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人機互動的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研究

2023-03-26 14:54陳芳
教師博覽·科研版 2023年3期
關鍵詞:口語能力小學英語

陳芳

[摘 要] 鑒于英語教學發展的需要,南昌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教育主管部門針對小學生普遍英語口語能力薄弱的現狀,不甘落后與平庸,主動尋求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借助信息技術手段改善傳統教學方式、學習方式與評價方式,利用信息技術開啟學習英語的人機對話教學模式,提高小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

[關鍵詞] 人機互動;小學英語;口語能力

2016年,南昌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經開區)教育主管部門引入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的“基于技術環境的英語教學創新”項目及其資源平臺。筆者身在一線且兼任南昌經開區小學英語教研員,經過多年的探索,帶領全區小學英語教師團隊立足區情、學情主動作為,深度整合平臺所提供的人機互動學習系統。由此,經開區的小學英語學科發展步入良性循環,并以此走上一條小項目助推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內涵建設之路。

一、 問題的提出

(一)困境:英語口語能力薄弱的現狀普遍存在

在南昌市經開區,小學英語學科從無到有發展了近 20 年,進步與成績不可否認。筆者作為一線英語教師且身兼教研員的項目主持人,對學生口頭表達能力薄弱的現狀深感憂慮,并為學生的英語學習處境感到特別不安。問題的根源在于應試化的教學,比如重語法、輕聽說,重閱讀、輕口語,重應試、輕應用,重達標、輕興趣。過去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無非是注重提高學習興趣、加強口語訓練、創設真實情境、增加外語交流機會,甚至有的專家提出要“學以致用”與“用以致學”相結合。其實,無論問題也好,根源也好,對策也好,業內同行都是心知肚明的,但具體到教學實踐中,現狀還是如此。由此看來,根子上可能還是我們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切入口或者說“起點”所在。

(二)破局:借力信息技術平臺從起點破解困境

根據我們的教學經驗,小學生對英語這樣一門異國語言起初都是充滿好奇與興致的,課堂上大都能跟隨集體教學節奏開口說、齊聲讀,但讓他們單獨站起來和老師或同學對話就明顯羞澀很多,而課外學生之間是基本不會有英語對話的,回到家就更是很少有學生會開口講英語了。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語言環境尤其是英語運用必要性的缺失,另一方面可能與民族個性甚至個體差異有關。我們東方民族較之歐美人,在整體性格上偏拘謹內向、不露聲色、講究臉面、不事張揚,這種民族性格對學習外語有不利的影響,因為越是拘謹內向、追求完美,越是不善表達,更不要說用外語表達,而其中那些天生性格內向的人就更是如此。因此,要破解這一困境,一是要多為學生提供便捷的語言環境,二是兼顧整體性格與個性特征。具體到中國的小學英語教學,從“起點”處創設一種可供學生自由開口、自在表達的無壓力而又便捷的語言環境就顯得無比重要了。

項目組找到這個不起眼的深層根源后,開始思考如何為學生提供這樣一種無壓力的語言環境。經過討論和碰撞,大家一致認為應當去尋求現代信息技術平臺的支持,因為與平臺互動的壓力是很小的,且相對便捷。于是,在項目組的不懈努力之下,南昌市經開區教文體中心引進了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的“基于技術環境的英語教學創新”項目及其資源平臺。正是因為引入了這樣一個集技術、資源、交互于一體的先進平臺,經開區的小學英語教學由此步入新的天地。

二、 解決問題的過程與方法

有了這樣一個可以為學生提供無壓力語言環境的資源平臺后,接下來的任務就是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與團體的促進功能,以及協同家校一起調動學生英語的開口意愿與學習興趣。近年來,項目團隊正是圍繞這個目標展開大量的嘗試和探索,并力圖從“敢開口”這個起點進入小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深水區。其歷經的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一)嘗試開展人機互動學習

經開區引入的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的“基于技術環境的英語教學創新”項目及其資源平臺,包括學生學習工具、與英語人教版PEP教材配套的課程資源及其相應的混元教學設計,其最大的優勢和特點是可以實現人機互動。項目引入之后,首先在筆者任教的學校開啟了試點。針對學生每周3課時的英語接觸頻率過低的現狀,教師布置人機互動的學習任務,保證學生每周在家學習不低于3次,每次15分鐘左右;同時試點班級每兩周在學校上一次機房課(地點在計算機教室,配耳機,使用人機互動課程)。試點結果表明:學生語言接觸頻率增加了數倍,課堂開口積極性明顯提高。

(二)探索人機互動與教學融合

在第一階段成功嘗試的基礎上,試點范圍擴大到筆者學校的三至六年級,教師團隊則嘗試利用平臺資源改變課堂,以人機互動預習替代課堂上的低效環節,將課后復習與人機互動進行整合,在堅持保證“短時高頻”的語言接觸的同時,讓學生用英語完成任務,探索培養思維能力的課堂。同時,教師經由大量培訓逐步學會了運用各種思維可視圖,組織具有思維品質的學生活動。實踐表明,相比過去的學習方式,學生不但開口率提高了,而且記憶更加牢固了,初步收到了鞏固記憶的效果。

(三)構建基于人機互動的學習模型

通過兩年的前期實踐,教師團隊發現零散的改進措施雖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無法實現學生整體性學習的規劃和指導。團隊在南昌師范學院專家的引領和指導下,總結經驗,歸納提煉,逐步形成了“三段八環”英語學習模型,系統性地指引學生學習,將教學活動的重心轉移到學生整體性學習上。此時,試點范圍也擴大到經開區八所學校。因為有了整體性學習的規劃、語言接觸頻率的保障和具有思維過程的學習活動,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了,表現為在不增加額外學習時間的前提下,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明顯提升,并在課外閱讀、實踐應用、學習成績、各類競賽中表現突出。

三、小學英語“三段八環”模型的教學策略

“三段八環”學習模型(見圖1)著眼于學生的整體性學習和充分的操練,貫穿課前、課中、課后。根據混合式教學法的原理,在“三段”中的每一段,都充分考慮學生操練的比例。依據學生學習的內在規律,再細分為八個環節,環環相扣,螺旋遞進,其效果為減少了課堂中學生有效操練的不確定性環節(如大班跟讀、師生互動),并用課后的大量有效學習彌補了學生和英語接觸少的不足。

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經開區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運用“基于技術環境的英語教學創新”課題項目,進行“人機對話”的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改革,提高小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改變了傳統的“粉筆+黑板”的單一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成就感,給英語課堂注入了新的元素,使英語課堂煥發出了無限生機,讓英語課堂精彩無限,師生教學相長,提高了小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和運用英語進行溝通交流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陳曉.夯實課堂,優化聽說——人機對話背景下初中英語聽力口語教學的對比研究淺探[J].瘋狂英語(教學版),2017(5):81-84.

[2]李京彥.淺談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22(31):109-111.

猜你喜歡
口語能力小學英語
淺議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
淺談高中英語的幾點有效學習方法
初中英語口語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分析
中職生英語口語能力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
小學英語口語能力培養策略探討
營造小學英語課堂氣氛的教學策略研究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趣學理念點亮英語教學課堂探微
英語情境教學中的問題探析
英語語篇教學的策略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