 南京 210014)

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程是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見證,更是中國人民奮進新時代的力量源泉。在建黨百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1]。這為新時代強化大學生黨史教育提供了重要契機和根本遵循。高校承擔著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重大使命,將黨史教育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可使大學生感悟革命初心,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

一、黨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可行性

(一) 育人目標的一致性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我國教育的根本任務,也是黨史教育與高校思政工作的共同育人目標。中共黨史記錄了中國共產黨從弱到強、從小到大的光輝歷程,將這些精神力量傳遞給大學生,是幫助大學生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關鍵所在。同時,這也恰恰回應了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的培養要求,體現了我國教育的根本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2]。高校思政工作既包括思想政治理論課,也包括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實時把控事、時、勢,做到融入日常生活,才能對學生產生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影響,進而助力大學生“扣好人生的扣子”,實現全面發展。因此,黨史教育與高校思政工作的育人目標是一致的。

(二) 育人內容的貫通性

黨史所蘊含的精神實質和高校思政工作所傳遞的價值觀念具有貫通性。中國共產黨的奮斗發展史、理論創新史與高校思政工作中的愛國主義教育、形勢政策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是相融的。愛國主義教育是將愛國主義精神深刻烙入腦海,深入血脈的思想教育。讓學生在學習中樹立正確黨史觀,形成愛國情、強國志和報國行,既是黨史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愛國主義教育的應有之義。黨史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無論在任何時期,黨始終能做到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在歷史中把握規律,在實踐中總結經驗,不斷進行理論創新,開辟正確前進道路。通過形勢政策教育可以讓學生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信心,助力大學生傳承紅色基因,投身祖國建設。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國內環境,中國共產黨始終能做到“風景這邊獨好”,不斷防范被瓦解、被腐化的危險,這對于加強大學生公民道德教育提供了鮮活案例,為提升大學生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奠定了良好基礎和必要前提。

(三) 育人方法的契合性

理論聯系實際是中國共產黨三大優良作風之一,同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育人方法。黨史是中國共產黨不斷實踐、走向成熟的生動記載。這些史實是堅定大學生政治立場、踐行使命擔當的“精神養料”,更是大學生的“必修課”。但如何將黨史講到大學生心坎兒上,讓大學生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就需要通過理論聯系實際,在實踐中最大程度將黨史中的人和事所蘊含的政治信仰和道德品質直擊學生心靈,才能實現育人實效。面對著充滿誘惑的網絡空間,當代大學生難免會沉浸在刺激新穎的感官體驗中而無法自拔,對于簡單枯燥的理論灌輸已難以滿足他們的需求。要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生活場景之中,以貼近日常、貼近學生的方式,使大學生獲得身臨其境的感受和體驗,才能讓大學生實現從感官體驗到深度思考的轉變,進一步將理論轉化為行動,形成愛國心和報國志,成為國之棟梁。

二、黨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工作存在的問題

采取問卷法、訪談法、文獻資料法等研究方法,隨機抽取南京體育學院、中國礦業大學、江蘇師范大學、徐州醫科大學等6所高校,共1 450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1 413份,并對高校思政課程教師、學校行政管理人員、輔導員等進行深入訪談,了解黨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開展展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 黨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效果不顯著

通過調查發現,各高校均在重要時間節點積極開展了不同形式的黨史教育,有85.14 %的同學對所在高校黨史教育的總體評價為非常滿意。通過定期黨史教育活動,有17.62 %的同學認為自己非常了解黨史,有48.97 %的學生認為自己了解黨史,但也有31.21 %的同學認為對黨史的了解程度為一般??梢钥闯鳇h史教育已逐漸融入高校思政工作,并通過多種形式的黨史教育活動,讓大學生認同和接受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程,但仍有部分學生對黨史的了解程度一般甚至不了解。同時,有部分教師表示高校十分重視對大學生進行黨史教育,認可將黨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在育人過程中會出現“重形式輕內容”的現象,沒有真正做到入耳、入腦、入心,導致部分學生在面對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社會思潮時會迷失自我,說明黨史教育的育人實效有待進一步提升。

(二) 黨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力度有待加強

根據調查,思政課老師選擇黨史教育的方式從高到低依次是講授理論知識、講述革命故事、播放影視作品、實地參觀學習、開展主題教學活動等。同時,有50.04 %的同學認為黨史融入課堂教學的問題在于教師灌輸式教學,且有66.74 %的同學認為學生課堂參與度低??梢钥闯?大多數思政課教師以講為主,能夠在課堂教學中穿插革命故事和影視作品讓學生加深對黨史的理解和認知,而且也能不斷創新教學方法,開展實地參觀學習,讓所有學生參與其中,但要實現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做到吸引人、感染人、打動人,始終是思政課教師不斷深化學習、練好內功的必修課。

(三) 黨史教育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有待提升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其育人成效和實踐成果得到了大學生群體的充分肯定[3]。通過調查,學生了解黨史知識的前三種方式依次是學校思政課程,觀看相關影視劇、紀錄片、演出和閱讀黨史資料黨史書籍等,而貼近大學生日常生活的校園文化主題活動,新媒體平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均排在后面??梢?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雖然逐漸顯現其黨史育人功能,但輻射的深度和廣度有待加強。尤其是在新媒體時代下,各種觀念和思想充斥在大學生周圍,大學生很容易受到錯誤觀點的影響,迷失在不良社會思潮之下。因而,占領網絡輿論主陣地是黨史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節。

(四) 黨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育人機制不完善

在高校如何加強黨史教育調查中,學生最希望通過創新黨史教育方法,提升課堂教學吸引力和發揮校內外資源優勢,完善協同育人機制來加強黨史教育;同時,加強網絡平臺建設、豐富實踐活動形式也是高校進一步完善黨史教育的方法。在訪談中,多數老師認為高校黨史教育已經取得一定成效,在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的同時,更應注重校內的育人優勢和校外的紅色資源,通過線下和線上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形成“三全育人”格局。

三、黨史教育與高校思政工作有機融合的實施路徑

(一) 加強思政工作頂層設計,注重黨史教育價值引領

青春孕育無限希望,青年創造美好明天。[4]黨史蘊藏著豐富的精神養料和價值意蘊,是培養時代新人的生動教材和寶貴財富。加強高校思政工作的頂層設計,將黨史教育融入高校育人格局全過程,是高校的歷史使命和現實需要。第一,將黨史教育融入高校立德樹人全過程。高校應充分發揮自身獨特的資源優勢,積極挖掘黨史教育新陣地、新領域和新途徑,深化課堂教學與第二課堂的協同聯動,在校內形成以文化人、以史育人的新局面。同時,可深入挖掘校史元素,把黨史教育和校史文化傳承相貫通,引領學生從學校發展中感悟黨領導下的高等教育發展,讓高校成為黨史教育的生動教材。第二,推進黨史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對大學生進行黨史教育是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載體,高校黨委應做好此項政治任務,形成校黨委統籌領導,學校、院系、支部三級聯動,各部門齊抓共管的育人格局。

(二) 提升思政教師隊伍能力,創新黨史教育教學方法

黨史教育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內容,思政課教師作為高校開展思政工作的主體之一,肩負青年學生“鑄魂育人”的職責使命,其政治品質和專業技能直接關系到高校思政工作的成效。第一,思政課教師要夯實理論素養,把學黨史作為終身必修課。思政課教師的理論深度和視野廣度對學生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起到了直接影響。思政課教師應深入學習黨史,從黨史中挖掘育人元素,用看得見的發展變化和打動人的革命故事引導學生主動了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由來,深刻理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的根本原因,在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的交融中讓學生加深認識、引起共鳴,進而形成行動自覺。第二,思政課教師要創新教學方法,把用黨史作為授課基本功。講授理論知識作為主要教學方法,雖然能以透徹的學理和充分的思想引導學生,但師生互動性和學生接受程度較差,學生很難從枯燥的理論中達到共情。思政課教師可以運用翻轉課堂、課外實踐等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

(三) 加強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進黨史教育深入人心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教育必須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須通過生活才有效[5]。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學生在課堂外受到的潛移默化的價值引領和思想引導,其影響更為廣泛和深刻。第一,在黨史學習教育實踐活動中求真知、增才干。大學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核心力量,可通過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進一步幫助大學生知史愛國、知史愛黨。如在校內課開展紅色情景劇大賽,讓廣大學生走進革命先輩的人物內心,在沉浸式體驗中感悟先輩精神,傳承奮斗力量;在校外可發揮當地紅色教育基地等黨史資源,讓學生擔任志愿講解員或拍攝紅色故事視頻,在豐富的實踐活動中不斷加強學生對黨史的認知。第二,以互聯網為平臺,筑牢紅色育人輿論主陣地。為應對各種錯誤思潮的滲透,高校應營造濃厚的紅色育人網絡氛圍,制作“黨史上的今天”系列微漫畫、微視頻等受學生喜愛的作品,激發情感共鳴,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觀念轉變,不斷將黨史教育融入內心。

(四) 加強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完善黨史教育育人機制

思想政治理論課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發揮著關鍵作用,但各專業課程也是大學生接受黨史教育的重要渠道,通過加強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可以進一步完善育人機制。第一,加強專業課思政育人功能,將黨史教育融入其中。各門專業課的教學目的不僅是教授學生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更應是人生觀和價值觀積極引導,讓大學生在知識傳授中厚植家國情懷,因而各門課程應深入挖掘其思政元素,用黨史知識涵養課程建設。如在體育專業課程中,可結合紅色體育百年的發展史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讓學生在了解體育百年發展的同時,認識到黨和國家對體育事業的重視,從而堅定體育強國建設。第二,發揮校內各部門資源優勢,完善黨史育人機制。高校承擔著關愛學生、教育學生、管理學生、服務學生、培養學生的重大使命,各部門也同樣應發揮其應有的育人功能。如校團委可充分調動團支部的青春活力,組織開展紅色手抄報比賽、講紅色故事、紅色詩歌朗誦比賽等主題團日活動,營造濃郁的紅色氛圍;宣傳部可立足學校特色、抓準學生特點,打造高校學生喜聞樂見的黨史學習墻,讓學生在組織策劃制作中,弘揚紅色文化,厚植愛黨愛國情懷。

四、結語

黨史教育對大學生塑造健康人格和錘煉高尚品德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更是培養時代新人的重要基石。將黨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通過強化育人理念、創新育人思路、拓寬育人路徑、提升育人成效,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實現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全力推動教育工作高質量發展。

猜你喜歡
黨史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第一次學黨史
黨史告訴我們什么?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百年黨史的重要啟示
黨史上的今天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