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畫語錄》中的藝術思想與當代繪畫創作的關系研究

2023-03-24 00:59朱婧媛上海市東海職業技術學院
藝術品鑒 2023年36期
關鍵詞:石濤山川筆墨

朱婧媛(上海市東海職業技術學院)

《畫語錄》這部著作的生成與石濤的人生經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石濤的人生經歷其實就是《畫語錄》中藝術思想生成與推進的過程。筆者把石濤的一生分為四個部分,用《畫語錄》中各章節所體現的藝術規律、審美標準、生活感受等內容分析他各個時期作品中風格、筆墨的章法和藝術境界等,通過對繪畫作品的分析來展現石濤繪畫藝術思想發生、發展、成熟的過程。

最后筆者結合當代中西方文化藝術交流的趨勢,總結并指出《畫語錄》對對當代中國畫發展與創新的指導性意義。

一、石濤繪畫作品中的審美意蘊

石濤的繪畫學習和創作經歷與《畫語錄》中的藝術規律、審美標準以及生活感受等許多方面都有著密切的聯系,他的人生經歷可以說是他對中國傳統繪畫、東方美學和藝術理論不斷演進、探索的過程,這一過程又可以從他的繪畫作品中體現出來。石濤的繪畫經歷可分為四個時期,即向傳統繪畫學習時期,融會創新時期,逐步升華時期和直至登峰造極時期。

(一)傳統繪畫技法的學習階段

這一階段是指1666 年之前,也是石濤藝術生涯的初始階段,根據古籍文獻記載,石濤從十歲開始便開始收集、臨摹古籍,以臨習顏真卿、董其昌的作品,他內心最熱愛的是顏真卿的作品,在習臨名家作品的同時,他還拜清朝退休官員陳一道為師,學習山水、人物、花鳥等繪畫技巧,石濤晚年在其作品題跋中說:“余往時請教武昌夜泊山陳貞庵先生處學蘭竹,先生河南孟作令,初不知畫,縣中有隱者,精花草竹木,先生授學于此人”。這段時間,他的作品主要是模仿董其昌的繪畫風格,也是為了隨大流,因為在清朝初年董其昌的作品備受推崇。董其昌作品強調筆墨的獨立表現,追求書法入畫導致的那種筆墨虛實交錯變換的效果,強調布勢和“畫欲暗而不欲明”。董其昌也曾游歷山水,但他并沒有以自然為師,他在繪畫實踐中,還是選擇了師古之路。而石濤的繪畫生涯也是從師古開始的,他對詩文、書法以及各類藝術都做了很多研究,這為他后期在藝術上的成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山水人物花卉冊》是石濤早年的繪畫作品之一?!端伞肥瞧渲械淖髌?,石濤把畫作上的兩株水仙比作洛神,體現一種清麗脫俗的氣質,同時也暗喻著石濤的貴族身份,這種較為含蓄的隱喻手法,也展現了他對自己明朝遺民的身份展示。采用了“水墨雙鉤”的畫法,具體畫法在石濤的一首題畫詩中有所體現:“冰姿雪色奈雙鉤,淡淡豐神隔水羞。一嘯凝脂低粉面,天然玉質逞風流……”從用筆上,可以看出,這時石濤用筆工細拘謹,顯得比較稚拙,但畫面呈現出沉靜和諧的氛圍?!澳茉耘嗌酱ㄖ?,筆能傾覆山川之勢,未可以一丘一壑而限量之也。古今人物無不細悉,必使墨海抱負,筆山駕駛,然后廣其用。所以八極之表,九土之變,五岳之尊,四海之廣,放之無外,收之無內?!保ā都孀终碌谑摺罚┚涂梢钥闯龉P墨、線條的重要性,筆與墨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筆墨的使用與繪制出來的山川境界,也有必然的聯系?!巴笕籼撿`則畫能折變,筆如截揭則形不癡蒙。腕受實則沉著透澈,腕受虛則飛舞悠揚,腕受正則中直藏鋒,腕受仄則欹斜盡致,腕受疾則操縱得勢,腕受遲則拱揖有情,腕受化則渾合自然,腕受變則陸離譎怪,腕受奇則神工鬼斧,腕受神則川岳薦靈?!保ā哆\腕章第六》)可以看出,繪畫的基礎是用筆用腕,繪畫也離不開操作感覺的培養,以及操作技法的訓練。石濤從《水仙》稚拙的用筆用墨,到《白描十六尊者》中流暢靈動的筆墨氣韻,就是重視了筆墨和運腕的學習,這也是他早期在繪畫學習中的真實感受。石濤早期學習傳統繪畫技巧,為后期創作和《畫語錄》思想的萌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任何一個畫家想要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或者展現出自己獨特的個性,學習繪畫的基礎技法都是他們的必經之路,基礎技法的學習顯得格外重要。

(二)融會創新時期

第二個階段是指1667 年-1679 年,這段時間石濤主要在宣城活動,他積極地參與到社會的文化活動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奠定了他在清初畫壇的地位。他結識了許多名人雅士,如詩人施閏章、學者吳晴巖、漸江的侄子江注等等,江注師從漸江,漸江師法倪瓚,他們清冷孤高的回話風格和石濤前半生的人生提取起到了呼應;最明顯的是畫家梅清,他學習了梅清的筆法,作品風格也受梅清的影響,構圖出奇制勝,落筆大膽,淡遠簡逸。在后期梅清和石濤兩者的繪畫風格又互相影響。從宣城時期的書畫作品來看,作品中流露出豪放、酣暢淋漓的筆墨個性,他重視情感、個性、人格精神的表現。這段時間里,他和董其昌一樣游覽山河,他在游覽黃山的時候,選擇了以自然為師,對自然和創作也有了新的認識?!胺虍?,天下變通之大法也,山川形勢之精英也,古今造物之陶冶也,陰陽氣度之流行也,借筆墨以寫天地萬物而陶泳乎我也?!保ā蹲兓碌谌罚┚腕w現了在掌握繪畫技巧的后,應該以自然為師。他也學習梅清,梅清幾乎畫了一輩子黃山,石濤一生三上黃山,他于1667 年創作了《黃山圖》,在技法表現上顯得章法緊湊,筆墨凝練,具有恣肆豪放的氣質和郁茂酣暢的筆墨個性,因為師法造化,所以自然氣韻非凡,值得一提的是,這幅畫的中部,有一個身材比例夸張的人,他戴著帽子,蓄著胡須,這個人可以理解為是石濤本人,這幅畫是他為了紀念首次登黃山而作,可以看出,石濤此時已經初步有了“我”的觀念,表現了強烈的主觀色彩,這樣的人物形象,在他后期的作品中也經常出現,且大都出現于黃山山水畫之中?!按擞栉迨昵?,未脫胎于山川也;亦非糟粕其山川而使山川自私也。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脫胎于予也,予脫胎于山川也。搜盡奇峰打草稿也。山川與予神遇而跡化也,所以終歸之于大滌也?!保ā渡酱ㄕ碌诎恕罚?。同時,“我之為我,自有我在。古之須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腹腸。我自發我之肺腑,揭我之須眉??v有時觸著某家,是某家就我也,非我故為某家也。天然授之也。我于古何師而不化之有?”(《變化章第三》)他把自己和古人放在一個對等的地位,將自己融入自然,展示山川的存在,承認了自我創造的合法性,突出了自我。這一階段他趨向于尋找自我價值的存在,突破了當時追求繪畫酷似某一家的思想,他把初期學習的技巧與自然造化、心靈感受相結合,可以說,這是一個“我自用我法”的階段。

(三)逐步升華時期

第三階段指1680-1692 年,石濤主要在金陵和京師兩地,他的畫風受新安畫派風格的影響逐漸變小,康熙在兩次南巡期間都接見了石濤,這讓他在藝術上的風格的追求上,充滿了信心也更加地精益求精,在這一階段中,他逐漸呈現出自己的風格,筆墨的應用也愈發得心應手,揮灑自如,其間,出現了較多大尺幅的作品,設色的作品也增加了很多。與當時正統派山水形成鮮明對比,被稱為“江東第一”?!渡剿逡魣D》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膏肓子濟”印啟用于公元1685-1686 年間,因此把《山水清音圖》的創作時期歸入石濤在南京的時期(1680-1689 年間,石濤居南京)。畫中描繪的是黃山的景色,畫面采用了重疊而對峙的構圖,畫面中軸線上是凸起的山石和奇松,背景是高山、竹林,畫面左側是傾斜而下的瀑布,瀑布穿過竹林、竹樓,沖擊山石,配以松柏、翠竹的藥業之聲,形成了“山水清音”的畫面和境界,中軸線上的山石、奇松和樹,形成了相互支撐的臺式,山間小道和山石的輪廓,呈現出兩道反張力的弧線,右下放的山崖、山谷和山間小路又形成了一個活躍的S 形曲線,使得畫面更加靈動活躍。在構圖上石濤還采取了他擅長的“截取法”,也就是運用了《蹊徑章第十一》中蹊徑六則的“截斷”,通過這樣的構圖模式,體現了繪畫的方法——《資任章第十八》中:吾人之任山水也,任不在廣,則任其可制;任不在多,則任其可易。采用截取法的畫面,更顯畫中山石錯落有致,松樹蒼勁有力,簧竹幽深。瀑布從山頂傾瀉而下,穿越了山石樹林,落入深潭,濺起水珠點點,畫面中大大小小的墨點,打破了線條的平實,使得山水清音更有力量感和生氣,石濤對墨點的運用也有獨到的見解,他曾在《大滌子題畫詩跋》中提道:“點有雨雪風晴四時得宜點,有反正陰陽襯托點,有夾水夾墨一氣混雜點,有含苞藻絲纓絡連牽點,有空空闊闊干燥沒味點,有有墨無墨飛白如煙點,有焦似漆邋遢透明點……有沒天沒地當頭劈面點……”這些大大小小的墨點如同鼓點,落在石濤的畫作之上,在山水輕音的鼓點中,兩位高士坐于閣樓中暢談,更顯幽深、隱逸的意境。

石濤曾題畫說:“余得黃山之性,不必指定其名?!笨梢娝麑ψ约豪L畫黃山的景色相當有信心,提筆便能把黃山的景色描繪得出神入化。從《資任章第十八》:“以墨運觀之,則受蒙養之任;以筆操觀之,則受生活之任?!薄豆P墨章第五》:“故山川萬物之薦靈于人,因人操此蒙養生活之權?!笔瘽阅苓@樣自負,不單單是他對黃山山石樹木的了然于心,以及他運墨和揮筆的高超能力,更是由于他感受到黃山山水的內在生命,這就像《林木章第十二》:其運筆極重處,卻須飛提紙上,消去猛氣。所以或濃或淡,虛而靈,空而妙。他把自己的“氣”融入繪畫中,讓畫面更加個性,最終才能展現有靈氣的自然形貌。整幅作品墨氣濃重滋潤,用筆蒼勁率直,線條流暢靈動,融合書法書寫性的筆法走勢,多用濕筆,以淡墨勾皴山石,以焦墨破皴擦,結合披麻、解索、荷葉、折帶等多種筆法,畫面中墨色的濃、重、清、淡、焦,使得畫面層次豐富,充滿生機,濃墨苔點與尖筆剔出的叢草相互映襯,使得幽深之景更添壯闊之美,筆與墨會,達到氤氳的狀態,畫面整體通透、深遠。

(四)登峰造極的境界

第四階段是1693 年—1707 年石濤去世,他的繪畫也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這段時期,石濤定居揚州,他的政治抱負落空,所以也就擺脫了與權貴結交的生活,此間,他以賣畫為生,生活歸于平靜、安寧,思想意識徹底解放,歸于平淡,創作不拘一格,用筆顯得老辣、凝練、沉靜、雄渾。以他的代表作《淮揚潔秋圖》為例,傅抱石認為此作“夠得上是‘銘心絕品',如杜老所言‘水墨淋漓,真宰上訴',畫家通過生動的藝術形象,對生活本質的深刻反映和高度概括值得我們重視?!边@幅作品以俯視的視角,描繪了揚州北湖的景色,水墨勾勒畫面主體,赭石設色追隨河岸的走勢,變化適宜得當,展現了石濤對“深入其理,曲盡其態”的理解和運用。繪畫部分大約占畫面的三分之二,這幅畫中的筆法是石濤特有的“拖泥帶水皴”,用筆不拘于成法,連皴帶擦,輕重緩急,干濕濃淡,描繪出土地肥沃、植物濕潤的質感。房屋用粗線條繪制,蘆葦用細線條繪制,兩者相輔相成,對比鮮明。石濤尤其善用墨點,畫面幾乎鋪滿了濃墨的苔點,濃重的苔點類似米家效法,形成強烈的形式感,墨點繪畫使用了董源一派的皴法點土石,用尖筆繪畫出草叢,整個畫面壯美蕭肅,樹木郁郁蔥蔥?!爸弊中螛媹D,與同時代的吳歷有些相像,這種構圖使景色更和諧寧靜,使得畫面的空間幽遠、廣闊。畫中所有的物象均以墨色皴染,施以淡赭,取法于淺絳法之祖的黃公望。畫中一人乘坐一葉扁舟,漂泊于湖上,天邊的晚霞微紅,與淡赭映襯,更顯示出晚霞于天邊的絕妙景色,展現出一種超然、徜徉于山水間的意境。

這幅畫構圖和筆墨看似隨意,仍有章法可循,在筆法上更是有自己的創新,體現了“非無法也,無法而法,乃為至法?!保ā蹲兓碌谌罚┥?、地、樹、房屋錯落有致,借鑒了《境界章第十》提到的“三疊兩段”,然而,他又在這樣的章法上有所突破。畫面內容來源于真實的生活場景,他深入自然,體察自然,親身感受自然,融入自然,又把自己的感受表現在畫作上,體現了他“深入物理”“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脫胎于予也,予脫胎于山川也。搜盡奇峰打草稿也。山川與予神遇而跡化也?!保ā渡酱ㄕ碌诎恕罚┦瘽晕绎L格的形成,也標志著他達到了“是法非法,即成我法”的最高階段。他一生的經歷奠定了《畫語錄》思想的形成,《畫語錄》中的藝術思想,也皆來源于他的繪畫實踐,繪畫和生活的體驗,最終促使他晚年書寫《畫語錄》的決心。

二、《畫語錄》的藝術思想

(1)具古以化?!懂嬚Z錄》作為石濤的繪畫理論著作,其集中體現了石濤的美學觀念,是研究石濤作品以及其藝術思想的主要參考。在石濤的《畫語錄》中,由于石濤在書法藝術以及繪畫藝術上提倡突破傳統的桎梏,借助作品的創作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體現出石濤“我自用我法”以及“具古以化”的思想。在具體的表現上,石濤在《畫語錄》中表示:“古者,識之具也?;?,識其具而弗為也?!?,指出古人的藝術理念可作為當下開展藝術創作的借鑒,但不能一味照搬古人的創作方法以及創作思想,需結合當下的實際情況以及個人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創新,才能提高自身的創作質量。石濤認為,古人的法則可作為今人開展創作的基礎,但不能認為掌握古人的法則,即是掌握了一切的規律,也不能認為掌握古人的繪畫技法,即是掌握了繪畫藝術的本質內涵。而在超越古人的境界上,石濤認為其由今人形成自我并發展自我而來。由于今人在形成自我的過程中,將主觀因素與客觀因素進行了有機結合,在自己的作品中,充分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學習古人的技法是為形成自我打下堅實的基礎,并在學習古人技法的同時,促使自我的形成,也是石濤《畫語錄》中“具古以化”以及“我自用我法”的集中體現。(2)自有我在。在石濤的《畫語錄》中,其提出“自有我在”這一思想,認為在美術作品的創作中,如果僅一味照搬前人的形式,無法融入自己的情感以及理解,也無法靈活發揮古人技法的優勢,而是受到來自古人技法的桎梏。石濤認為,“夫畫者,從于心者也?!薄拔易园l我之肺腑,揭我之須眉??v有時觸著某家,是某家就我也,非我故為某家也?!薄拔抑疄槲?,自有我在?!?,認為畫家自己應有獨特的風格以及品格,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在學習借鑒古人創作理念和技法的同時,需融入自己的風格,以博取眾家之長的原則開展創作,以此來再現自我。從石濤的生平來看,其出身于明朝皇室,親身經歷了明朝滅亡以及清朝建立,但其在經歷國破家亡的同時,又獲益于清朝,受到來自康熙皇帝的欣賞與接見。這也使得石濤經常徘徊在出世以及入世的矛盾狀態中,而這種復雜的經歷以及矛盾

的心理,使得石濤將其均注入在自己的畫作中。從石濤的書畫創作風格來看,其作品呈現出極強的張力,并且具有縱橫張弛之感,這也使得石濤的創作風格不同于其同時期的其他畫家。而《畫語錄》中所呈現出的“自有我在”的藝術思想,不僅為石濤的創作指明了方向,也是石濤作品的落腳點。

三、《畫語錄》對當代中國畫的啟示

石濤既是繪畫實踐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他的作品深深地影響著后世的畫風和思想,《畫語錄》更是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思想理論,其中的許多思想對當今中國繪畫以及中國畫家具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1)彰顯自我。石濤有句名言叫“不似之似”,到齊白石講“妙在似與不似之間”,中國繪畫是要結合中國文化來詮釋的,中國文化的本質是寫意的,中國人在一筆一畫之間都展示了自我對生命和世間萬物的體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物質生活的提高,畫家們所面臨的世界也越發紛繁復雜。當今是一個東西方文化藝術交流密切的時期。在西方繪畫的沖擊之下,中國畫要想保留傳統,又想有所發展,那么就可以遵循《畫語錄》中的思想。在掌握繪畫技巧的同時,要更加重視“蒙養”和“生活”,以造化為師,使自己的身心和自然統一,然后再達到更高一級的境界,把“身”與“心”轉化為自然境界,要從“我”出發,要以自己獨特的繪畫語言來表達自然生命和個人感情,這樣的中國畫才能更加具有個性,才能彰顯自我。

(2)自信應對沖擊。中國繪畫有自己獨特的結構和藝術語言,中國繪畫和文化也具有極強的包容性,所以經歷了萬歷年至今400 多年的交流,仍保持著自己的個性,所以要對中國的繪畫有信心。在現今的繪畫教學上,都以素描為基礎,弱化了書法基礎和中國畫筆墨的練習,中國的繪畫也趨向于年畫和連環畫的風格,這種現象其實在石濤繪畫理論里有所體現,石濤強調創新,但也包含了丟棄傳統,在未來中國繪畫的發展道路上,把握好“揚” “棄”的“度”仍是較為困難的。

四、總結

《畫語錄》中的藝術思想來源于石濤的繪畫實踐,分析石濤各個時期的代表作品,不難看出,《畫語錄》總結出的思想,均能與繪畫中筆法、構圖、意境等有所對應。這些理論的形成,也與石濤的人生經歷有著密切的聯系,石濤把自己的經歷和體悟總結為《畫語錄》供后人學習,為后人的藝術實踐提供理論依據,對后人藝術思想的萌發和藝術作品的創作具有指導性的意義?!懂嬚Z錄》思想在當今,告訴我們要理性應對藝術發展、西畫東漸的趨勢,在繪畫的道路上,面對各種各樣的藝術風格和形式,一定要把握好自我,擺正自己的位置,中國畫具有強大的文化、藝術根基,又具有極強的包容性,所以要對未來中國畫的發展充滿信心。

《畫語錄》內容思想淵博、意蘊玄奧,值得研究和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如何把石濤的藝術思想轉化為當代中國美學、文化發展的元素,幫助中國藝術家找到一條適合中國藝術發展的道路,并發揮應有的作用,這仍是一個需要探究的問題。

猜你喜歡
石濤山川筆墨
山川依舊 風味不改
筆墨童年
退耕還林還草 再造秀美山川
退耕還林還草 綠了山川 富了百姓
石濤山水畫藝術探微
論石濤之畫法與禪法
山川
《蒼松秋色》
洗禮
為練筆墨才寫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