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政策下衢州基礎教育體制機制優化研究

2023-03-25 05:48竇高杰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23年1期
關鍵詞:衢州市雙減政策

竇高杰

(衢州學院,浙江 衢州 324000)

0 引言

“雙減”是一項減輕學生負擔的政策,其背后折射的是緩解義務教育短視化、功利性的根本問題,是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素質教育工作的體現。在開展基礎教育時,必須牢記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必須站在國家和民族發展的高度,集全社會之力,認識“雙減”政策,落實“雙減”政策,使其收獲應有的成效?;卺橹菔小半p減”政策的具體執行情況分析,提出了改革優化衢州市基礎教育體制機制的一系列措施與建議。

1 “雙減”政策下衢州市基礎教育開展現狀分析

1.1 衢州市基礎教育資金投入現狀

2022年5月6日,衢州市教育局辦公室印發《衢州市教育局衢州市財政局關于下達2022年改善基礎教育辦學條件一般性轉移支付資金等經費的通知》。該《通知》顯示:衢州市2022年改善基礎教育辦學條件一般性轉移支付資金266萬元,教育發展專項資金653萬元,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資金336.42萬元,中等職業教育補助資金583.33萬元,市級教育費附加項目經費1373.70萬元。相較于2021年,基礎教育各項資金穩步提升的同時,衢州市各中小學基礎教育設施日益完善,教師相關培訓愈發受到重視,教學質量得到更好的保障。

1.2 衢州市“雙減”政策的具體執行程度

2021年4月,衢州市柯城區教育局實名合規注冊中小學教育機構共計70家,如天衢教育、典培教育、百分百教育等,而在中小學附近居民樓中,更不乏未注冊的私人教育機構。在教培行業的巨大利潤面前,從業者加大教育競爭宣傳,營造不補習就落后的氛圍,致使家長產生焦慮,形成營銷閉環,極大拓寬了國內課外教育市場。

家長追求超前教育,鼓吹精英培養模式,也致使課外教育機構以提前教授課程內容為競爭核心,教學范圍嚴重超出國家教育部門制定的新課標要求。除此之外,教育培訓機構內部人員魚龍混雜,培訓教師流動性極大,有些機構聘請在校大學生充當專業教師,缺乏專業的知識架構體系,教學質量無法保證。

2021年7月“雙減”政策出臺,衢州市“雙減”政策的強力執行具體表現為柯城區30%以上的課外輔導類教育機構在審查存在違規情況后被整頓關停,這使得課后補習之風得到了一定遏制?!半p減”政策在衢州市的有效執行還體現在部分中小學的午休時間進行一定調整,作業布置減少,以及學校課后服務的出現。

總而言之,“雙減”政策對2022年的衢州市基礎教育產生了巨大影響,學生減負得到了實質性落實,與此同時基礎教育的核心承擔者──各中小學及中職類院校也面臨了新需求,新挑戰。

2 “雙減”政策下衢州市基礎教育體制存在的問題

“雙減”政策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只是形式主義化的表面原因,而基礎教育制度本身存在的問題才是其根本原因。

2.1 衢州市教育資源競爭仍舊激烈

以衢州市柯城區為例,2022年就讀市區小學需要滿足以下條件:柯城區戶籍且居住在柯城區;法定監護人雙方均持有《浙江省居住證》且居住在柯城區;衢江區戶籍,法定監護人在柯城城區持有自購產權住宅且實際居??;小學入學兒童需年滿6周歲(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出生)。

從中不難發現,除孩子年齡的規定之外,學區房、戶籍要求才是真正的教育門檻?;A教育從小學甚至幼兒園就開始進行各種內部競爭優質教育資源,導致學區房升天價,掀起內卷狂潮。房價的攀升令眾多家長望而卻步,卻也使一部分家長寧愿貸款也要供給孩子市區小學入學資格。即使學區房升價可以帶動區域經濟發展,但其實質卻拉大了貧富差距,在鄉村小學與市區小學之間橫立著難以逾越的教育資源鴻溝。

2.2 衢州市補習教育屢禁不絕

“雙減”政策的強力執行關停了一定數量的課后輔導機構,但并未解決中小學生對課后輔導的大量需求。私人補習,上門家教,甚至于以住家保姆形式的陪讀老師在衢州市屢禁不絕。這些通過其他的隱蔽方式逃避政府監管的現象一直存在,并且仍被家長所推崇。面對孩子的成績下滑,缺少正確方法,因病缺課等消極學習狀態時,鄉村地區與市區家長無一不借助課外補習力量,寄希望于補習以保持孩子的優異成績。在當前教育體系下,很多人認為中考和高考錄取以分數論英雄,這導致了越是外界評價的“學霸”,越難逃離補習的魔掌。

2.3 衢州市現課后托管工作缺乏總體規劃

在教學設計方面,從衢州市現行“雙減”政策具體執行情況中分析發現:學校內教師對教育政策變化的研究深度有限,并沒有分析“雙減”的深層意義,進一步調整原有教學方法。[1]對其解讀并未透徹,導致教師在開展課后服務托管工作中,管理方法不適應每位學生,服務無法覆蓋到全體學生,課后服務方案不新穎,偏向于單調的延時作業服務,課后服務水平低,因此影響了基礎教育整體質量。

以衢州市龍游縣某鄉鎮小學為例,課后輪崗教師對托管工作的重點無從把握,只是沿用課堂教學模式組織小學生進行習題訓練。學校課后托管服務基本上由校內老師執教,按照教學組制定的課表開展后,教學內容較為固定,失去創新點。對眾多中小學學生而言,課后服務的課程種類和日常課程并無不同,也就不能獲得更多的興趣拓展。[2]

在此情況下,課后托管工作的質量無從提升,教學效果也難以增強。[3]只有切實解決上述問題,“雙減”政策才能有效落地,學生才能享受更為完善的興趣拓展托管服務。

3 “雙減”政策下衢州市基礎教育優化發展對策研究

探索“雙減”落實落細機制,分層遞進落實,健全責任落實、制度保障、家校協同、督導檢查、社會監督機制,深化教育教改。著力抓好配套措施落實,家庭、學校、社會三方必須堅持協同、統籌推進,切實形成推動任務落實的強大合力。

3.1 學校層面

3.1.1 加強家校溝通

家校聯系工作不是機械化的“流水線工作”,而應該是一場充滿人性化的心靈之旅,一段情感交融、互相溝通的過程。家校之間良好的溝通能夠提高家長對家庭教育的認識,使家校教育產生合力;也能為孩子創設良好的成長環境,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健康的生活習慣。

學??梢蚤_展家長日等相關活動,邀請家長進校觀摩課堂,既可以使家長對孩子的在校情況有更深入的了解,也讓學校有機會和平臺與家長進行詳細的溝通。對于老師而言,這樣的機會能夠使他們更好了解孩子的性格特點與家庭教育環境,從而開展針對性的教育,實現真正的因材施教。不難發現,這種良好的溝通對家長、學校、教師均是百利無一害。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及時、多次的家校溝通與交流將促進家校共育共同體的形成,這是健全青少年培養體系的重要一步,融合了基礎教育、中學教育以及家庭教育,它們相輔相成,為培養優秀的青少年打下了結實基礎。

3.1.2 加強“雙減”政策理論宣傳

古話有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加強“雙減”政策的理論宣傳正是實現教育體制優化的重要“糧草”。在當今這個高度信息化的時代,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整合官媒、自媒體等多種渠道,全面推進教育評價改革政策的宣傳力度,進而落實“雙減”政策。地方各級教育系統需要及時響應教育部的指令,做好政策理論宣傳,通過官微推送、實地走訪等各種方式實現對政策的宣傳推廣。從而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育兒觀、人才觀,凝聚教育共識,緩解教育焦慮。

與此同時,學校作為實施教育的前沿陣地,自然是理論宣傳的重中之重。各級教育部門需要對轄區內的學校開展相關培訓,保證每一位教師深刻了解“雙減”政策內涵,從而保證了后續教育的健康開展。

3.1.3 優化課后服務工作

“雙減”政策的強力執行關停了一定數量的課后輔導機構,但并未解決中小學生課后輔導的大量需求,這一空白促使中小學基礎教育中新增了課后服務板塊。體制內教師是中小學課后服務的主要工作者,他們的工作較“雙減”前愈發受到各界矚目與監督,社會對教師教學能力及服務態度水平有了更高的期許。

(1)完善托管制度,做好全面規劃。

學校應發揮基礎教育的中堅力量,構建合理的頂層設計,并不斷與時俱進完善課后服務相關工作制度,讓教師將“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的目標融入課堂教學中,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后服務工作機制[4]。因生施策,根據學生興趣發展需求,制定教學方案,利用現代化、信息化教育設備提升教學質量和水平。[5]

(2)多種形式托管,提升課后教學質量。

提高實踐活動占比。為落實“雙減”政策中有關開展勞動、體育、美育等實踐活動的相關要求,在課后服務時段中,可相應引入具有地方性文化特色的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借用科技工具或生活材料展開一定的實踐探索,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勞動觀,促進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也增強動手實踐能力。

組建班內學習互助組。各班級教師應鼓勵組建班內學習互助組,按照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學實際等,分為若干興趣小組、學習小組,后續可根據實際教學需求進行再調整、再分配?;ブ梢韵嗷ス膭?,相互幫扶,提高學習效率,提升學習效果。

打造高質量課后服務工作平臺。教師應當借助新媒體平臺技術,利用優質教學資源,提供多樣學習素材,為學生打造高質量課后服務工作平臺,鼓勵學生拓寬學習渠道,趣味學習,廣泛學習。教師還可以利用課后平臺指導課后作業及一些實踐活動,充分發揮網絡的快捷力量,拓寬課后服務的范圍,減輕課后服務成本。

3.2 政府層面

3.2.1 有效治理校外培訓

校外教育培訓機構進行治理,同時也會倒逼學校使其重新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恢復學校教育主陣地,提高我國義務教育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建立多種多樣、靈活有效的校外培訓監督平臺,發揮社會監督功能,設立專門培訓機構的監督反饋熱線電話、微信監督公眾號等多種渠道的校外培訓監督體系。加強輔導機構的審批手續,加強政府監管,定期與不定期結合走訪有效實施政府監督職能,讓校外培訓更規范。

3.2.2 加強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培訓

加強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培訓,“雙減”政策切實有效落地,最終的執行者是一線教師,只有不斷提升教師業務能力,提升課后教學質量,才能讓中小學生對課后、課外知識充滿渴望,這就要求學校要加大師資再培訓的力度,使教師教學技能更加豐富多樣。一方面,一線教師應充分理解“雙減”政策內涵,正確認識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重要意義,改變原有唯成績論的固有思想,提升課后服務環節的指導水平。另一方面,教師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理念,不斷給自己充電,豐富教育方法,不斷調整和改進課后服務方案,記錄學生在課后的成長教育表現,有的放矢,促進課后服務實效提升。

3.2.3 完善教師課后服務相關津貼

隨著“雙減”政策的進一步深入落實,課后服務將實現全覆蓋,這必然增加了教師的負擔,延長了工作時間。為了能更好地激勵參與課后服務的教師,需要做好課后服務相關津貼的保障措施。比如在教師績效工資中設立“課后服務經費”的專項獎金,用于參與課后服務教師和相關人員的特殊津貼;又比如將課后服務的成果納入職稱評審的條件,提高對課后服務的表彰力度,使其成為教師新的價值追求。

3.3 家長層面

與時俱進,改變陳舊教育觀念。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出類拔萃,這是人之常情,但是很多父母卻不能做到擁有正確的教育觀念。有的家長可能過于焦慮,一旦孩子成績稍有下滑,便唉聲嘆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的家長作風過于強硬,嚴格規劃孩子的人生旅程,扼殺了孩子的童真與天性,背負不屬于該年齡段的壓力,導致孩子在重壓下崩潰,或成為只會讀書的“讀書人”。

因此,對每一位家長來說,養成健康的教育觀念尤為重要。首先,做好和孩子的溝通交流,只有清楚了解孩子的想法,才能做好家長的角色,家長不僅僅是管教,更多的是引導、陪伴成長。其次,尊重孩子的天性,不要一味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孩子,忽視了他的興趣、愛好,對于健康的興趣愛好,應當給予支持和鼓勵,而不是永遠只關注學業成績。最后,以身作則,注重習慣的培養,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同樣重要,作為家長,應當從小抓好孩子的習慣培養,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作風,在孩子的未來發展中能起到關鍵性作用。

猜你喜歡
衢州市雙減政策
政策
政策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助企政策
政策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