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物理干預聯合睡眠管理對臥床患者下肢靜脈血栓預防效果和睡眠質量的影響

2023-03-24 12:10孫丹鳳余蓉
世界睡眠醫學雜志 2023年11期
關鍵詞:下肢靜脈血栓生命質量

孫丹鳳 余蓉

摘要?目的:分析物理干預聯合睡眠管理對臥床患者下肢靜脈血栓預防效果和睡眠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收治的臥床患者11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5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物理干預聯合睡眠管理護理,對患者大腿、小腿周徑差進行跟蹤測量,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比較2組患者干預前后睡眠質量的差異,采用健康調查簡表(SF-36)比較2組患者干預前后生命質量的變化。結果:干預后,2組患者腿部周徑差明顯降低,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PSQI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SF-36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結論:對臥床患者進行物理干預可有效降低患者腿部周徑差,減少下肢靜脈血栓發生率,提升患者睡眠及生命質量,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臥床患者;物理干預;下肢靜脈血栓;睡眠管理;生命質量

Analyzing the Effect of Physical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Sleep Management on the Prevention of Lower Limb Venous Thrombosis in Bedridden Patients and the Impact on Their Sleep Quality

SUN Danfeng,YU Rong

(Zhongsh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Xiamen University,Xiamen 361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physical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sleep management on the prevention of lower limb venous thrombosis and the quality of sleep in bedridden patients.Methods:A total of 110 bedridden patients admitted to Zhongsh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Xiamen University from June 2021 to June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n=55) and a control group(n=55) using a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hysical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sleep management nursing.The circumference differences of the patient′s thighs and calves were tracked and measured,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in sleep quality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and the MOS 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changes in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Results:After intervention,the difference in leg circum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fter intervention,the PSQI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SF-36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Physical intervention for bedridden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ircumference difference of their legs,reduce the incidence of lower limb venous thrombosis,improve their sleep and quality of life,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use.

Keywords?Bedridden patients; Physical intervention; Lower limb venous thrombosis; Sleep management; Quality of life

中圖分類號:R338.63??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3.11.010

臥床患者是指由于疾病、手術等原因需要長時間臥床休息的患者。長時間的臥床休息會導致身體各系統功能受損,其中下肢靜脈血栓是一種常見并嚴重的并發癥[1]。下肢靜脈血栓是指下肢深靜脈血管內部形成的血塊,阻礙了下肢靜脈血液的正常循環。在目前的臨床護理實踐中,為預防下肢靜脈血栓的發生常使用物理干預方法,包含外部輔助器材使用、有氧運動等[2]。睡眠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對調節人體各系統功能、增強免疫力、恢復精神狀態等都起著重要作用。然而,臥床患者通常需要在長時間的臥床休息中接受治療和護理,會干擾睡眠質量。本研究旨探討物理干預方法預防臥床患者下肢靜脈血栓的護理效果及其對患者睡眠的影響[3]。通過對比不同物理干預方法的效果和作用,將為臨床護理提供相關依據,為臥床患者提供更好的護理措施和促進其睡眠質量的建議。通過本研究的開展,期望能夠揭示物理干預方法預防下肢靜脈血栓的護理效果,評估其對患者睡眠的影響,為臨床護理提供科學依據,更好地保護臥床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睡眠質量,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收治的臥床患者11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5例。對照組中男28例,女27例,年齡42~63歲,平均年齡(52.47±2.44)歲,其中胃癌31例,動脈瘤13例,主動脈夾層11例;觀察組中男33例,女22例,年齡39~65歲,平均年齡(51.04±2.58)歲,其中頸動脈狹窄13例,肺栓塞12例,腸癌30例。2組患者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納入標準?1)臥床時間>5 d;患者有自主意識,可進行有效溝通;2)并未出現下肢靜脈血栓情況;3)患者對本研究已知悉并同意參與。

1.3?排除標準?1)疑似或確診出靜脈血栓者;2)嚴重心血管相關疾病者;3)依從性不高,無法配合相關護理工作。

1.4?干預方法

1.4.1?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干預?1)定期更換體位:將臥床患者的體位從仰臥改變為側臥或坐姿,有助于促進血液循環,減少靜脈回流障礙;2)按摩和推拿:通過按摩和推拿下肢,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減少淤血和靜脈血栓的形成;3)控制水分攝入:保持患者的適度水分攝入,避免過多的水分導致水腫,影響下肢的血液循環;4)規范化呼吸:臥床患者通過規范化呼吸來促進氧氣供應和血液循環,減少下肢靜脈血栓的風險;5)創建舒適的環境:確保室溫適宜、床墊柔軟、枕頭舒適,并確保房間安靜、光線適宜;6)維持規律的睡眠時間:制定一個規律的作息時間表,包括固定的睡覺和起床時間,以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7)心理支持和情緒疏導:建立積極的情緒狀態對睡眠質量有積極影響。護理人員要及時交流和傾聽患者的需求,關注他們的情緒變化,提供恰當的心理支持。

1.4.2?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物理干預和睡眠管理措施?1)踝泵運動:踝泵運動主要包含踝部的趾屈、背屈及環繞動作?;颊咂脚P于床上,大腿伸展,下肢放松,進行趾屈,即腳尖向下伸,再做背屈,即腳尖向上勾,最后做踝關節360°環繞,此為一組動作。建議每天開展踝泵運動10~15次,每次20~30組,可以將踝泵運動安排在早、中、晚、睡前幾個時間節點,每次3~5 min,趾屈與背屈維持時間3 s為最佳;2)輔助使用間歇式充氣加壓泵進行護理干預:患者應保持臥床狀態,將雙腳抬高至與心臟平齊的位置,使用枕頭或墊子支撐?;颊邔㈦p腳插入加護腿套中,并確保腿套貼合緊密,不會滑落,設定適當的充氣壓力,一般建議設置在30~60 mm Hg(1 mm Hg=0.133 kPa)之間,具體根據患者的情況來決定。運動時間一般為15~30 min,每天2次,根據患者的耐受度和醫生的建議來確定;3)穿戴彈力襪:臥床患者可以穿戴壓力適中的彈力襪,可以幫助推動血液回流,減少下肢靜脈血栓的風險;4)睡眠管理:確保室溫適宜、光線柔和,減少噪聲和干擾,保持床鋪整潔舒適。為患者提供舒適的枕頭和床墊,以便他們能夠獲得良好的體位支撐和舒適感。幫助患者建立規律的作息習慣,包括每天固定的起床時間和睡眠時間,這有助于調節患者的生物鐘,促進更好的睡眠質量。幫助患者進行放松訓練,通過深呼吸、溫水浴等方式緩解緊張情緒,促進身心放松,也可以使用輕柔的音樂、香薰或安靜的環境來幫助患者入睡。疼痛或不適會干擾患者的睡眠,護理人員應及時評估和管理患者的疼痛情況,確保他們在入睡前得到有效的止痛措施。

1.5?觀察指標?1)對患者大腿、小腿周徑差進行跟蹤測量;2)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比較2組患者干預前后睡眠質量的差異;3)采用健康調查簡表(The MOS 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比較2組患者干預前后生命質量的變化,單項分值均為100分,分值越高,生命質量越好。

2?結果

2.1?2組患者大腿、小腿周徑差比較?在經過護理干預后,2組患者腿部周徑差均有所降低,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2組患者干預前后睡眠質量PSQI評分比較???干預后,觀察組PSQI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2組患者干預前后生命質量SF-36評分比較???干預后,觀察組生命質量SF-36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下肢靜脈血栓是指血液凝塊堵塞了下肢靜脈的情況,是一種嚴重的血管疾病。下肢靜脈血栓的癥狀包括下肢腫脹、疼痛、發熱和局部紅斑等[4]。臥床患者由于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活動受限,血液循環較差,導致下肢靜脈血栓的形成風險增加。良好的睡眠質量可以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循環系統的正常運作,有助于預防下肢靜脈血栓的發生。缺乏充足的睡眠會導致血液循環不暢,血液淤積在下肢,增加形成血栓的風險。當患者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睡眠,特別是仰臥位時,下肢的靜脈回流受阻,易導致深靜脈血栓的形成。因此,在臥床期間,應盡量改變睡眠姿勢,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以促進下肢血液循環[5]。

物理干預護理是指通過一系列的物理手段和操作來改善患者的生理狀態和功能,以預防或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在預防臥床患者下肢靜脈血栓方面,物理干預護理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1)踝泵運動訓練:通過定期進行踝泵運動,可以促使小腿肌肉的收縮,從而增加了下肢靜脈回血的速度,可以幫助防止血液在靜脈中積聚和形成血栓[6]。由于踝泵運動的肌肉收縮可以產生一定的壓力,這種壓力可以推動靜脈中的血液不斷向上流動,促進深靜脈的血液流動,避免血液在深靜脈中滯留,減少靜脈血栓的形成;2)間歇性充氣加壓泵的作用:間歇性充氣加壓泵在充氣時,會通過逐漸增加壓力的方式刺激下肢肌肉收縮,從而提高下肢靜脈血液的排出量[7-8]。在減壓時,會釋放被充氣累積的壓力,使下肢靜脈回流順暢,這種持續壓力刺激可以促進靜脈瓣膜的正常功能,防止血液逆流,這種模擬走動的效果可以有效地激活下肢肌肉泵,促進靜脈血液循環,減少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風險。間歇性充氣加壓泵的作用不僅限于靜脈血液循環,還可以促進淋巴液的循環。通過充氣和減壓的交替作用,可以激活淋巴液的流動,減少淤積和水腫,提高下肢組織的代謝和營養供應[9];3)彈力襪:這是一種專門設計用于改善下肢血液循環的彈性襪子。彈力襪的緊密包裹可以增加靜脈血管的壓力,提高靜脈回流速度,防止血液淤積和靜脈血栓的形成。對于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物理干預護理可以起到積極的作用。有研究表明,長期的臥床會導致患者睡眠質量下降,出現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和睡眠間隔。睡眠管理是指通過合理的睡眠時間安排和睡眠環境改善來提高睡眠質量的方法,睡眠是身體修復和充能的重要過程,良好的睡眠質量可以維持患者的身體功能和免疫系統的健康。睡眠管理可以減少下肢靜脈血栓的發生,睡眠不足和不良睡眠質量與下肢靜脈血栓的發生風險增加有關,適當的睡眠管理可以減少臥床患者的血液淤滯和靜脈曲張,從而降低下肢靜脈血栓的發生率[10]。在本研究中可知,觀察組患者在經過物理干預護理及睡眠管理后,患者睡眠質量及生命質量均得到明顯提升,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臥床患者常存在睡眠障礙,如失眠、睡眠呼吸暫停等,睡眠管理可以通過改善睡眠環境、進行睡前放松等方法,減少睡眠障礙的發生,提高睡眠質量。此外,本研究可知,經過不同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腿部周徑差數值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物理干預護理能夠有效改善血液循環、減少下肢腫脹,從而改善患者的舒適感,提高睡眠質量。

綜上所述,物理干預護理在預防臥床患者下肢靜脈血栓方面具有顯著的應用效果,并且對患者的睡眠質量有積極的影響。在實際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應積極采取物理干預措施,同時,也要關注患者的睡眠質量,提供良好的睡眠環境和舒適的體位,以促進患者的睡眠恢復和康復。

利益沖突聲明:無。

參考文獻

[1]許蘭鈺,陳云芳,何愛娟.康復護理干預對老年腦梗死臥床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及睡眠質量的影響分析[J].中外醫療,2022,41(33):154-157.

[2]姜男.早期綜合護理對預防長期臥床老年患者發生下肢靜脈血栓的效果分析[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22,39(5):522-523.

[3]曾梅英,何雨菁,王慶鴻.充氣壓力泵預防ICU臥床患者下肢靜脈血栓的效果及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22,13(17):190-193.

[4]王建萍.靜脈血栓泵預防大手術后臥床患者下肢靜脈血栓研究進展[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22,28(10):36-38.

[5]韓然耀,李舉軍.物理療法預防脊髓損傷術后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療效研究[J].血栓與止血學,2022,28(2):268-269.

[6]華琳,張英.早期綜合護理預防長期臥床老年患者下肢靜脈血栓的效果[J].血栓與止血學,2021,27(3):537-538.

[7]黃一鳴,衛葉林.穴位刺激療法對髖部骨折長期臥床患者睡眠質量及負性情緒的影響[J].浙江中醫雜志,2021,56(3):217.

[8]張家美.全面護理在骨科患者下肢靜脈血栓預防中應用[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20,35(12):213-214.

[9]張彬彬,吳盛華.靜脈血栓泵對預防腦梗死后偏癱臥床病人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應用進展[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20,25(8):572-573.

[10]紀海平,陳彩萍.康復護理干預對老年腦梗死臥床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及睡眠質量的影響[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20,7(5):819-820.

作者簡介:孫丹鳳(1986.10—),女,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血管外科、普外科,E-mail:897926141@qq.com

猜你喜歡
下肢靜脈血栓生命質量
以家愛提升生命質量
淺談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內容
血管超聲檢查對下肢靜脈血栓患者的診斷分析
消癌平片聯合TACE術治療老年原發性肝癌的療效和生命質量的臨床觀察
婦科腫瘤合并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60例臨床分析
下肢靜脈血栓診斷中D—二聚體定量檢測的應用價值評析
漸進式康復護理對改善乳腺癌患者根治術后生命質量的作用
200例重癥瓣膜病的外科治療及生命質量分析
針刺配合美沙酮維持治療對海洛因依賴者生命質量的干預
比較惡性腫瘤與非惡性腫瘤靜脈血栓患者肺栓塞發生率的差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