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對高校教育管理的影響及對策分析

2023-04-05 21:08
中文信息 2023年3期
關鍵詞:管理教育學生

李 勇

(沈陽音樂學院,遼寧 沈陽 110000)

伴隨時代的進步與社會的發展,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也應該與時俱進認清傳統教育管理理念與模式的滯后性,在打破傳統,堅持創新的過程中獲得突破。大數據對高校教育管理的幫助和支持作用是非常明顯的,能夠帶動教育管理的創新,促進教育質量改進,催生創新性和現代化的教育管理模式,有效實現高效育人目標。大數據對高校教育管理的影響體現在兩方面,其中既有積極影響又有消極影響,這就需要迎面大數據應用當中的挑戰,抓住寶貴機會,最大程度上發揮大數據的積極作用。高校在教育管理工作的推進過程中,要做好對大數據的綜合研究工作,正確認識大數據給高校教育管理帶來的積極和消極影響,在后續的工作當中發揚大數據優勢,消除大數據使用過程當中的消極影響,制定出更加科學完善的教育管理策略,促進高校合格人才的培養。

一、大數據概述

大數據是數據對象、技術和應用的統一,簡單來說就是方法論、技術以及思維方式的綜合體。大數據的核心并不是掌握海量數據,是運用專業化方法對海量數據展開存儲、管理以及研究分析。大數據有著非常顯著的智慧化以及信息化特征,因為大數據相較于其他技術,運用專業數據處理技術,把收集到的各類數據建立信息網,做好對于數據的深入挖掘和管理研究,從而確定給出科學預測和分析結果,彰顯數據處理智慧,化為人們制定相關決策,帶來智慧數據的支撐,迎合信息化時代的發展。大數據還顯現出資源共享傳播的特點,可以依托大數據把各類資源整合起來,促進資源互補和優秀資源傳播共享,滿足信息化時代的數據運用需求。除此以外,人工智能與云計算深層次融合是大數據最為明顯的特征以及最大優勢的體現。云計算是大數據重要的技術支撐,而人工智能可以通過智慧識別等技術方法,減少大數據處理的工作量,提升大數據的應用成效。

大數據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重塑生產關系。大數據工具是當今時代最基本的生產工具,大數據是思維、方法論以及技術工具,可以重塑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引起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領域的改革。二是推動思維改革。大數據時代來臨,不僅促進了技術更新換代,還標志人類信息處理方式、思考模式的升級,體現出了思維深度提高與人工智能進化。在大數據思維的引導之下,一系列的思維變革水到渠成??梢哉f大數據思維是大數據資源產生價值的前提條件。三是助推社會變革。在大數據的推動之下,跨界融合、交叉滲透成為潮流,顛覆性改變了社會面貌。提高大數據掌握水平,能夠有效轉化成為更高的經濟價值,同時大數據在科技、醫療、教育、經濟、政府、人文和其他社會領域當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有效開啟了社會變革新時代[1]。

二、大數據對高校教育管理的影響

1.積極影響

大數據對高校教育管理創新改革帶來了積極作用,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論述:第一,治理方面。高校注重對大數據的引入,同時積極引進計算機與網絡技術,落實云端教學,在教師間構建順暢溝通平臺,為高校治理工作帶來了更多科學有效的建議,不僅方便上層向下層傳達任務,也方便下層對上層的監督。當然在這一過程當中也可以方便學生意見與建議的收集,引導學生參與到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當中,為高校治理水平的提升帶來有力支持,保證高效治理工作的科學性以及民主性。第二,教學方面。教學工作在高校教育管理當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在一系列工作當中居于核心地位。把大數據應用到教學工作當中,可以加強對學生群體的了解,幫助教師找準課程建設的方向,提高教學環節設置的科學性,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學習資源。此外依托大數據還能夠幫助學生科學選取教材,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促進教學模式創新,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保證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專業化成長效果[2]。第三,考核評估方面。高校教育應該把推動學生全面綜合發展作為根本目標,落實素質教育,突破應試教育的弊端。通過對大數據進行有效運用,能夠為高校教育管理當中的考核評估工作帶來極大的便利,促進考核評估的動態與全面推進。比如高??梢赃\用大數據來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能力層次,把握學生的喜好,制定出科學有效的教學計劃,同時根據人才市場方面的相關信息改進教學方案;高??衫么髷祿龊脤處煹膭討B管理以及考核評價,對教師的育人過程和結果進行監督與點評,幫助教師查漏補缺,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第四,科研方面。高校是科學研究的重要陣地,而大數據科研資源平臺為高校開展科技創新帶來了豐富的資源,也能夠滿足不同的科研工作開展需求,促進高校智慧科研體系建構,幫助高校制定出有效的科研管理決策,優化科研資源配置,獲取更大的科研工作效益。第五,學生工作方面。大數據對于高校學生工作有著很強的促進作用,特別是可以推動智慧學生工作。大數據和學生工作的結合可以推動柔性管理的有序開展,促進學生工作綜合信息管理平臺的構建,當然也能夠依托大數據全方位為學生畫像,綜合剖析學生各方面的情況,給予個性化指導,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3]。

2.消極影響

歷史上的每一個技術發明創造都是有兩面性的。人類真正的文明進步,實際上就是發揮技術積極的一面,控制消極的一面。大數據對于高校教育管理來說也是一把雙刃劍,在發揮大數據積極作用的同時,還需要盡可能規避消極影響。第一,不能有效平衡隱私與自由。隱私與自由無法兼得,要讓隱私不泄露就無法給自由帶來保障,而想要得到自由,那么就會面臨隱私泄露危險。在大數據應用于高校教育管理的過程中,廣大管理者還不能有效平衡自由與隱私之間的關系,出現了很多信息泄露問題,影響到教育管理的開展效果。第二,存在垃圾信息泛濫問題。大數據背景下的數據信息豐富,通過對海量數據進行挖掘和利用,能夠為高校教育管理帶來便利,但同時也會帶來一系列麻煩,特別是其中有很多的垃圾信息存在。這些垃圾信息并非是真實和有價值的,不能夠給高校教育管理帶來好處,反而要花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信息篩選。第三,數據質量缺陷明顯。大數據背景下的數據信息極多,有不少數據存在質量上的問題,不能夠滿足數據規范、完整、準確、真實等要求。數據質量存在缺陷會影響高校教育管理人員有效決策的制定,導致管理方法和效果不理想[4]。

三、大數據應用于高校教育管理的原則

為了充分發揮大數據在高校教育管理當中的積極應用價值,體現大數據技術的獨特優勢,創造良好的教育管理條件,就必須在實際工作當中遵循正確原則:第一,堅持以人為本原則。高校在依托大數據構建教育管理創新體系的過程中,不管是要完善物理設施建設,還是對軟件系統進行有效開發運用,又或者是對隱性文化進行發展,都要把以人為本落到實處,把促進人的全面綜合與個性化發展作為重要目標,也把人文關懷融入到現代化的教育管理當中,充分的挖掘與發揮人的價值,消除大數據應用中的負面影響。第二,堅持疏堵結合原則。在信息化背景下,大數據為高校教育管理帶來了極大挑戰,尤其是西方的多元價值觀依托現代科技迅速傳播與滲透于高校師生當中。面對西方政治與文化思潮入侵,高校需要落實疏堵結合原則,做到宜疏則疏,宜堵則堵,利用大數據技術疏導不良文化觀念,堅持因勢利導,積極提供優質管理與互動平臺,突破傳統封堵方法。針對錯誤思想與行為,要借助大數據技術預警優勢,提早預防、發現和治理,將問題扼殺在搖籃中。第三,堅持揚長避短原則。大數據雙重效應對高校教育管理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高校教育管理人員應該把揚長避短與趨利避害作為重要的行動原則,發揚大數據的綜合優勢,規避大數據應用當中的問題和不足,防范大數據的消極影響[5]。

四、大數據應用于高校教育管理的策略

1.積極更新教育管理理念

思想指導行動,如果我們本身思維理念是錯誤的,那么后續的行動也就無法把握正確方向。對于高校教育管理的創新改革來說,大數據應該成為強大的推動力,而且要把大數據融合應用于教育管理,必須把樹立先進的管理理念放在首要地位。首先高校應該建立正確的分享理念,這是利用大數據創新教育管理必須堅持的思想,簡單來說就是要依靠大數據思維來剖析教育與管理,樹立大數據意識,促進數據、思維、技術聯動,著力打造開放共享的大數據平臺。高校有畢業要在分享理念指導之下,依托網絡平臺與大數據技術,變革教學方法,優化課堂氛圍,增進師生互動,同時增強和其他學校的交流,建設大數據資源共享以及經驗共享平臺,為教育管理創新提供綜合指導。此外高校還需要秉持用戶為中心的大數據觀念,積極站在師生角度來剖析教育管理,根據師生需求構建大數據管理平臺,做好對學生的管理與指導,優化對教師的培訓和評價。

2.做好教育管理頂層設計

大數據和高校教育管理結合是一種必然趨勢,將會極大程度上提高教育管理的先進性和創新性,不過要打造優質的大數據教育管理平臺,必須循序漸進,先從做好頂層設計著手,提高管理的規范性和科學性,理性看待大數據的雙重影響。高校首先需要積極適應大數據背景,科學制定戰略規劃,尤其是要找準教育目標,創造師生溝通互動的優質平臺,確保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都有大數據的恰當融入和高效運用。在做好整體的戰略規劃之后,接下來就需要做好組織領導工作,積極構建大數據教育管理工作組。當然領導人員應該自覺提升職業素養,利用批判眼光看待學校發展,依托大數據思維調整教育管理的思想和行動。最后大數據教育管理的推進實施應該有清楚架構,確保數據收集、管理、應用、維護等每個環節有序銜接以及流暢運行,兼顧全員利益,促進大數據教育管理效果最大化。

3.健全教育管理制度體系

高??梢酝ㄟ^大數據技術的運用對當前的教育管理模式進行改革創新,而為了確保最終的改革質量,必須加強制度建設,發現并且彌補傳統制度當中的不足。一方面高校需要對大數據制度體系進行綜合建設,充分考慮目前的教育管理現狀,補充現有制度體系,將挖掘大數據價值作為制度建設的重要目標,確保最終的制度體系既符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又與高校教育管理的現實情況相符,這樣才能夠把大數據變成教育管理墊腳石。另一方面,高校必須在制度體系建設當中完善獎懲措施,維護數據完整和保密性,提高全員對大數據的重視度。不管是獎勵的制定還是懲罰的確定,都應該做到科學客觀,提高對應對風險和突發事件的重視程度,為大數據管理的有序推行提供安全防護。

4.完善教育管理評價機制

為了了解高校教育管理的效果,方便為未來的管理決策制定提供支持,就必須加強對教育管理工作的評價與考核,并對考核結果進行挖掘和利用。大數據為教育管理評價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可以在該技術支持之下構建教育管理評價平臺,廣泛收集和挖掘評價信息,調動多方評價主體的參與,得到客觀全面的評價結果,以便在接下來的教育管理和大數據應用當中規避風險,找到創新改革的正確方向與有效措施。另外,高校應該在大數據教育管理方面配備優秀師資,認識到以人為本在大數據管理當中的重要意義意義加強對師資力量的教育培訓和創新指導,使得這些師資力量可以在大數據、應用以及教育管理的現代化改革當中發揮專業優勢,幫助高校發現和應對風險。

隨著網絡技術的普及應用,大數據時代悄然來臨,推動了生產方式與社會理念的變化,開闊了人們的眼界,也讓大數據成為強有力的技術力量,廣泛應用于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帶動行業轉型升級。大數據應用于高校教育管理可以促進工作轉型,彌補傳統教育管理的不足,朝著信息化和現代化的方向發展。大數據的應用是一把雙刃劍,對高校教育管理有積極影響,也有消極作用,這就需要對大數據的優勢功能進行發揮,有效規避大數據應用當中的風險和不足,幫助高校在先進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之下完善教育管理體系,提升管理水平,建立科學完備以及人性化的高校教育管理體系,帶動高校教育事業的長效進步。

猜你喜歡
管理教育學生
國外教育奇趣
棗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盡棄
題解教育『三問』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學生寫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