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廉潔家風家教對大學生文化自信養成的應用探析

2023-04-06 04:10齊佳
公關世界 2023年6期
關鍵詞:廉潔培育路徑文化自信

齊佳

摘要:本文通過對當下大學生文化自信現狀、存在問題及成因分析,探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廉潔家風家教基因,以及廉潔家風家教對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進一步提出高校要把廉潔家風家教納入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范疇,通過廉潔家風家教促進大學生文化自信養成的對策與建議,著力改善大學生文化自信現狀。

關鍵詞:大學生,廉潔,文化自信,培育路徑

作為一種高尚的人生追求和價值選擇,廉潔理應成為大學生立德修身的規范和大學校園文化生活建設的重要目標,因為廉潔品質事關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未來發展。因此,為有效應對全球化發展對我國大學生文化自信帶來的弱化和消解,有效改善當前大學生文化自信缺失的現狀,積極開展優良家風家教對大學生文化自信養成的作用研究成為當前我們面臨的嶄新課題。

一、當代大學生文化自信的現狀分析

1.文化自信的內涵

自信的本質是一個人發自內心對自我能力進行肯定與堅信,體現在自我評價上持一種積極態度。一個人的自信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通過在后天的學習、生活、工作等社會實踐中逐步歷練、漸進發展、持續改進積累起來的,是由不信到自信發展而來。綿延不絕幾千年的中華文明是我們堅定文化自信的基礎,文化自信是我國在文化上表現出的強大自信心,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宏觀層面,文化自信就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以及一個政治組織對自身文化傳統的深刻認知和高度自覺,是對自身文化身份和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是對其文化生命力和影響力所持有的堅定信心,事關民族復興、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微觀層面,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治組織中的某個成員在其成長過程中,經過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才形成的對自己所在國家、民族、政治組織所尊崇的文化價值的高度認同、傳承、交流與創新。

在追求“中國夢”的時代浪潮下,文化自信顯得更加重要。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接班人,其自身能否做到文化自信顯得尤為重要。大學生作為文化自信的主體,要在充分認同和積極肯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積極傳承、弘揚和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2.當代大學生文化自信的現狀及成因分析

大學生作為未來的國家棟梁,需要從中華民族的輝煌歷史和國家發展的偉大成就中汲取精神力量和思想智慧,切實增強文化自信,這樣才能抵御外來文化霸權。多元文化思潮的沖擊以及市場經濟條件下對物質利益的過分追求,造成了當下部分大學生文化自信缺失,此種狀況令人擔憂。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視度還不夠。大學學習階段,大學生面臨著學業考試和就業壓力,家庭、學校、社會以及大學生自身都將精力集中在理論知識學習和實踐技能培訓方面,容易忽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和實踐。二是大學生對外來文化的甄別能力還不足。隨著經濟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及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各種不同的西方文化思潮紛紛涌入國內,中華傳統文化面臨巨大的沖擊與挑戰。而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未成熟,文化辨識能力較弱,往往不能做出正確的文化選擇,可能誤認為經濟的發達或者技術上先進就代表了先進文化,部門大學生盲目崇拜西方節日、西方飲食、西方娛樂等,甚至效仿西方的文化與生活方式,對民族文化缺乏應有的認同感。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國大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將會直接危及國家的文化安全。三是大學生在增強文化自信上的主觀能動性還不足。長期以來,高校將人才培養的重點放在大學生的專業知識與實踐技能上,加上傳統的思政課、文化課方法被動、形式單一、內容枯燥,學生學習過程缺乏體驗感和獲得感,導致少部分大學生缺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知主動性,這導致在大學校園這塊文化陣地上削弱了文化自信。

二、廉潔家風家教對大學生文化自信養成的價值與作用

面對多元文化激蕩的現實圖景,良好的家風家教承載著培育大學生文化自信的主體意識及理性精神、批判精神、創造精神的重任,無時無刻不在對大學生文化自信心的樹立和養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1.對中華傳統文化中廉潔家風家教基因的分析

中華傳統文化中蘊含著極為寶貴的廉潔文化資源,中國歷史上有關家風、家訓、家教的記述和故事異常豐富,包含了大量“清廉公正”的內容,對我們大學生今后的成家立業或為人處事都具有借鑒、指引和警示教育意義。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警示意義:

一是警示我們尚儉抑奢。尚儉抑奢是中國傳統道德觀的重要內容,是廉潔從政的思想起點,也是古代對官員的最低要求,對清廉為官有重要的引導作用。如“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等古訓就是教導今人尚儉抑奢。無論是達官顯貴還是尋常百姓,在追求物質享受的時候,只有把握好分寸,自覺節制欲望,才能成家立業、成就事業;貪欲太重,毫無節制,就會招致災禍,影響個人、家庭乃至國家的興衰與存亡。

二是警示我們公私分明。廉潔從政的前提是公私分明?!按蟮乐幸?,天下為公”“明主之道,必明于公私之分,明法制,去私恩”,中華傳統文化中廉潔奉公思想俯拾皆是。歷史事實也證明,歷史上的清廉官員都是能保持大明無偏照、至公無私親的公允,做到公私分明,嚴格約束自己和家人的典范?!吨袊伯a黨廉潔自律準則》突出強調了廉潔自律規范,其中第一條就是“堅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因此,權力擁有者在行使公權力的時候,一定要做到大公無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

三是警示我們拒賄戒貪。古語有言:“公生明,廉生威”,意思就是告誡為官者,只有做到公正、公平才能明辨是非,只有清正、廉潔才能讓自己始終做到不為權勢左右,樹立威嚴。這六個字被后人稱為“官箴”,激勵和鞭策著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古今中外,大凡志士仁人和明達賢者,無不戒貪拒賄,一塵不染?!肮?,廉生威”是為政之道,為官之德,更是立人之本。在中國古代,重品節、輕錢財,拒賄戒貪、為官清廉者不乏其人。相反,一旦為官者在廉潔自律方面放松警惕,輕則個人事業上出問題,重則個人陷入罪惡的深淵。

四是警示我們見利思義。古今中外,“見利思義”還是“見利忘義”一直是衡量一個人人品的重要準則?!耙娎剂x”并不要求絕對地反對“利”,而是要先義后利,即在見到利益的時候,要想一想自己的言行符不符合道義,做到該取的取,不該取的絕對不能據為己有。古代教育家孔子曾有教導:“義然后取,人不厭其取?!必澒傥劾艉蛧殷枷x無一不是人生觀、價值觀嚴重偏移,榮辱觀、義利觀發生扭曲,這些人毀掉了個人前程和家庭幸福,帶來的惡劣影響無可挽回。

五是警示我們愛國濟民。樂善好施、愛國濟民是中華傳統文化中君子、圣賢精神的體現,更是中國古代仁人志士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在中國歷史上,無論是好官還是名臣,無一不是高尚勤儉、廉潔勤政,且多是樂善好施、愛國濟民的典范,這也是大批清官、好官、名臣、名士的普遍特點,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北宋名臣范仲淹,“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明末清初大儒顧炎武,“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林則徐等,真正踐行了愛國濟民的崇高精神境界。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是這種愛國濟民精神的傳承和實踐。

2.廉潔家風家教對于大學生文化自信養成有重要意義

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由此可見,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重要體現,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廣大青年學生。因此,大學生的文化自信,不僅關乎他們對中國道路、中國制度、中國理論等一系列重大問題的認同與自信,還會影響國家的未來發展和民族的復興大業。如何通過清廉家風家教,引導大學生正確看待社會上不良行為,培養大學生增強廉潔自律、拒腐防變的意識,讓大學生把廉潔思想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進而增強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和現實意義。大學階段是一生之中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與穩定的關鍵節點,廉潔家風家教對于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強化大學生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價值認同、提升大學生的文化責任感和使命感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廉潔家風家教與大學生文化自信養成密不可分,二者之間的關系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統一、共同發展。一方面,廉潔家風家教作為對大學生實施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手段,對大學生的文化自信行為養成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是當代大學生文化自信養成的內在動力;另一方面,廉潔家風家教也是大學生文化自信的精神內涵,大學生文化自信的行為養成反過來又會促成一個家庭乃至家族優良家風家教的形成,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未來社會風氣的發展,對于社會的進步和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三、通過廉潔家風家教促進大學生文化自信養成的對策與建議

中華傳統文化強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個人到國家,“家”是最重要的精神紐帶?!坝纹鋰?,先齊其家”,廉潔家風家教關乎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價值追求和人生歸宿。廉潔家風家教是培育大學生廉潔品質的重要載體,也是增強大學生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徑。大學生廉潔教育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家庭、學校、社會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三者缺一不可,既對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未來發展產生深刻影響,更事關全社會清廉文化的培育和傳承。因此,當前背景下,通過廉潔家風家教助推大學生文化自信養成的實踐路徑選擇,可以從家庭、

學校、社會三個層面同時展開,通過多種途徑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育人合力,最終讓廉潔家風家教內化為大學生的精神追求,外化為大學生文化自信的行為習慣。

1.家庭層面,要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基礎性作用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但當前家風家教影響力日漸衰微,導致大學生群體在面對西方文化沖擊時,極易盲從和吸收,從而帶來價值觀的扭曲、社會責任感的弱化和民族自豪感的消退,直接危及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傳承、弘揚與創新。一方面,引導青年學生了解中華傳統文化??赏ㄟ^引導青年學生書寫中國書法、過傳統節日、學習傳統技藝等,激發青年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歸屬感和自豪感。另一方面,通過言傳身教培養大學生文化自信。父母可以與孩子一起讀經誦典,引導孩子對中華優秀文化加強認知與認同,使孩子長大后能自覺地傳承和踐行中華傳統文化中廉潔公正的價值觀。當青年學生對社會上發生的熱點問題感到困惑的時候,父母應及時與他們交流溝通,主動答疑解惑;遇到青年學生盲目崇拜西方文化時,父母應及時引導他們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評判標準,從而增強文化自信。

2.學校層面,要將廉潔教育納入立德樹人基本內容

青年廉潔則國家廉潔。高等院校要高度重視學生的廉潔教育,致力于培養德才兼備、意志堅定、抱負遠大的新青年,在“兩個一百年”偉大奮斗目標的征途上,為國家夯實人才根基。一是在思想政治德育工作中強化廉潔教育。大學生是機關、企事業單位各類干部的儲備人才,這一群體的廉潔素養直接關系到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整體素質和形象,直接關系到國家的事業興衰,決定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因此,在大學生中開展廉潔教育是預防腐敗低齡化、扣好人生第一??圩拥闹匾e措。當下,將大學生廉潔教育納入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預防腐敗低齡化、警惕大學生干部官僚化、響應反腐倡廉常態化的重要途徑。因此,在“三全育人”背景下,將廉潔教育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各層次、各環節、各場域,有助于進一步豐富大學生文化自信的精神內涵,為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成才和高等教育的高質量發展貢獻一份廉潔力量。[1]二是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強化廉潔文化宣傳。校園文化作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各類高等院校要進一步凸顯廉潔教育的地位,不斷豐富其文化內涵,通過開展以廉潔為主題的演講、征文、繪畫、書法比賽等文化宣傳活動,充實校園文化內容、拓寬文化教育路徑、營造廉潔育人氛圍,幫助青年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適應新時代的新型人才培養需求。[2]

3.社會層面,要深挖厚植廉潔家風家教內涵與載體

一是深挖傳統文化廉潔家風家教精髓。廉潔道德規范在中華傳統文化中早已闡明,包括以下內涵:崇儉抑奢,節制欲望;量入為出,不吝不奢;取之有道,以義制利;公私分明,為公去私;反貪反賄,拒腐防變;樂善好施,愛國濟民。這些廉潔觀念不僅是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積淀,也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豐厚滋養,更是當下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寶貴資源,對于大學生文化自信養成具有重要借鑒作用。政府應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深入挖掘傳統家風、家教、家訓中的廉潔思想,推進全民認知,彰顯傳統廉潔文化寶貴的時代價值。二是創新廉潔家風家教培育載體。傳統廉潔家風家教傳承手段要與時俱進,通過創新富有時代氣息的表現形式和載體,引導大學生認同和接受中華傳統優秀文化中的廉潔思想,自覺成為文化自信的擁護者、堅守者、實踐者。主流媒體要多推出類似《我有傳家寶》《謝謝了,我的家》等大型文化類節目,不斷創新展現形式和途徑,從不同角度展現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弘揚家國情懷,增強文化自信,為助推大學生文化自信行為習慣早日養成提供強有力支撐。

參考文獻:

[1]汪靈波.“三全育人”背景下大學生廉潔教育的困境與對策[J].泉州師范學院學報,2022(2):84-85.

[2]晏方舟,李建玲.大學生廉潔教育現狀及實施路徑研究[J].教育信息化論壇,2022(3):126-128.

(作者單位:嘉興南洋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嘉興 314000)

(責任編輯:姜秀靚)

猜你喜歡
廉潔培育路徑文化自信
我國社會組織品牌個性及其培育路徑研究
新媒介視閾下藝術類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思考
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路徑研究
淺談大學生廉潔教育
“互聯網+”時代高職學生媒介素養的培育路徑研究
新聞媒體堅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讓西方文化帝國主義“退場”
關于曲藝小品《荷蓮清風》的審美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