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心理幫扶機制研究
——以焦作師專為例

2023-04-05 21:08謝海林
中文信息 2023年3期
關鍵詞:貧困學生貧困生困難

謝海林

(焦作師范高等??茖W校 文學院,河南 焦作 454000)

前言

基于“扶貧先扶智,絕不能讓貧困家庭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方針,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這一精神,真正對廣大高校學生進行資助幫扶工作,高校從制度上等方面進一步加大了對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的力度,從而進一步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受教育問題[1]。在一定程度上,國家的資助雖然暫時緩解了他們的經濟壓力,但對于如何解決由于自身經濟困難導致出現自卑、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緒,高校仍然沒有很好的有效解決方案。因此,如何構建一套切實有效的經濟困難學生心理干預幫扶機制,從而充分發揮國家資助工作的育人功能,真正實現融“經濟上幫助學生、精神上鼓勵學生、能力上鍛煉學生”于一體,幫助貧困生提高自信、自理、自立、自助能力,促進貧困生人格與社會適應性的逐漸成熟,是一個具有深遠意義的課題[2]。

一、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心理幫扶機制研究意義

由于自身家庭經濟困難、學習水平等因素影響,貧困學生更容易出現自卑、焦慮等不良情緒,如果不及時對其消極心理進行心理疏導幫扶,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會產生極其不利影響。因此,對貧困生如何進行科學有效的扶志和濟困,助其真正擺脫經濟與心理層面的雙重壓力,既是高校義不容辭的重要工作,也是高校心理工作者的重點解決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3]。

1.扶貧在高校延伸和發展的現實要求

通過對貧困家庭進行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反饋的方式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幫扶濟困,使其最終實現自理、自立、自助,從根本上實現貧困家庭真正實現物質上和精神上的脫貧富裕。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作為高校里的一個特殊“弱勢”群體,不僅面臨物質方面的上學難問題,而且由于經濟困難演變的心理方面“貧困”、就業“貧困”、學業“貧困”等問題也日益突出,并成為黨和國家、社會、學校十分關注的焦點問題[4]。因此,對貧困生的扶貧更應該體現在心靈上,而不僅僅只滿足于對貧困生的經濟幫扶,科學精準心理扶貧是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現自信自強的有效手段。做好對高校貧困學生的心理幫扶是扶貧戰略在高校的延伸和發展,也是高校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程。

2.是提升大學生自身素質的內在之要

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作為高校中一個特殊的“弱勢”群體,由于受到自身家庭經濟困難壓力、學業壓力以及外界的各方面的社會壓力,再加上自身年齡小的因素,在自身身心發展中極易存在一定的心結和思想負擔,部分學生內心容易出現自卑、敏感、多疑等不良心理情緒,這樣長此發展會對其身心發展成長產生巨大阻礙,同時也必將不利于高校培養全面發展高素質人才的目標實現。因此,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將對貧困生進行心理幫扶工作作為一項長期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對廣大貧困生進行心理關注和心理幫扶,建立科學合理的資助平臺,不僅幫助其順利完成學業,還要注重對學生在心理、就業、學習等方面進行動態關注和幫扶,幫助貧困生在良好的心理幫扶機制下提高自身自信、自理、自立、自助能力,促進貧困生人格與社會適應性的逐漸成熟,推動高校大學生素質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二、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調研

1.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調查及數據分析

1.1 調查情況

為了更好地對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情況獲得及時掌握,本文筆者以焦作師專文學院2022年10月對全體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測試調查數據為依據,通過后期數據整理匯總發現:全院共有1467人進行心理健康測試調查問卷,收回問卷共1465人,有效測試調查問卷共1425人,測試調查問卷有效率為97.14%。

1.2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心理問題現狀數據分析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在1425份調查問卷中,發現可能有心理健康問題(自殺傾向、抑郁、軀體化等)的學生共128名,結合學校奧藍系統中家庭貧困學生數據,其中有96位學生是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占心理問題學生總人數的75%。調查測試分數在260分以上的(屬于嚴重心理健康問題界值)全院共有16位,其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有10位,占嚴重心理問題總人數的62.5%。從調查問卷總體數據中都可以明顯發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可能出現心理問題的人數高于非貧困生人數,并且具有可能存在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中,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人數也比重過大。從后期因子檢出率可以看出,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偏執、抑郁、焦慮、敵對、精神病性、自殺傾向、恐怖、軀體化等成為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

2.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心理現狀特點

筆者作為學院專職輔導員,通過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后期的心理疏導和幫扶工作,發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有以下特點。

2.1 內心缺失自信心、具有自卑心理

通過學院輔導員對焦作師專文學院485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心理疏導教育,并結合學校心理健康中心測試調查數據結果顯示,有將近70%的學生因為自身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內心缺乏自信心缺和嚴重的自卑,并逐漸成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特點。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由于自身從小所處在的家庭成長環境一般都存在經濟拮據情況,這樣的環境不僅會直接影響這部分學生的物質生活質量,而且還會影響學生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5]。從而導致他們錯誤地認為貧困就是他們的最大恥辱,不敢去變現自我進行人際交往,自身感到無助和迷茫,甚至還會出現自暴自棄等精神生活匱乏現象,進而影響這些學生心理的發育。

2.2 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存在孤僻“敵對”心理

根據學校心理健康中心對學生的心理測試調查結果數據顯示,學院有將近65%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自身存在孤僻、偏執、敵對等心理健康問題,最突出的表現是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以自我為中心,對身邊的老師和同學有“敵對”心理。由于家庭貧困學生長期生活在經濟較為困難的家庭,經常為生活和學習等方面擔憂,并難免會遭遇他人的冷言冷語,長此發展,他們自身在心理上就會不自覺地形成“自我保護”意識,為了避免再次遭遇白眼或不屑等傷害自身的情況發生,他們都不愿提及自身的家庭經濟困難情況,怕其他同學對自己進行憐憫或者瞧不起,并且為了避免自身受到師生在言行上對自己的人格和人身傷害,這部分學生出現多疑、敏感等心理,并在內心深處設防他人傷害,在行動上出現孤僻和刻意疏遠他人的言行,并拒絕與其他人深入交往,從而造成了這部分學生處在自我封閉狀態,無朋友傾訴內心不快、不安等不良情緒。

三、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心理幫扶機制現狀和優化措施

1.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心理幫扶機制現狀

現當今部分高校還存在將障礙性心理幫扶作為主體,對發展性心理幫扶關注較少,這樣只能使貧困生接觸到的幫扶形式局限在心理健康教育課堂和一些征文、演講、展板宣傳等傳統心理幫扶活動,對貧困學生的心理幫扶作用甚微;部分高校只重視應急性心理幫扶,而缺乏持續性系統化的心理幫扶,這種只重視短期效果,而忽視長期效果,“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工作形式,可能實現短期內高效地解決問題,但是由于沒有從長期的幫扶規劃,并系統地開展心理幫扶工作,就會造成幫扶工作的長期矛盾,不利于全面真正解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6]。

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心理幫扶應該在濟困的基礎上最終實現對學生的扶志、強能的目的,讓學生真正能夠成為自理、自立、自主、自強的心理健康人才,但是現當今高校的心理幫扶機制中,他助性心理幫扶過多,并占據主體,而學生自身自助性或互助性心理幫扶工作關注較少,這樣會使廣大家庭貧困學生出現對社會、學校、老師的過度依賴性,違背了對學生扶志、強能的目標,也不利于自強自立精神和能力的培養。

2.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心理幫扶機制優化措施

2.1 優化和完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機構,加強心理幫扶隊伍建設和發展

高校開展有效的心理健康幫扶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是必須具有獨立的教育管理機構和專業的心理教育隊伍,在此基礎上建立起科學合理的機構設置和教育幫扶機制,才能有利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和滿足廣大學生心理咨詢和幫扶的需要。因此,高校必須加大對心理健康教育隊伍的培訓,既要重視對心理健康中心的專業工作人員的心理健康專業咨詢督導培訓,提升他們的專業化水平,而且還要鼓勵和動員全校的輔導員、班主任、專業任課教師以及行政職能部門的人員和學生通過自愿報名和指定培養相結合的模式,定期參加各類心理學專業培訓和交流學習,提升教師心理幫扶能力,從而培養具備多層次專業心理知識的心理教師梯隊[7]。

2.2 構建“濟困—扶志—強能”三位一體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心理幫扶體系

2.2.1 建立完善的“獎、助、貸、勤、補”經濟資助體系,做好濟困基礎工作。高校應嚴格制定本??茖W合理的評選制度和建立客觀、合理、真實的家庭貧困生檔案庫,借助日常班級活動、主題班會、班級微信群或QQ群等方式公正、公平、公開的進行“獎、助、貸”各項工作的政策宣傳,結合家庭經濟貧困生檔案庫,對貧困生進行精準識別和開展評選工作,并注重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獎助貸”的資金發放工作進行動態關注,并針對對貧困生進行感恩教育、誠信教育、勤儉節約教育等教育引導,幫助廣大貧困生培養飲水思源、知恩圖報、誠實守信、勤儉節約的觀念。

2.2.2 矯正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不正確的認知和觀念,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理想志向和觀念。黨和國家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精準幫扶不僅僅只是滿足他們的經濟物質需要,最主要的目的在于扶志和強能,使其實現自身精神上的富裕和能力上的提高。首先,高校教師需從內心真正地理解、關心這個群體,注重對這一群體的人文關懷,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鼓勵學生正確認識自身家庭經濟困難,引導學生改變不合理信念,努力克服自卑、焦慮等不良情緒,樹立自力更生、自強不息的信念與奮斗精神[8]。其次,高校需要大力推進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誠信、感恩、責任、勤儉教育,利用國家助學貸款和助學金申請期間,通過主題班會、班級網絡群、主題展板展報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樹立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虛假失信為恥、以感恩努力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的觀念和正確合理消費的意識。

2.2.3 搭建科學合理的“自助、自立、自強、自理”平臺,提升困難學生的自助、自立、自強、自理能力。為了更好地做好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實現“濟困—扶志—強能”的最終目標,高校應通過努力搭建科學合理的“自助、自立、自強”平臺,逐步改變傳統的單項給予式和他助性幫扶機制,實現學校資助與學生本人自助相結合,注重提升家庭貧困生自身的自助、自立、自強、自理能力。高校要注重通過挖掘勵志榜樣模范典型,通過組織經驗交流會、實地參觀學習、主題展板展報宣傳、組織觀影活動等多種線上線下活動,充分發揮榜樣先鋒模范作用對廣大困難學生進行“認知自我、樹立信心、艱苦奮斗”等為主要內容的心理宣傳教育,引導和幫助家庭貧困學生培養健全的自助、自立、自強、自理等良好意識和勤奮努力、勇于拼搏、不畏艱難等優秀精神。

結語

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作為高校中一個特殊的“弱勢”群體,對他們的心理幫扶是一項長期的、責任重大的系統工作。這就需要高校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對廣大家庭貧困生進行心理關注和心理幫扶,注重對學生在心理、就業、學習等方面進行動態關注,以學校自身實際和家庭貧困學生實際心理特點和需要為基礎,優化和完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機構,建立科學合理的心理幫扶機制,以濟困、扶志、強能為目標,幫助貧困生在良好的心理幫扶機制下提高自身自信、自理、自立、自助能力,促進貧困生人格與社會適應性的逐漸成熟,推動高校大學生素質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猜你喜歡
貧困學生貧困生困難
困難中遇見團隊
困難我不怕
選擇困難癥
軍旅書法家李洪海捐助蘭考縣貧困學生
2600多名貧困學生得到資助
“貧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籌資百萬救助貧困學生
十年籌資千萬元 資助八千貧困生
結對"百千萬"情暖貧困生
克力朩傾心捐助貧困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