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在中學課堂中的滲透

2023-03-21 08:36楊莉
海外文摘·藝術 2023年14期
關鍵詞:傳統音樂課堂

□楊莉/文

教育行業改革在社會經濟發展的促進下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以往,在音樂教學時,教師對中國傳統音樂文化方面的重視程度相對較低,在教學中很少涉及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因此,在初中音樂課堂上,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缺失較為明顯。在教育改革創新背景下,怎樣將中國傳統音樂文化滲透在中學音樂教學中成為教學重難點。本文基于此,論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在中學課堂中的滲透。

1 傳統音樂文化概述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傳統音樂文化也有著十分深厚的歷史積淀。中國傳統音樂文化有著十分鮮明的特征,其中最為明顯的特征之一就是發音的字正腔圓,這也是在評價音樂演唱效果時的一種表述。在學習傳統音樂文化的時候,傳統音樂文化要求的字正腔圓并不單指清晰的發音,還要求演唱者將字的聲母和韻母發音點表達清楚?!白终笨梢詫⒀莩邔σ魳返恼_理解表述出來,而“腔圓”也作為傳統音樂文化的表現形式之一,婉轉的腔調與最后呈現出的表演效果之間有密不可分的關系[1]。傳統音樂文化也可以通過不同的介質為聽眾呈現出別具一格的感受。演唱者需要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以及專業知識能力,創造出更優美的音樂作品。在初中音樂課堂中融入傳統音樂文化,既可以使學生更直觀地接觸中國傳統文化,又可以提升學生的審美,使初中生了解更多關于中國古典音樂演唱的技巧,提升學生音樂文化素養。

2 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在中學課堂中滲透的有效途徑

2.1 將傳統音樂文化和音樂教學相融合

教師需要有意識地在教學過程中,將傳統音樂文化知識和課堂教學內容相融合,獲得事半功倍的成績。教師在講授傳統音樂知識的時候,需要考慮到教學的實際情況、學生的學習能力,尋找到適合傳播傳統音樂文化的渠道與方式。深度分析初中音樂教材可以發現,初中音樂教材中涉及的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內容一抓一大把,因此教師需要善用教材,深入教材實際、挖掘教材內容,通過整理、歸納,將教材中的相關資源轉變為有亮點的課堂教學內容[2]。

如:學習人音版八年級上冊“雪域天音”知識的時候,教師需要為學生闡述相關背景,讓學生深入理解西藏地區的傳統文化。在初中學生眼中,雪域就是神秘、寬闊的區域,學生對和雪域高原有關的元素以及內容都非常好奇。開始教學時,教師為學生講述作品的創作背景,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對后續音樂作品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刻。

總而言之,在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背景下,教師需要承擔傳承弘揚傳統音樂文化的責任,在將傳統文化發揚光大的路上,求索前進。教師在教學時,應考慮到教學內容的不同側重點,創設主題文化樂園,用這樣的方式使學生對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形成深刻的理解。

2.2 教學與實踐結合

為了將傳統音樂文化知識滲透在初中音樂教學課堂中,使學生通過音樂了解更多傳統音樂知識,提升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感,還需要將教學與實踐相結合。在教學期間結合實踐開展音樂教學,將學生的自主性與主動性充分調動,使學生自發思考、自主學習,從而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效率,推動傳統音樂文化發揚光大。除此之外,現在的學習工具非常多樣化,有各種各樣的傳媒軟件,但這些軟件中的音樂都是以流行趨勢為主,而傳統的、屬于中國本土音樂文化的少之又少,更別說那些傳統山歌、小調類的作品了,連侗族大歌這樣知名的原生態的民族音樂幾乎都找不到蹤影。因此,學生能夠接觸到傳統音樂文化的機會相對較少,甚至可以說是少得可憐,而有些初中音樂老師自己也對傳統音樂文化知之甚少,不能很好地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如果教師能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入一些適合的內容,不僅可以豐富課堂,促進對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同時也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升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京劇作為我國的國粹,其中包含的內容非常多,但很多學生并沒有接觸過京劇。在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采取不同于以往的方式開展音樂課堂教學。如:學習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我不掛帥誰掛帥》知識的時候,音樂教師在完成課堂知識講解以后,可以安排學生自由組成小組,將小組作為排練《我不掛帥誰掛帥》的單位,鼓勵學生在課下搜集更多相關資料與內容,積極分配角色、背誦臺詞內容,從而將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使學生踴躍參與京劇排練活動中,保證作品的成功演出。設計這樣一節課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們通過親身實踐,去尋找和發現國粹的魅力,樂于為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做出成績,為國粹感到驕傲,對老一輩的藝術家們產生深深的尊敬之情,從而培養學生們深厚的愛國之情,熱心于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3]。

2.3 用道具構建課堂情境

學習傳統音樂文化期間,教師需要用簡單的方式指導學生練習,此時教師就是教學的主導者,學生只是跟著教師被動學習,這樣的方式無法使學生養成互動意識,會抑制他們的表達欲望,學生因此會對教學內容感到枯燥無味,對教學質量造成影響。另外,教師在教學期間也要明確自己的身份,在不斷提升學生主體意識的同時,將自身作為組織者與引導者的作用發揮出來,并且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主動參與進來。教師方面還要利用教具創設出和教學內容相符的情境,最大限度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推動學生對課堂互動產生興趣,可極大地激發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學習的意識[4]。

如: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教師可以從學校的教具室內拿一些教具(電子琴、鼓等),學生的音樂基礎是不一樣的,有的學生音樂基礎較好,面對這一部分學生,教師可以發揮他們的優勢,讓他們帶動其他學生學習,起到模范作用;教師還可以構建課堂音樂教學情景,不斷邀請學生為班級學生表演自己喜歡的作品,學生表演自己喜歡的作品會更有活力,這會極大激發學生對學習音樂知識的積極性。作品演奏結束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表述自己的感受,根據學生選取的相應的樂器演奏的曲目,教學生簡單的彈奏方法,然后安排同桌、小組之間進行相互交流和學習。如此一來,學生既能在交流過程中深化自己知識體系,還能進一步提升學習興趣,同時可以愉悅身心,緩解學習壓力。

2.4 用競爭方式提升學生學習能力

初中音樂教師在培養學生唱歌能力的同時,可以采取競賽的方式使學生意識到表達的重要性,學生在競爭環境中,學習動力與熱情會得到極大的刺激。

如:學習人音版初中音樂八年級下冊《山丹丹花開紅艷艷》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聆聽音樂,感受歌曲所傳遞的情緒,隨后讓他們跟著哼唱,更直接地感受歌曲的變化,感受歌曲旋律的變化帶來的心境上的奇妙變化,提高學生對作品的認知深度。學生在學習唱歌的過程中,有一些學生會出現掌握歌曲變化音和節拍上錯誤的現象,教師可以開展趣味節拍的教學方式,用手拍的方式輔助學生找到正確音調。在學生學會作品以后,教師設定游戲規則,開始競賽。競賽期間,學生懷著競爭意識,自然會非常認真地聆聽其他同學演唱是否正確,自己是否存在需要改進的地方,不斷提高學生對音樂節奏的掌控水平。學生在演唱完以后,教師要及時給予評價與指導,得到教師的肯定與鼓勵,學生會更有動力進行音樂學習。在教育教學不斷改革發展的背景下,需要完成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在開展音樂教學期間,教師需要將自身引導、示范、組織、傾聽的作用發揮出來[5]。

2.5 牢固音樂基礎知識

學生只有擁有扎實的基礎,才可以更游刃有余地進行音樂知識的學習。學習音樂作品期間,樂理知識是學生的關鍵性學習內容,但是有的學生基礎不牢固,甚至連最基礎的音樂知識都不知道,以至于出現下列種種情況:老師要求學生畫圖形譜,學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老師在上課時提的問題,學生都不知道問的是什么,答非所問。所以說,要使得學生擁有牢固的音樂基礎知識,音樂知識的講解是一堂音樂課的重點,當然也是提升學生音樂素養最有效的途徑。但這里要注意的是,音樂老師在備課時,雖然將重點放在了講解基礎知識方面,但不可以整堂課只講樂理基礎知識,否則一節課就會顯得過分枯燥。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就會出現音樂老師在講臺上講得興致勃勃,學生在下面聽得昏昏沉沉的情況。教師自己還覺得自己講得挺好。實際上,這樣是失敗的。在上課的過程中,老師要及時觀察學生的反應,把課講“活”,而不是講“死”,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教學目的。

如:以蘇少版七年級下冊《茉莉花》教學為例,課堂教學目標就是要求學生掌握和理解民歌的相關知識,民歌則分為三大類(山歌、小調、號子),所以教師在教唱之前,就應該引導學生學習相關知識,使學生能夠了解本節課學習的《茉莉花》屬于民歌中的哪種類型,山歌、小調、還是號子?在正式教學之前,教師要讓學生充分了解作者在創作作品時的心境與背景,在此基礎上,解釋民歌的概念。至于民歌的分類,教師可以用多媒體設備向同學展示,并且向學生播放類似的民歌,用圖文、音頻相結合的方式向學生展示不同的民歌類型所具有的特點,既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又可以使學生學習更多內容。隨后,教師可以和學生在課堂上互動,放一些歌曲讓學生猜測歌曲的種類,檢驗學生的學習的成果,當然還可以花費一些時間教學生演唱民歌??偠灾?,不能硬講課本知識,也不能使課堂死氣沉沉,需要為學生創設愉快、輕松的課堂環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更好學習、理解教師講解的內容。當然,用這樣的方式完成音樂課堂,對教師能力有較高的要求。為此,教師要不斷精進自己,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3 結語

總而言之,要想實現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在中學課堂中的滲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正確指導關于傳統音樂文化的所有知識,保證學生在學習音樂知識的同時,能夠對屬于本民族的傳統音樂文化同時產生濃厚的興趣,潤物細無聲般地感染學生熱愛中華民族傳統的音樂文化。另外,音樂教師需要在教材中深入挖掘傳統的音樂文化元素內容,結合課堂實際,講解知識內容。

在中學音樂課堂中滲透中國傳統音樂文化是教育改革創新的重點所在,經過傳統文化的熏陶,能夠得到音樂審美能力的提升。只是在實際教育中,教師要想真正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達到教育目的,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為此,可以充分應用新技術輔助教學開展,鼓勵學生大膽實踐,用特定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與學習主動性,強化學生音樂核心素養?!?/p>

引用

[1] 馮艷娟.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融入中學音樂教育實踐探析[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教育研究),2022(Z2): 20-22.

[2] 郭海燕.探究中學生對傳統音樂認同缺失現象[J].求知導刊, 2021(37):4-5.

[3] 李梅芳.傳統文化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滲透[J].北方音樂,2018,38(20):176-177.

[4] 湯聰.多元化音樂文化在中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大眾文藝,2021(09):162-163.

[5] 曹國軍.論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在中學課堂中的滲透[J].當代音樂,2021(05):59-61.

猜你喜歡
傳統音樂課堂
甜蜜的烘焙課堂
美在課堂花開
飯后“老傳統”該改了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
翻轉課堂的作用及實踐應用
老傳統當傳承
最好的課堂在路上
口耳相傳的直苴賽裝傳統
音樂
音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