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基于“雙高”建設背景下的高職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群教學改革

2023-04-05 11:49韓旭萍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23年2期
關鍵詞:雙高新能源院校

韓旭萍

(陜西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西安 710038)

0 前言

“雙高”建設是推進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的重大戰略舉措,“雙高”建設明確提出了高職院校發展的宏偉目標。在“雙高”建設背景下實施專業群建設,實際上是倡導高職教育與產業發展之間的高度對接。高職院校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做好專業群和產業鏈之間的高度銜接,發揮產教融合優勢,明確人才培養定位,在專業群教學改革中,提升人才培育質量,創新人才培育模式,不斷優化職業教育布局,推動產業和教育之間有機銜接。高職教育中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教學要全面提高人才培育質量,抓住教學要點,運用現代化信息手段,提高學生的專業基礎操作能力。在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群教學改革中,培養學生的復合能力,構建多元化教學平臺,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形成良好的教學循環。

1 “雙高”建設背景下高職專業群建設的重要意義

1.1 專業群有利于實現職業教育和產業結構的銜接

職業教育的目標在于培養專業化的人才,在現代經濟體系下,人才不僅要擁有專業性知識,而且要擁有其他的復合能力。職業教育開放性強,具有輻射性,能夠促進教育和產業結構相融合,專業群建設中,各個專業實現了資源共享,發揮了跨專業教學的優勢,同時又適應市場經濟變化,滿足社會發展要求,全面服務于現代經濟體系。在職業教育向前推進過程中,教育和產業結構之間的銜接是高職教育的重點內容,專業群建設強化了資源之間的高度應用,適應了環境變化,符合職業教育的邏輯。高職專業群體量較大,企業能夠深度參與到專業化教育中,在這樣的前提和背景下,職業教育更容易獲得良好的成果[1]。

1.2 專業群有利于培養綜合性適應性人才

市場經濟快速發展,我國已經進入經濟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的環境要求有高質量的人才。社會對于高技術高技能型人才有較大的缺口,專業群建設能夠保證專業的穩定性,同時充分體現出就業的靈活性。在專業群范圍內,專業對應的職業崗位方向適應當前職業發展要求,在崗位上,人才擁有綜合性多樣化能力[2]。在人才適應崗位過程中,擁有人才與崗位的針對性。專業群建設滿足了國家對于人力資源的需求,高職畢業生能夠高質量的、充分的就業。專業群建設全面培養了綜合性適應型人才,而且人才的梯隊式發展也有利于滿足社會崗位的需求。

1.3 專業群有利于促進職業教育和區域經濟協同發展

“雙高”院校標準下,職業院校強化專業群建設是為了推進高水平高職院校的建設目標。高職院校在發展過程中強調特色辦學,打破傳統設置的千校一面的格局,使職業院校適應區域經濟發展要求,突出行業建設優勢,讓專業化和職業化發展實現協同推進。專業群具有靈活性和多樣性,職業院校加強學生專業深度同時促進學習效果提升,改變原有“專業廣而不精”的局面,關注專業的深入性發展,在專業群建設中實現科學化管理。在不同的經濟發展區域,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相適應,無論是理論教育還是專業技術教育方面,專業群保持了教學的前瞻性,這對于人才培養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2 高職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群教學存在的問題

2.1 課程體系與社會需求不匹配

高職院校的課程體系是教學的基礎,在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群建設中缺乏統一的標準,專業培養的人才與社會需求不匹配,課程體系在設計方面缺乏科學性和完整性?!半p高”建設背景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需要與社會需求深度融合。在課程體系設計上進行優化和布局調整,以適應新時期產業的戰略性發展要求[3]。在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課程設計中,教學內容涵蓋了車輛生產、銷售服務、城市配套等多個內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結合實際情況才能夠明白課程內容。新能源汽車技術核心課程包含多項內容,例如新能源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新能源汽車智能互聯,混合動力構造維修,新能源電氣設備,新能源維護與保養,新能源汽車構造原理,新能源汽車充電系統,整車控制系統等內容。這些內容的學習都要以現實行業發展為主,但是在當前的課程設計中,新能源汽車專業技術教學過于單一,理論內容所占比重較大,教學過程中無法體現出智能化、網絡化、共享化發展要求,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的適應性不強。

2.2 教學方法與知識結構脫節

新能源汽車技術在課程模式設置上必須要以學生的能力為首要出發點和落腳點,高職院校在推進該課程教學上,一定要將理論和實踐有效結合起來,但是,在當前高職院校校企合作方面沒有達到良好的實訓效果。受社會因素、學生因素、學校規模的影響,高職院校在實訓課堂建設上受傳統因素影響,專業課程中的教學內容不明確,特別是相關的汽車新能源技術方面、智能化技術操作方面,學生缺乏明確的認知,有些課程實踐落實不到位。雖然高職院校給了學生一定的實踐機會,但是學生在實訓過程中只是進行了簡單方法的操作,學生無法獲得真正的知識。在應用能力上也缺乏連貫性的設計,高職院校教育存在理論和實訓相脫節的現象,學生掌握不了知識的本質特點,發展規律,在教學過程中,歸納法、比較分析法的綜合應用也存在難題,教學方法缺乏啟發式、驅動式設計[4]。特別是在相關項目教學上,教師數量有限,教學水平不高,學生自主意識缺乏,動手能力較差,積極性不強都導致教學效果不好。在教學過程中,沒有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學的理論輸出和實際訓練存在難題。

2.3 教學效果評價機制不完善

高職院校對教學情況進行評價和反思,有利于查找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更好的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教學評價對于教學改革有重要的意義,在教學評價過程中能夠做好教學創新。在當前的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技術教學中評價方式和手段過于簡單,重獎懲而缺乏問題分析,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動性不高,有些只是把評價結果作為教師能力的依據,但是沒有進行科學的市場分析和調研,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專業技術課程設置方面,教學計劃方面,招生工作資源配置等方面缺乏環節上的緊密銜接,教學評價力度不足,激勵導向作用不高,有些單一的問題無法反饋出教學的實際情況。在進行內部評價和外部評價過程中,學校往往根據外部條件是否達到要求來評判教學效果,沒有針對教學中的問題,如內容上的設計,實訓環節的操作,學生動手能力等,在這些方面缺少專業的評價。

3 基于“雙高”建設背景下高職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群教學改革路徑

3.1 強化課程資源的協同性

高職院校課程資源建設需要強化課程體系和專業技術之間的鏈接,突出專業群建設和教學質量的同步提升。在校企共建中實施課程資源與其他教學資源之間的同步,打造符合學生要求的教學內容。在新能源汽車技術方面強調新能源體系基礎能力建設,英語專業課程,行業動態管理,職業素養培育,崗位能力提升等[5]。在資源設定中明確人才培養目標,高職院校課程開發要強調一線教師的作用,運用信息化平臺引入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網絡智力支持,讓專業課程之間建立起深度的資源聯系。搭建信息化平臺,充分利用資源,庫考試題庫,企業學習庫,線上線下同步虛擬現實結合的立體課程資源進行技術的教學,同時做好崗位能力相關課程管理,例如在通識能力、基本素養、崗位能力、職業能力等方面構建完善的課程體系,整體框架清晰,專業能力建設準確。課程體系涵蓋了專業課程和相關的優質化的課程內容,課程設計規范化、精細化、模塊化,資源重組和共享課程建設中全面提高學生的實操能力,讓學生能夠在專業化的教學環境中提高自身的素養。特別是在新能源汽車技術中,以崗位環境為依托,開展課堂環境變化,運用數字化教學模式進行智能化管理。信息化技術的課程融合到教學資源模塊中,內容緊貼實際,符合前沿知識要求,教材、課件、內容、微課、案例、數字化習題等實現虛擬一體化建設,可以建立裝備制造學習平臺,利用智慧科技欄目,開展云課堂,實施APP在線學習等。學生進行典型案例資源設計開發AI課程,結合專業平臺,建立超腦服務,開展應用服務和訓練服務,做好精品課開發,以網課微課案例課件等載體開展線上線下的混合教學模式[6]。

3.2 增加教學方法的互動性

高職教學改革強調課程與新工藝新技術新規范之間的融合性,讓教學方法具有靈活性、趣味性,在真實場景訓練過程中建立多模塊,例如在新能源汽車技術中融合數字化智能化操作要求,突出教學的導向性,在不同的階段采用多個教師多模塊的開發模式開展教學。教學過程中,多名教師分工協作,在教學模塊中完成各項內容依托,信息技術等進行課程設計,可以采用線上線下、多種實訓為主的方式,強化課程延伸,鞏固知識,在課程設計中拓展,以引導為主,課后反饋,評價發揮積極作用。教師團隊設置中,聘請業內的專業人員,提高教學專業能力,依托技術改革建立人才培育機制,加快團隊建設,全面做好課程改革。教師由名師、技能大師和工匠組成,教學團隊開展教學活動,在技術改革中加快培養新時代人才步伐,做好學術創新,精心打造與專業相關的模塊,深入開發課程;教學過程加快實訓能力提升,在技術研發等方面突出校企共贏的作用,引領崗位共性需求。企業根據行業要求來進行設計,高職院校也要搭建技術平臺,運用自動化專業等輔助性專業要求探索育人模式??梢圆捎冒咐虒W法、實訓教學法等開展學習環境建設,重視人工智能的操作,有效監測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學改進過程中做好信息技術的融合,充分發揮一加X證書制度,多渠道的作用,深化教學方法,改革以產業引領行業發展的原則培養人才。當前高職院校培養人才面臨著新的環境,強調教學方法的互動性,實際上就是在教學過程中不斷調整教學方法。高職院校在不同的生源前提下,要充分認識到教學方法互動性的作用,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起密切的關系,有助于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

3.3 積極完善教學評價機制

教學評價對于高職院校的教學活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高效動態的教學評價機制能夠有效梳理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新能源汽車技術教學中涉及多項內容,采用評價機制有利于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階段性的管理,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構建良好的質量評價標準,完善質量評價體系,能夠根據評價結果查看教學環節中存在的問題,開展教學診斷活動,建立預警機制,根據考核結果進行課程改革[7]。在專業課教學過程中,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能力,同時強化教師的系統管理考核評價體系,根據高職院校課程建設的要求進行調整,在崗位需求,職業導向,目標導向,人才與產業鏈接等方面能夠發揮出積極作用。在新時期建立“雙師型”的高職院校培育模式有利于更好地建立專業群的服務體系,考評方案,進行結構優化,建立容錯機制,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圍,這是新的時期高職院校向前推進的重要內容,也是高職院校開展系統化改革的重要嘗試。教學評價機制不僅是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更是評價教師的教學情況良好,科學的教學評價機制,真正反映了教學過程中的問題,既查找出優點也查找出問題。教學評價和教學反思是梳理教學過程的重要活動,高職院校在新時期向高質量發展必須要解決教學中的難題,引入新的理念和新的方法。

4 結語

高職院校專業群建設是高職院校向前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為高職院校改革發展提供內生動力?!半p高”建設背景下,高職院校培養人才要滿足時代要求,符合辦學機制,獲得可持續發展,打破碎片化的管理機制,創新系統性的管理模式,實現協同性發展,提高高職院校職業內生動力,在培養人才方面實現高質量發展,符合時代發展要求。專業群建設融合理論基礎,管理能力,形成有序的充滿活力的人才培育模式。專業群建設實現了能力化建設,實現了人才培養的系統化發展,取長補短,綜合培養。實訓基地提高了整體教學質量,從戰略發展角度構建了高職院校發展的新模式。

猜你喜歡
雙高新能源院校
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年5期)2022-11-03
我校2020年“雙高計劃”建設研究成果展
我校隆重召開“雙高計劃”建設啟動大會
牽手教育: 中等職業學?!八脑⑴e, 德技雙高” 的校本實踐
買不買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門”的背后
順應新能源發展趨勢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