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興觀群怨”在古詩詞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2023-04-16 16:54
鎮江高專學報 2023年1期
關鍵詞:論語古詩詞孔子

婁 玉

(貴州師范大學 文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1)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提出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要求:“誦讀古代詩詞,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盵1]16目前部分學校的古詩詞教學存在教學模式化、教師缺乏理論素養、教學方法單一、教學目標把握不當、學生學習功利性強等問題[2]。筆者將文論范疇的“興觀群怨”理論轉化為方法論,結合《論語》探索“興觀群怨”在古詩詞教學中的運用。

1 “興觀群怨”的內蘊闡釋

“興觀群怨”說出自《論語·陽貨篇》,原文為“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3]185。對“興觀群怨”的解釋至今尚無定論,古人對“興觀群怨”的理解有3種:

一是強調詩歌對社會的教化作用,孔安國和鄭玄認為,“興”是“引譬連類”,“群”為“群居相切磋”,怨為“怨刺上政”,“觀”是“觀風俗之盛衰”[4]2525。

二是強調詩歌對個人修養的作用,朱熹解“興觀群怨”分別為“感發志意”“考見得失”“和而不流”“怨而不怒”[5]242-243。

三是認為“興觀群怨”是相互聯系的情感整體,強調詩歌對社會或個人的審美意義。王夫之釋“興觀群怨”為“詩之泳游以體情,可以興矣;褒刺以立義,可以觀矣;出其情以相示,可以群矣;含其情而不盡于言,可以怨矣”[6]915。

漢儒和朱熹從字義學和社會功用角度對“興觀群怨”進行釋義,認為儒家弟子要通過學詩加強個人的道德修養,既要懂得表達個人的崇高志向,也要懂得觀察他人的志趣和詩中反映的風俗盛衰。王夫之則淡化了詩的政教色彩,把“興觀群怨”看成是一個整體。

近現代很多學者大抵遵循依經立義的原則對《論語》進行闡發,但各家觀點有所不同。楊樹達解“群”為“春秋時朝聘宴享動必賦詩”[7]456。錢穆認為“興者興起,即激發感動義,興起人之高尚情志”;“觀”即“觀于天地萬物,閭巷瑣細”;“事父事君,最群道之大者”;“詩者可以怨,雖怨而不失其性情之正”[8]407。楊伯峻認為 “興觀群怨”分別是“想象力”“觀察力”“合群性”和“諷刺方法”[3]185。張節末認為“興”是啟發聯想和斷章取義;“觀”是觀個人之志和一國之志;“群”是群居相切磋,創造一種學習氣氛;“怨”即陳述自己的懷抱,通過諷刺來改良政治[9]。李文中認為應當把 “興觀群怨”看作詩歌欣賞性美感心理特點的一種分析和關于人生境界意識感受的描述[10]。周勛初的觀點與張節末的觀點不謀而合,但其側重于孔子的育人思想[11]。王齊洲認為“興觀群怨”分別強調的是“詩”的情感啟發作用、自我認識作用、人際溝通作用和社會批評作用[12]。

此外,還有不少學者從教育角度出發,挖掘“興觀群怨”的教育內涵和對教學的啟示。盧倩結合史料充分挖掘了“興觀群怨”的教育元素和現代教育意義,即教育意向性、觀察能力、個體社會化和非智力能力[13]。海雪針對目前古詩詞教學現狀,梳理了“興觀群怨”含義的流變,提出要培養學生“心理攸同”的體驗、“觀風聽音”的能力、群體交際習慣以及對情感的迂回認知[2]。陳榮榮回到《詩經》本身探究“興觀群怨”的含義,提出了個性解讀、體悟反饋、小組討論、辯證質疑的教學范式[14]。這些研究拓展了“興觀群怨”說的方法論維度,有許多可取之處,但都未聯系孔子具體的教學實踐探求“興觀群怨”的教育內涵。

2 孔子對“興觀群怨”的運用

任何社會問題都應該聯系時代背景與話語體系,回到其濫觴之處?!墩撜Z》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記載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動,探究“興觀群怨”的古詩詞教學范式也應該回到《論語》中,聯系孔子的具體教學實踐來闡發。

孔子關于“興”的教學體現在以下兩個例子中,一是《論語·八佾篇》記載子夏從詩中體悟到別的道理后,得到了孔子的贊賞。二是《論語·學而篇》中夫子論貧富,而子貢悟及切磋。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后素?!痹唬骸岸Y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 始可與言詩已矣?!盵3]25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弊迂曉唬骸啊对姟吩?‘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告諸往而知來者 ?!盵3]9“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出自《詩經·衛風·碩人》,是衛人贊美衛莊公夫人莊姜的詩,孔子剝離了這首詩的內容,闡釋這句話為“繪事后素”,引導子夏悟出禮在仁義之后的道理。同樣,子貢問及貧富,孔子所言“貧而樂道,富而好禮”,讓子貢聯系君子修養“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即需要細細打磨,不斷提升。很明顯,這兩個例子實際上就是弟子提問,孔子以啟發式的回答引導學生悟出別的道理,這是孔子關于“興”的教學。

孔子對“觀”的運用大多是觀人,包括人格品質、學習情況、性格特點以及人際交往。觀人格品質,如《論語·先進篇》記載:“南容三復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蹦先莅?“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3]111讀了很多遍??鬃訌哪先葑x的詩中“觀”出他為人處世非常小心,由此稱贊他“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于刑戮”[3]42。觀學習情況和性格特點,如“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已發?;匾膊挥?!”[3]16孔子通過“觀”顏回的學問了解到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悟性各有不同。除此之外,孔子也教學生在人際交往中運用“觀”的方法,如 “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耙暺渌?,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人之過也,各于其黨。觀過,斯知仁矣”等。

《論語·先進篇》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是孔子關于“群”的運用。夫子問志,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鼻髮υ唬骸胺搅呤?,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背鄬υ唬骸胺窃荒苤?,愿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秉c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狈蜃余叭粐@曰:“吾與點也!”[3]118-119這是一次比較完整的對話式教學活動,以孔子問志作為開端,而后學生各言其志,以孔子評志答疑結束,目的清晰,營造了師生平等和諧的氛圍,體現了孔子循循善誘、因材施教的教學思想??鬃訉Α叭骸钡倪\用就是對話式教學,通過提問,讓學生各自發表意見,共同參與討論,最后作出評價。

“怨”強調詩的社會性批判功能,具有批評意義,孔子提出詩可以“怨”,他希望學生具備“怨”的能力,即批判質疑能力,這可以從孔子對君臣關系的闡述中窺見端倪?!墩撜Z·子路篇》記載:“定公問……曰:‘一言而喪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予無樂乎為君,唯其言而莫予違也?!缙渖贫`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違也,不幾乎一言而喪邦乎?”[3]138孔子提出國君說的話不正確卻沒有人指出,相當于一句話就使國家滅亡?!墩撜Z·憲問篇》記載:“子路問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盵3]153孔子教導子路對君主的錯誤可以當面指出??鬃訉Α霸埂钡倪\用就是敢于批評質疑權威,指出國君的不正確之處。

綜上所述,在孔子的教育實踐中,“興”就是啟發式教學,啟發學生思考并能夠舉一反三;“觀”就是觀察法,包括觀察學生的人格品質、學習情況、性格特點和人際交往;“群”就是對話式教學,合作探究;“怨”就是能夠做到不唯書、不唯上,具備批判質疑的能力。

3 實踐探索

古詩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上所述,前人對“興觀群怨”方法論范疇的研究充分展示了“興觀群怨”在教學上有較大的運用空間,回歸《論語》和孔子本身的教學實踐,將“興觀群怨”運用到古詩詞教學中。

3.1 興——誦讀點撥,感知內容

“興”在古詩詞教學中的運用就是誦讀點撥,感知內容。學生在誦讀過程中了解古詩詞的基本內容,產生學習興趣。古詩詞的音調和諧優美,非常適合誦讀,誦讀能夠同時調動多種感官,整體感知詩歌內容。具體可以通過教師范讀,音頻范讀,學生齊讀、自讀、跟讀的方式,掌握語氣、語速、語調。誦讀《登岳陽樓》能初步感知年老多病的詩人登上岳陽樓,面對壯闊縹緲的洞庭湖色,想到自己晚年顛沛流離的生活,抒發了憂國憂民的情懷。誦讀《聲聲慢》能夠體會到凄冷的夜晚,詞人面對急風驟雨、孤雁殘菊、落敗梧桐的孤獨之感。誦讀《望海潮》仿佛能夠看見杭州的煙柳畫橋、云樹堤沙、怒濤天塹的美麗景色,感受到當地百姓羌管弄晴、菱歌泛夜的歡樂生活。

3.2 觀——觀字析句,體察風貌

“觀”在古詩詞教學中的運用即觀字析句,體察風貌。通過對字句的分析,了解古詩詞的整體風格。運用觀察法學習古詩詞能夠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古詩詞的魅力,窺見古人作詩時的時代風貌,增強學生對古詩詞的感性認識,啟發學生的感性思維。如通過對《短歌行》中酒、歌、朝露、杜康、子衿、瑟、笙、月、星、烏鵲等字詞的分析感知這首詩莊重典雅、質樸剛健的風格。通過對《歸園田居(其一)》中韻、愛、丘山、羈鳥、舊林、池魚、故淵、南野、園田、草屋、榆柳、桃李、狗吠、雞鳴、自然等字詞以及“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等句子的分析體會詩歌寧靜純美、自然恬淡的風格。

3.3 群——合作探究,把握情感

詩是古人溝通和交流的工具,詩歌創作本身就是一種群體活動,能夠強化人們的群體意識,蘊含和諧精神?!叭骸痹诠旁娫~教學中的運用就是合作探究,把握情感。通過學生小組合作、師生合作等方式探究詩歌蘊含的情感。合作探究的方法以學生為主體,能夠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真正內化知識和情感,并充分利用集體的智慧。如學習《蒹葭》時,設置“美感品味”合作探究活動,讓學生分小組根據詩歌內容從章法、手法、情感、意境上探究詩歌的美。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分析思考,得出結論。即美在章法上重章疊句,一唱三嘆;手法上秋景起興,渲染氛圍;情感上執著追尋,無怨無悔;意境上凄美飄渺,朦朧悠遠。

3.4 怨——辯證思考,質疑權威

“怨”在古詩詞教學中的運用就是辯證思考,質疑權威?!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要培養學生“思維發展與提升”的學科核心素養,讓學生“獲得直覺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和創造思維的發展”[15]4。因此,在古詩詞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辯證思考的能力,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允許學生質疑權威,這也是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主體性的表現。如《關雎》所表達的主題歷來存在爭議,孔子對《關雎》的主旨并沒有給出明確的回答,只是向弟子傳達自己的閱讀體驗,即“樂而不淫,哀而不傷”,之后對《關雎》主旨的闡釋出現了“政治教化”說、“淫詩”說、“異端”說、“愛情戀愛”說等觀點。在學習《關雎》時,學生可以基于詩歌內容,結合自身的思考選擇自己認為正確的觀點。

4 結束語

探索教育問題,需要回到歷史找尋教育的源頭。筆者針對目前古詩詞的教學現狀,梳理“興觀群怨”理論的內涵流變,回歸《論語》分析孔子關于“興觀群怨”的具體教學實踐,從中探尋“興觀群怨”方法論范疇的教育范式。在課程改革背景下,“興觀群怨”理論無疑對教學具有一定的啟發意義。

猜你喜歡
論語古詩詞孔子
天天背《論語》,你知道它是怎么來的嗎?
踏青古詩詞
孔子的一生
如何讀懂《論語》?
孔子的一生
我和古詩詞
趣讀古詩詞
古詩詞中的新年
《論語·為政第二》
半部《論語》治天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