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期農村職業教育發展的探索與實踐*

2023-04-05 21:08楚克東張景振
中文信息 2023年3期
關鍵詞:現代農業職業院校職業

楚克東 張景振 程 倩 李 旭

(菏澤職業學院,山東 菏澤 274200)

一、新時期農村職業教育發展的必要性

1.現代農業適用型人才的必然需求

當下,中國農村正處在從傳統農業強國向具備農業現代化、機械化和集約化等綜合優勢的現代農業大國轉變的新時期,急需對一大批農村基礎性人才的培養和高層次復合型農村科技人才的投入培養?,F代農業的發展,不但急需一大批農業科技"土專家"和種養殖大師等本土人才,更必須大力培育富有變革精神與創新意識的具備先進現代農業運營管理思想、能熟悉先進現代農業設施的運行與管理,并可以自己或以企業形式的現代農業合作組織形式去處理現代農村有關事務,同時具備一定的農業金融風險控制意識的新興職業農民和具備前瞻視野的農業基層干部、優秀的大學生村官人才、農業技術人員人才和回鄉就業的務工人員人才等多層次多形式的現代化農村實用型人才[1]。

2.助推"三產"融合發展的重要保障

一二三產融合教育發展的基礎主要在農業,其基本任務是建立農業產品和現代加工業生產以及相關服務業為一體的農業產品供給與服務鏈條系統,進而完成農業的現代化生產,從而促進三產共同連通、共享發展。怎樣做到將高質量勞動者轉移至二三產就業市場,并能迅速適應新型的農作生產生活方式,是中農村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與社會發展和形成現代化農業產業鏈體系的關鍵任務。另一方面,中國大部分縣級中等農村職業教育機構屬于縣職教中心建制,但由于縣職教中心是地方人力資源培訓機構與鄉村勞動力轉移培訓中心,具有一支經驗豐富、技能能力太強、志在服務三農的教師隊伍,在根源上保證了鄉村勞動力轉移與培訓的教學質量;但是,在三產融合進程中的產品連接、科技發展,以及教育品種創新等上也要求所有中高級農村職業教育院校共同參加與進行。所以,三產融合發展的進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鄉村職業教育發展的積極程度與實施成效,同時也是促進"行業興旺"的途徑。

二、創新時代農村職業教育發展中的問題困惑

1.農村職業學校整體力量薄弱發展后勁不足

中國農村職業教育的發展水平,和農村的經濟地位密切有關。受農村教育長期不被社會關注以及學校歷史欠賬較多的因素影響,中國農村職業教育總體發展水準一直不高。

1.1 大部分職業院校中跟農學相關的學科整體發展水平較低。農村職業教院校大多數以縣級中等職業院校為主,從全縣的總體狀況分析,全縣財政對中等職業教育的總投資遠不如市級、省級政府財力,且受到投資總量的制約,對全縣中等職業教育的總體投資也不夠。

1.2 職業院校離農、去農的現象明顯,非農業化特點突出。受諸多原因的影響,農業向現代化、信息化、綜合化轉型已變成農業和鄉村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農學學科的積極發展也成為絕大多數中國職業院校大力發展的主要選項,因此農業類職業院校也不特例。目前,農業類職業院校蓬勃發展所需要的資金投入大多依賴地方政府財政撥款,以招生規模作為財政撥款的最主要依據,因此農學類學科招生的吸引力并無法在短期內有所增強,在這種情形下,數量龐大的農業技術類學科被大量減少甚至壓縮,農業類職業院校離農、去農的現狀更加凸顯,辦學目標定位與未來發展方向也背離了國家農村振興戰略要求[2]。

1.3 農業類學科的學校生源欠缺,生源質量不高。一般情況下,由于農業學生的主要求學目的都是希望脫離農村,而自主參加勞動的愿望低,因此農村職業教育整體的生源質量較差問題也就不可避免。而據國家統計局的調研表明,新生代農民工中有百分之七十六不愿意再返鄉種田,有百分之八十五從未種過地,農村種糧農戶數量特別是青壯年農戶大幅下降,農民種糧意愿的持續性嚴重不足,在客觀上加重了中國農村職業教育生源不足的困境。

2.農村職業教育的整體發展滯后,不能滿足農業現代化的要求

不同產業之間的相互融合已成為中國農業現代化的主要發展方向,再這一發展過程中對高技術,高知識,懂市場的復合型人才的需求量大增,于此過程中,相關產業鏈的延伸也在人才專業化培養的精細程度與精準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但面對諸多需求,局限于傳統的農村職業教育已不能滿足這兩方面的要求。

2.1 發展觀念滯后,不能滿足現代農業建設有關的問題需求。農村產業現代化的大幅度邁進主要在兩方面體現:一、現代化農村產業有機的降產業鏈的前、中、后三個階段聯系起來。二、在現代農業發展中一、二、三產業之間的高度融合發展以成大勢所趨。"銜接產業、服務產業、提高產業、引導產業"是農村職業教育服務于現代農業發展的基本特點,所以,農業人才培養將轉為適合農業經濟和裝備、科技、信息、生態、人文等深度融合蓬勃發展的復合技術型人才培養,對農業人才需求的結構也已改變。

2.2 教學設施及對現代農業職業學校發展的支持程度不夠。眾所周知,雖然職業教育的培訓成本超過了通識教育科,但是就中國目前的教育財政支出資金狀況來說,職業教育的每位學員平均培訓費用撥款遠不足于普通學科,而農村各類職業院校和農村各類專業學校的劣勢地位也決定了教育資源配置的劣勢地位,使教育資源的總體投資受到了限制,教學設施的配置與更新也落后于實際教育需求。"開展的教學可以算作‘教學演習’",但教學和實際運用之間仍有很大差異。

2.3 教學能力和現代農業建設的需求差異顯著。從理論上說,中國農業類職業教育的轉變應該和農村轉變基本同步,事實上,中國業類職業教育的轉變落后于農村現代化的轉變。由于農業職業教育的在師資隊伍建設、改革等方面的發展遲緩,再加上生源質量低下、教學設備老舊、教學理念滯后等諸多原因的疊加,傳統農業職業教育的教學管理水平尚未取得明顯提升,與現代農業發展要求間的差異突出。

3.人才培養缺乏創新,脫離實際需求

當前,中國農村職業教育所面臨的重要問題是農業學科仍沿用傳統普通模式,缺少在理論研究和實踐教學等方面的創新,在學科建設和教學實踐中的傳統化特色突出,有一定品牌化與特色化的專業建設落后,不符合新時期現代農業發展的實際需求和農村職業教育的發展趨勢。在院校中還大量存在注重文憑但輕視技術學習的錯誤觀念,過多強調學生在學歷提升,忽視了學生在農業技能方面的提升和學科相關的產學研基地的建設。對教學理論和實踐的創新,其傳統化特色突出,其特色化、品牌化的專業建設落后于新時期下現代農業的發展趨勢。輕技術、重文憑觀念仍然存在,仍強調學生升學方面的學歷銜接,但缺少農業技術技能培訓和學生產學研實踐的基地建立。同時學校也面臨著新課程開發難度、學校管理人員或老師的固有思維無法改變等各種問題,最后使得學校培訓出的部分中高級農業技能人員與實際行業的發展嚴重脫節,無法適應公司用人規范和生產實踐需要。

四、新時期農村職業教育發展的優化策略

1.更新農村職業教育發展理念

1.1 農村職業教育應當貼近現代農業的轉型升級?,F代農業和二、三級行業間融合的態勢尤為明顯,緊密聯系現代農業的轉型升級,以服務于現代農業的轉型升級為改革發展目標,努力完成由"簡單培訓"到"精準培育"的過渡;打通農業產前、產中、產后的整體生產鏈,進一步增強農村職業教育與現代農業發展需要的適切性。

1.2 農村職業學校要強化和外面的交流。農村職業培訓要做好農村職業培訓和農業技能培訓間的協調,形成流動轉換機制,使有需要的學生可以在職業教學和培訓期間順利的流轉,掌握所要求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

1.3 農村職業教育也應當與地方農業發展相結合。農村職業教育發展應該積極融合全國地方農村發展經驗已形成共識,各地農村職業教育的發展也應該與當地區域所承擔的農村生產布局任務相配套。通過發展定向型農村職業教育,必須按照因地制宜原則、因事設班原則,選取最適宜的培養模式。

2.完善農業職業教育體系

2.1 建立"三教融合,城鄉一體,梯級輻射"的區域性技能教學和訓練體系制度。建立完備成熟的現代職業教學和訓練系統,是將職業教育作為中國鄉村復興重大基石的基礎。在教育系統建設中,就需要按照"融合"教育理念和"農村"的特點做文章。

首先,學校應以"三教融合,城鄉一體"為教學指導思想,積極建設與健全縣、鄉(鎮)、村三級技能教學和培訓的服務網絡,以達到鄉村職業培訓的全覆蓋,適應農村經濟振興人才培養目標和農村文明發展與人民群眾生活品質提高的需求。

其次,要發揮縣職教中心在縣域人才培養中的主體作用和輻射功能。一是要發展全日制高等職業教育,尤其是要積極開辦涉農專業,以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求。二是要開展適應廣大農村需要的高級技術管理人才。三是要充分利用學校自身的辦學資源優勢,來充分發揮出輻射的功能,從而對農村的成人教育、社區教育給予以師資、設施等等為核心的多方面保障,并且予以技術和服務等各方面的指導。

2.2 改革農村職業教育培養管理模式。農村職業教師的培養教學模式變革應當貫徹"學""用"緊密結合的原則,積極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平臺改變傳統培養教學模式。

建設和完善了教育資源平臺,并利用物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等現代互聯網信息技術搭建了教育資源平臺。加大混合式課程的教學覆蓋面,進一步挖掘了"線上"教學資源的優勢,實現與傳統的“線下”教學方法的有機融合,進一步提升了課堂質量。貫徹"學""用"結合的原則,"實用""貼近生產"仍是學校培養方式變革的第一準則。做強、做優教師的線上課程輔導,利用農業與職業教育學用結合的特點促使教師及時性的課程輔導成為必須,同時通過農業教學資源等網絡平臺的支持,使農業學習者們可以在生產實踐中和老師們實現及時交流和互動,對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困難也可以及時進行引導與化解,從而提高了課程的實用性和針對性。

2.3 形成“產教融合,校企雙主,協同育人”的多元化職業教育辦學體系。為推動職教更加高效地服務于產業發展需求,就需要形成以當地政府(主管部門)—涉農項目公司—專職院?!鐣M織+構成的“多元合一”的產教融合發展組織架構。繼續明晰并履行校企共同為職業教育領域服務主體的身份與責任。建立出職業院校與企業同是職業學校工作基礎的觀念。

明確產教結合的基本目標與核心要求是建立地區現代職業人才培養制度,推動職業教育的內部結構與當地產業結構高度一致;推動高校產業深度結合,“雙元”共同育人工作。具體來說,方面,要在地域深層次進行全縣職業教育與培訓體系的建立,順應和支持城鄉繁榮背景下新產業、新業態、新方式乃至一二三產業融入經濟發展對廣大各層次人員的需要;同時,要進行產教融入,推進學校企業合作,協助建立高標準的實習培養基地和高質量的"雙師型"專業教師;另一個要進行校企結合,推動地方企業全面、全程介入職務教育培養的質量監測、評估機制,使各地職業學院真正能夠培育出適合地方經濟發展需要的各級類別高層次應用性人才。

產教結合的重點,是共建培訓基地、共育教師。產教一體化,是指區域產業開發與新型職業高等教育開發、職業院校與涉農項目公司全面的協作。要透過產教、學校企業深入協作,以實現共建、共享和共育人才培養的目的[3]。

五、精準定位多層次培養農村本地人才

應精準地進行戰略定位,多層次培養農村本地化人才。二零二一年三月,新版《職業教育專業目錄(二零二一年)》更新增加"智能森林科技""智慧農業技術""畜禽智能飼養"等新學科,畢業生將直接服務于國家農村振興政策的生產與開發。另一方面,也針對在校畢業生結合當地實際設定了專業目標,以增強專業的吸引力。職業教育要真正推進由最初的鼓勵人員流出去轉移就業,轉化為吸納人員回流農村就業創業和引領脫貧致富。另外,針對農村本土人員,包括農村精英、鄉鎮能人、回鄉企業家、農村基層干部等,職業教育領域應重新發掘和培養這類本土能人,強化技能培養,讓他們成為共同參與農村治理新格局的關鍵主體。

結語

新時代農村職業教育的發展是實現農業現代化,三產融合的重要基石,同時也是大力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F階段農村職業教育雖面臨諸多問題,隨著教育體系與體制的改革,多元辦學體系的建立,通過校企合作、精準定位等具體的實踐策略,新時代農村職業教育必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并取得歷史性的成績。

猜你喜歡
現代農業職業院校職業
“用好現代農業科技,多種糧、種好糧”
現代農業離不開化肥
砥礪奮進 打造現代農業強市
守護的心,衍生新職業
現代農業
如何加強職業院校學生的德育教育
淺談職業院校中的美術教育
支持水利職業院校發展
職業院校不能僅培養一線普通工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