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科學專業英語課程教學與實踐探討*

2023-04-05 21:08曹瀚升
中文信息 2023年3期
關鍵詞:專業英語英語課程海洋

武 力 曹瀚升 黃 超 黃 鑫

(廣東海洋大學海洋與氣象學院,廣東 湛江 524088)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類已經進入了全球一體化的大時代。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高等教育也必須與國際接軌,以滿足新形勢下人才培養的需求[1-4]。英語作為全球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在全球化過程中發揮著信息傳遞、思想交流等重要功能[4]。我國早在義務教育階段便納入了英語教學。而在大學階段,英語更是各專業必修公共課之一(個別小語種學生除外),同時還設置了英語四六級(CET4/6)等等級考試,以評估學生的英語語言應用能力,足見我國對英語能力培養的重視。但是,即便如此,在面對專業文獻資料和與專業人士進行書面和口頭交流時,大多數大學生依然無所適從。為此,大學本科階段,各專業的培養計劃中納入了相關專業的專業英語教學內容。

海洋科學專業英語是海洋科學專業本科生的一門核心專業課程,主要講授海洋科學,包括物理海洋、海洋化學、海洋地質、近海水文學、海洋環境學等不同方向領域的英文專業詞匯、英文實用技巧等基礎知識[5-8]。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1)熟悉高頻海洋科學專業基礎詞匯;(2)掌握相關海洋科學方向英文文獻、資料的閱讀和翻譯技巧;(3)初步具備使用英文同相關領域同行、學者和專家進行口頭、書面交流的能力。

筆者一直擔任廣東海洋大學海洋科學(海洋地質方向)專業英語的本科教學工作。在教學實踐中對該門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了探索和改革,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本文擬就此與同行進行交流討論和分享。

一、課程開設時間

大學里,一門課程的開設時間的設計能夠顯著影響教學目標的實現[5-6]。相關研究在心理學和體育學等學科的教學實踐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5-6]。但是在海洋科學專業英語教學中尚缺乏正式的討論。

筆者了解到,設有海洋科學專業英語這門課程的大學的開課時間并不一致,有的學校將這門課程開在二年級,有的將其開設在三年級或四年級。本校海洋科學專業英語課程目前開設在三年級上學期。

海洋科學專業英語這門課程本質上是使用英語來傳遞海洋科學的專業知識,可以看作是海洋科學和英語兩門課程的交叉課程。所以,學生只有同時具備一定的海洋科學專業知識和英語語言能力才能學好這門課程[7]。鑒于此,筆者建議該課程的開課時間安排在四年級上學期比較合理。因為在這個階段學生已經修完大學基礎英語課程和主要的海洋科學專業課程,同時具備了英語語言技巧和專業基礎知識。且這個時間的學生的學分任務已接近完成,理論課程壓力已經大大減輕,擁有較多的自由安排時間,而且他們大都已經開始跟隨老師從事專業相關的科學實踐活動,包括進行科學實驗和論文研讀甚至撰寫等。在此時開設這門課程一方面能使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去消化理解教學內容、提升專業素養,使教師能高質量完成教學目標,另一方面學生也可以結合自己的科學實踐活動進行,強化學習效果。而其他時間段,要么學生還不具備充足的專業基礎知識和英語能力(一、二、三年級),要么學生已經開始畢業實習,或者忙于尋找工作(四年級下學期),都不是開設這門課程的好時機。

二、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的選擇是海洋科學專業英語教學工作的重點,而海洋科學專業英語課程一直缺乏系統的教學內容[7-10]。為了彌補這一缺陷,國內一些學者進行了有益的嘗試。比如廣東海洋大學的王磊老師等建議使用美國之音VOA上關于海洋科學的文章作為教學內容[9];又比如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劉寶林老師等建議教學內容首先要突出重點、面向廣闊海洋;其次要結合當今熱點、反映最新發展[8]。這些內容方便獲取,學生喜聞樂見,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贊成以上學者的觀點,但是對于大多數大專院校來說,本科階段專業課程教學還是以中文教學為主,專業英語課程是大學生第一次系統地以英語為工具來接收專業知識。同時,該門課程的學時一般在24-32學時之間,學時相對偏少(本校為24學時),使該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時間之間的矛盾變得突出。所以,筆者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基本技能的鍛煉以及學習興趣的培養,在此之上擴展學生知識面。教學實踐中則以引導學生學習為主,重視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和興趣。具體而言,筆者的教學內容圍繞如下幾個方面開展。

第一,海洋科學專業英語語法和漢英互譯要點。內容包括專業英語文獻中常見的語法現象總結、長難句結構分析和專業文獻漢英互譯原則和技巧等。所采用的例子都來自筆者收集的海洋地質專業論文、書籍以及王磊老師和劉寶林老師所建議的海洋科學方面時事和熱點前沿文章、報道等[8-9]。

第二,常見專業詞匯,縮寫和縮略詞。分專題搜集相關專業詞匯、縮寫和縮略詞。

第三,專業相關學術雜志和書籍介紹,文摘學習。將海洋地質方向的經典論文、書籍的部分內容做成圖文并茂的課件,給學生講解。內容選擇以學生學習過的專業課知識為核心,稍加拓展,以此讓學生了解自己所熟悉的知識用英文如何表達。

第四,專業相關國際會議、國際學術組織介紹和會議場景模擬。向學生介紹海洋地質相關的主要國際會議。模擬會議場景,請學生就自己感興趣的海洋地質相關知識做會議報告,相互提問交流。

三、教學方法

有了合理的教學內容,還需要適合的教學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筆者教學方法可分為課堂部分、課后作業和課堂拓展三方面,詳述如下。

1.課堂部分

課堂教學是一門課程教學工作的主體部分。課堂教學能集中高效地傳輸教學知識。好的課堂教學設計能使教學事半功倍[11]。筆者在教學實踐中主要以專題講授—討論形式組織授課內容。課堂講授能夠全范圍覆蓋所有學生,提高教師教學輸出效率[12]。而專題式教學模式的好處是教師可以更好地處理師生關系,堅持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實現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比如講授語法時,由教師先以課件形式講授海洋地質專業英語的常見語法現象,包括時態、句型、句子結構,句子銜接等。然后課堂分組,每組3-5人,給每個小組一份事先準備好的材料,讓小組學生總結材料中相應的語法現象,討論這些語法現象背后的邏輯,重點區分海洋地質專業英語與基礎英語中語法現象的差異,探討這種差異存在的原因,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海洋地質專業英語的特點。

2.課后作業

專業英語的學習僅依靠課堂時間是遠遠不夠的,精心布置的作業可以補充課堂教學,有助于學生理解課堂所學知識、發現弱點、增強學習技巧、提高學習自信。筆者布置的作業主要有以下兩類。

首先是詞匯。英語學習本身是以詞匯為基礎的。本校海洋科學專業英語課程的教學大綱要求學生至少掌握500個常用專業詞匯。由于課堂時間有限,這些詞匯的學習不可能過多占用上課時間。所以,筆者將常見專業詞匯按專題編輯成文檔,每次課都會根據課堂專題布置相應的詞匯學習的課后任務。在下一次上課前,進行按比例抽查聽寫,考察學習情況。將大多數同學都不會的單詞作課堂講解,并納入下一次課的聽寫范圍。本校海洋科學專業英語課程的學時數為24學時。每周2次課,上課時間共六周。依此計算,學生平均每周的單詞學習數量不足100個,學習任務量適中,所以該教學方案可行。

此外,筆者也會根據每個專題的內容,布置一些相應專題作業。包括專業資料查閱研讀、翻譯、短文寫作等。對于學生的每次作業,筆者批改后,都會分別指出優點和缺點或錯誤。指出優點以鼓勵學生,指出缺點或錯誤以提醒學生加以改正。

有趣的是,筆者曾布置過一次特別的作業,作業內容是根據學生自己的興趣查閱、研讀一篇專業相關的英文論文,然后用英語給論文通訊作者寫一封郵件,詢問其在論文研讀中遇到的專業相關問題,并要求將郵件發送出去,以收到作者回復為作業成功完成的標志。部分同學很快就收到了對方的郵件反饋,對于長時間(一周)沒有收到回復郵件的同學,筆者鼓勵他們再次發郵件,或者更換郵件接收方,重寫郵件。最終,絕大部分同學都收到了對方的回復。通過這次作業,學生不但嘗試了如何使用英語與同領域專家書面溝通,還從中學到了專業知識,甚至與對方開始建立學術聯系,從而得到了極大的鼓舞,增強了對專業英語以及海洋地質專業的興趣。

3.課堂拓展

課堂講授和課后作業的結合能夠互相補充,提高教學成效。但是英語學習非一朝一夕之功,要優化教學效果,依然需要教學工作者從其他角度尋找突破口。筆者依據自身實踐經驗提供兩點思路。

3.1 將海洋科學英語課程建設和海洋科學其他專業課建設相結合。大學中各專業所設置的專業課程之間并非相互獨立的,而是具有系統性的結構特征。專業英語的教學可以充分利用這一特征拓展課堂教學。具體而言,筆者建議教師在制作各專業課課件和課堂講授中將專業概念的中英文表述方式一起教給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擴展學生專業英語的詞匯量,夯實基礎。比如筆者除了海洋地質專業英語課外,還承擔本校地球科學概論等課程的教學任務。該課程是本校海洋科學專業一年級新生的第一門專業基礎課。筆者在該課課件制作和講授過程中,加入了專業名詞的英文介紹,并強調了解英文概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讓剛進入大學的學生及早產生對專業英語學習的認知。該做法得到了學生和學院老師的認可。

3.2 充分利用網絡平臺?;ヂ摼W技術的發展已經深刻地改變了人們學習的方式。網絡上可以找到海量學習資源,讓人足不出戶也能進行學習和與世界各地的同行交流。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學術會議和講座資源。

現在,國內和國際的各科研機構經常會舉辦一些學術會議和/或學術講座。在2015年之前,這些會議和講座還主要以線下形式開展。參與者需要親臨現場,參與人數相對有限。而2015年之后,隨著騰訊會議、zoom等網絡會議室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學術會議和講座開始線下和線上同步進行。這些會議和講座中外國學者的報告可以作為專業英語學習的好素材。學生不但可以線上參加這些學術會議/報告,而且部分學術會議/報告有錄頻版,可以回放,方便反復學習。

筆者經常在所教的海洋科學專業英語班級群里轉發相關海洋科學學術會議/講座的預告信息。鼓勵學生線上參與,并與報告專家交流,在拓展知識面的同時學習專業英語知識,做到真正的以用代學,學以致用。

結語

筆者對海洋科學專業英語課程的教學實踐兼顧了學生聽、說、讀、寫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筆者注重學生的主體身份,主張開展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教學方式,將課堂和課外學習相結合。對于以上教學設計,學生普遍反映良好,認為能使他們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提升對專業英語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猜你喜歡
專業英語英語課程海洋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構建——以高級英語課程為例
食品專業英語教學內容和方法創新
論高職高專英語課程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金融英語課程教學改革探析
大學英語課程委婉語教學研究
長學制醫學生全程專業英語教學模式的構建探討
高職輪機專業高中職銜接專業英語課程體系的構建
護理專業英語小班教學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