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路徑研究

2023-03-22 08:38張秀梅
林區教學 2023年2期
關鍵詞:思政課黨史思政

張秀梅,楊 蔚

(1.三峽集團云南能源投資有限公司,昆明 650051;2.北京外國語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 100000)

中共黨史是不斷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發展史,是加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不懈奮斗史?!岸嘀販剡@些偉大歷史,心中就會增加很多正能量?!盵1]對于大學生來說,中共黨史無疑是幫助其樹牢精神支柱、補足精神之鈣、提升正能量的最鮮活教材。在思政課中加強中共黨史教育有其必然的價值意蘊。然而,當前黨史教育與思政課教學融通發展存在一定的問題,需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改進。

一、黨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面臨的問題

1.大學生黨史學習主動性有待提高

首先,思政課教學內容同質化現象較嚴重。由于思政課課時有限,加上黨史教育資源開發不足,思政課的授課內容總體上依然以理論傳授為主,教師在思政課中融合穿插的黨史教育內容較少,缺乏親和力,思政課教學內容表現出同質化特征。不同專業的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傾向性不同,同質化的教學內容與不同專業學生的學習傾向性之間存在矛盾,導致大學生學習思政課和黨史知識的主動性不強。其次,思政課中的黨史教育內容不夠系統。高校開設的幾門思政課程都不同程度地包含了黨史內容,大體上能夠實現黨史教育的目標,但總體上講,思政課中的黨史內容較少,且缺乏系統性,部分高校尚未形成黨史教育與思政課教學融通發展的行動自覺和行為習慣,大學生在思政課中接受的黨史教育較少,獲得感不足,黨史學習的主動性較低。最后,黨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尚未形成常態化建設機制,大學生沒有在意識和行動上形成黨史學習的高度自覺性,進一步降低了黨史學習的主動性。

2.智能化黨史教育缺乏

在思政課中采用智能化手段開展教學工作逐漸成為各高校的共識,但思政課智能化教學的運用推廣程度較低,利用智能化手段促進思政課與黨史教育融通發展的學校也較少。當代大學生與信息化和數字化產品的聯系緊密,信息網絡技術塑造了他們靈活的思維方式,極大地影響了他們的學習習慣,使他們更喜歡智能化的閱讀和學習方式。而高校思政課教學內容和黨史教育內容大多以紙質化和板書式的形式呈現,降低了課堂教學的吸引力和大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智能化為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智慧環境,使高等教育向教育現代化2.0時代轉變成為可能。國家十分重視將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融入教育中,提出要“結合AR/VR、全息投影等技術實現場景化交互教學,打造沉浸式課堂”[2],推動智能教育的建設和發展。部分高校積極響應國家政策,采用VR技術等智能化手段開展思政課教學。如:北京理工大學率先落成全國首個虛擬仿真思政課教學體驗中心,推出VR思政教學3.0版;天津大學開設了VR教學、實踐教學、體驗教學三位一體的“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概論”選修課;江西理工大學利用VR技術開展紅色教育。然而,VR技術對于思政課教學仍是新生事物[3],加上受VR設備價格高昂、對使用場地要求較高等因素的影響,VR技術在國內高校思政課教學和黨史教育中的運用還處于初級階段,智能化黨史教育相對缺乏。

二、黨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價值意蘊

1.繼承中國共產黨優良傳統的應然之舉

在歷史邏輯上,黨史教育融入思政課教學是繼承中國共產黨優良傳統的應然之舉。注重黨史教育歷來是中國共產黨的光榮傳統,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融入黨史教育是繼承黨的優良傳統的表現。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戰爭時期就開始結合國情和黨情在黨內開展馬克思列寧主義教育,將思想政治教育與黨的發展歷程和實踐相結合,以提高廣大黨員的黨性修養。延安時期,毛澤東在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親自為學員講解哲學,以科學、先進的理論武裝廣大學員的頭腦。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進行了思政課的建設和探索,形成了思政課體系雛形,其中包括“中國革命史”這門與黨的革命歷史相關的課程;1960年,教育部出臺意見,決定在高校開設包括“中共黨史”在內的四門思政課程,標志著“中共黨史”正式作為主要課程融入思政課程體系及教學中;之后,為了適應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國家教委出臺了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程“85”方案,把高校思政課設為包括“中國革命史”在內的四門課程,“中共黨史”被更名為“中國革命史”;隨著國際和國內形勢的變化,我國又先后出臺了關于思政課改革的“98”方案和“05”方案,前者將中共黨史的內容凝結為黨的理論,通過“毛澤東思想概論”和“鄧小平理論概論”呈現,后者明確增設“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這門課程,旗幟鮮明地表明要加強關于黨的歷史教育的決心,為我國思政課的發展帶來新的教學和研究視角[4]。黨史教育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教材體系,體現出不同的形式和內容,但開展黨史教育的傳統從未中斷。

2.落實思政課教學目標的實然之舉

在理論邏輯上,黨史教育融入思政課教學是落實思政課教學目標的實然之舉。黨史教育與高校思政課教學在向度上是一致的,它們相生相成,具有內容相融、目標相通等同一性,二者融通發展所形成的合力會轉化成實現高校思政課教學目標的動力,有利于更快更好地落實高校思政課的教學目標。一方面,它們在內容向度上是一致的。黨史教育和思政課教學的內容具有相同的理論和實踐淵源,黨史是黨以馬克思主義指導實踐的歷史發展過程,黨史教育的內容就是黨史發展過程的內容體系,思政課教學內容則是黨史的發展過程以教科書體系的形式固定下來的黨史理論體系,黨史教育內容偏重于對黨史進行直觀呈現,思政課教學內容偏重于對黨史進行理論升華后再呈現,但歸根結底它們都是黨史的不同表現形態,都是黨在長期的奮斗實踐中探索出來的實踐經驗和規律凝結而成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智慧結晶。另一方面,它們在目標向度上是一致的。黨史教育注重利用中國共產黨艱苦奮斗的英勇事跡和堅貞不屈的革命精神感化和教育青年學生,以鮮活的案例和生動的表現形式贏得學生,增強大學生的政治認同感和時代使命感。思政課教學注重以具有中國特色的精辟理論折服學生,使其做一個擁護黨、愛祖國的新時代優秀青年。黨史教育和思政課教學都是以馬克思主義理論育人的教育活動,根本目標都一致指向立德樹人,推動黨史教育目標的實現就是加快實現思政課教學目標。

3.實現新時代高校辦學要求的必然之舉

在現實邏輯上,黨史教育融入思政課教學是實現高校辦學要求的必然之舉。高校不僅是大學生圓夢的殿堂,更是為黨培育時代新人、為國培植棟梁之才的重要基地。黨史教育是青年學生成才的必要修煉,符合新時代高校的辦學要求。當前,大量碎片化信息時刻沖擊著人們的生活,歷史虛無主義等思潮容易左右大學生的思維,影響其價值判斷。高校思政課是培養大學生愛國情感和塑造正確價值觀的主陣地,中共黨史是最直接、最動人的思政課教科書,黨史教育則是極具感召力的教學活動?!扒嗄晔钦麄€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5],抓牢青年學生的黨史教育,是高校的辦學要求。黨史教育與思政課教學共同服務于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加強黨史教育是提高高校辦學效果的關鍵抉擇,是踐行“以史鑒今、資政育人”理念的必要途徑,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表現。高校思政課必須緊緊結合中共黨史,筑牢黨史教育在思政課教學中的核心地位。黨史教育融入思政課教學歸根結底是實現新時代高校辦學目標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

三、黨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路徑

“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盵6]重視黨史教育是尊重黨和國家事業的極大彰顯,是對新時代青年負責任的具體體現。無論何時,高?!盀辄h育人的初心不能忘,為國育才的立場不能改”[7],各高校要不斷豐富思政課中的黨史教育內容,積極探索智能化的教學手段,推動黨史教育常態化建設,增強黨史的魅力和影響力,引導學生“知史愛黨,知史愛國”。

1.融入豐富的黨史教育內容

以教學內容為黨史教育與思政課教學融通的切入點,在思政課中融入豐富的黨史內容,能夠增強思政課的生命力和黨史教育的效果。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開啟了艱苦卓絕的奮斗史,以其舍生忘死的魄力譜寫了無數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以其堅不可摧的毅力凝結成了激勵后代的奮斗精神,以其卓絕千古的智慧創新了影響深遠的精辟理論。中國共產黨的奮斗史就是一部根底深厚的教育史,中國共產黨的感人故事、奮斗精神、精辟理論就是最直接的思政課教學資源,將其納入思政課中,能夠增強教學內容的豐富性,形成思政課的內容優勢,充分發揮黨史教育對青年學生的塑造作用。首先,教師應善于在課堂中穿插黨史故事,通過講好黨史故事引導學生學習優秀榜樣。中國共產黨的艱難奮斗歷程蘊含著數不勝數的動人故事,教師應深入挖掘和高度還原崢嶸歲月中的黨史故事,并以之為教學內容,以講故事的方法激發大學生的共情力和同理心,為其樹立學習的榜樣。其次,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深刻領悟黨的奮斗史,激發學生樹立愛國主義情感。中國共產黨具有不畏艱難險阻的英雄氣魄,在不同時期,黨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和積極樂觀的精神不斷攻堅克難,孕育了飽含中國底色的奮斗精神。進入21世紀后,黨的奮斗精神又成為激勵新時代大學生奮勇向前的驅動力。教師應大力弘揚黨的奮斗精神,將其以歷史人物事跡為載體融入思政課中,使中共黨史潛移默化地植入學生腦海中,深遠持久地扎根在學生心目中,以黨史的力量培養大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懷、深厚的民族意識和良好的法律素養。最后,教師應將黨史知識講精、講透,以黨的思想理論武裝學生頭腦,培養和提高其政治素養。中國共產黨以偉大實踐為根基,創新和發展了體現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的理論體系,這些都是大學生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養分,教師在講故事之后應加強對理論的講解和升華,使講故事與講道理之間的天平保持平衡。黨史故事、黨的奮斗精神和黨的先進理論都是黨史教育的內容資源,“教師要用心教,學生要用心悟”[8]。

2.采用智能化的黨史教育手段

在黨史教育中采用智能化的教育手段是時代的呼喚,是學生的心聲,更是教師的職責,順應了科技進步的潮流,有助于把黨史教育巧妙地融入思政課教學中,提高教學效果。思政課與黨史教育一脈相承,二者有融合的邏輯必然性[9]。高校及思政課教師要順勢而為,在黨史教育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數字化技術探索全新的教育模式”[10],善于運用VR等智能化的教學手段推動黨史教育與思政課教學融通發展,通過各種VR設備的協作運行還原黨史場景,打造生動逼真的虛擬黨史教育環境,將學生與信息環境相互作用,加強師生互動和人機互動,讓學生在沉浸式體驗中感受黨的歷史,體悟自身所肩負的使命和責任。如:在“中國近代史綱要”課程中,利用VR技術將教材中的黨史場景還原出來,詮釋黨的誕生及發展歷程,讓學生親自感受“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中,借助于VR技術呈現紅色基地的場景或優勢產業的發展,以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感受黨領導下的社會歷史變遷,領悟黨在實踐中形成的理論體系之精辟,明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中,通過VR技術放映不同歷史時期黨的重要會議,讓學生零距離參與黨的大會,感受黨的各項方針政策與馬克思主義在理論向度和實踐向度上的一致性,領會“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VR技術運用于思政課教學適應大學生喜好畫面感的思維傾向[11],大學生只需戴上頭部、手部跟蹤器和眼睛視向跟蹤器[12]等VR設備,就能打破時空壁壘,沉浸在虛擬場景中觀看和體驗黨艱苦斗爭的歷程,甚至可以與虛擬場景進行交互,以可視化、可觸及的體驗學習模式增強對黨史的了解。黨史教育融入思政課教學,可以采取VR技術等智能化的教學手段進行,將科技融入教育中,以智慧化的手段賦能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把平面的知識體系變得立體化、可視化,把抽象的理論邏輯變得形象化、直觀化,還能突破時空限制,還原歷史場景和模擬現實場景,讓思政課活起來,讓黨史教育火起來,符合教育現代化2.0時代和智能教育的要求。

3.推進黨史教育常態化建設

推進黨史教育常態化建設是黨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關鍵路徑。常態化建設意味著教師不僅要在思政課課堂中開展黨史教育,更要把思政課擴展到課堂之外的日常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加強黨史教育,使黨史教育蔚然成風,并內化為高校的一種文化自覺。日常生活中的黨史教育可以依托高校社團進行,如,組織校內師生建立黨史宣講社團,專門開展黨史教育,拓展思政課教學空間,以專職的思政課教師作為社團的指導老師,選拔校內的優秀學生為社團的主要工作人員,以校內外專家為常駐嘉賓或飛行嘉賓坐鎮開講,形成黨史宣講團,定期開展黨史教育活動,并要求大學生參與一定學時的宣講活動。在具體的組織實施上:首先,由指導教師規劃好一學期的宣講計劃并下發給所有院系,讓各院系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時間安排有選擇地打卡不同的宣講會并撰寫學習報告,學習報告由指導教師評閱并給出成績,成績與學習時長達標者方能畢業。其次,社團要依托互聯網建立電子信息系統,用于實時記錄和更新學生的個人基本信息、學習情況和學習成績等,打造“互聯網+”黨史教育的智慧化園地。最后,社團要順應新生代的電子化學習習慣,建立黨史知識在線測試小程序,供學生在宣講會后對自己的學習效果進行整體測評,形成“學習+測試”的聯動式教學模式,有效利用學生的空閑時間加強黨史教育,推進黨史教育常態化建設。黨史教育常態化建設是把黨史當作大學生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讓大學生經常溫習并受其洗禮。要實現這種狀態需要時間的積淀和廣大師生的共同努力。推進黨史教育常態化建設是高校的重要任務,高校師生有責任和義務積極探索有效的方式推動黨史教育常態化建設,使黨史逐步滲透于大學生的心中,提高黨史教育的實效,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猜你喜歡
思政課黨史思政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第一次學黨史
黨史告訴我們什么?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百年黨史的重要啟示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中中國故事的創新表達
——評《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的打開方式》
淺議高校學生在思政課中的情感認同
黨史上的今天
“三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的啟示——以四川工商學院教改為例
思政課“需求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