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高校本科生產實習的創新組織管理模式

2023-04-05 11:49范海燕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23年2期
關鍵詞:本科生生產專業

范海燕

(西安理工大學,陜西 西安 710048)

0 引言

生產實習是各高等院校內本科專業的學生在完成本專業的基礎課程、技術課程和其他部分專業課程后,所進行的理論加實際課內容,主要在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工科生為例,就是完成工程師基本訓練的一個核心環節。其生產實習的目的:一是,通過學校與工程的緊密合作,理論聯系生產實際,幫助學生對機械制造工藝和設備的應用過程有更深入的了解,確保已學專業理論知識更為的扎實、鞏固、深入,并為后續課程的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二是,對現有生產中的新工藝、新材料設備和新技術的應用情況有更深入的了解與把握;三是,了解機械工業企業現金管理經驗和企業未來發展方向和發展觀,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面。由此可看出,加強對高校本科生生產實習模式組織管理模式的創新對于本科院校人才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

但由于以往的生產實習的做法通常是由指導教師先將學生本科生引入到國有大型企業中,再由企業內部的教育部門或是其他的管理部門對其進行入場教育,教育完成后將其安排到相應的工作崗位或是生產現場進行現場實習。然后再由現場技術人員根據自身企業的實際生產情況對學生進行授課,并對學生的現場實習情況進行相應的輔導。在初期計劃經濟發展階段,國有大型企業肩負著為國家和社會培養更多新時代人才的社會義務與責任,為此當時的實習單位具有安排學生進行跟班實習的權利,學生有動手進行實操的機會,但可以確定的是現如今的實習單位這種機會是沒有的。通過以往的實習經驗總結,這種可以自己動手進行實操的實習模式,有助于學生感性認知的增強,以及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相較于日常的課堂教學模式更具有專業理論實踐性,可以取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1 高校本科生生產實習所面臨的現實困境

1.1 可供高校本科生進行實習的企業單位較為緊缺

市場經濟條件的不斷發展下,各企業單位出現了開始拒收本科生產實習生的情況,其原因[1]:一是由于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各國有企業不再有接受高等院校本科生進入企業進行實習的能力和積極性,而合資企業或是外企由于受安全、知識產權與管理等諸多因素的限制對于學生到企業內部進行實習是不太愿意接受的。二是,實習生雖然均具備了相應的理論知識,但由于對知識了解得不夠深入,掌握得不夠牢固、扎實,又欠缺相應的社會實踐經驗,到企業后不能直接進入到工作崗位開展工作,反而會給企業造成人才負擔;三是,由于高校實習費用有限,能付給企業單位的實習經費較低。部分企業不愿接受,往往是看在與該學校有良好的交往關系上,象征性的接受少數本科生進入企業進行實習,很難滿足現實需求。但卻很愿意接受高職院?;蚴歉邔R约凹夹鹊膶?粕皝韺嵙?,其原因是:(1)實習的時間較長,這些高職生或是高專以及技校生在企業需要實習3~4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這些學生可以被企業當做學徒工進行培養,等到他們能獨自完成崗位工作、上手后,就可以代替原來的技術工進行線上操作,為企業創造更多的效益,同樣,企業也會給他們學徒工的薪資待遇。(2)學生在校內的實習時間比本科生要多,到企業后較易上手,比本科生后期能帶給企業的經濟效益更高。

1.2 單位實習崗位滿足不了高校本科生人數的實際需求

隨著社會經濟時代的發展,以及各大高校學生人數的不斷擴招,高等院校的學生人數出現了激增,但能夠接受本科生實習的企業數量卻出現了銳減,學生人數與生產實習企業不成正比,從而導致高等院校的生產實習人數主要集中在幾家少有的國有大型企業,因為沒有設立多個實習車間,很多的實習生只能同時被安排到同一車間實習,有時學生人數會嚴重超出工人的人數。生產場地變得十分擁擠,人多的時候可能需要十幾人,甚至是幾十人擁擠在一臺機床邊進行實操演練,這樣實習生不僅得不到良好的實踐操作環境和學習空間,而且會影響到工人的正常工作。此外,由于要求開展實習活動的學校較多,企業較少,現有可以接受實習生的企業每天同時接待有實習要求的學校數量有十幾所之多,在充分兼顧各校要求的基礎上,只能幾所學校學生同時進行實習,這就導致各院校不得不調整自身提前已布置好的教學計劃。通常本應重點進行實習活動的生長線或是車間,只能引導學生進行一次表面形式的教學參觀,連時間都是需要控制的,更不要說允許學生開展實操訓練了。

2 市場經濟發展形勢下高校生產實習的現狀

2.1 教育資源緊缺情況嚴重

近幾年,隨著各大高校不斷擴招,學生數量由一個專業2~3個班增致到了5~6個班,這導致校內教育資源出現了嚴重的緊缺,比如教室、師資和教學設備等均存在供不應求的狀態,甚至影響到了整個社會教育資源的使用情況,尤其是隨著大量滿足實習要求的本科生馬上要步入到企業的生產實習階段,面對有限的實習單位或企業,這樣龐大的人數,現有的幾個企業是不能完全接受的。除此之外,學生對于學生實習經費的投入增長較為緩慢,遠遠低于企業實習收費與物價等費用增長速度,實習經費的不足給實習地點的選擇與實習質量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深入影響了實習單位的選擇與跟學校的聯系。與此同時,師資方面的短缺,導致每位教師需要同時指導多個實習生,教學質量就會難以保障,無疑增加了教師理論教學的工作量,尤其是青年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內需要完成實際操作與專業技能方面的訓練,在實習中很難給學生更好的指導[2]。

2.2 新教學形式下派生出來的生產實習模式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首先,參加實習的學生基數較大,幾十甚至幾百個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進入一家企業進行實習,企業先對這些學生進行入廠安全教育,通常分為三級安全教育,然后,再由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根據本企業的實際生產情況,進行少數相關零件的生產工藝授課,授課完后,再由教師或是企業有關人員帶領學生對企業生產鏈進行參觀學習。在參觀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對領隊教師、企業技術人員和現場工人進行提問,但通常會由于人數較多,工廠內部相對嘈雜或生產較為繁忙等因素,大部分大學生的疑問得不到有效的解答。在這個實習階段,學生不能實際地參與到工廠的具體生產活動當中,因此,對于進場進行實習,形式化較多。

雖然工程系實習生在實習的過程中有一些硬性的實習規定,必須在實習的過程中親自動手完成三個典型零件的工藝過程記錄與分析報告等,但真正完全弄清楚工藝過程的學生并不多。大部分的實習人員在入廠的前幾天還較為興奮,對零件工藝的興趣度很高,但隨著時間的延長與工作的反復,會感覺到枯燥乏味,直到失去學習興趣,最終影響到實習效果。

2.3 受到就業壓力與社會經濟的影響較大

生產實習過程中的費用大部分由學校承擔,但學生日常的吃、住和交通費等是由學生自負的,尤其是外地實習的學生,花銷會更大,只依靠自行解決,這種過大的生活壓力和經濟壓力會逐漸消磨掉學生的實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大多數學校的生產實習會安排在學校的第七學期期末或是第八學期初期,正式學生積極找工作的階段,這勢必會影響到學生的部分實習精力,大部分學生受社會就業壓力和對未來較高預期的影響,在擇業時會主動選擇一些不太對口的工作,而這些學生通常會覺得本科專業的生產實習對今后的工作沒有太大的作用,因而就會消極對待,進而影響到實習效果。

3 高校本科實習組織管理模式的創新途徑

3.1 加強對新型生產實習模式的管理構建

我國部分高校因受生產實習問題已困擾很多年,為了盡可能提高生產實習的效果與質量,工科本科工程教研室經過多次的專題談論得出較為一致的結論,就是基于新形勢發展背景下必須創新生產實習模式與教學評價體系。在對國內工科專業及相近專業的生產實習狀況有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結合我校工科教學專業的特點與課程進程等,提出了幾點創新生產實習模式的意見、建議。

結合教學進展,提出了分段式生產實習模式。具體是將生產實習分為兩個階段[3]:第一階段為參觀認知性實習;第二階段為以實踐為主的實踐性實習。

(1)參觀性生產實習模式是將參觀與調研活動安排在了三年級第二學期期間。這時候的學生基本已經完成了學校規定完成的基礎理論課程學習和一些專業課程內容,自身具備了對專業基礎知識的初步了解與掌握,但缺乏對知識感性認知和深入的理解,為此,現階段的實習模式主要以集中參觀工程工藝流程和生長線為主,讓學生直觀地看到該專業后續工作中所需涉及的產品生產工藝流程,以此增強感性認知,鞏固和加深理論專業知識的理解?,F階段的實習考核主要以書面報告形式呈現。

(2)實踐性實習階段的實習放在參觀認知性學習之后。這時的學生對自身學習的專業知識結構已有深入的理解與感性的認知,現在缺少的是實踐經驗?,F階段的定點實習是非常重要的。但與本專業以往的實習有所區別,在進入到實習場地后,指導老師要與企業技術人員充分溝通后總結出一些綜合性加強的實際問題給學生作為實習題目,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進行實習。在實習企業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讓學生進行崗位實操工作[4]。實習活動結束后,分小組進行工作總結和分析討論,并邀請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參與,就進廠實習前提出的綜合性問題給出答復,并對學生參與的崗位工作情況予以專業性的評價。這個階段的實習生可以充分發揮作為學生的主動性,不斷提升自身綜合應用所學專業知識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搭建好生產實習與畢業崗位工作之間的橋梁,為今后的崗位工作打好基礎。

3.2 加強對生產實習基地的擴張與建設

在原有集中式生產實習模式下構建出長期穩定的生產實習基地,實現對生產實習基地的進一步擴張,為學生提供一個長期穩定的生產實習基地,同時也是生產實習教學長期穩定有序健康發展的基礎。各高校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通過長期技術合作、支付所需必要實習費用以及人才培養和交流等方式,構建出學校與企業及學生之間一種新的生產實習組織管理模式,幫助企業、學校與學生之間通過這種方式,實現三者共贏的效果[5]。通過對更多隱性教學資源科學、合理的利用,為教學方面提供更多的教學服務和社會服務。

3.3 構建以學生為主的分散式生產實習模式

現階段,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與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如今生產實習還知識加強對機械制造與裝配過程的了解以滿足不了經濟時代發展的要求,還應對企業的生產組織、產品銷售、企業經營管理以及售后服務等整個企業經營療程有深入的了解。了解企業后續的發展方向、前景以及發展趨勢和競爭優勢。了解企業的技術個性、技術改造與新技術工藝,尤其是針對數控技術的了解等。這些較高的實習要求,但依靠幾個專業教師帶著幾百個實習生進入到一兩家實習單位進行參觀學習后,就想達到以上的要求是完全不可能[6]。

我們需要根據我校地處位置進行合理的分析,然后結合周邊各類企業發展特點,擇選出符合我校本專業實習要求的幾家企業,再由學校領導出面組建一個由專業教師和企業專人組成的生成實習工作小組進行協商。各組根據專業課程設計的生產實習教學方案,結合該企業的生產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布置好后續學生所需實習崗位,并規劃好學生明確的崗位性質與內容,實習要達到的目標與任職條件,學生進入企業進行實習,并有實習工作組對實習過程進行監督,在學生完成實習任務后給予相應的評價[7]。

4 結語

總之,加強對高校生產實習組織管理模式創新是社會經濟時代發展的必然需求,生產實習模式改革是一項綜合性比較強,且較為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的內容和方面較多,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要想從根本上提高生產實習教學質量與效果,就必須從根本上上創新生產實習模式,并需要各相關部門和領導的配合,以及對其不斷深入的研究與探索實踐。

猜你喜歡
本科生生產專業
用舊的生產新的!
“三夏”生產 如火如荼
專業降噪很簡單!
專業化解醫療糾紛
更聚焦、更深入、更專業的數據分析
S-76D在華首架機實現生產交付
中醫藥大學本科生流行病學教學改革初探
Сварочное Проμзвоσсmво(《焊接生產》)2012年第5期要目
探索如何提高藥學本科生實習的質量
讓教授回歸本科生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