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長日報》記載的東北三省1918 年大流感疫情

2023-04-17 01:23吳文清
中國科技史雜志 2023年4期
關鍵詞:日報流感疫情

吳文清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北京100700)

1918 年開始肆虐全球,持續兩年多時間,造成5000 萬到1 億人死亡的大流感,在我國東北三省,也曾廣泛流行過。 創辦于1909 年的《吉長日報》,對這場瘟疫報道較多,但至今尚少人關注。 茲據1918—1921 年間該報所載相關疫聞,對該地區1918 年的大流感疫情,作簡單介紹。

1 《吉長日報》上與流行性感冒相關的各種名稱

在當時的《吉長日報》上,多用時疫、疫癥、瘟癥、時癥、瘟疫、疫病、溫熱病等中醫傳統名稱,指代這次流感。 如:“此次時疫發生,勢甚劇烈。 且區域亦廣,南北各省,及東西各國,亦均有同樣之惡癥發現”[1];“榆城近日發現一種疫癥,染者頭痛咳嗽,周身骨節疼痛,治不得法,即行斃命”[2];“城鄉均發現瘟癥,患者先頭疼,繼則周身發熱,急治尚可痊愈,緩則變成傷寒,且傳染甚烈”[3];吉林官醫院發布告稱,“今歲少陰司天,溫熱病烈”[4]。 從這些癥狀及流行情況描述來看,基本上均指流感疫情。

1918 年秋,第二波流感異常猖獗,湖北中西醫將其定名為秋瘟,并指出該疫病“由美傳染到此”[5]。 《吉長日報》上也有報道使用這一病名。 如:“京外各處發生秋瘟,傳染頗甚,滬漢一帶,流行尤烈”[5];“據醫生言,名為疫病,實系秋瘟癥,多由受寒而起”[6]。

部分報道使用了感冒、時行傷風癥等病名,較少見。 如:“春日亢旱,入夏以來,又連日陰雨,忽冷忽熱,以致罹感冒者甚多”[7];“近日各埠發生之時行傷風癥(西名為INFLUNZA,博醫會譯為癥),原由歐洲傳播而來”[8]。

還有根據疫病流行的季節,將之稱為冬瘟、春瘟。 如:“近日來,省中發現一種時癥,頭迷眼花,傷風咳嗽,城垣內外,染此癥者頗伙。 據醫生云,此種病癥在陰歷年前,業已發現,謂之冬瘟。 近日尤劇,時交春節,殆為春瘟”[9]。

在涉及他國疫情報道時,該報多使用流行性感冒等病名或其音譯,如:“開始于西班牙,世界到處猖獗之流行性感冒,刻于瑞典暨德國北部蔓延已久……”[10]等。

梳理報紙上各種名異實同的病名,有助于全面了解這次大流感。

2 《吉長日報》上報道的東北三省1918 年大流感疫情

流感初起癥狀,酷肖普通感冒,非流行時的單獨病患,易被忽略;但于流行時期,尤其是在1918 年流感大流行時,因其傳播廣、死亡多,結合癥狀等相關描述,大致可將流感疫情報道與其他疫聞區分開來。

2.1 1918 年春夏之交的第一波疫情

據《吉長日報》報道,第一波大流感疫情,出現在1918 年5 月,吉林省“罹患時癥者,不可勝數”;最劇烈時期,在5 月下旬,“當時患癥之人,所在皆是。 商號因柜伙染病過多,不能營業,居民甚至有舉家皆病者”[11]。 在長春,一則消息說“城廂近日發生疫癥,雖無生命之虞,而傳染頗速”[12];另一則則稱時癥劇烈,患者“以是而死者,不一而足”[13]。

之后,該報關于流感流行的新聞,多次出現:

6 月上旬,哈爾濱“道外洪盛永商號與久江泉澡塘,患病者均有六七十名,病勢均系頭疼,周身發軟,不欲行動”[14];宏仁醫院“每日貧病求診者,約有百余人”[15]。 吉林市一般人民染受疾病者,指不勝屈,“某商號現在日用藥壺不下十余把,尚且不敷換使”[16];烏拉街“商民患病者甚多”[17];榆樹城鄉均發現瘟癥[3]。 奉省(今遼寧)“發現時癥,業已多日,近來勢益猖獗,竟有因之死亡者”[18]。 安東(今丹東)瘟疫盛行,“商埠老幼患此病者,十有四五”[19]。 有記者根據上?!缎侣剤蟆匪d流行時癥,認為吉垣時疫,與上海、北京等地的流行病有關[20]。

6 月中旬,吉林時疫有所減輕,“所有感受時疫者,大都告愈”[11]。 但至6 月底,有報道稱東寧縣境的時疫仍未消散,“刻縣街各處染時疫者頗多”[21];樺甸疫癥流行仍盛,“農工商學等界,患者日多,聞第二國民校學生高某染病斃命”[22]。

此后兩三個月,該報上沒再出現流感疫情報道,第一波流行結束。

2.2 1918 年秋冬的第二波疫情

據報載,1918 年10 月上旬,流感疫情再次出現。 中旬,吉林官醫院發布告,函請警察廳飭警傳知城鄉各醫士及藥行,療治用藥,務加詳慎[4]。 自下旬開始,兇猛的大流感疫聞,密集見諸報端。 茲將該報所見的流感流行情況,大致梳理如下:

2.2.1 吉林省流感疫情

(1)吉林市

作為吉林當時的省城及《吉長日報》報館所在地,該報對吉林市的流感疫情,報道尤為詳細。 如:

10 月22 日,吉林市時癥劇烈,以幼年男女染患者為多,初發時“周身疼痛,延至六七日,不見愈者,必至臥床不起,醫藥遽難見效”;“模范區立各國民學校,請病假者,約在全數之三四”,有學生王國楨等,因疫病故[23]。 27 日,“東關窯坑住戶十家,有病者居半”;60 余名由省城前往“距城六十里之猞嶺地方”做工的木幫,染疫致死者,有五六名[24]。31 日,居民各戶“有不患病者甚少,甚且舉家皆臥病不起”;市內客棧中,病客多;西關山東義園“近日進棺數目,較前大為增多,聞每日能進三四具至六七具”[1]。

11 月上旬,市內外各關“患病之家,十居六七,尤以西關及致和門內外等處為最,東關城內次之”[25]。 染疫而死者,日有所聞,“糧米行街省公署東胡同木鋪義順和,近四五日內,售出棺材計有三十余口”[26]。 報上羅列了疫死者之姓氏住址等消息。 中旬降雪后,除北關疫勢依然猖獗外,疫勢漸退。 到12 月底時,患者已甚為稀少,“官醫院每日診病人數,不過三四十名,較月初之際,減有十分之七八”[27]。

(2)烏拉街

該地自10 月發現時疫后,“商民染病者,約十之六七”,各校學生患病者眾多。 初期患者,癥狀較輕,大都呻吟幾日,即轉危為安。 至11 月9 日前后,疫勢轉劇,蔓延甚廣,“因疫斃命者已不少”[28]。 流行伊始,婦女染患者最多,“如城里馮竹銘之母,吳藹如之母,唐樹石之妻,……均于日內染疫身死”[29]。 至11 月中下旬,漸傳及于男子,“如公拉馬屯趙萬成之子、樺樹咀子姜寬之侄,……均于日前染疫斃命”[30]。

11 月底,烏拉街疫情稍殺,但鄉村疫勢依然劇烈,“幾無人不病,凡吐血者,十亡八九,傳染極速”,以致停柩之家,無人抬舁[31]。 12 月8 日報載,“鎮西蔡屯地方時疫甚烈,全村男女老幼,未染者僅一二,以致該村公立國民學校學生,均患時疫,紛紛請假調養”,鄉校因疫停課[32]。

(3)樺甸

樺甸流感疫情,從11 月中旬開始在報上出現,“八道河、壽山溝、金沙河等地,患者頗多”[33]。 與之前兒童染疫者較多不同,到20 日,患者則不分老少,數量增多,“官街雖未遍及,而伙房小店狹巷居戶傳染者,已十之八九。 若蘇密甸及西山,均亦波及”,最早發現疫情的八道河、壽山溝等處,流行最甚[34]。 28 日,橫道河子疫死者眾,“如郭某王某各家,均死數口,尚有病者未痊。 最可憐者,某家老媼死已入殮,而少婦又死,無錢購棺,迄今數日,尚在屋內”[35]。

12 月上旬,樺甸疫勢加劇,“有朝發而夕斃者,有即發即斃者”[36]。

(4)長春

長春的第二波流感疫情報道,見于11 月12 日,“近來發現一種疫癥,初起時頭疼咳嗽,周身痛疼”[37]。 19 日,上河灣疫病劇烈,據傳“系由下九臺車站傳來”,40 多名百姓因疫斃命,“朱船口住戶劉云五一家,老幼十五口均染疫而亡”[38]。 12 月初,各鄉染疫者仍不少,“而一二區界為尤甚”,因死者過多,棺材賣盡,疫死者“多以柜箱成殮”[39]。

現隸屬于長春的多個縣市,在當年11 月,都有流感流行。 如:懷德“境內疫癥甚熾,舉家皆病者甚多”[26];農安“自時疫發生以來,死者時有所聞”[40];德惠時疫發生后,婦女傳染者最多,街市上哭聲不斷;縣女子高小學校,“女生染疫者甚多”[41]。 榆樹“商民染疫者,十有六七”,染者“頭痛咳嗽,周身骨節疼痛”;若治不得法,即行斃命[2]。

(5)伊通

據報載,該地出現流感疫情,較吉林市早,“初疑為窩子病(即全家均病),后見各地皆然,始知為時疫云”[42]。

(6)延吉

據12 月13 日報,延吉出現流感疫情較晚,疫勢不如琿春、汪清各縣之劇,然“城內工商各戶染疫者,亦十有六七,鄉間尤甚”[43]。

除以上各地外,從相關報道可知,吉林省各縣自10 月起,大都有流感疫情出現,“由城而鄉,流行極為寬廣”[44],且疫勢較城市為重。 在11 月,前十多日,吉長路線附近各屯,“每每一屯,有死數口者,以致棺材缺乏”[45];吉林城城西縣屬四五兩區,時疫猖獗[46]。 下旬時,烏拉街鎮北溪浪河地方,死亡枕籍,“各木鋪將板障雨搭拆毀,改造棺材,每口賣錢百吊有奇,實為從來所未有”[30]。 有鄉間人稱這次時疫“各區死亡者,與宣統二年之時疫相似”[47]。 12 月初,時疫漸漸消散[48]。

2.2.2 黑龍江省流感疫情

據《吉長日報》記載,黑龍江省第二波流感區域廣、疫勢劇,“省城首先發現,次延及各縣”[49]。 11 月14 日,“除龍江縣外,如訥河、克山、嫩江、大賚、肇州、肇東、泰來、稱楞、安達、望奎、余慶、呼蘭、木蘭、蘭西、綏化,均有發生時疫之呈報”[50];至21 日,已蔓延至28 縣。 拜泉縣因流感“得病致死者甚多”[51]。 寧安縣“各街商民染疫者,十居七八”。 自10 月下旬到11 月初,不過十日間,“染疫斃命者,已二百余名”[52]。 海倫在11 月時,“每日死者以數十計,沿路鄉村,無處無疫”;綏化之時疫,“亦與海倫相仿”[53]。 賓縣寧遠鄉司某一家疫死48 人[54]。

除以上疫情記錄外,該報關于哈爾濱和方正的疫聞比較多:

(1)哈爾濱

該地第二波流感主要出現在11 月。 上旬時,因時疫流行,省城各機關及各商號,患者頗多,財政廳“染疫者,十之三四”,有科員、雇員等染時疫后,“誤藥而亡”[51]。 到中旬,哈埠及附近各城鎮,均有流感疫情,“極易傳染,死亡者往往而見”,但并非不治之癥,“如服藥相宜,六七日后即可全愈”[58]。 雙城和阿城兩地時疫,較哈市尤甚,“死亡枕藉,各木鋪所存之棺木,均已售盡”[55]。 下旬時,哈埠疫癥有消減之勢,但仍未消滅,有伙房與小店,將染疫而死者,拋擲于街外,傅家甸延爽街西口空地內,“二日現三尸”[56]。

(2)方正方正當時歸吉林管轄,在1918 年秋冬時,流感疫情嚴重,《吉長日報》對之報道尤詳。11 月14 日,《空前絕后之時疫》一文,描述了方正城鄉時疫劇烈的慘狀:“十室九病,且傳染力甚速”;僅20 余日,“全境死者,已三百余人”,稱其“誠數十年來未有之疫災也”[57]。 26 日,縣城四周各屯,如“南天門、瓜蘭川、會發恒甬子溝、梨樹園、德墨里等處,幾無家不病,持金乘馬來城請醫者,絡繹不絕”[58]。 12 月1 日報載,四鄉疫災,較方正城為烈,屯間死者相屬,百姓怕傳染,多不通吊唁,“計自時疫初發,以迄今日,尚未滿一月,全境入民約五六萬,死者已達百分之一”[59]。

到12 月8 日,縣城疫情已十減八九,但鄉間時疫仍盛,“不惟無家不病,且無人不病”,“大羅勒密某姓一家十二口,疫死十口;……黃泥河子顧姓十二口,疫死六口;……”如此羅列疫死者,多達98 名[60]。

2.2.3 遼寧省流感疫情

遼寧第二波流感出現在10 月下旬,相關疫情報道,主要集中在11 月。

11 月上旬,沈陽僅在月初3—5 日,“共死十四五人,其他離城稍遠區域,尚不在內”[61]。 在大連,流感盛行,“滿鐵”醫院等地,“呻吟于病榻者,次第發生”[62];由于死亡者眾,燒尸場灶數有限,焚燒不盡,新死者又頻頻送入,“大連醫院及慈惠病院之尸室,殆有尸身充滿之觀”[63]。 營口“各處多有發生時疫者”[64]。 丹東“人民染病者頗多,一般醫師,東奔西走,晝夜不遑,非常忙碌”[65]。

因蔓延甚速,至11 月中旬,全省“各縣發生此項時疫者,已十居六七”[66],疫勢加重:“從前染疫者,先頭疼,乍冷乍熱,如能延至五六日,即可望痊愈;近日染者,起先咳嗽,喉腫,一吐血,即斃命”[67]。 百姓死亡相繼,且鄉間疫情“較省城為尤烈”[6]。 一直到12 月7 日,時癥“不但尚未減輕,反形加劇,患者一二日即斃命”[68]。

綜上可以看出,第二波流感,大致于1918 年10 月開始在東北三省肆虐,11 月時疫情最為嚴重,到12 月疫勢漸減。 部分地方,疫情持續到1919 年春。 如長春在1 月底時,仍有柜伙染疫死亡的報道:“聞得癥之初,不過頭痛咳嗽,周身酸疼……”[69]。 吉林市在2 月和4 月,也出現過時癥流行,“其病先系頭痛,繼則身寒冷,終則咳嗽大作,現在學校中患者頗多”[70]。 這波流感,蔓延地區廣,城鄉皆有發生;疫勢重,死亡者多;相較而言,鄉間疫情比城市更烈。 報上有新聞述及秋冬間這波流感,“全球疫死之人,共有五百萬名之多”[71],但沒有東北地區的具體患病及死亡人數。 曾有文章稱,1918 年秋季,東三省因流行性感冒死亡“二千余人”[72]。 僅據《吉長日報》報道的疫死者進行統計,東北地區死于第二波流感的人數,在1465—1569 之間。

2.3 1919 與1920 年之交的第三波疫情

1919 年的秋天,流感流行的消息又頻現報端。

11 月5 日,吉林市發現時癥,“患病者初則渾身發冷,繼又大熱,旋竟上嘔下瀉,歷二小時許方止”[73];21 日,前往小東門外向陽街英國人高大夫設立的施醫院診治者,絡繹不絕[74];22 日,感受冬瘟者,日有所聞,“其病之初來,乍寒乍熱,骨節疼痛,頭暈尤甚”[75]。 同在22 日,有報道稱奉天也發現冬瘟,“患者頭暈怕冷,四肢無力,兼有作嘔者”[76]。 28 日,“城鄉居民感受時癥者,幾至所在皆有”,尤以北關發生最多,其“初得之時,多始于傷風,汗出即可痊愈。 稍重則咽喉奇痛,嗓音較啞,久則不能發音,遍身發生斑點,如三四日內醫藥罔效,便成不起之癥”[77]。

12 月3 日,長春發現時癥,長春縣屬東卡倫住戶孫振國一家染病,3 口去世[78]。 4 日,烏拉街冬瘟患者甚眾,“因而致死者,亦不少”[79]。 6 日,奉天冬瘟日益加劇,“竟至死亡相繼”[80]。 13 日,伊通時疫流行,“患者遍體疼痛,昏迷不醒,醫治稍遲,一二日內,即有性命之憂”,郵務局長陳君染疫病故[81]。 14 日,哈爾濱冬瘟劇烈,“男女老幼,因此而斃命者,不可更勝數”[82]。

時間進入到1920 年,流感未息,《吉長日報》上仍多有報道。

1 月,在吉林,扶余時疫患者,逐日增多,“初得時頭痛,周身寒冷,兼有吐血者,調治不當,即有性命之虞。 各關因得冬疫而殞命者頗伙,聞各鄉亦發現是癥云”[83]。 農安冬瘟流行,“醫治稍有不慎,即有性命之虞”[84]。 樺甸的患者中,“少婦弱媳猶居多數,每日死者計三四十人”[85]。 在黑龍江,“省城東北百六十里綽哈地方”,1 月初發現時疫時,“染患者頭昏眼花,不思飲食,見汗即愈”,但至下旬,竟“愈汗愈重,延醫服藥,百痊一二;又傳染至甘井子界內,流行甚烈”[86]。 方正“人民易受感冒染病者甚多”,業醫者東奔西走,異常忙碌[87]。 克山疫癘流行甚烈且廣,“染患者急速延醫調治,方保無虞,一經疏忽,則生命難?!?泰來縣界,也有冬瘟發現[88]。

2 月底時,正值春節,往年此時到官醫院求診者,甚屬寥寥,但該年僅26 日(農歷正月初七)一天,“到院求診各種病癥,統計得有五十余人之多,足征染病者又不少云”[89]。

3 月底時,哈爾濱染時令病者,依然很多,“初發時頭目暈眩,不思飲食,傳染非常迅速。 輕者四五日即恢復原狀,重者兩三日即斃命”[90]。

一直到4 月,吉林市“病狀為頭痛、骨疼”的時癥患者仍很多,“亦有因此喪身者”[91]。樺甸春瘟流行,“癥初發時,頭暈目眩,不思飲食,傳染非常迅速,輕者五七日恢復原狀,重者二三日即斃命”[92]。

2.4 尾聲:1920 秋冬后的流感疫情

1919—1920 年的《申報》《大公報》上,關于1918 年大流感的報道,已不多見[93,94]。但在《吉長日報》上,1920 年秋冬季,甚至持續到1921 年春,東北地區多地流感流行的消息,依然不少。 如:

1920 年9 月1 日報載,自入秋以來,吉林市發現時令病癥,“尤以傷風痢疾咳嗽瀉肚等為最”,每日赴官醫院求診者,不下三百余人,而“東西北三分診所,猶不在內”[95]。 12 月19 日報道,吉林市各種病癥流行,醫家名其為冬瘟,“來省城官醫院診病者,日逾二百余人”[96];到月底時,“患傷風冬瘟咳嗽頭暈等癥,均已減少”,但害眼病“甚為蔓延”[97]。

1921 年1 月,安東、哈爾濱、烏拉街等地,相繼有流感(冬瘟)流行報道,有的“初得時上部疼痛,周身不仁,重者五六日間即死”[98],有的僅“頭痛身熱口渴”[99],有的“頭目眩暈,遍身疼痛,心中攪鬧,發熱惡寒,咳嗽喘促,雖不能至死,然亦沿門傳染”[100]。 在吉林市,2 月,“傷風咳嗽喉病為最流行”,僅18 日一天,到官醫院求診者,約二百余名,“而各關分診所求診者,尚不在內”[101];3 月,時癥仍在流行,“染咳嗽喉痛頭痛等病者為多數”[102];到5 月時,“傷風咳嗽喉痛頭痛等病”仍最流行[103]。

此后,《吉長日報》上大面積流感流行的消息,不再出現。 1918 年開始肆虐的大流感,在東北地區漸漸平息。 流感又恢復為一季節性疾病,零星見諸報端。

3 大流感時期的家禽家畜瘟疫

現在已知流感病毒可直接從家禽傳到人, 或傳到人之前在中間宿主如豬身上與另一種流感病毒基因整合。 在還沒有檢測流感技術手段的年代,《吉長日報》記錄人類大流感疫聞的同時,也報道了那一時期此起彼伏的家禽家畜瘟疫,并指出兩者之間可能有關聯。

在第一波流感流行期間,遼寧許多牲畜亦染疫斃命,“初僅瘟雞瘟豬”,后又染及騾馬,“不過數小時即斃命”[104]。

第二波流感流行時,家禽家畜瘟疫不斷。 在黑龍江,哈爾濱雞瘟豬瘟傳染甚速,“英商出口商行所飼之雞,每日瘟斃數百只,或多至千余只”[105];鄉間“豬雞瘟死者,十之六七”[50]。 吉林市城內外,“有瘟死雞豬之事,且甚多,死后皮現青色”[106],榆樹縣城鄉發現豬瘟,“無論大小豬,一染瘟病,百無一生”[107]。

東三省防疫事務總處在第二波流感劇烈流行時,曾對13 頭死于該疫的豬進行咽喉部鏡檢、尸體解剖,“流行性感冒菌未嘗見”[108]。 但《吉長日報》報道認為,人類流感盛行,與屠戶貪利,出售瘟豬肉瘟雞肉有關,“愚民無知,貪圖便宜,賣食瘟死豬雞,或制熟轉賣,無怪患時疫者,日見其多也”[50],并多次呼吁負責衛生之職的警察“宜于發現瘟豬牛時,嚴加取締,以免畜類之瘟魔,侵入人類”[109]。

4 討論與結語

通常認為,1918 年開始的大流感,在世界上大多數地方,發生過三波疫情:第一波起于1918 年北半球的春夏之交,癥狀相對溫和,關注者不多;短暫的平靜之后,第二波疫情,在秋天瘋狂席卷全球;隨后在1919 年初,又發生了不那么嚴重的第三波([110],頁69)?!按蠖鄶邓劳霾±技性?918 年9 月中旬到12 月中旬的13 個星期里”[111]。 但這顯然不適合所有的國家和地區。

在澳大利亞,“富有成效的海岸檢疫使得大范圍感染延遲到1919 年初”([110],頁69);在美國,1920 年的最初8 周內,“僅芝加哥和紐約,就有11000 例與流感相關的死亡”[112];在日本,第一波疫情“較西歐流行晚三四個月”,1919 年晚秋時分“出現第二波流行兆頭”,第三波的流行“始見于1920 年(大正九年)8 月上旬福岡和高知的病例報告”[113]等。

有人認為1920 年卷土重來的流感疫情是第四波,但有專家指出,第四波也許是“由不同病毒毒株引起的一種新的流感”([110],頁70),目前尚無定論。 根據《吉長日報》所載史料來看,東北地區的大流感疫情,倒是前后經歷了四波比較大的流行。

此外,西方大流感著作中常提到流感危重時,有鼻出血及紫紺等癥狀出現([110],頁8、97),《吉長日報》上也有吐血和遍身斑點等記錄。 當年東西方致命流感的表現,有相似,亦有差異。

至于1918 年大流感在中國的流行情況,在歐美出版的多部著作中,介紹多是只言片語[114]。 我國學者大多據《申報》《大公報》及部分雜志、醫著、名人日記、地方志等所載史料進行探討[115,116]。 但要比較全面地揭示這次瘟疫在中國流行的全貌,尚需收集更多數據。 如:《申報》報道了前三波流感疫情,涉及京津滬3 市及黑龍江、吉林、江蘇、浙江、安徽等14 個省份多個地區。 其中第二波主要以浙江寧波、紹興、嘉興等地為主,北京、安徽、河南、湖南、上海的疫情,著墨也較多;而發生在1919 年春天的第三波疫情,主要限于上海一地[93]。 《大公報》也只記載了1918 年春夏之交和秋季的兩波流感疫情,除京津滬3 市外,還涉及河北、河南、湖北、吉林、遼寧、山西、浙江、江蘇、四川、香港等地,內容與《申報》有部分重疊[94]。 這兩份大報關于流感疫情的記錄,雖有幾則涉及東北地區的消息,但不多。 而當年的大流感疫情,“我國內地,幾于無處不有”[8],因此,目前尚有多個省份和地區的流感疫情,還不為人知,亟待挖掘之后,方可進行比較令人信服的傷亡數據估算和各種區域間比較。 這也是梳理《吉長日報》上大流感史料的目的之一。

通過整理《吉長日報》上的大流感疫聞,可以看出,這次大瘟疫,在我國東北三省,從1918 年5 月開始,到1921 年逐漸消散,先后發生過四次大面積流行。 疫病來源,報上有說來自美國,也有說來自歐洲,根據地理位置等推測,自歐洲經西伯利亞傳入,有較大可能。

從報道看,1918 年5—6 月開始的第一波流感疫情,相對集中在城市的商號、錢行、澡堂、學校等人口密集處,患者較多,病情較為溫和。 但也時有因疫斃命的報道,德惠縣知事張允升即在這波流行中染疫,醫治無效后病故[117]。

第二波流感發生在1918 年10—12 月,部分地區持續到1919 年春,為禍最烈:流行區域廣,病情重,癥狀復雜,死者多,僅該報報道的疫死人數,就有1465—1569 名。 因為這場瘟疫,各地學校停課,戲園冷落,醫生忙碌,路上時有倒斃者;農人大半臥病床榻,無人工作,導致糧價暴漲[118];各種清解消毒藥材,價格倍增,藥鋪、棺木鋪、札彩鋪等,生意發達[119];因見“醫業獲利甚厚”,醫士增多[120]。

1919 年秋天開始并延及1920 年春天的第三波流感,涉及吉林、長春、沈陽、哈爾濱、伊通等地,染患者眾多,死亡者也不少。 1920 年秋冬及1921 年春的流感流行,涉疫區域進一步縮小,可視作這次大流感的尾聲。

與《申報》《大公報》等民國大報上記錄的我國1918 年流感疫情相較,《吉長日報》上記錄的東三省大流感,持續時間長,結束晚,傷亡重。 這與當時侵略東北的日俄兩國,尤其是日本的疫情當有一定關系,報上有多則日本國內流感劇烈流行的消息。 1922 年日本內務省編寫的《流行性感冒》顯示,1920 年8 月日本國內尚有第三波流感流行,到1921 年夏,流感完全平息[113]。 這與該報上記載的東三省流感結束時間,也比較一致。

此外,雖然當時東北地區也有沈陽的《盛京時報》和哈爾濱的《遠東報》等中文報紙,但目前大多只能看到1918 年4—6 月份的《盛京時報》,最兇險的第二波疫情報道闕如;《遠東報》1919 年1—6 月、1920 年1—3 月等月份報紙也殘缺不全,很難通過它們比較全面地了解這一地區大流感疫情狀況。 因此,《吉長日報》上關于我國東三省1918 年大流感疫情的報道,內容豐富,是今人了解這場大瘟疫的重要史料,珍貴且值得關注。

猜你喜歡
日報流感疫情
65歲,《焦作日報》正青春
戰疫情
抗疫情 顯擔當
疫情中的我
冬春流感高發 加強防治最重要
37°女人(2020年5期)2020-05-11
靈感日報
秋季謹防牛流感
靈感日報
對《朝鮮日報》涉藏報道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