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下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方法思考

2023-03-25 05:48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23年1期
關鍵詞:英語課程思政大學

嚴 懿

(江南影視藝術職業學院,江蘇 無錫 214153)

0 引言

隨著時代的發展,全環境立德樹人已成為培養新時代人才的基本途徑。這就要求,學校在重視思政課程教學的同時,也應注重將思政元素融入其余課程的教學之中。高等教育作為育人的重要環節,肩負起了新的使命。大學英語作為學生大學期間必須學習的一門課程,在對大學生的教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诖髮W英語課程的特點,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大學英語課程相結合,對實現全環境立德樹人具有重要意義。

1 大學英語課程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目前,高等院校正逐步改變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由單純的思政教學向融合式的思政教學發展。高校對課程思政的探索,并不是拋卻了思政課程,而是竭力于二者的共同發展。課程思政雖然在教學內容、教育方式上都與思政課程有所不同,但二者的教育目標是相同的,推動二者的共同發展是實現協同教育的有益探索?!罢n程思政”作為思政教育的組成部分,對提升學校的德育水平具有重要意義。隨著“思政課程”的廣泛推行,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也在探索中不斷進步。思政內容的有機融入,充裕了教學內容,拓展了思政教育的渠道,使學生提升語言能力的同時,又增強了人文道德修養,有利于學生良好品質的養成。

雖然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育已經取得了較大的發展,但因為推行時間尚短,未能形成完善的教學體系,在探索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首先,部分老師為了完成思政的教學任務,在上課時,大量講述思政教育內容,造成內容過多。冗長而乏味的教學導致學生摸不著頭腦,既得不到思政內容的熏陶,也逐漸喪失了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其次,由于大學英語課程任務較重,有些課程與思政教育的融合較為困難。部分教師因沒有經驗或者是缺少創新型,對“課程思政”的設計,僅僅是將課程和思政教育進行機械化組合,無法實現二者的有機融合,造成了教學內容的分散,導致難以取得較好的教育效果。最后,探究式教學的應用方式不夠完善。課程思政是對學生思想方面的培養,因此更注重學生對知識的感受。探究式學習作為課程思政的主要手段,在思政教學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高等院校大多是大班式教學,導致學生的討論結果無法全部得到反饋,忽略了一部分學生的學習需求。

2 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改革的重要性

(1)形成“三全育人”格局的必經途徑。在全環境立德樹人的要求下,需要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個非思政課程,在學習各科知識的同時,提高思想政治素養,形成教書育人的有機統一。大學英語作為一門必修課程,在高等教育中擁有最為廣泛的受眾。將思政教育融入英語教學,將會有更大的學生群體受益。教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神圣使命,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培養具有民族認同感的時代新人,是每一個大學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大學英語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中,融入思政教育,能夠更好地起到教書育人的作用。(2)實現“三位一體”教學目標的有效手段。與其他課程相比,大學英語具有特殊性,在具有工具性的同時,又有獨屬于它的人文特性。大學英語的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以及人文素養。在人文教育方面,大學英語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擁有共的教育目標?;谶@一共同點,大學英語課程在思政教育方面具有天然優勢。(3)提高本科教育水平的重要渠道?;谛聲r代的教育背景,教育部提出了“四個回歸”的教育要求。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指出,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根本,在本科教育中應全力推進“四個回歸”?!盎貧w常識”中對課程的質量提出了要求,也蘊含著包括大學英語在內的所有課程的發展方向?!盎貧w初心”指出要培養富有政治素養的人才,與大學英語的教育理念殊途同歸。

總之,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改革符合教育改革的大趨勢,對培養富有政治素養、人文素養,擁有民族認同感、自豪感的新時代人才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很多高校降低了大學英語的課程比重,縮減了教學時長,對改革造成了一定的困難。面對上述困境,應進一步轉換教學模式,探索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線上、線下教學同步展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同時,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有效探索,也為大學英語課程的思政改革提供了新的發展路徑[1]。

3 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探索

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可以有效解決大學英語課時較少的問題,使得專業教育和思政教育擁有更加充足的時間??梢詮闹匦麓_定教學目標、教學方式等方面出發,實現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混合式教學模式。

3.1 制定教學目標

依據課程內容,合理設定三維教學目標,同時注重對學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實現全方位、多層次的人才培養。其中,知識目標主要是指學生對大學英語課程專業知識的掌握,需要依據課程的重點內容制定,注重學生對客觀知識的學習。能力培養則更強調學生在技能、技巧上的獲得,例如,語言能力、交流溝通能力的提升等。對學生價值觀的培養,則側重于精神層面,例如,提升學生的歷史認同感、提高學生的價值追求、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等?;旌鲜浇虒W的主要特點是實現線上與線下的協同教學,因此,教學目標的設定應與教學形式相結合。例如,可以采用學生自習、展示、反思的“三步驟”教學。自習是指學生課前自主學習課程內容,帶著學習成果和不明白的問題上課,展示是指學生在課上展示學習成果,而反思是指學生課后對所學內容進行反思,以達到融會貫通的目的?!叭襟E”教學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在提升學生專業知識水平的基礎之上,又提高了學生的政治素養、人文素養,實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2]。

3.2 重構教學內容

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學英語課程,充裕了課程內容,延伸了教學方向,而混合式教學的運用,則開辟了新的學習空間。因此,必須重構教學目標才能實現二者的有機融合。線下教學中,大學英語教師應基于教材內容,充分發掘與思想政治教育有關的內容,將思政教育巧妙融合進專業的知識教學中。此外,在教學中還可以通過加入小組討論、你問我答等教學活動,將思想政治教育無聲的融入教學過程當中。最高級的教育便是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方式更容易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人文素養。線上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更多的思政內容融進去,補充課堂上沒有講到的內容。例如,可以選用現代大學英語精讀中的《陌生人的善心》一文,并將之與當前新聞事件中的“碰瓷”相結合,指導學生思考社會事件背后蘊含的做人的道理,引導學生分清對錯,教育學生在與人相處時保持誠信,并始終與人為善。此外,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在課下收集關于“善心”的小故事,進一步引導學生對身邊的家人朋友、老師同學以及陌生人保持善意,樹立正確的價值觀[3]。

基于上述教學模式,教師不僅更好的傳授了專業知識,又實現了思政內容的供給,提高了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達到了課程思政的教育目標。

3.3 更新教學方式

2018年,教育部部長陳寶生首次提出“金課”工程,對本科學校和學生提出了新的要求?;诖?,各大高校也迅速掀起了“金課”建設?!敖鹫n”建設中的一個主要方面就是要給學生“增負”,具體表現為,對學生的教學不僅僅是傳授課本知識,還要對專業知識進行延伸拓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人文素養。目前,很多高等學校減少了大學英語課程的學習時長,結合“增負”這一要求,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已經成為大勢所趨。

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用于混合式教學,因此必須更新教學方式,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旌鲜浇虒W的教學方式大致可以分為課前、課中、課后三個方面。在課前,教師針對課程內容,在線上平臺發布自主學習任務,其中包括英語詞匯、語法的學習以及完成相應的測試等。學生通過線上平臺領取學習任務,通過自主學習或組成學習小組的方式完成學習任務。這種教學方式,拋卻了傳統的你講我聽的教學方式,更能提高學習能力,增強團隊意識。課中,教師將課堂交給學生,學生展示學習成果,教師給予適時的鼓勵和評價。在這一過程中,既強化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又提升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整個課堂的教學以學生為主,使得學生充分參與,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后,學生可以通過線上平臺,提出問題、討論問題,并借助平臺完成課后作業。課后的學習過程更加鞏固了學生的學習成果,同時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思辨能力。上述教學方式的應用是對“金課”建設的有益嘗試,有助于打造全新的教學模式。此外,基于該教學方式,將思政教育融入課前、課中、課后的教學過程中,是培養具有民族認同感、社會責任感,文化自豪感的時代新人的重要渠道,也是實現“立德樹人”教育目標的有效途徑。

3.4 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教師基于學生對課前學習任務的反饋,挖掘共性問題,從而有目的的設計課堂活動,能夠更加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趯W生課前的自主學習,學生對課程內容已經有了基礎的了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更深層次的講解課程內容,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將思政元素融入教學內容,增設小組討論等環節,并通過適時的提問來引導學生思考。例如,提出在講述攀比式消費這篇文章時,可以進口文章主題,引導學生思考儉與奢的關系。首先,提出問題:你怎么看待攀比性消費?然后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隨后,結合學生提出的觀點,適時引入古文中對于勤儉、奢侈的描述,比如,論語中“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指出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提出攀比性消費的危害,從而在大學英語教育中融入了思政教育,培養學生養成好的消費習慣。此外,在學習英語詞匯時,教師可以將古典文學的英語譯文與詞匯相結合,在學習詞匯的同時,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此外,教師可以將課文中的重點詞匯與中國經典的寓言故事、歷史故事相結合,做成動畫的形式,讓學生使用新學到的英語詞匯或短語來進行描述。這不僅使學生熟練掌握單詞,增加學生的詞匯運用能力,還能使學生更加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增強學生的歷史素養和民族認同感。除了將思政元素融入詞匯之外,還可以從整篇文章的主旨、思維方式、所牽扯到的生活習慣等各個方面,融入思政元素。比如,大學英語的文章中大多含有西方文化和西方的生活方式,教師可以通過對比的方式,巧妙地將中國文化引入課堂的教學之中。攀比性消費這一節,教師可以通過對比中西方的消費習慣,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兩種消費方式的優缺點,加深學生的理解,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

3.5 多形式的課后鞏固練習

“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方便了教師的課下輔導,可以進一步鞏固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而在這一過程中也需要適當地融入思政教育。教師在課下,將含有思政內容的任務利用線上平臺發布給學生。這些任務可以是融入了思政元素的鞏固練習、水平檢測或是撰寫英語文章等。線上和線下教學手段,實現了學生課內、課外的思政教學,是實現“三全育人”的有效渠道。例如,教師可以從當前熱點的“校園貸”的社會現象入手,給學生布置課后任務。要求學生以勤儉節約為主題,撰寫倡議書,或者是與同學組成興趣小組,制作英語海報。優秀的倡議書可以展示在校園網上,優秀的海報作品則可以在公告欄集中展示。一系列的課后活動,不僅鞏固了學習成功,也增加了學生的創新意識。此外,學生對“校園貸”“消費貸”等問題事件的深入思考,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消費觀,進一步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3.6 完善教學評價機制

依據教學目標,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教學評價,完善教學評價機制,實現合理化、科學化教學評價。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更加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產出導向。教師可以通過探索線上、線下的多形式評價模式,完善教學評價機制。例如,在課前的線上學習中,教師通過學生的線上學習以及提交的作業情況,評價學生的自學成果,并以此作為教學評價的一部分。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多種評價形式評價學生展示的自學成果。首先是學生本人對展示成果的評價,本人的評價可以促進學生對自己的正確認識,并能達到自我監督的效果。其次是組內成員之間的相互評價,組內評價通過評價學生對小組的貢獻,增強學生的團隊責任感。然后是小組之間的互相評價,小組與小組之間的比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增強團隊榮譽感。最后是教師評價,教師對學生和學習小組的適時鼓勵以及糾正,可以在增強學生自信心的同時,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多形式的教學評價對學生的學習形成了一個正向反饋,同時,將思政學習內容納入對學生的評價考核,實現了課程與思政學習的共促共進。

4 結語

綜上所述,大學英語作為高等教育的必修課程,大學英語課程的思政改革符合當今的社會對學生的教育要求?;旌鲜浇虒W模式的探索,可以有效地應對大學英語課時減少的挑戰。大學英語思政教學與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有機融合,在實現英語教學目標的同時,實現了思政教育目標,是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改革的有益嘗試,為培養具有政治素養、人文素養的時代新人,提供了重要渠道。

猜你喜歡
英語課程思政大學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大學》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構建——以高級英語課程為例
48歲的她,跨越千里再讀大學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論高職高專英語課程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金融英語課程教學改革探析
大學英語課程委婉語教學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