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萬擴招視域下服裝藝術設計學生管理工作

2023-04-06 12:33王姝懿尚超龍
西部皮革 2023年6期
關鍵詞:生源藝術設計服裝

王姝懿,尚超龍

(咸陽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咸陽 712028)

引言

服裝藝術設計類專業憑借著專業性強、就業率高、課程趣味性強、專業拓展度高等特點,一直是高職院校中的熱門招生專業。隨著高職百萬擴招政策的進一步實施,服裝藝術設計類專業生源在不斷增加,高職服裝藝術設計專業市場得到了極大的拓展,同時也給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文章針對當前服裝藝術設計擴招生源展開分析,旨在提出學生管理優化建議,使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得到進一步改善,從而有效提升服裝藝術設計人才的高質量培養。

1 百萬擴招概述

1.1 高職百萬擴招

2019年,隨著《高職擴招專項工作實施方案》的出臺,全國高職院校開始了大規模的擴招狀態。根據方案具體要求,各大高職院校要在兩年內擴招200萬人,并全面深化職業教育改革,統籌做好計劃安排、考試組織、招生錄取、教育教學、學生管理、就業服務及政策保障工作。2020年出臺的《關于做好擴招后高職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等政策文件,明確了高職擴招的目的、生源類型、招生規模、招生方式及招生專業等[1]。

1.2 擴招政策目的

高職院校擴招的目的主要分為三個方面。其一,我國社會發展轉型需要更多的高水平職業技能人才,高職擴招后培養的職業人才可滿足社會發展轉型的階段性對人才的需求;其二,高職擴招后可使更多人被普及高等職業教育,為不同層次人群提供更多的學習途徑和就業機會[2];其三,高職擴招可有效促進高職院校的長足穩定發展,使高職院校在高等職業教育競爭中做大做強。

1.3 擴招政策意義

高職百萬擴招與20年前擴招背景有所區別。首先,高職擴招可進一步改善當前社會發展中職業技能人才與理論人才需求的平衡,對于后期發展智能型勞動密集產業、改善長期依賴人口紅利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2];其次,高職擴招可使更多人被普及高等職業教育,有效惠及更多低收入人群、學歷層次較低人群或下崗職工、農民工,使教育公平程度進一步提高,對教育普及化具有積極意義;最后,高職擴招進一步探索了國民“終身教育”的可能性,亦變革了傳統高職教學模式和招生方式,多樣化的招生類型使更多人可參與到職業教育學習之中,有利于職業技能人才的終身培養,具有較高的現實意義。

2 百萬擴招背景下服裝藝術設計生源分析

2.1 生源結構分析

以陜西某高職院校2021年服裝藝術設計專業擴招生源為例,2021年該專業報名招收35人,生源類型主要分為三類:一類是普高、中職畢業的應屆生或往屆生,一類是失業人員及農民工,一類是退役軍人或企業在職員工,如圖1所示。

圖1 生源結構分析Fig.1 Analysis of student source types

2.2 生源基本情況分析

在2021年擴招的服裝藝術設計學生中,共有男性12人,女性23人,男性僅占34.3%,如圖2所示。由于服裝藝術設計的專業特點,男性報考率普遍低于女性;且報考學生的年齡主要集中在15~20歲和21~30歲區間;從指數變化可清晰看出,隨著年齡的增長,有過服裝藝術設計學習經歷的人數越來越少。

圖2 學生年齡及專業知識分析Fig.2 Analysis of the source age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students

在所有生源中,有超過65.7%的學生學習過服裝相關知識,中職類學生在中專階段大部分為藝術設計相關大類專業的學生,普遍都學習過服裝CAD或服裝藝術史等相關課程;而21~30歲區間的考生,絕大部分都曾有過服裝企業工作經歷,基于服裝專業技能培訓提升、學歷提升、再就業或更好就業等需求才重新進入校園。

2.3 生源綜合分析

在擴招的學生中,普高學歷總占比僅34.3%,許多考生都沒有普高學習經歷。21~30歲的14人中,有過普高學習經歷的占比42.8%,如表1所示,這部分學生學習目的更明確,有具體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動力。但值得注意的是,絕大部分沒有普高學習經歷的學生,存在連續學習的斷層或者沒有學習認知基礎能力等問題[3],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配合度相對較低。擴招生源的年齡差異導致了其思想的復雜性,對高職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增加了難度。

3 百萬擴招視域下服裝藝術設計學生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3.1 適應集體意識較弱

服裝藝術設計專業課程往往需要團隊合作分工完成設計制作,然而擴招生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參差性較大,且年齡差距顯著,許多新生在服裝藝術設計專業學習過程中積極性不高,特別是年齡較大的新生,由于參加過工作或已經結婚[4],沒有成功進行學生角色轉換,往往輕視學校的管理制度,漠視學校的各類規章制度,針對教學中如團隊協作等形式活動的參與度低,適應集體意識較弱。

3.2 管理形式相對單一

由于絕大部分高職院校的管理模式以日校統招教育為主,面對百萬擴招形式下的生源特殊性和多元化特點,無法有效應對當前學生管理需求的新形式。當前,許多院校依舊采用過去傳統式管理方式,統一對統招生和擴招生進行按部就班的管理,造成學生管理形式相對單一的現象,沒有針對擴招生的不同特點進行“一生一方案”的管理策略[5],在教學中既無法對學生學習狀態進行有效把控,亦對學生的職業道德培養有所疏漏。

3.3 評價目標不夠統一

在服裝藝術設計學生管理工作中,學生能力評價是判斷其技能水平與職業素養的重要環節,然而擴招生的復雜性和年齡差異化特點,使學生管理工作的評價目標不夠統一,過去單純以服裝技能實踐能力作為評價目標的方式遠遠不能滿足當前評價考核的準確性。特別是擴招生中許多人已經有工作經歷,且對服裝設計有一定的實踐經驗,還有一部分年齡較大的學生對服裝制作中的計算機軟件學習普遍存在短板,因而不能科學地對擴招生進行客觀評價,亦是當前學生管理工作中的一大難點。

4 高職擴招背景下服裝專業學生教學管理改進建議

4.1 細化管理方式,采用柔性管理手段

當前,由于擴招生源的授課時間往往不統一,許多高職院校采取了“彈性學制”,針對高職服裝藝術設計課程設置和擴招生源的多樣化特點,學管人員要細化管理方式,采用柔性管理手段對不同情況的學生進行有效管理[6]。

首先,在彈性學制之下,學生的學習時間和空間具有較大的彈性范圍,不再局限于校園之中,因而學管人員要及時將管理思維從線下管理轉換為線上管理,并充分運用各類線上管理平臺的功能;其次,采用柔性管理手段,要定期用微信群或其他學習群定時推送校園文化活動信息和各類服裝藝術設計專業知識,讓更多學生可以在線上及時了解學校動態和專業知識解讀;最后,細化管理方式還要采用貼合實際的教育管理策略和靈活的教育管理方式,針對不同年齡的學生采用“一生一方案”的細化管理方式,引導他們盡可能地參與到學校的各類學習活動之中,融入職業能力培養過程。

4.2 轉變管理觀念,促進開放管理模式

擴招生與統招生管理模式完全不同,由于擴招生在學習經歷、工作經歷、年齡差異和接受認知能力上的不同,對待擴招生的管理觀念必須因人而異,將過去傳統的管理模式轉換為開放式管理模式[7]。

首先,針對服裝藝術設計專業特點,在管理觀念上學管人員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學情來進行管理模式設計,例如在線上教學管理中,要依據線上平臺數據獲取學生的學情分析,從而針對性地對教學中存在的疏漏問題進行管理改進;其次,面對擴招生普遍專業知識學習基礎較弱的現象,學管人員要以學生為主體,采用“標準不降、模式多元”的管理觀念引導不同學生進入服裝藝術設計學習環境之中,積極參加各類行業競賽,并融合“以賽促教”方式加強學生對教學管理的認同感;最后,要大力拓展開放教學管理模式,即管理以創新為目的,以“因材施教、講求實效”為開放管理的前提,讓更多學生參與到教學管理之中,有效促進教學管理質量的提高。

4.3 拓展評價方式,采用靈活考核管理

考核評價作為學管工作中的重要一環,面對擴招生源培養方式的特殊性,高職院校學管人員要拓展考核評價方式,在評價中突出學生實踐能力和對職業素養的理解,并采用靈活考核管理辦法。

首先,在彈性學制下,擴招生的階段性考核方式要根據學生在服裝藝術設計中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并重點突出服裝設計、制衣打版、服裝裁剪、服裝營銷等核心技能的考核;其次,要對擴招生的職業道德素養、職業精神進行考查[8],使擴招生對服裝職業觀形成正確理解;最后,靈活考核管理還要充分結合服裝藝術設計專業特點,采用小組服裝制作項目化、設計模塊化進行全方位考查,并讓學生積極參加各類服裝技能大賽、服裝設計原創大賽,進一步在考核中鍛煉其職業技能,從而有效促進學管工作中考核評價的完整性。

5 結語

百萬擴招給高職院校服裝藝術設計專業帶來了生源,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高職院校學管人員必須要把握擴招學生的特點,依據職業教育和職業活動規律,進行柔性化管理,采用開放管理模式和靈活考核機制,針對擴招學生的學情進行“一生一方案”策略,并拓寬學生的學習路徑和能力提升通道,從而有效提升服裝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管工作質量,培育更多優秀的高水平服裝技能人才。

猜你喜歡
生源藝術設計服裝
新形勢下提升傳統本科專業生源質量的思考和認識
讓人心碎的服裝
農村生源不是“搖錢樹”
中國寶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花月夜》
現在可以入手的mina風高性價比服裝
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混沌之美”解讀
服裝家紡個股表現
高職院校農村生源的補短教育
關于獨立學院建設研究生生源基地的探索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